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渊是怎么开启中国长达四百年的大分裂?他都做了些什么?

刘渊是怎么开启中国长达四百年的大分裂?他都做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70 更新时间:2024/1/22 19:09:32

你们知道刘渊是怎么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大分裂,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从西晋末年到隋朝的建立,中国经历了一个长达四百年的大分裂,虽然普通大众不是很熟悉这段历史,它却一直是历史研究的重点。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很多重要的制度都是从这段时期开始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开启这一段分裂时代的始作俑者,刘渊。刘渊是南北朝时期前赵的创立者。听着名字是一个汉人,但是刘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匈奴人。南北朝的分裂就是从五胡乱华开始的,第一个干掉中原政权的就是刘渊领导的匈奴。1.对待匈奴的政策

中国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可谓绵延流长,远古时期的关系我们不去考证,仅从秦朝开始,秦国大将蒙恬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汉武帝和匈奴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出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千古名将,更有李广这样的悲情英雄。经历了秦汉的战争,匈奴基本上被中原地区的政权打服了,后来也不断的内乱和分裂,没有形成统一的集权。

匈奴自从归附汉朝之后,汉朝对匈奴也是采取了一种怀柔的政策。到了东汉末年,匈奴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汉朝又造成了威胁,这时候挟天子利令诸侯的曹操采取了将匈奴分为五部的策略,并派遣汉人大臣"驻点"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立其中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魏末,复改帅为都尉其左部都尉所统可万余落,尽于太原故茲氏县;右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祁县;南部都尉可三千余落,居蒲子县;北部都尉可四千余落,居新兴县;中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大陵县

匈奴的贵族首领也被"编户齐民",单于也是空有齐名,实权都落入了汉人手中。曹操将匈奴分为五部既有分化瓦解的意思,同时也是为了更加方便的控制利用匈奴,让匈奴抵挡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入侵。其实让少数民族来替汉人戍边这事一直是中国守卫边疆的重要手段,比如后来的唐朝,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就是因为唐朝的边境要靠安禄山这样的胡人将领来保卫(没错,安禄山是胡人),让胡人来守边就如同一把刀,如果不能对外,弄不好就捅自己一刀,安史之乱如此,西晋时期也是如此。

西晋时期对匈奴延续了东汉末年的政策,但是西晋末年爆发了八王之乱,被汉朝压制了很多年的匈奴开始蠢蠢欲动。2.刘渊是如何起家的

刘渊虽然是一个匈奴人,但是刘渊的汉学水平是很高的,这就牵扯到我国一个古老的政治传统,"质子"。质子简单来说就是两国之间为了表示友好关系,将国君的儿子放到另一个国家当人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人质现象很普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始皇,秦始皇就是在赵国做人质。汉朝和匈奴建立质子关系是在公元前57年,汉宣帝时的左伊秩訾王提出:

"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 ,当时的匈奴单于接受了他的建议,遣子入侍汉朝,此后匈奴质子入侍中原王朝代代不绝。

刘渊正是这样一个"质子"。

曹魏末年,刘渊作为匈奴左部首领刘豹的儿子,以质子身份居住在洛阳,司马氏代替曹魏之后,继续留在洛阳,结交了当时很多的名士,并且深受司马昭的赏识。刘渊非常好学,拜当时的名士崔游为师,史书记载: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刘渊成人之后,经王浑推荐,晋武帝(司马昭)召见刘渊,称赞刘渊"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可见刘渊也是当时公认的一时之人杰。当时匈奴人在晋朝为官,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也是他们晋升的主要通道。晋武帝两次想任用刘渊,但是都被朝臣劝阻。第一次是西晋灭蜀后,朝廷正选拔人才进攻吴国,晋武帝倾向于任用刘渊,但是当时的大臣孔恂劝阻道:"臣观元海(刘渊字元海)之才,当今惧无

其比,陛下若轻其众,不足以成事;若假之威权,平吴之后,恐其不复北渡也。 ",

晋武帝听从了孔恂的建议没有启用刘渊。

第二次是关陇地区氐人树机能起义,朝廷屡次镇压皆以失败而告终,晋武帝再次想到了刘渊,但是仍然是这位孔恂出来挑事:"元海若能平凉州,斩树机能,恐凉州方有难耳。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也"

刘渊被启用的计划再次被搁浅。从中可以看到两点,当时晋朝主流的贵族阶层对匈奴人还是有一定的防范心理,第二就是当时刘渊的才干已经引起了士大夫阶层的警觉,刘渊绝非池中之物。非池中物的刘渊终于等到了他的"风云",从此化为蛟龙,在中华大地上翻云覆雨,这个风云就是八王之乱。

