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灭亡之后 江南士族为何帮司马睿建立东晋

西晋灭亡之后 江南士族为何帮司马睿建立东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3/12/18 11:32:36

还不知道:西晋灭亡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307年到公元313年西晋爆发了“永嘉之乱”,“永嘉之乱”致使中国再次走向分裂,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战乱日日不休,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而西晋司马睿在琅琊名士的拥护下“衣冠南渡”,偏居江南一隅,建立了东晋。但是江南士族为什么没有重新建立东吴政权呢。

东晋建立距离东吴灭亡仅仅30几年的时间,那么江南士族为什么不选择东吴复立,而是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呢。其实当时还是有一部分人曾经尝试恢复东吴政权的,有个吴兴郡人看到西晋王朝摇摇欲坠时,便拥立孙氏后人“子充”为帝,打着复兴吴国灭西晋的旗号。还有东吴末代皇帝孙浩的儿子孙璠也联合江南士族举兵复国,

由于当时东吴的末代皇帝,在他统治期间实行暴政,以致民怨沸腾,人民希望摆脱东吴皇帝的残暴统治,刚好东晋初建立时,也曾减轻人民负担,实行了一些仁爱政策,在这样的仁政下,又有几个人会响应孙氏后人的造反呢。很快这二支造反队伍被政府灭亡掉,当时在江南的八大豪门士族左右着整个江南的出路,

江南八大豪门也曾支持最早起义的陈敏,他们想扶持陈敏成为第二个“孙仲谋”,可是当他们看到陈敏在陶侃屡屡受挫,八大豪门却没有团结起来,而是想着自己利益如何得到实现,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当陈敏起义遭遇挫折时,八大豪门都弃陈敏不顾,他们沒有丝毫共同抗敌的觉悟。

为着自已的利益考量,在江南士族以武力称雄的“周家”,“沈家”先后被王郭消灭掉后,让原本心不齐的江南士族更加散漫了,他们无心为复辟东吴出谋划策了,反而是外来的司马家族与王导,王郭合作得极为融洽,甚至形成了“王与司马共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强龙硬压地头蛇”

当江南八大豪强无法团结一致的去对付外来司马氏的镇压,只能屈服司马氏的东晋统治,当时北方五胡乱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如果江南士族还要和东晋司马氏发生内斗,很有可能让北方的蛮夷人进入南方。华夏民族将会被北方夷人所颠覆,所以在当时情况下江南士族只能支持司马氏的政权,一致对外才是真正的出路。

当时西晋灭亡,北方夷人大举南侵,大有吞灭华夏文明,在这种华夏文明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江南士族只能和东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五胡,才能让华夏文明不被五胡华人颠覆,而且在历朝历代前朝灭亡后,又有多少人喊着复辟前朝呢?只有反清复明还持续的长久些,毕竟是蛮夷之人统治华夏文明。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由于五胡乱华让整个华夏大地处于完全黑暗时期,华夏大地的混乱局面让江南豪门士族认识到只有承认东晋的统治,南方才不会陷入北方胡人的统治之下,毕竟东晋也是华夏民族的正统,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学说让他们不得不尊“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尽管东吴灭亡才30几年,江南豪门士族也不想复辟“东吴”了,因为重新去建立一个新的“东吴”政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国被西晋政权灭亡后,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人们才刚刚安定下来,不想承受战乱的痛苦,也更不想为北方胡人所统治。让整个南方又走向分裂割据的局面,所以江南士族没有选择复辟,而是积极扶持司马睿的东晋。

标签: 西晋东晋

更多文章

  • 南宋赵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对比不上刘秀却比司马睿强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宋,赵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南宋赵构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构是个怎么样的皇帝呢?赵构算是成功皇帝,稳住宋的阵脚,避免了灭亡和军阀割据,消灭了农民起义,最后议和成功,还政太祖一系。虽赶不上刘秀,却比司马睿强多了。赵构排行老九,九是最大之数,暗示有九五之尊,不可小觑于他。若胸无大

  • 司马睿贵为开国皇帝,为什么会那么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睿,东晋

    司马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是能人,毕竟带人造反不是个简单的事,既要面对当朝政府的的打击,还要镇得住手下那帮能臣猛将,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可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文也不行是武也不行,最后还低声下气要把自己的皇位让给手下,可

  • 以司马睿的能力,他是如何成为东晋开国皇帝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睿,东晋

    司马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说到东晋,我觉得吧,提一下这个小故事是很有必要的。相传呢,司马懿在《玄石图》中看到了“牛继马后”四个字,非常担心日后司马政权会被牛家所替代,所以对于牛姓那是很反感的。但是,历史的发展就是那么的戏剧,在当时有位逍遥

  • 历史:桓玄的故事 桓玄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桓玄

    据说桓玄出生时,有光照亮房间,占卜者都感到奇异,故得桓玄小名灵宝。《异苑》则记载说桓玄出生时光芒满室,有个善于占卜的人说:“此儿生有奇耀,宜目为天人。”并取名为“神灵宝”。桓温嫌他取的名字有三字,便减去“神”一字,名曰“灵宝”。网络配图史学家周一良认为,桓玄的名字有“道”、“灵宝”等字眼,是桓氏其信

  • 杰出将领桓玄的野心:桓玄发起动乱成功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杰出将领桓玄的野心

    桓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权臣,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将领。5岁时他就承袭了父亲的南郡公爵位,之后带兵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一大片的土地,等到他杀死司马道子等人就夺去了朝廷的大权。桓玄当时已经命令朝廷下旨封自己为大将军和相国,另外还划给自己总共十个郡,封自己为楚王。虽然已经权倾朝野,成为东晋朝廷的真正掌

  • 晋朝轶事:从司马炎羊车猎艳到司马邺坐羊车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朝,司马炎,八王之乱,

    以牲畜作牵引的牛车、马车、骡车、驴车,见于乡村郊野,见于视频图文,也见于史籍记载。除了这些常见的畜力车,羊车在史料中也能找到不少蛛丝马迹,而更让人惊奇的是,有两辆羊车竟然见证了西晋王朝的兴盛和覆亡。以羊拉车,看似好笑,其实历史悠久,至少

  • 晋愍帝司马邺:因为饥饿而被迫投降的倒霉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晋,五胡十六国,八王之乱,

    经历了一场乱哄哄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垮了,匈奴人趁机崛起。永嘉五年(311年)六月,西晋都城洛阳沦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虏至匈奴汉国,洛阳成为废墟。国不可一日无君。九月,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年仅十二岁的秦王司马邺被立为皇太子,在长安建立行台,号令天下,坐镇长安,继续抵抗匈奴军。次年(312年)四月

  • 晋愍帝司马邺生平简介 司马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邺,皇帝,晋朝

    晋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 ,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

  • 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愍帝司马邺的一生有多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邺,西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邺。西晋结束了分裂的三国时期,成功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继秦、西汉、东汉之后的第四个大一统朝代,对中国历史有着一定贡献。但西晋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大一统朝代,因为西晋统一中国后不过三四十年,就因为内乱导致元气大伤,塞外异族趁机入侵中原,不仅导致西晋国灭身死

  • 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死时竟然只有18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邺,西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晋结束了分裂的三国时期,成功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继秦、西汉、东汉之后的第四个大一统朝代,对中国历史有着一定贡献。但西晋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大一统朝代,因为西晋统一中国后不过三四十年,就因为内乱导致元气大伤,塞外异族趁机入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