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诉衷情·银汉云晴玉漏长》作者魏承班,原文赏析

《诉衷情·银汉云晴玉漏长》作者魏承班,原文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52 更新时间:2023/12/7 1:20:13

《诉衷情·银汉云晴玉漏》,五代时期的词,作者魏承班,收录于《全唐诗》。这首词写闺怨。片用“银汉”点明夜间;“玉漏长”一个“长”字,已融进女的怨情;“蛩声”是“画”之静,再配之以“簟”、“窗凉”、“蜡泪”,用艳辞写凄境,尤为感人。下片“那堪”二句,以女主人公的“独自步池塘,对鸳鸯”对比写来,不言怨而怨已出。

诉衷情

银汉云晴玉漏长,蛩声悄画堂。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

皓月泻寒,割人肠。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

作品注释

⑴银汉——天河、银河。

⑵蛩声——蟋蟀叫声。

⑶筠簟——竹席。筠(yún 云):竹的青皮。

⑷泻寒光——洒下清冷的光。

作品评析

上片用“银汉”点明夜间;“玉漏长”一个“长”字,已融进女主人公的怨情;“蛩声”是“画堂”之静,再配之以“簟冷”、“窗凉”、“蜡泪”,用艳辞写凄境,尤为感人。

下片“那堪”二句,以女主人公的“独自步池塘,对鸳鸯”对比写来,不言怨而怨已出。

更多文章

  • 《满宫花·雪霏霏》五代魏承班,原文注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满宫花·雪霏霏》

    满宫花·雪霏霏五代:魏承班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帷鸳寝。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注释霏霏:雨雪密布纷飞的样子。风凛凛(lǐn ):—北风凛冽。缕金双衽(rèn):金线绣的双袖。衽:本为衣襟。这里说“双衽”,可理解为“双袖”。评析这首词

  •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刘玢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玢,五代十国

    刘玢(920年-943年),原名刘洪度,一作刘弘度,南汉高祖刘龑第三子,母昭仪赵氏,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942年-943年在位。刘玢初封宾王,后改封秦王。刘玢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其弟晋王刘弘熙生取代之心,南汉光天二年(943年),刘弘熙找来力士数人在刘玢观赏角力的宴会结

  • 孙光宪五代十国词人生平简介,主要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代十国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

  • 《谒金门·留不得》孙光宪原文翻译赏析,写飘泊之感与相思之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光宪

    《谒金门·留不得》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孙光宪的词作。此词写飘泊之感与相思之苦。起两句,即懊恨百端,沉哀入骨。下片换头,自写江上流浪,语亦沉痛。末两句,更说明孤栖天涯之悲感。通篇入声韵,故觉词气遒警,情景沉郁。谒金门⑴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⑵,扬州初去日⑶。轻别离,甘抛掷⑷,江上满帆风疾⑸

  •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五代孙光宪,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十国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五代:孙光宪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译文长满蓼花的岸边,风里飘来橘袖浓浓的香,我伫立在江边远眺,楚天寥廓,江水滔滔流向东方。那一片远去的孤帆,在水天交汇处泛起一点白光。我的目光追随着飞去的鸿雁,直到他的身影

  •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与范宽、李成并称北宋初年三大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源,南唐

    董源 (934-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南唐主李煜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

  • 董源为中国山水墨画的发展做了什么贡献?他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源,南唐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各地割据政权之间纷争不断,战争频繁爆发,但是这个时期在中国的美术史上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唐朝时期,中国的绘画处于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五代时期的绘画就继承了唐代绘画的风范,也开启的宋代绘画的新风。在偏距江南一带的南唐王朝,聚集了一批卓越不凡的画家以及民间艺

  • 北宋三大家之一:董源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源,五代

    董源 (934-约 962年 ),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国主李璟以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

  • 五代四大家之一:关仝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仝,五代

    关仝tóng(约907-960年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一作关同、关穜。生卒年不详。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

  • 吴越最后一位国王钱俶为何拱手相让土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越

    吴越王钱俶吴越王钱俶,生于公元929年,在位时间30年。原名是钱弘俶,字名文德,是有名的吴越王钱鏐的孙子,也就是钱元瓘最小的儿子。钱俶是吴越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晋开元时期,他在台州做刺史,最后当了吴越的国王。赵匡胤平定江南的时候,他出兵有功,被封为兵马大元帅,进入朝廷之后,仍被封作吴越国王。公元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