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长子李弘死亡之谜:武则天杀了亲生儿子?

武则天长子李弘死亡之谜:武则天杀了亲生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3/12/22 23:41:51

女皇武则天曾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子吗?自唐朝开始的史书上大多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真的吗?有人认为武则天并没有杀自己的儿子,而是另有原因,这可信吗?孝敬皇帝二十四岁就完成了他的人生路,留给了后人无法破解的谜团。

孝敬皇帝李弘是唐高宗第五子,武则天所生长子。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太子,数次受命监国。然而,年仅24岁的李弘却在上元二年(675年)跟随父母从幸洛璧宫时突然死去。李弘死后,谥孝敬皇帝,庙号义宗。李弘年纪轻轻,怎么会突然离世?

由于他与武则天的特殊关系,自唐以来人们一直疑窦丛生,把李弘之死与武则天连在了一起。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撰修的史书,如新旧《唐书》、《唐会要》等,均明言李弘是被其母亲武则天鸩杀的。一般人都相信这一观点,因为从武则天的一生来看,其滥杀无辜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一旦母子关系破裂,残杀亲生儿子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采信这些史书观点者认为,李弘自小就得到良好教育,仁孝谦谨,对士大夫十分有礼貌,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得中外人心。高宗特别喜欢他,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他的办事能力。当高宗出幸东都时,下诏让他监国。当时关中发生饥荒,禁军中的一部分士兵在吃榆树皮,李弘见后,就悄悄地让家令寺送粮食给他们。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得病,遂让李弘“受诸司事”,即接受批阅各个部门上奏的报告,实际上高宗想让李弘一点点接替自己的工作。高宗感到自己的身体不是很理想,一旦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太子要作好接位的准备。武则天见到自己的儿子已长大成人,能力也越来越强,但问题是她自己渐渐迸发出要代李氏为皇的强烈欲望,李弘就成了妨碍她临朝称制的最大障碍,所以想了办法把李弘杀死。《旧唐书》卷116明确说:“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这种说法中唐时期很有市场,如李泌曾对唐肃宗说:“孝敬皇帝,为太子监国,仁明孝悌。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立雍王贤为太子。”后来的史书自然就全部采信了。

武则天要把李弘杀死的第二个原因是她与儿子之间矛盾重重,到了后来竟然是不可调和。义阳、宣城二公主因为与武则天发生了矛盾,被她关在掖庭内。两位公主是萧淑妃所生,武则天当然是不能相容的,两人被关到四十多岁还不让出嫁。李弘知道后对两位姐姐动了怜悯之心,奏请父母亲让她们下嫁。武则天大怒,马上将两位公主嫁给了当时在执勤的卫士。这件事使武则天对李弘产生了看法,从此李弘与武则天关系不和.并且失去了母亲的垂爱。李弘选妃也没有如自己的愿望,与母亲的武氏家族发生了严重的矛盾。李弘最初想选的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这位女孩子知书达理,人也长得极为端正漂亮,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李弘十分喜欢。不料这个女孩子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相中,明明知道李弘打算娶她,婚期也己定好,却粗暴地强奸了她,使李弘的婚事落空了。武氏家族对李弘如此污辱,这口气他无论如何是无法咽下的,对于他脸上露出的对武氏家族的仇恨,武则天绝不可能无动于衷。至于武则天到底是如何下手的,由于事情是秘密进行,史书记录十分简略,我们仅知是在酒中下了毒。李弘突然死去,“天下莫不痛之”。

李弘被他母亲武则天杀害,这个看上去不应该成为争论的问题近年来却被一些学者重新提了出来。他们在对《新唐书》、《全唐文》等书研究后,发现李弘有可能不是被杀害的。《新唐书》载有高宗的诏书说:“太子婴沈瘵,联须其痊复,将逊于位。弘性仁厚,既承命,因感结,疾日以加。”意思说太子李弘一直有“瘵”这种疾病,高宗本想待他病好了后传位给他。瘵就是结核病,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古代是很难治愈的,常常会致人于死地。李弘以太子身份监国时实际上已经得了这种病,由于他带病理政,以致太劳累了,加重了病菌的侵袭,最终病情恶化死在合璧宫。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新唐书》和《唐会要》是记录李弘被鸩最直接的史书,但这几本史书都编于五代及北宋,它们录入了许多唐人的观点。从中唐开始,当时的社会对武则天已经有了特殊的看法,人们是很难接受一个女人曾经篡夺政权当上皇帝这一事实,所以整个社会对武则天是抱着很深的成见,大家都在尽可能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女暴君。《新唐书》等书的记载有史料的来源,不会是凭空想像的,但必定会继承了唐人的观点并加入作者个人的好恶观念,因而并不能强有力地证明是武则天杀了李弘。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比较实事求是,说:“《实录》、《旧传》皆不言弘遇鸩。”又云:“弘之死,其事难明,今但云时人以为天后鸩之,疑以传疑。”显然,李弘是被鸩杀的在唐代就有人说起了,但司马光认为这件事是有点说不明道不清。

