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见深吴皇后简介 吴皇后为何仅一月就被废?

朱见深吴皇后简介 吴皇后为何仅一月就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31 更新时间:2023/12/10 17:15:57

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废后,顺天人。天顺八年(1464年)七月立为皇后,仅一个月后就谋冤被废。史称“吴废后”。

明孝宗在冷宫出生后,吴氏曾偷偷抚养过几年。孝宗即位念及吴氏的恩情,命服膳皆如母后礼。正德四年(1509年)吴氏逝世。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力持不可,以妃礼下葬,无谥号。

英宗选淑

吴氏是顺天(今北京市)人,出身名门。父亲吴俊是羽林前卫指挥使;舅舅孙镗曾在曹吉祥叛乱中救过朱祁镇的性命而封怀宁侯;哥哥吴瑛,官羽林卫指挥使。

当初,英宗亲自为皇太子朱见深选好的皇后候选人有三名,分别是吴氏,王氏,柏氏。英宗还没有正式确定选谁为太子妃,自己就得了重病。临终前,英宗告诉钱皇后和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他觉得三人中吴氏更好一些,并要她们再严格审度一下,尽早确立皇后人选。

立为皇后

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皇帝病薨,太子朱见深即位,改元成化,是为明宪宗。钱皇后经过仔细观察,也觉得吴氏更好一些,这和英宗的遗愿是一致的。于是天顺八年(1464)七月二十日,吴氏立为皇后。

十六岁的吴氏戴上凤冠,成为宪宗的第一任皇后。大婚之日,百官对这位才貌出众的皇后行礼,高呼千岁。吴皇后的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普天同乐之际,只有一个人面露鄙夷,嫉妒的烈火盈满胸膛,她就是宪宗朱见深一生挚爱的女人:年长他十九岁的宫女万贞儿。她原本要利用宪宗对她的畸恋,成为天下第一贵妇人。不想却被来自京畿的一个黄毛丫头占了先,心中如何不恼,直恨得她咬碎银牙。

杖责万氏

万氏经常在吴皇后面前耀武扬威,不但不把吴皇后放在眼里,还出言不逊,想激怒她以挑起事端。吴皇后一忍再忍,最后再也忍不住了,便对万氏大加呵斥。谁知万氏竟反唇相讥,大骂皇后,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吴皇后忍无可忍,下令对万氏施以杖刑。

谋冤被废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以堂堂皇后身份下令杖打宫女,并不是什么大事。可吴皇后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竟因责打万宫女而招来弥天大祸。

宪宗知道万贞儿挨了打,心疼得不得了,怒火满胸,气势汹汹地到皇后寝宫问罪,当着万贞儿的面,下令杖责皇后,替她出气。万氏却并不满意,因为她害怕日后吴皇后会报复,干脆就让宪宗把她废了,才是万全之策。宪宗为难,因为皇后的废立非同儿戏,一定得有充足的理由才行。万氏脸上掠过一丝狞笑:“办法早就想好了!可从老阉货牛玉身上做文章。先皇当着他的面选定的皇后,如今死无对证,就说老牛收了吴家的礼,假传圣旨,把属于王氏的皇后之位授予了吴氏。如今真相大白,吴氏自当逊位。”宪宗听罢,连声叫好,当场定下计谋。

很快,老太监牛玉被锦衣卫下狱。老迈的牛玉经受不起严刑拷打,屈打成招,在授意下编了一个弥天谎言:“当初英宗中意的太子妃人选乃是王氏,吴氏的父亲吴俊行贿于我,给了我一大笔银钱,我才假传先皇遗旨,使吴氏得以正位中宫。”

宪宗得到牛玉的口供,拿给钱太后和周太后看,要求废掉吴皇后。钱太后大感意外,知道其中另有玄机,不同意废后。周太后一贯嫉妒英宗皇帝生前对钱太后的爱重,现在更要显示自己在后宫的权威,偏偏要跟钱太后唱反调,表态支持儿子废后。钱太后无奈,只好向宪宗母子妥协。

