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北朝萧衍为何纵容企图谋刺他的弟弟萧宏?

南北朝萧衍为何纵容企图谋刺他的弟弟萧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3/12/7 10:23:15

萧宏,字宣达,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是萧衍的弟弟。梁武帝萧衍反叛时,他的兄弟皆被抓了。有个叫惠思的和尚将萧宏藏起来,他才拣了条命。梁武帝萧衍篡齐成功,建立梁朝,于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封萧宏为临川郡王,位扬州刺史,加都督。

天监四年,梁武帝派萧宏都督诸军进攻北方的魏国。萧宏因为是武帝的弟弟,所领器械皆为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大军到达洛口,前军攻克了梁城,诸将欲乘胜深人。萧宏听闻魏国的援军接近了,畏惧不敢进,召诸将军议,想退兵。军中将领求战,萧宏却停军不前,并下令军中:“人马有前行者斩。”自是军政不和,人怀愤怒。九月,洛口军溃,萧宏弃众逃跑与数骑逃亡。诸将找不到主将萧宏,大军溃散。所谓一将无能,害死千军。萧宏久居显位,但史籍中记载他的军政事迹只此一件,大概也是并无善政功绩可记。萧宏丧师而归,皇帝对他的信任重用却没变。

天监六年,迁司徒,领太子太傅。八年,为司空、扬州刺史。十一年正月,为太尉。其年冬,以会事左迁骠骑大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未拜,迁扬州利史宕十二年,加司空。(《南史·列传第四十一》)

萧宏一生中有三次被免职

第一次是因为他亲生母亲去世,他被免职守丧,但随即复职。

第二次是纵亲为恶。萧宏小妾的弟弟吴法寿,性粗狡,恃仗萧宏,无所畏忌,常常杀人。死者家人控诉,皇帝命令抓捕。吴法寿躲在萧宏府内,官吏无可奈何。后来,梁武帝命令萧宏交出吴法寿,当天就处决了他。有关部门奏免萧宏的司徒、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等职位,武帝同意了。

第三次是谋刺皇帝。

萧宏免职后,仍过着荒唐腐朽的生活。萧宏的府第宏大,比得上皇宫,姬妾成百上千。有一个宠妾叫江无畏,她的服饰珍玩比得上东昏侯的潘妃,一双鞋就价值千万钱。这女子喜欢吃妓鱼头,就常常一天用去三百只鱼。府里吃不完的美食,就扔了。

没过多久,萧宏又复职为司徒;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升太尉、扬州刺史等;普通七年四月去世。从萧宏得病到去世,皇帝前去看望了七次。

萧宏一生中最为人注目的事迹是他的聚敛无度。他敛财的办法,史籍只记下了一种,就是高利贷—他向外放高利贷,让人以田地住宅为抵押。到期还不了,就夺取住宅田地。这样,他在京城里抢占了几十处住宅,百姓失去产业的很多。后来,被梁武帝制止。

《南史·梁宗室》还记载了萧宏的另一起谋刺事件。萧宏与梁武帝的女儿永兴公主私通,两人密谋刺杀萧衍,萧宏当皇帝,让永兴公主当皇后。某一次,梁武帝斋戒三日,公主们都参加了。永兴公主于是让两个奴仆扮作女仆,准备行刺。两个刺客不知是慌张,还是穿不惯女子的服装,在门槛上绊了一下,鞋掉了,于是被侍卫发现。侍卫察告了丁贵嫔,丁贵嫔想告诉梁武帝,又怕梁武帝不信,于是他们做了一些布置,埋伏了八个人。斋会之后,永兴公主果然要求梁武帝单独接见她。接见时,永兴公主走上来,两个奴仆奔向梁武帝身后。埋伏的人冲出来将他们生擒,梁武帝吓得倒在了屏风里。他们从刺客身上搜出了刀,刺客还供出了是萧宏主使的。梁武帝没有宣扬此事,只把这两个奴仆杀了。这件事情属谋逆又加乱伦,堪称“十恶不赦”,但皇帝的处置却十分怪异,对萧宏未加任何处罚,这样的事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梁武帝萧衍为什么对萧宏如此宽纵,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梁武帝非常爱护兄弟及宗族子弟。《梁书·武帝纪》记载: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他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堂弟。萧衍成年后,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当时的人都推许称赞他。萧衍人仕后,屡有军功,授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辅国将军、雍州刺史。齐明帝死后,东昏(萧宝卷)即位(公元498年),朝政混乱,萧衍开始扩张实力,准备应变。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冬,萧衍起兵攻齐。攻陷齐都后,萧衍于公元502年受齐禅,建立梁朝。他在起兵造反前,想方设法要将兄弟们接出来,颇重兄弟之情。此外,萧衍能够轻易灭齐自代,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齐尽屠宗室,“本根无庇,幼主孤立”。萧衍当皇帝后,为此而优容兄弟宗室。

第二,梁武帝与萧宏这个弟弟关系又不同于其他兄弟。萧衍早年无子,曾过继萧宏之子萧正德。《梁史》记载:萧正德,宇公和,是萧宏第三子,少粗险,不拘礼节。当初,梁武帝萧衍没有儿子,养之为子。萧衍当了皇帝,他便希望能立为太子。后来,萧衍立了昭明太子,封萧正德为西丰侯。萧正德自此不满,长怀不轨之心。普通六年(公元525年),萧正德逃奔魏国;七年,又自魏逃归。梁武帝萧衍没有追究他的罪行,竟然复其封爵,仍除征虏将军。后来,萧正德又任侍中、抚军将军,封临贺郡王,邑两千户。这家伙却凶暴日甚,招聚亡命之徒。侯景知道他有奸心,于是秘密引诱。其后,侯景叛乱,推萧正德为天子,改年为正平元年,侯景任丞相。侯景攻破梁都城后,仍尊萧衍为君,降萧正德为大司马。萧正德有怨言,侯景听闻后,把他杀了,以绝后患。

