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业与潘美的真实关系:潘美与杨业究竟有无恩怨?

杨业与潘美的真实关系:潘美与杨业究竟有无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6 更新时间:2024/1/20 4:59:17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剧或小说中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代州判官,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回身力战,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卒死伤殆尽。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十百人。马匹重伤不能前进,力竭为契丹军所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北宋开国名将。父亲潘瞒。在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当过军校。

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后,受到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攻灭南汉。后参与平南唐、灭北汉、雁门之战等重要战役,被封为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因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全军覆没,潘美被削三任,降为检校太保。次年,又复旧官。淳化二年(991年),加同平章事,数月后病逝。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武惠。

故事传说里,潘杨两家恩怨重重,潘美必欲置杨业于死地。事实究竟如何呢?

杨业与潘美是因为抗辽的共同需要才走到一起的。五代末年,周世宗曾收复过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两州。979年,宋太宗打下太原之后,豪情大增,准备趁势收复其余各州,但因兵马连续征战过于疲惫,在逼近幽州之时,已是强弩之末,被辽兵大败,北方边境形势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

杨业与契丹打交道30多年,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为了加强北部边防的力量,宋太宗将他调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隶属大将潘美部下。潘美是三交都部署。代州和三交都在今天的山西,当时是抗辽前线。杨业与潘美大约相当于前线指挥官和边防总司令的关系,小说故事里描述的先锋与元帅的关系也算靠谱。

宋太宗做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979年冬天。杨业于979年8月归宋,11月即转任边防。这年冬天,山西北部的天气异常寒冷,潘美与杨业的关系也微微带着股寒意。一个是战功赫赫的边防总司令,一个是刚刚归顺急于谱写老兵新传的前线指挥官,不同的出身、地位,不同的经验、阅历,使得两个人的合作令人期待,也充满悬念。

979年宋军征辽失败,助长了辽军的气焰,他们不断地南侵,宋军形势非常被动。宋军虽然打下了大半个中国,但对阵野蛮剽悍的辽军却没有什么经验。杨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对边境情况非常熟悉,无论地理、民俗、敌情,都算得上了如指掌,虽然已是50多岁的老人,但英勇不减当年。传说杨门七子个个勇猛非凡,尽管史料无法证实这一点,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杨延玉、杨延昭两个孩子经常追随杨业一同作战。

应该说潘杨最初的合作是成功的,这从雁门关一役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宋军在潘美和杨业的率领下打了漂亮的翻身仗。雁门关地处代州北面雁门山的断崖绝壁间,道路曲折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雁门关一役恐怕是杨业归宋后最杰出的表现。

公元980年3月,十万辽军进犯雁门关,当时镇守代州的杨业只有几千兵马,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危急时刻,老将军没有慌乱,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和过人的胆识,亲率少量骑兵从代州北面西陉寨出发,抄小路直逼雁门关北口,从辽兵背后突然杀出。辽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宋军有如此奇妙的一招,一时间阵脚大乱。潘美与杨业合击辽军,大获全胜,辽军损失惨重。驸马萧多罗当场毙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被活捉。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雁门关一战对宋朝来说有着非同凡响的重要意义。自979年以来,宋军对辽作战一直处于颓势,辽兵屡屡南侵骚扰河北、山西一带,宋军束手无策。雁门关一战之后,辽兵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发动进攻,双方的局面暂时稳定下来。

雁门关战役的胜利固然源于杨业的有勇有谋,也得益于主帅潘美的密切配合,否则仅凭杨业的数百骑如何抵得过辽国十万大军?过分夸大杨业的功劳不够客观,主帅潘美也是功不可没。作为北汉降将,雁门关一战既是扬名也是正名的机会,雁门关大捷的消息传到开封,宋太宗很是高兴,提拔杨业为云州(大同)观察使,仍兼代州刺史。观察史是一个正五品的官阶,杨业等于升了一级。

杨业是北汉降将,说白点就是外来户,他的声望上升很容易引起朝中大臣以及习惯势力的另眼相看。史书上记载,防守边境的主将因此妒忌他,向皇帝打报告,说他的坏话。宋太宗看了之后并不在意,也不追问,只是将奏折转交给杨业,让他自己看。

