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唐末帝李从珂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后唐末帝李从珂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84 更新时间:2023/12/21 10:29:09

李从珂,五代时期后唐皇帝,原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义子。934年-936年在位,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

李从珂,原来姓王,出生于平山(今河北平山),小名阿三。李嗣源在跟随李存勖出兵征讨时路过平山,遇到李从珂的母亲魏氏,就将她母子一起掠走了。后将李从珂收为义子。李从珂长大之后,才貌雄伟,骁勇善战,李嗣源更加喜爱。跟从李嗣源出征打仗时,他勇猛善战,名震三军。连李存勖也说:“阿三像我一样敢于死战啊。”

有一次和后梁军队在黄河岸边交战,在梁军退却时,李从珂竟然领十几名骑兵混在敌人当中,等抵达敌人的营寨大门时,李从珂大喊一声,杀死几个敌兵,然后用斧头砍下敌人的了望杆从容回到自己营寨。

在父亲李嗣源继位称帝后,李从珂和朝臣安重诲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安重诲几次要制裁他,加害他,幸好父亲明智,极力保护,这才幸免。等安重诲被李嗣源赐死后,李从珂才放心出来,先任左卫大将军,后又进位太尉,到凤翔任节度使,其后封为潞王。

李嗣源死后,闵帝李从厚继位,他本人优柔寡断,重用朱弘昭和冯斌二人掌握朝廷大权。这两个人一无威望,二无才干,只知道排挤异己,众人敢怒不敢言。朱、冯二人将李从珂视为最大的威胁,想尽办法要除掉他。李从珂也对他们有了戒备,经常称病,不去朝廷。而闵帝也怕李从珂威胁自己的皇位,采取措施抑制李从珂。先是将李从珂在京的儿子李重吉贬出京城,到边远的亳州(今安徽亳县)任团练使,又将李从珂一个当尼姑的女儿李惠明召入宫中做了人质。然后听从了朱、冯的计谋,让洋王李从璋做凤翔节度使,取代李从珂,让李从珂到河东任节度使。

当天夜里,被逼无奈的李从珂让人起草了檄文散发到各地,以清君侧除奸臣为名,请求各节度使共同出兵攻打首都洛阳,杀掉朱弘昭等人。李从厚命王思同领兵来讨伐,王思同集结各路兵马围攻凤翔城。凤翔城本来就不是什么重镇,城墙很低,外面的护城河也很窄,水也浅,无法固守。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击下,东西关的小城先后失守,李从珂的部属伤亡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难保,李从珂站在城头上,焦急万分,恨自己没有早点防备,以致今天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望着城下的攻城将士们,李从珂猛然间眼前一亮,原来城下的将领竟有许多是他以前的部下。李从珂三下五除二,就将上身的衣服脱掉,露出身上的一个个伤疤,然后站到了城墙上放声大哭。在生死关头,李从珂哭得声泪俱下,哽咽着说:“我不到二十岁就跟随先帝出征,四处奔走,出生入死,毫无怨言,创伤遍身都是,你们大家和我一同跟随先帝四处征战的也很多,也为国家社稷的复兴立下了功劳。而现在朝廷却由奸臣当政,对我妄加猜测陷害,你们大家都知道我,了解我,我以前对你们如何,你们心里也清楚,为什么还要被奸臣利用,替他们杀自己的朋友呢?朝廷听信谗言,说我谋反,要致我于死地,你们又怎么忍心骨肉相残,不肯救一救我呢?我有什么罪啊?今天竟落到这个地步。”

城下的将士被他感动了,有的也伤心得落下泪来。将领中有个羽林指挥使杨思权曾在李从珂的手下任职,交情也很好,他对大家大声说:“大相公乃我主也!”众将士也齐声应和。杨思权又拿出一张纸对李从珂说:“希望大王在攻克京城后最好任命我为节度使,不要给防御使或团练使。”李从珂立即在纸上写下让他做节度使的字样,杨思权于是领兵从西门进入城中,听候李从珂调遣。听到西门归附的消息,指挥攻打东门的都指挥使尹晖也率军从东门而入,归附李从珂。归附的将士接连不断,外面攻城的其他部队都被击退了。为答谢众将士救难之恩,李从珂又在城中征集财物赏赐他们。