第三,对萧宏的谋刺行为,皇帝并不太相信。自萧宏领军北伐失败,朝廷上下心怀不满。京都每当有什么阴谋,都假借萧宏的名义。有关部门奏请将他治罪,梁武帝每次都赦免他。虽然这两次谋刺事件都供称是萧宏主使,梁武帝却未必真的相信。

第四,萧宏太过无能,又声名不堪,对帝位构不成威胁。

第五,梁武帝萧衍信佛虔诚,又重视名声,不愿有杀弟之名。历史上皇家骨肉相残者不可胜数,他偏偏举汉文帝之事警告萧宏。其实,汉文帝对其弟淮南王刘长堪称宽纵。

标签: 萧衍

更多文章

  • 萧衍的弟弟萧宏,身高有八尺却是中看不中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宏

    萧宏是梁文帝的第六个儿子,萧衍的弟弟。萧宏身高有八尺,长得很好看,而且行为举止都很优雅,他是个外在形象很好的人。可是他耐看不耐用。萧衍在位的时候,对自己的家族人员都很照顾,甚至他们做了什么错事,萧衍都不会责罚他们。他做了危害国家和百姓的事情,萧衍也会宽容对他。萧衍曾对萧宏委以重任,让他做都督,去攻击

  • 南北朝宗室萧宏祸国殃民最后却善终,死后还备极哀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梁武帝萧衍, 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后辈,为汉代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很恶感前朝天子滥杀宗室,他即位后对宗室就十分宽大,宽大到使人发指。接下来给你说说,萧宏是梁武帝的六弟,被封为临川王,担当扬州刺史。梁武帝命令萧宏总督雄师挞伐北魏,并给了他的戎行最好的兵士和配备,但萧宏却率性妄为,屡次守法朝廷订好的

  • 萧宏:南北朝第一草包将军,还没开打就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宏,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此人就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萧宏!萧宏系出名门,出自兰陵萧氏,排行第六,他的三哥就是梁武帝萧衍!据史书记载,萧宏长得很帅,身材高大,将近两米,“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但其实萧宏“中看不中用”,文也不行、武也差劲,并没什么才能,

  • 弟弟萧宏整天胡作非为,为何梁武帝萧衍却不管不顾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萧衍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尽管弟弟萧宏打虎不出力,上阵不杀敌,萧衍还是十分疼惜他,敕封他为临川王,享尽荣华富贵。可是萧宏却不是个省油的灯。普天之下,率土之滨都姓萧,萧宏不但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还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身边的亲贵外戚搞特权、耍威风,欺男霸女,为所欲为。萧衍把弟弟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

  • 韩兰英中国后宫中的第一位女博士,被逼无奈参与政治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兰英,南北朝

    没有人知道韩兰英是为什么要入宫,正如没人知道韩兰英在进宫前是否还有家人而他们后来又怎样了。世人所能知道的就是南朝宋时,孝建年间的一天,吴郡有位民妇进献了一篇《中兴赋》给当时的皇帝刘骏。虽然这位宋孝武帝的名声就算放在列朝历代里看也算得上是比较荒淫的一个皇帝了,但这并不代表刘骏除了肆无忌惮地取乐外就没有

  • 古代奇女子韩兰英入宫为官,历经两朝七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兰英

    在古代女子在朝为官除了唐朝时期,其他朝代很是少见,但是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奇女子不但当了官,而且颇受皇帝和大臣的尊敬。这个奇女子名叫韩兰英,南朝齐代女文学家,宋孝武时献《中兴赋》,颇得宋武帝刘裕的赏识,便被招纳入宫封为博士,教六宫书学。固

  • 韩兰英南朝齐女作家生平简介,生卒年考及史书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兰英

    韩兰英,南朝齐女作家。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有文辞。宋孝武帝时献《中兴赋》被赏入宫。齐武帝时为博士,教六宫书学。宫中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钟嵘赞云:“兰英绮密,甚有名篇。”(《诗品》卷下)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人物简介韩兰英(约公元460年前后在世),南朝齐代女文学

  • 唐寓之暴动虽然最后失败了,可是也阻止了检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寓之暴动

    我国历史上,士族和庶族之间的等级最森严、界限最明显的朝代就要算南北朝时期了。当时政府有专门法律条文规定,是地位较高的世家大族,士族地主没有义务负担政府的赋税和徭役;庶族是地位低下的一般家族,庶族地主必须承担各种徭役和税收。庶族地主享受不到特权,眼睛就盯上了黄籍制度。黄籍是南朝用黄纸制作的户口簿。上边

  • 唐寓之暴动与农民起义有何不同?最后结果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朝,唐寓之

    唐寓之(?-486年)南朝齐富春人,迁居桐庐(今浙江桐庐西)。世代以择墓为业,其祖及父皆风水师。自幼习武,乐于救贫,为乡里所爱戴。后来因为受害于南齐的检籍政策,发动了白贼起义。南朝齐时,有许多却籍者。却籍的意思是“从户籍中剔除”,即逃避税金徭役的人,当时庶族地主往往向官吏行贿,在黄籍上伪造出身之族谱

  • 南梁国的昭明太子萧统:继承萧衍良好基因的才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昭明太子,萧衍,梁朝,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祖籍江苏丹阳)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南朝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