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草原“战神”萧挞凛是怎么死的 萧挞凛死后契丹受到了什么影响

草原“战神”萧挞凛是怎么死的 萧挞凛死后契丹受到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94 更新时间:2024/1/6 21:51:05

张皓很精明,在契丹营帐中感觉到了战前的气氛,很快完成一个判断:契丹就要派遣萧挞凛为先锋,第二天到澶渊。于是,他在从天雄军往德清军的路上,另外派遣心腹间道去见老相识,宋师西偏营栅司令周文质。周文质是殿头高品,这是亲近皇上的在朝高级宦官。此役,在李继隆麾下负责偏西方向的阵营。周文质得到消息马上向李继隆、秦翰做了汇报。两位大帅当即作出临战部署,果然,刚刚布阵完毕,契丹先锋几万铁骑就来到澶渊辖区。

萧挞凛雕像

按照《宋史·李继隆传》的说法(这个说法在《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都没有载明),在萧挞凛到来之前,可能已经有一场冲锋与反冲锋。史称“敌数万骑急攻,继隆与石保吉率众御之,追奔数里”,李继隆与石保吉追击了几里地,但因为大阵需要“持重”,故收兵回应,继续布阵。以后的记录,出现了混乱。梳理一下史料,重行推演过程,萧挞凛应该在李继隆布阵完毕后到达。

萧挞凛,这位草原帝国最后一位“战神”,攻陷德清军后,有一种少有的狂妄。他接住前锋失利的数万骑兵,重新调度,很快来到澶州北城之下,史称“直犯(宋师)大阵”。于是,几十里的宽大正面上,一个弧形骑兵阵势,对澶渊北城外的李继隆部实施了远距离包围。宋师举眼望去,左、中、右,三面皆敌。

萧挞凛

战云密布。此役,甚为凶险。大将李继隆当初接受任命,为战区驾前东面排阵使后,与石保吉、秦翰等人先到澶州,已经早早地将数万宋师按照真宗指示的阵图,开始了布防。李继隆“毁车为营”,数以千计的辎重车,车辕冲外,充当了拒马(一种迟滞骑兵进攻的木制防御设施)的功能,密密麻麻排列阵前,大军成列,严整有序。更分派劲弩神臂弓手,在几十里的大阵中,利用地形地物,屯扎为一个个小型堡垒,“控扼要害”。石保吉配合李继隆,在西面排阵,相当默契。秦翰则率领丁夫紧急施工,将环城沟洫疏浚完毕,加深、加宽,以此来抵御草原骑兵的驰突。秦翰来到澶渊,直到战事结束,七十天,身上始终披挂着沉重的甲胄,从未解下。接到张皓情报后,李继隆更将阵营提高一个级别,提前进入临战状态。所以,李继隆有备。

射杀萧挞凛

而且,大阵更凸显了宋师的优势:到处安排了“床子弩”。我已经在本书第一部中详细介绍了“床子弩”。简言之,这是当时世界范围内顶级远程打击武器,其最远射程可达“千步”以上,“一步五尺”,宋尺,一尺约31厘米,五尺就是155厘米;千步,则达到1500米以上。“床子弩”最少要用两张弓,最精致的则是一盘机器,有绞车。“八牛弩”,需要上百人才能拉动绞车。它的箭杆也特殊,短小、粗壮,如现代体育竞赛的半支标枪,后带铁翎。最夸张的记录是,“床子弩”射到墙垣之上,会直直地钉入,攻城将士可以攀缘这些箭杆登城。这种战弩,弓弦当用上好牛皮或青麻绳索制作,挂上钩楯之后,那种扳机,不必担心“走火”,因为扣动它,要用斧头才能敲开。操练“床子弩”的,是比大宋“神臂弓”更强壮的人,是大宋特种兵队伍。

契丹统军、顺国萧挞凛,这次为侵宋先锋,换上靓丽的先锋旗帜,亲自出阵督战,那一身豪迈之气,在两军阵前赫赫生威。他甚至从阵中骑马走了出来,那一种傲慢气场,瞬间令大阵屏气。十几万人都在看着这位“战神”。曾经战胜耶律休哥的李继隆,面对萧挞凛,并不慌张。此一时刻,他的身上,寄托了大宋的未来。优秀人物,在特殊时刻,应能感受到背后君臣士庶的焦虑与期待。他手持令旗,镇定地等待机会。

射杀萧挞凛成功

此时,宋师大阵西偏营栅中的威虎军头,一个名叫张瑰的小校,在弓弩阵中。他调转手下的几台“床子弩”,暗暗地瞄准了这位草原“战神”。当他指挥部下,大喝一声,用斧头敲开几个扳机时,“床子弩”连续飞出了几只横排标枪般的箭,其中一支正中萧挞凛面额。