宪宗得知周太后同意废后,为怕夜长梦多,当即连下了三道诏书向天下宣布废黜皇后:“先帝为朕简求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位,因察其实,始知非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

可怜的吴氏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后,就被万氏从中宫踢了出来,天大的委屈也无法向人倾诉。十六岁的她不得不在凄冷的西宫打发余生。

抚养孝宗

吴氏被废黜以后,宪宗被迫改册王氏为皇后。成化二年(1465年),三十七岁的万氏生下皇长子,从宫女被册为贵妃,得以专宠。而万贵妃所生长子不久就夭折了,再也无法生育。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此后所有怀孕的妃子或宫女都被万贵妃逼迫堕胎。成化五年四月(1469年)柏贤妃偷偷生下皇次子朱祐极,成化七年(1471年)立为皇太子,次年正月就暴死,众人皆认为是被万贵妃毒杀的。

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宫女纪氏(追尊孝穆皇后)在冷宫安乐堂偷偷生下皇三子朱祐樘。纪氏害怕皇子被害,在太监张敏的帮助下,瞒过万贵妃的耳目偷偷哺养。吴废后的居所离安乐堂很近,知道这件事后也往来帮忙,躲在冷宫的夹墙中偷偷养育。这个孩子在太监首领怀恩等人的隐瞒下活了下来,就是日后的明孝宗。而宪宗和万贵妃一直不知道。

成化十一年(1475年)宪宗始知自己有了儿子,大喜之下将朱祐樘立为皇太子,纪氏也被放出冷宫册为淑妃,但数日后被万贵妃害死,张敏也在恐惧中吞金自杀。吴废后养育皇子之事则被隐瞒下来,所以吴氏没有再遭到万贵妃进一步的迫害,得以在冷宫默默度日。

得以善终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宪宗去世,皇太子朱祐樘继位,史称明孝宗。他念及吴氏当年的恩情,把被遗弃二十多年的吴氏从冷宫放了出来,当作母亲来奉养,下令吴氏的穿着和膳食都按照太后的制度供应,但没有正式给她平反,也没有给予正式的名分。她的哥哥吴瑛从“羽林卫指挥使”升任“都指挥佥事”,入锦衣卫百户。吴氏风雨一生,晚年才算因为当年的善举得到了一点善报。

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吴氏去世,年60岁上下。太监刘瑾要按普通宫女的制度把她的遗体焚烧、草草安埋。大学士王鏊认为不可。明武宗也觉得吴氏对父亲孝宗有保全抚育之恩,但是被祖父宪宗废除,不能合葬在茂陵,就同意按照大学士李东阳、王鏊的建议,用明英宗惠妃王氏的葬礼规格,安葬在北京金山,但没有谥号。

吴皇后其实肯定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因为看不过宫女万氏的嚣张,逞一时之快,不顾后果廷杖万氏,虽然出了气,但是付出了一生命运转换的代价,最后要不是大学士王鏊据理力争,吴皇后可能真的要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了。她一个人孤独的躺在坟墓中的时候,是不是会为自己当年那轻率冲动的行为而后悔呢?

史料记载

《明史》

列传第一:宪宗废后吴氏,顺天人。天顺八年七月立为皇后。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帝怒,下诏曰:“先帝为朕简求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位,因察其实,始知非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立甫逾月耳。后父俊,先授都督同知,至是下狱戍边。谪玉孝陵种菜,玉从子太常少卿纶、甥吏部员外郎杨琮并除名,姻家怀宁侯孙镗闲住。于是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等合疏言玉罪重罚轻,因并劾大学士李贤。帝怒,徽等皆贬边州判官。

后孝后孝宗生于西宫,后保抱惟谨。孝宗即位,念后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官其侄锦衣百户。正德四年薨。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持不可,乃以妃礼葬。