晋朝的八王之乱就不详细介绍了,总之就是晋朝司马家八个王爷内讧。当时的一个王爷成都王颖经常受到乌桓和鲜卑的骚扰,对成都王构成很大的威胁,刘渊劝说成都王,他可以把他的旧部召集回来帮他对抗乌桓和鲜卑。"今二镇跋扈,

众余十万,恐非宿卫及近都士庶所能御之,请为殿下还说五部,以赴国难"

前文提到,借助少数民族来对抗少数民族,就像一把刀。成都王颖接受了刘渊的建议拜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令他回部落招集部众。刘渊至左国城,短短二十天就集结了五万部众,并在离石建都。当然筹集到军队的刘渊也没有真正的去进攻乌桓和鲜卑,因为处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将来进攻晋朝,这两部都是重要的助力。

晋朝大臣孔恂担心的事成为现实,刘渊已经脱离了控制,成为斩灭西晋的刽子手。3.刘渊为什么以汉室为名起兵

刘渊起兵的口号是非常特殊的,他以匡扶汉室为口号,起兵的时候所朝拜的先祖是从汉高祖一直到刘婵,刘渊也以汉朝的外甥自居(刘邦时期一个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这也是他们姓刘的原因),但是刘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匈奴人,匈奴人打着一个已经灭亡了的汉族朝代去攻打现在的朝代,这是不是很奇怪?

刘渊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可以说是一个披着匈奴外衣的汉族人。他深知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在刘渊所处的朝代,还没有一个少数民族能够入主中原。并且当时匈奴的人口数量比汉族要少很多,要想最大程度的降低汉族人的反抗,就要找一个汉族人能够认可的理由。匈奴人虽然取得了政权的统治地位,但是若想获得汉族的承认与支持却并不容易。刘渊以汉天子继承人的身份立国,就是为了能够统治比匈奴人多得多的汉族人,他定国号为"汉",并在即位时大力宣讲汉朝的丰功伟业及汉朝兴衰过程,向天下人表明他是汉氏的正统,用汉族的文化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说到底还是为了打破当时汉民族的"夷夏之防"。

而且提到刘婵也是有现实的意义的,当时蜀汉政权消亡不过四十余年,深受蜀汉影响的一批"遗老"还在,打出刘婵的旗号还能团结这一批人。刘渊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深刻的明白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只有团结更多的人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4.刘渊带来的影响

刘渊打响了中国四百年分裂的第一枪,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他提出的胡汉分治的思想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刘渊虽然打出了复兴汉室的口号,但是他依靠的主要力量还是匈奴,刘渊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采取了胡汉分治的手段。

刘渊在中央及地方按照汉的习惯体例设置了官职, 如在中央设立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大司徒、大司空等官职;在地方设置州牧、刺史等官职。并且刘渊也保留了"单于台制度",单于台的位置一般设在都城附近, 不仅是军事组织, 而且也是带有家属、

牲畜财产的部落组织, 与原来匈奴社会组织基本相同,大单于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手里一般握有重兵,军权还是掌握在匈奴人手里。

胡汉分治的做法在当时情况下,为少数民族的统治带来了便利,对稳固政权,减少汉民族的抵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胡汉分治的做法也有利于胡汉民族之间的交流,虽然是分治,但是毕竟在同一政权体系下,交流会非常频繁。但是胡汉分治必然会带来各民族的不平等,实际上如何解决这种分治带来的不平等,是整个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都要面临的任务。

胡汉分治带来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比如后来的辽国就采用胡汉分治的做法,用南院和北院来分别通知汉人和契丹人。金庸小说中著名的萧峰就担任过南院大王的职务。

刘渊的政权仅持续了二十多年,但是他开启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正是这个变革,塑造了今天的中国。

标签: 刘渊晋朝

更多文章

  • 刘渊死后,身为皇后的单氏是什么下场?迫嫁给继子后被亲儿子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单氏,晋朝

    大家好,说起刘渊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史上的很多皇后是很难做的,不仅要时刻保护皇家的脸面,维护做皇后的尊严,还要时刻提防着和自己共享一夫的女人,即使心里再多不满,表面上也要装作大度的样子,这就是皇后这个位子带给自己的束缚,成为皇后的那天就是将自己关进笼子的那天。如果遇到短命的皇帝,皇后就自然

  • 乱国枭雄侯景投梁:因为看不起高欢的儿子高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欢,侯景,萧衍,