通常认为李弘与母亲交恶是由于李弘替二位公主讲了几句公道话,这也说不通。当时武则天确是一怒之下把两位公主许配给了卫士,但她与李弘的结怨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因为李弘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可能影响武则天的当政和夺权,其时的武则天早就大权在握,号称“二圣”。更何况从时间说也有一些问题,因为此事发生在咸亨二年,距离李弘死的时间约有四年,凭了武则天的个性,真要杀人,无论如何不可能等上四年的。李弘早已痨病缠身,死亡是早晚的事,武则天与其要冒风险去把他杀死,还不如静静地等他撒手离开人间。如此,说李弘是被武则天鸩死的是不能成立的。

司马光说李弘之死“其事难明”,直到今天,人们仍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看来这的确是个难解的千年之谜。

标签: 武则天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李弘是怎么死的?武则天的长子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弘,武则天

    李弘是怎么死的?李弘,唐高宗与武则天的长子,生前被封为监国太子,英年早逝后更是被追封为皇帝,那么李弘为何会英年早逝呢? 李弘(652年-675年),中国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妻永徽六年(655年)时,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上元二年暴卒,高

  • 武则天长子李弘简介 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武则天的儿子

    导读:李弘(652年-675年),中国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妻永徽六年(655年)时,被封为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李弘为皇太子。上元二年暴卒,高宗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从而使李弘成为唐代第一位死后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李弘曾经向率更令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当

  • 薛怀义之死:武则天首任“二爷”薛怀义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薛怀义,武则天

    导读: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原本是江湖小混混出身。当年为了抬高他的身份,武则天曾给他改名为薛怀义,还让太平公主的前夫薛绍认他做叔叔。可是,冯小宝得宠时间一长,就渐渐恃宠而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为了跟武则天撒娇赌气,他甚至放火烧了武则天得天命的象征——明堂。事情还要先从唐高宗说起。唐高宗死后

  • 薛怀义对武则天有什么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怀义,武则天,唐朝

    男宠薛怀义对武则天有什么功劳?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无人不晓,她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开创了大唐盛世。虽然她的一生中都是血的祭奠,但是她开历史之先河,打破了几千年都是男人做皇帝的先例。可以准确的说,武则天替所有的女性出了一口气,视天下男人如玩物。她的政绩是不可抹掉的,这是历史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宝这

  • 揭秘武则天和薛怀义的爱恨情仇:薛怀义为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薛怀义,男宠,唐朝

    公元6 8 5年阴历正月,6 1岁的武则天改元垂拱,取“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之义。说白了,她是想放松一下高度绷紧的神经。在过去的一年里,武则天经历了太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先是发动政变,废黜中宗李显,同时拥立睿宗李旦,旋即将其软禁;接着又诛杀宰相裴炎,并对满朝文武实施了一场政治清洗;最后又发动三十万大军

  • 武则天男宠薛怀义简介 历史上薛怀义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男宠,薛怀义,唐朝

    武则天男宠薛怀义简介 历史上薛怀义怎么死的?薛怀义(662年-694年12月25日),原名冯小宝,京兆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受千金公主推荐成为武则天的男宠,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并且因此被封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梁国公。垂拱初年(685年),说服武则天于洛阳城西修复故白马寺。甚至多次担任大总管,率军

  • 揭秘武则天首席男宠薛怀义暴毙真相 凶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男宠,薛怀义,死因

    薛怀义,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京兆鄠县人,本名冯小宝。受太平公主推荐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为掩人耳目,在武则天的安排下出家为僧,并改姓薛与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合族。垂拱初年,说服武则天于洛阳城西修复故白马寺。寺院建成后,薛怀义自为寺主,并且因此被封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梁国公,甚至多次担任大总管,率军远征

  • 唐朝名将段志玄生平简介 段志玄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段志玄,宰相,唐朝

    段志玄(598年-642年),名雄,字志玄,以字行,齐州邹平(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名将。段志玄早年与父亲客居太原,后从高祖起兵,隶属李世民部下,随其平定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护军。玄武门之变时,段志玄拒绝太子李建成的引诱,扶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贞观年间,段志玄担任西海道行

  • 唐初名将段志玄:发动玄武门事变 平定吐谷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贞观,玄武门事变,段志玄,

    段志玄(598年-642年),名雄,世以字行,齐州邹平县(今山东济南市)人。段志玄的父亲段偃师,曾任太原郡司法书佐。段志玄身材伟岸,器宇轩昂,但是为人无赖,屡次违反法纪。公元611年(大业七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段志玄时年十四岁,应募从征。后来,段志玄随父亲客居太原,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公元617年

  • 贞观名将段志玄: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陪葬昭陵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段志玄,贞观,名将,

    段志玄(598年-642年),名雄,字志玄,以字行,齐州邹平(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名将。段志玄早年与父亲客居太原,后从高祖起兵,隶属李世民部下,随其平定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护军。玄武门之变时,段志玄拒绝太子李建成的引诱,扶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贞观年间,段志玄担任西海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