更多文章

  • 耶律南仙:绝食身亡的西夏崇宗李乾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耶律南仙

    在中国古代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宫闱生活中,皇后们这个群体虽说是鲜亮光泽,万人瞩目,但终究逃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底色。其间曾出现了一位绝食身亡的皇后,她就是西夏第四任皇帝崇宗李乾顺的皇后耶律南仙。耶律南仙,出生于辽国的一个宗室家庭,处在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统治时期。她是一位天生丽质、貌美如花的女子。西夏崇宗李

  • 李秋水的儿子是谁?李秋水儿子李乾顺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天龙八部,历史剧,李秋水,李乾顺

    李乾顺(1083年—1139年),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长子,母亲昭简文穆皇后梁氏和祖母毅宗皇后梁氏都为汉族。 1086年到1139年在位。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年仅三岁,母党专政。梁氏统治期间,西夏政治腐败,军队衰弱,北宋趁机来

  • 李青萝的弟弟是谁?李青萝弟弟李乾顺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天龙八部,历史剧,李青萝,李乾顺

    李乾顺(1083年—1139年),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长子,母亲昭简文穆皇后梁氏和祖母毅宗皇后梁氏都为汉族。 1086年到1139年在位。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年仅三岁,母党专政。梁氏统治期间,西夏政治腐败,军队衰弱,北宋趁机来

  • 史学家胡三省:一生都在为“资治通鉴”做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学家胡三省

    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经担任过县令等官职。胡三省画像胡三省画像在胡三省生平简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对《资治通鉴》的注解。胡三省的父亲是胡笃非常的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在功课之余便开始 攻读《资治通鉴》,他的父亲对于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

  • 胡三省是谁?胡三省为《资治通鉴》做过注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三省,《资治通鉴》

    关于胡三省生平简介具体如下,他是华夏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经担任过县令等官职。在胡三省生平简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对《资治通鉴》的注解。胡三省的父亲是胡笃非常的喜欢史学,胡三省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在功课之余便开始 攻读《资治通鉴》,他的父亲对于胡三省的好学感到非常欣慰。加之历来对于《资

  • 宋太祖嫡长女昭庆公主简介 昭庆公主生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昭庆公主,宋朝公主

    魏国大长公主(?-1008年),为北宋宋太祖嫡长女,母孝惠皇后。开宝三年,封为昭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承衍,赐宅第于景龙门外。宋太宗即位后,进封郑国昭庆公主。淳化元年(990年),改封秦国昭庆公主。宋真宗即位后,公主以真宗堂姐的身分,在至道三年(997年),进封为秦国昭庆长公主。大中祥符元年(100

  • 宋简宗赵旉仅仅在位26天 却被宫女活活的给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宋高宗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很多人常常看到其他角色身上的闪光点而忽略了自身的优势。现代社会,人们可能对于拥有万贯家财,长相极好的人表示羡慕,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他们背后要承担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和苦难。在古代也一样,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烦

  • 宋高宗有儿子赵旉 为什么最后还是将皇位传给别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宋高宗

    民间信仰中有托梦一说,指的是鬼神对人有所启示时会以梦境的形式告知。在古代历史中,有一则最为出名的托梦一说,即宋太祖赵匡胤给宋高宗赵构托梦。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其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是为宋太宗,宋高宗赵构就是宋太宗的后代,是宋朝第十位皇帝。然而,当皇位传到宋高宗这里时,他却做了一

  • 宋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是怎么死的 他是怎么不治而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宋高宗

    熟悉宋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晚年传位给了养子赵昚——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其实,宋高宗赵构即位之初,曾经有过一个儿子,而且还被册立为皇太子。这个皇子名叫赵旉,生母是宋高宗的贤妃潘氏。建炎元年六月,赵旉出生于南京。当时,南宋刚刚建立不久,国家根基还不稳定,对于这个在乱世出生的孩子,宋高宗是格外的

  • 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诗戏词人张先为老不尊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东坡,北宋

    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1037~1101)和张先(990~1078)都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大名鼎鼎,无人不晓;相比之下,张先知名度要差点。不过在词坛,张先却是个有个性的人物,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作以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为主打,是北宋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张先比苏东坡大40多岁,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