    高欢为世子高澄向柔然求婚。柔然头兵可汗于是将爱女嫁过来,但点名要高欢做她郎君。新嫁娘跨红鬃马,身穿行装,腰佩弓箭,落落大方,送亲的少年与新娘相像,他是新娘的弟弟秃突佳。柔然公主在途望见鸟飞翔,取箭拉弓,一发即中,箭飞落。大尔朱氏也斜射飞鸟,弦响鸟死。娄妃深明大义搬出正室,柔然公主安居。高欢去拜谢娄妃

  • 解析北齐家族高湛与高澄高演高长恭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齐家族高湛与高澄高演高长恭的关系

    高澄和高湛同为高欢之子,高澄是高湛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高澄为高湛的兄长,高澄在高欢逝世后,击溃叛将侯景,吞并两淮之地,收复河南,短时间内巩固自己的朝权地位,为建立北齐做准备,没想却在这时被杀害。其后高澄之弟,高湛兄长高洋为帝建立北齐,在位十年便因暴政和酗酒病逝,其后由其儿子高殷继位。而高湛此时则与同母

  • 东魏权臣高澄为什么烹杀叛变者侯景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澄

    高澄是东魏权臣,自幼聪明过人,很是机灵,对政事颇有见解,对答入流深得其父高欢喜爱,因此从小便跟随其父在朝为政。高澄广纳贤人,惩治贪官,整顿制度使其迅速确定权威。文武双全的高澄在其父逝世后很快掌控东魏大权,可惜在登基之前便被杀害。公元521年,高澄出生,为高欢正妻所出。不过十岁便因才智过人被其父立为渤

  • 东魏高澄私通父亲小妾是真的吗?他是如何树立威望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澄

    高澄,高欢的长子,聪慧、机敏、有手段,深得高欢的欢心。高澄在高欢死后,迅速掌握了东魏的朝政大权,却在接受禅位前夕遇刺身亡。高澄的威望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东魏官场的贪贿之风由来已久,高澄辅政之后,肃贪成了他的首项要务。高欢有四大亲信,朝中许多要务都分别由他们主管,因而此四人在京中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许多人

  • 被催生的柔然公主为何改嫁继子高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柔然公主,三国

    北魏时期的柔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当时北魏已经名存实亡,高欢掌握了实权,但还没有自己称帝。为了与近敌柔然搞好关系,高欢派使者到柔然替儿子求亲,结果却自己娶了柔然的公主。高欢原本替儿子到柔然求亲,不曾想脑袋有些被驴踢的柔然国君,非要把年幼的公主嫁给已经半百的高欢,而且还提出条件,高欢不仅要娶柔然的小公

  • 虽然吃过女人的亏,身居高位的高澄无所顾忌,身边的女人更是数不胜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欢,北魏,高澄

    公元549年八月八日,东魏邺城的东柏堂,这个帝国最有权势的几个人正在共商大计,密谋逼迫皇帝禅让的要事。然而,他们的美梦因为一群刺客的闯入戛然而止。刀光剑影过后,之前东柏堂内的数人纷纷殒命,其中包括那个即将登上皇位的当朝权臣高澄。高澄是东魏著名权臣高欢的长子。高欢原是一介武夫,娶了大家小姐娄昭君后,依

  • 高澄为何要大摆谢罪宴?谢罪宴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魏,高澄

    高澄为何要大摆谢罪宴?谢罪宴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国力虽然大幅提升,人数众多的汉族对拓跋元氏的排斥亦趋于消散,然而常年驻扎北疆防范柔然的六镇却面临地位下降、利益受损的窘境。随着迁都洛阳的鲜卑族贵族逐渐形成以拓跋皇族为核心,以南迁鲜卑贵族和汉族世

  • 高澄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的权臣,最后却被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澄,东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齐文襄皇帝高澄,虽然他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但他并没有做过皇帝一天。这个人很有能力,但是最后的结局让人无法接受。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高澄这一生的事情……高澄,生于北魏正光二年,他的父亲是北齐王朝高欢,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奇

  • 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的生母可能是李祖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长恭

    兰陵王高长恭是一个绝世美男子,他的容貌秀丽到不得不用面具遮面放心别人不被他的面相所惑,轻视于他。这样一个美男子,想必他的母亲应该也是个美人,那么高长恭的生母究竟是谁?历史上的高长恭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高长恭的生母是谁众所周知,按理说兰陵王是皇帝(高澄被追封为皇帝)的儿子,母亲是谁应该有详细的记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