究竟是谁说的,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有人据此推测,潘美很可能打了杨业的小报告。这种指责经不起推敲,根据事实分析,潘美打小报告的可能性为零。

其一,潘美用不着嫉妒杨业。他自己因边事屡受封赏,在此期间被封为代国公,随后改封忠武军节度使,又加封韩国公。杨业只不过被提拔为正五品的观察史,两人地位相差悬殊,杨业威胁不到潘美,他犯不着嫉妒杨业。再者,潘美从无上书谮谤他人的历史,他也没有这个必要。他与杨业已共事六七年,配合默契,处置边事诸般顺利,屡传捷报,雁门关大捷是最好的诠释。

其二,潘美是两朝重臣,根正苗红,深受皇帝信任,在部队威信很高,又是杨业的顶头上司,若对杨业有什么不满,直接招呼就行了,用不着避近就远,惊动到皇帝那里。

其三,打小报告的人若真是潘美,皇帝应该不会将报告转给杨业。试想,潘美与杨业是正帅和副帅,皇帝这样做不明摆着挑拨双方矛盾吗?将帅不和是军中大忌,宋太宗是马上皇帝,还算英明,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他怎么会把将帅放在一个笼子里,鼓动他们自相残杀呢?

打小报告的人,十有八九是那些既嫉妒杨业又拿杨业无可奈何的人,宋太宗将报告转给杨业,也是希望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退一步讲,即使是潘美打的小报告,也算不得什么。宋朝是鼓励互相揭发的,准许“风闻弹人”,不一定有真凭实据,且不必负太多的责任,目的在于加强监督,使官员时刻警醒,不敢胡作非为。臣僚们互相告发弹劾是常有的事,御使每月必须奏事一次,如上任百日而无纠弹就要受到处罚。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弹人或者被弹都是正常的事,根本用不着大惊小怪,如果长期没人搭理反而很可悲。后人不必以是否弹劾过别人论忠奸。事实上,经常上书弹奏的大臣,往往都是刚直不阿、仗义执言的忠臣。

至于那些议论杨业的奏折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一则可能都是些无关轻重的事,另一可能是涉及国家机密不便泄露。不过,杨业对此是心知肚明。因为宋太宗派人把报告送往代州,让杨业亲自观看。

宋太宗此举,固然拉近了与杨业的关系,使得杨业能够死力效忠,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边将的矛盾心照不宣。如果潘美真打了杨业小报告的话,潘杨矛盾便算是就此结下了。但历史并没有记录潘杨之间有什么明显的矛盾,编撰故事的写手们也觉得潘杨矛盾波澜不惊,如果就此认定潘美是害死杨业的凶手,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杨家将故事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断把潘杨两家的矛盾恩怨前移和后拉。明代小说称,北宋在进攻北汉时,潘美曾被杨业之妻射了一箭,自此他常思报仇。刘兰芳的评书又加上了杨七郎力劈潘美的儿子潘豹等情仇恩怨,故事中写道:

有了这些铺垫,潘美陷害杨家、公报私仇显得更为可信,不再是那么无缘无故,奸臣就这样诞生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若没有虚构的故事,潘美陷害杨业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潘杨故事被虚构到这种程度,早已超出了历史范畴,属于艺术再创作了。

标签: 杨业潘美杨家将

更多文章

  • 揭秘史上真实的潘美:杨业究竟是不是被潘美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潘美,杨业,宋朝

    1000多年前的宋朝,潘家出了个名将,叫潘美,因战功卓著,屡受皇封。死后的牌位,还跟皇帝的放在一起供后人祭祀。后来的《杨家将演义》小说中,却把潘美写成谋害杨家将的“大奸臣”,导致潘姓族人遭人追杀,还被杨家列为“永远仇人”,世代不通婚。1000多年来,潘姓后人一直对此不爽,希望为潘美“平反”,恢复名誉

  • 史上真实的雁门之战 被诬陷千年的名将潘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雁门之战,古代战争