两军同时惊呼起来。契丹方面赶紧派出百数十人,奔到阵前,将主帅抢回,抬到营栅中去。草原“战神”在昏迷中呻吟,但箭镞深入头颅,已经神鬼无术,挨到夜半,死去。从此,世上已无萧挞凛。从这一天起,契丹受到极大心理挫败,退却到德清军,不敢动。只不过偶尔派遣轻骑来大阵之前侦察一番,迅疾离去

标签: 萧挞凛李继隆耶律休哥辽国

更多文章

  • 辽国的一代名将萧挞凛是怎么倒在名不见经传的北宋低级将领张环手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辽国将领,萧挞凛,雍熙之战,耶律休哥

    前文介绍了几位与北宋军队交锋时战绩卓著的辽国将领,今天要说的还是这个类型的人物。他可谓是辽国主张对北宋采取强硬路线的倡导者之一,也曾多次击败宋军。不过,他也创造了一项记录,是被宋军击毙的辽国最高将领。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萧挞凛,在《辽史》、《宋史》等史料中均有记载,下面就依据这些史实来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 南齐皇帝萧昭文老婆是谁 萧昭文老婆王韶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昭文,南北朝,皇帝

    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次子 ,郁林王萧昭业异母弟,母宫人许氏。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四任皇帝,494年7月25日至10月10日在位,仅在位75天。萧昭文初封临汝公,后改封新安王。历任辅国将军、济阳太守、南豫州刺史、中军将军、扬州

  • 宋代名将王韶奔袭露骨山:北宋定边的经典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露骨山,王韶,北宋

    山展现给人们的总是沉默的一面,默默无言,将许多往事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等待着人们的追寻。露骨山就是如此! 900多年前的北宋,一场堪称那个时代巅峰之作的远程奔袭战就在露骨山中上演。究竟是谁,上演了如此精彩的一幕,掀开大山的迷雾,将看到怎样的真相呢? 恐怖之名露骨山在渭源县南部和漳县交界处,山体

  • 叶梦得生平经历介绍 叶梦得的仕宦生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叶梦得,叶清臣,宋朝,晁补,宋高宗

    家庭背景叶梦得出身文人世家,其从祖父为北宋名臣叶清臣(《避暑录话·卷下》:“曾从叔祖司空道卿,庆历中受知仁祖,为翰林学士。”)四世祖叶参为咸平四年进士,官至广禄卿。母亲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据说有一年,叶助同妻子晁氏至东山朱巷祭拜先祖造玄公(叶逵)祠,是夜梦见一龙盘于宅中梁上,不久便

  • 叶梦得简介 宋代时期词人户部尚书叶梦得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叶梦得,宋朝,宋代词人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

  • 揭秘:灭绝师太的原型是不是红袄军女将杨妙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灭绝师太,杨妙真

    杨妙真武艺高强,号称一杆长枪纵横淮河两岸,又懂些军略,在杨安儿死后成为红袄军的大姐大。李全和杨妙真两人在政治上都没啥章法,行事比较随意。一会儿降宋,一会儿叛宋,后来又投降了蒙古,却又暗自准备叛蒙。有点儿反复无常。贾似道的老爹贾涉、后来的淮东制置使刘琸、姚翀都在杨妙真手里吃了苦头。其中刘琸本想略施小计

  • 揭秘蒙古唯一女行省杨妙真:创梨花枪的美女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蒙古,女行省,杨妙真,梨花枪

    杨妙真是金末红袄军头领杨安儿的妹妹,绰号叫“四娘子”,貌美如花,身强体健,曾练成九转梨花枪法,纵横山东,号称“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明朝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曾在《纪效新书》里高度评价梨花枪法:“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於静也

  • 吕惠卿做出的成就有哪些 吕惠卿成就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惠卿,王安石,宋神宗,宋朝

    北宋期间的王安石变法,虽然在颁布后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还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神宗时期国家收入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并依靠军事制度上的几个行之有效的改革取得了如熙河开边等军事成就。作为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吕惠卿在变法革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熙宁初年,吕惠卿任”

  •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英年早逝竟然是因为心理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安石,王雱

    王雱是王安石的儿子,据说聪敏异常,自幼就表现的与很多人不同,聪明好学,人们见了无不称奇。王雱虽然聪明敏锐,但是也脆弱敏感,这样的性格特征最终导致了王雱的“心疾”难愈,最终导致了英年早逝,仅仅三十三岁就离开了人世,让其父王安石白发人送黑发人,晚年凄苦。下面做一下王雱简介。王雱画像1044年,王雱生于北

  • 西山先生 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真德秀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史弥远,赵昀,宋孝宗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博学宏词科。理宗时擢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