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宣帝陈顼是哪个朝代的皇帝?陈顼生平经历简介!

孝宣帝陈顼是哪个朝代的皇帝?陈顼生平经历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32 更新时间:2023/12/29 1:10:3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顼生平经历简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孝宣帝陈顼(530年8月14日—582年2月17日),又名陈昙顼,字绍世,小字师利,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陈文帝陈蒨之弟,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

永定元年(557年),袭封始兴郡王。天康元年(566年),其兄陈文帝去世,陈文帝之子陈伯宗即位,陈顼成为辅佐大臣。光大二年(568年),陈顼废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建。他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民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573年(太建五年),派大将吴明彻乘北齐大乱之机北伐,攻占了吕梁(在今江苏徐州附近)和寿阳,一度占有淮、泗之地,但最后在577年被北周夺走。总的来说,陈顼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高宗,葬于显宁陵。

人物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陈顼出于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年)七月初六日。陈顼年少时宽厚大度,富于才略。成年后,容貌俊美,身高八尺三寸,手垂过膝。有勇力,擅长骑射。陈武帝陈霸先在平侯景之乱时镇守京口,梁元帝征召陈武帝子侄入侍,陈顼受陈武帝之遣赴江陵,经多次升迁,任为直阁将军、中书侍郎。

承圣三年(554年),江陵陷落,陈顼被迁到关右。永定元年(557年),遥授袭封为始兴郡王,食邑二千户。永定三年(559年),其兄陈文帝陈蒨即位,改封为安成王。天嘉三年(562年),从北周回国,授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置佐史。不久授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北江五州诸军事,扬州刺史,进号骠骑将军。天嘉四年(563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天嘉六年(565年),迁任司空。天康元年(566年),再加封尚书令。www.gs5000.cn

秉政篡立

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去世,其子陈伯宗即位,拜任陈顼为司徒,进号骠骑大将军,总领尚书职,都督中外诸军事,给予班剑三十人。光大二年(568年)正月,因为侄子陈伯宗年幼,陈顼进一步攫取朝政权力。加封太傅,兼司徒。而且给予特别礼遇,可不解剑不脱履上殿,增加邑户连同旧邑共三千户。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陈顼以陈伯宗个性太软弱,难以担当大任为由发动政变,用太皇太后章要儿(陈顼叔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的名义下诏废黜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建。改尊太皇太后章要儿为皇太后。立妃柳敬言为皇后,世子陈叔宝为皇太子。

太建北伐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陈宣帝计划讨伐北齐。众大臣对此意见不一,只有吴明彻坚决支持。时陈宣帝意已决,又让大臣们推选主帅。多数大臣认为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高权重,应为主帅。但尚书左仆射徐陵却认为:“吴明彻的家乡在淮左,知道当地的风俗;而统军、谋略的才能,当今也没有超过他的人。”都官尚书裴忌也同意以吴明彻为帅。陈宣帝即命吴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并诏加侍中、赐女乐一部,与裴忌领兵十万北击北齐。吴明彻攻秦郡(治今南京六合),都督黄法氍攻历阳(今安徽和县)。

四月,黄法氍部将复广达于大岘(今安徽含山东北)击破北齐军,吴明彻部将程文季率敢死队,拔掉州前水障木栅,进围秦州。北齐遣军援救历阳,为黄法氍所败,又以尉破胡、长孙洪略援救秦州。吴明彻使猛将萧摩诃击斩北齐军前队善射者西域胡及大力者10余人,北齐军大败,斩获不可胜计,尉破胡逃走,长孙洪略战死。北齐使王琳赴寿阳(今安徽寿县)召兴,以抵抗陈朝。

五月,黄法氍攻克历阳,尽杀守城士兵后进军合肥,合肥望旗请降。秦州也投降了。因为秦郡是吴明彻的故乡,所以宣帝下令让他拜祠上坟,诏令准备牛、羊、猪三牲,下令拜祠上坟,文武羽仪很盛大,乡里都以此为荣。陈宣帝诏令派谒者萧淳风,去寿阳册封吴明彻,在城南设坛,二十万将士列旗击鼓操戈披甲,吴明彻登坛接受册封,礼仪完毕后退下,将士们无不欢呼雀跃。

太建九年(577年)十月,陈宣帝听闻北周灭北齐,即乘机争夺淮北地区,于是诏令吴明彻进军北伐,命令他的大儿子戎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吴惠觉兼理州中事务。吴明彻的部队抵达吕梁,北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率军抵抗交战,不久吴明彻走投无路,于是被擒。不久因为忧愤加重病情,死于长安,时年六十七岁。