    历史上真实的雁门之战:杨业被契丹称呼为杨无敌是因为雁门关战役,而此次的战役是潘美领导策划并指派杨业敌后奇袭的,但很多专家、网友甚至度娘都扭曲历史说成杨业自己策划奇袭而潘美拒不出兵,真不知道这帮人扭曲历史楞能扭曲成这样。让我们看看真实的历史是什么。关于此次战役共有3处可信的历史记载:1、 《续资治通鉴

  • 荒唐皇帝朱厚照:竟摆酒劝和刘瑾与张永的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厚照,刘瑾,张永,

    张永(1465—1529),御用监太监。字德延,别号守庵。洪武初年,其曾祖父迁居至保定新城(今河北省新城县),遂成了新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选入宫,在乾清宫侍候宪宗,当时年仅十岁。后升为内官监右监丞。成化二十三年(1487)宪宗去世,孝宗派他到茂陵司香。弘治九年(1496),调到东宫侍候太

  • 后周名将驸马张永德:因为一块木牌给赵匡胤背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永德,驸马,后周,

    张永德(928-1000),字抱一,五代并州阳曲人。家世饶财,娶郭威的第四女为妻,早年随郭威起兵,屡建战功。郭威称帝,封女儿为寿安公主,张永德封驸马都尉。周世宗时,征北汉、南唐,擢殿前都点检。高平之战中,与赵匡胤打败北汉军,又从周世宗攻契丹。回军途中,周世宗发现一个韦编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

  • 《叶问》张永成一套服装演10集 不换衣遭吐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叶问,张永成

    日前,由郑嘉颖、韩雪、刘小锋、元华、梁小龙等人联袂主演的电视剧《叶问》,正在贵州、河南、四川、新疆四大卫视上星热播。近日,该剧又因“着装问题”引发热议,剧中女主角韩雪自开播以来,白色长袖上衣加米色军装裤的一套衣服,一直没有“离身”,惹得网友直呼:张永成,你是在弘扬我大中华朴素精神么?韩雪一直没换衣《

  • 陈希亮生平简介 陈希亮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希亮

    简介陈希亮(一○○○~一○六五),字公弼,青神(今属四川)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宋史》作天圣八年)进士。知长沙县,徙知虔州鄠都。皇佑元年(一 ○四九),知滑州。又知曹州、庐州,改江东、河北提点刑狱。嘉祐二年(一○五七),入为开封府判官。出为京西转运使。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治平二年卒,年六十

  • 施全是什么人?战绩并不突出,却是岳飞器重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施全,宋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施全是什么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说岳全传》中,施全的表现虽然不太突出,但却是岳飞最器重和信任的将领之一。他本是进京参加武状元选拔的武生,流落至红罗山为寇时曾与岳飞有过一番较量,并与其结义。岳飞入朝统兵后,施全成了岳家军中的一员主要将领。随军征战期间,施

  • 摩拜实施全国免押 正式发布摩拜助力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摩拜单车

    今日,摩拜单车宣布,将率先在全国开启无门槛免押金。今年5月起,摩拜单车陆续在合肥、杭州、东莞等城市实行无门槛免押。6月,摩拜免押城市大批扩容至百城,涵盖广大二三线城市,实现了半数以上运营城市的无门槛免押金。且无任何条件限制,无需信用分。从即日起,全国运营城市超过2亿用户,都可以享受到摩拜零门槛免押金

  • 历史上岳家军猛将牛皋的死亡真相:竟是喜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名将,真相,

    提到岳家军的大将牛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粗中有细、机智过人,与岳飞结拜为兄弟,一起抵抗金国入侵。后来金国元帅兀术被宋军活捉,牛皋骑在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四狼主”身上放声大笑,因过于兴奋且年事已高,最终牛皋、兀术身亡,于是民间便流传着“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典故。其实人们对牛皋的了解大多来自

  • 牛皋真是笑死的?历史上岳家军的猛将牛皋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牛皋,笑死,岳家军,宋朝

    提到岳家军的大将牛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粗中有细、机智过人,与岳飞结拜为兄弟,一起抵抗金国入侵。后来金国元帅兀术被宋军活捉,牛皋骑在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四狼主”身上放声大笑,因过于兴奋且年事已高,最终牛皋、兀术身亡,于是民间便流传着“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典故。其实人们对牛皋的了解大多来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