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菩提达摩的传说故事有哪些?菩提达摩是怎样的一个人

关于菩提达摩的传说故事有哪些?菩提达摩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3/12/21 9:54:47

关于神光

时神光于伊洛披览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经九载,欲归西方,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未久即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云度葱岭时,适逢达摩携只履归西方。师之一生颇富传奇,亦难辨其真伪。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异说。又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塔名空观。

一苇渡江

达摩传说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

关于一苇渡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今日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少林禅缘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古人有诗赞日:

路行跨水复逢着,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首先是传说达摩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

遇毒而逝

达摩晚年的事迹,各传都未明确记载。后人传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但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

达摩离开洛阳之后,他与弟子继续北行传法(《续高僧传》中称他为“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楞伽师资记》中也有“达摩禅师,志阐大乘,泛海吴越,游洛至邺”的说法)。但不仅受人“讥谤”,而且还遭到了光统律师、流支三藏等人的人身迫害,竟然六次被毒,最终因中毒不救而死。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起塔于定林寺。

又一说时北魏有一名国师菩提流支,很嫉妒达摩,多次加害都没有成功。他叫人在达摩的饭菜里下毒,达摩知道有毒,照吃不误。吃完后就从口中吐出一条毒蛇来。直到有一天,达摩祖师已经确立慧可为佛法的继承人,他才决定圆寂。

标签: 菩提达摩佛教

更多文章

  • 希腊神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什么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有着怎样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希腊,达摩克利斯之剑

    说起希腊神话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很有兴趣了。在这些故事中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故事呢?也是出自于希腊神话故事。迪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朋友达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下,由此而产生这个典故。那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从

  •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达摩支曲》原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温庭筠,《达摩支曲》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达摩支曲》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达摩支曲温庭筠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氿澜。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

  • 唐代诗歌之达摩支曲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达摩支曲

    达摩支曲【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这是一首入律的七言

  • 乙弗皇后16岁嫁给皇帝,生了12个孩子,却被皇帝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乙弗皇后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生小孩的嫔妃不在少数,比如隋文帝的独孤皇后生了五男一女;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生了三男四女;唐高宗的武皇后生了四男二女;唐玄宗的武惠妃生了四男三女等等,这在重视香火传递的皇家已经是弥足珍贵。然而,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后竟生了12个子女,按理来说,母凭子贵的她,应该安享晚年,但是最后却被皇帝

  • 乙弗皇后的人物事迹,乙弗皇后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北魏

    乙弗氏先世为吐谷浑渠帅,居住于青海,号青海王。乙弗氏的父亲乙弗瑗曾为仪同三司、兖州刺史,母亲是北魏孝文帝第四女淮阳长公主,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乙弗氏家族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人。乙弗氏姿色娇美,从小不苟言笑,乙弗瑗和淮阳长公主曾指着她对亲戚说:“生女儿又有何妨。像我们女儿这样,比男孩强多了。”525年,乙

  • 西魏皇帝元宝炬为什么要赐死皇后乙弗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宝炬,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元宝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古代的女子身份低微,没有现在的男女平等一说,那时的女子一生的幸福都得依靠丈夫,皇帝的后宫更是如此,将自己的一生捆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且用自己生了多少孩子来判断自己受皇上的宠爱有多少。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这位西魏的皇后,她在位15

  • 元宝炬真的是为了自保才处死乙弗皇后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宝炬,南北朝

    元宝炬真的是为了自保才处死乙弗皇后的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在古时候能够成为皇后,成为后宫中的一宫之主那么自己一生方可安稳。但是却不知道成为皇后之后也是步步惊险。就有以为皇后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就被赐死,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女子他与丈夫两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相识可

  • 乙弗皇后死后为什么没有被葬在帝陵中,而是安置在石窟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乙弗皇后,南北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乙弗皇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西魏时期的乙弗皇后,16岁那年就嫁给了孝文帝的孙子,15年间为其生下12个孩子,可以说是史上生育皇嗣最多的皇后了。可能很多人对于乙弗皇后,以及孝文帝孙子元宝炬都不太熟悉,这两人在历史上

  • 北魏冯太皇太后盛年守寡 迷恋男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魏,拓跋宏

    公元452年,拓跋溶登基为皇帝,是年13岁,为文成帝。登基不久,选中冯氏为贵人,是年冯氏11岁。太安第二年(456年),冯氏被立为皇后,这一年冯皇后14岁。文成帝在14岁时,曾与李贵人生子名叫拓跋弘。文成帝在位14年,北魏基本上稳定,社会发展,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可惜文成帝命短,26岁就病死了,

  • 冯太后与孝庄太后究竟谁更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冯太后,孝庄太后

    冯太后和她的男人们冯太后是北魏一朝非常著名的人物,这个女人非常有才能,在政治上也非常有建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政治上有很大成就的女人,但是这个女人也有丑闻,就是冯太后和她的男人们。冯太后和她的男人们并不是谣传,事情还要从开始说起。冯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好,生活也非常和谐,如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