晚年去世

太建十四年正月初五日(582年2月12日),陈顼病重。正月初十日(2月17日),陈顼在宣福殿去世,终年五十三岁,遗照让皇太子陈叔宝继位。二月十七日,上谥号为孝宣皇帝,庙号高宗。二月十九日,葬于显宁陵(在今江苏南京郊区)。

标签: 南北朝陈顼

更多文章

  • 南北朝时期难得的明君:陈宣帝陈顼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宣帝陈顼,南北朝

    对陈宣帝陈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关于陈宣帝陈顼的轶事在历史记载中比较多,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件就是在公元570年的时候,在当时还没有一个皇帝封女子为主将的情况下,陈宣帝命令冼夫人以及她的儿子冯仆带领军队渡海南下,追击叛军,经过非常艰难的战争之后冼夫人最

  • 陈顼有四十多个儿子,为什么偏偏选了一个最蠢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顼,南北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陈顼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南朝中的陈帝国,是四个王朝中最后一个朝代,它的疆域和实力也最弱小。然而这个存在了三十多年时间的朝代,好几位皇帝都是难得的治国之才。其中,第四位皇帝宣帝陈顼,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与劲敌北周和北齐的对抗中,能够勉力维持局面,非常不容易。

  • 陈文帝陈蒨与男皇后韩子高的爱情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蒨与男皇后韩子高

    陈文帝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陈国的第二个领导人,他在位期间,陈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其中陈文帝励精图治的功劳不可不说,但是陈文帝给人们留下的不止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强盛陈国,更多的是关于陈文帝和他的男皇后的各种故事,那么这个颇有传奇意味的陈文帝和他的男皇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陈文帝和他的男皇后又有着哪些不

  • 陈文帝陈蒨是怎么当上皇帝的?陈蒨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

    陈文帝陈蒨是怎么当上皇帝的?陈蒨的生平介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文帝陈蒨(522—566年),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早年深受叔父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更令其总理军政。太

  • 梁敬帝萧方智墓陵 梁敬帝的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方智

    梁敬帝萧方智(543-558),梁元帝萧绎第九子。绍泰元年(555)即位,太平二年(557),被陈霸先篡位,封为“江阴王”,就国于江阴,次年二月卒,年16岁。网络配图百科记录(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被迫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改元天成。同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

  • 梁元帝萧绎第九子梁敬帝萧方智的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梁敬帝

    梁敬帝萧方智(543-558),梁元帝萧绎第九子。绍泰元年(555)即位,太平二年(557),被陈霸先篡位,封为“江阴王”,就国于江阴,次年二月卒,年16岁。网络配图百科记录(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被迫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改元天成。同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

  • 萧方智为什么要把皇位让给陈霸先?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方智,南北朝

    萧方智就在陈霸先的授意下主动、自愿地将皇位禅让给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事情,没有他的点头是办不成的,不过,这只是权臣攀登权力顶峰的第步。半年后,陈霸先进爵长城公,公爵是爵位中最高的一种,在上面就是王爵了。而按照当时的规矩,非皇家本姓近亲是不能封王的。陈霸先之所以先搞个

  • 《天舞纪》萧凤鸣喜欢谁?萧凤鸣最后跟谁在一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舞纪》

    《天舞纪》这部剧的男二是萧凤鸣,他是一个翩翩公子,在观众中也挺有人气的。从前几集可以看出来,他和云杉在后面会有很多戏份,大家都很好奇,《天舞纪》萧凤鸣结局是什么?接下来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在结局中,萧凤鸣和云杉在一起了,两人是天生一对。云杉是一位性格比较直爽的公主,心地也很善良,萧凤鸣则

  • 《天舞纪》萧凤鸣是谁?萧凤鸣真实身份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舞纪》

    《天舞纪》中,除了男主李玄身份神秘外,男二萧凤鸣也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他是摩云书院的学生,虽然是学霸,但却柔弱、木讷,经常被人称为“书呆子”。萧凤鸣的武力值几乎为零,可当他梦游时,武力值却飙升,能和常青打个平手,这还是两人没将自己的全部实力完全施展开的情况下。不仅如此,在苏犹怜暴露自己昆吾族圣女的身

  • 南北朝最吝啬的皇帝,萧纪的一生有多搞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纪,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南梁第五任皇帝萧纪,梁武帝第八子,梁元帝之弟,最初受封武陵郡王,历任彭城太守、益州刺史、大将军等官职,治理蜀地期间政绩斐然。天正元年(公元552年),萧纪和哥哥梁元帝萧绎争夺皇位,在成都称帝,改元天正。次年,梁元帝联合西魏征讨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