李从珂哭计成功,马上领兵杀出凤翔城,王思同的兵马不堪一击,被李从珂打败。李从厚听说李从珂将要杀到,匆匆逃离京城,想去魏州,但大臣们谁也不肯同行,只有五十名侍卫跟随左右。半路上遇到了姐夫石敬瑭,石敬瑭不愿意救这个大势已去的小舅子,李从厚的一个亲随由于不满石敬瑭的势利行为,抽刀要杀石敬瑭,结果被石敬瑭的侍卫杀死,石敬瑭索性将李从厚的侍卫全部杀死,对李从厚还算手下留情,将他幽禁起来,后来李从珂称帝了,才杀掉他。

标签: 李从珂后唐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揭秘:史上后唐皇帝李从珂如何靠脱衣服赢得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唐,皇帝,李从珂

    导读:李从珂原来姓王,出生于平山(今河北平山),小名阿三。李嗣源在跟随李存勖出兵征讨时路过平山,遇到李从珂的母亲魏氏,就将她母子一起掠走了。后将李从珂收为义子。李从珂长大之后,才貌雄伟,骁勇善战,李嗣源更加喜爱。跟从李嗣源出征打仗时,他勇猛善战,名震三军。连李存勖也说:“阿三像我一样敢于死战啊。”有

  • 后唐末帝李从珂简介 后唐亡,末帝李从珂自焚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末帝李从珂,后唐皇帝,五代十国皇帝

    李从珂(885年-936年),镇州(今河北正定)人,五代时期后唐皇帝,原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义子,本姓王。934年-936年在位,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末帝,李从珂(公元886~936年),明宗养子。他废愍帝后继位。在位3年,因无力抵挡石敬瑭的进攻而自焚,终年51岁,葬于徽陵。后唐末帝

  • 后晋少帝石重贵简介:国破后被俘的悲剧末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石敬瑭,后晋,耶律德光

    石重贵(914年―964年),后晋皇帝,石敬瑭养子,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后晋灭亡。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

  • 石重贵简介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石重贵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重贵,五代,后晋皇帝

    石重贵(914年―974年),后晋皇帝,石敬瑭养子,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后晋灭亡。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

  • 后晋出帝石重贵简介 好武不好文的不称职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后晋出帝,后晋皇帝,五代十国皇帝

    石重贵,生干后梁乾化四年(914年),约卒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五代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后晋第二个皇帝。石重贵本为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儿。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遂将他收为己子。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好驰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深得石敬瑭厚爱,后唐清泰二年(936年),石敬瑭

  • 后汉隐帝刘承祐简介 五代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后汉隐帝,后汉皇帝,五代十国皇帝

    后汉隐帝刘承祐(930年3月28日―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高祖刘知远和李皇后之子。948年---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死后,他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在位时期大权旁落,后诛杀权臣,引发了郭威叛变,后汉隐帝承祐三年(950年),叛军攻开封,刘承

  • 身为后周大臣的赵匡胤是如何篡位的?后周小皇帝柴宗训有没有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宋朝,后周,王溥,范质,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后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籍贯邢州尧山(今邢台市),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训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灵柩前即皇帝位。

  • 后周柴宗训死亡之谜 后世史料遗留诸多疑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柴宗训,赵匡胤

    周恭帝柴宗训之死,我也并不敢肯定一定是非正常死亡,但是如果仅凭他不是在逊位之后很快死亡来否定这一点,又觉得总还是不足所以现在列出恭帝死亡前后的一些疑点1,死亡地点:房州一般印象中,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而不是用肉体消灭对付功臣的宋太祖,是比较仁厚的,那么他对前朝逊帝也应该会比较好,但事实如此吗?史书中

  • 柴宗训生母后周皇后显赫的家世 一门竟出三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柴宗训,宣慈皇后

    谈起近代宋氏三姊妹,可谓是家喻户晓。姊妹三人,两位第一夫人,一位财政部长夫人,地位之显赫令人咂舌。可是,若比起南北朝时期的独孤氏家族和五代时期的符氏家族,宋家就有些稍逊风骚了。这两个家族均出了三个皇后,堪称千古绝唱。在我国历史上,共出现了540余名皇后。皇后位置显赫,一个家庭出一个皇后,已是祖坟上冒

  • 柴宗训是谁 他是后周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柴宗训,赵匡胤

    柴宗训,也叫郭(随郭威姓)宗训。公元953年(后周广顺三年)出生于澶州(今河南濮阳)之府弟。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六月)即位,沿用后周太祖显德年号。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因陈桥兵变被废黜,在位时间仅半年。死于公元973年(北宋开宝六年)春,终年二十岁。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孙子,后周世宗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