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琅琊榜》最大的反派不是谢玉和夏江,而是一直躲在幕后的他!

《琅琊榜》最大的反派不是谢玉和夏江,而是一直躲在幕后的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10 更新时间:2024/1/5 18:30:28

一部《琅琊榜》道尽了前朝后宫的权谋,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党争戏,也不是一部纯粹的宫斗戏,或许这是第一部将两者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大戏吧!

说到《琅琊榜》中的反派,很多人都觉得,应该是谢玉和夏江两个人了,如果真的要选其一的话,那么就一定是夏江了,毕竟不管是论计策还是论戏份,谢玉都是不如夏江的!那么这部剧中最大的反派就真的是他们两个人吗?或许并不是!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剧情,从誉对谢玉的描述来说,当年的谢玉,还只是一个低阶军职,虽然出身世家,但是却并非直达天厅,是当时的太后,为了避免莅阳长公主与南楚宇霖的丑事败露,于是给长公主下了药,让她失身于谢玉,这才成就了他们的婚事。有了皇亲的身份,谢玉的野心也越来越重了,之后,为了上位,他与夏江心照不宣的策划了当年的赤焰冤案,在梅岭,亲自带兵将刚刚对抗了大渝的7万赤焰军杀尽。

再来看看夏江。夏江是悬镜司的首尊,历朝历代,悬镜司都有一个铁则,那就是不涉党争,只忠于陛下,也正是因为如此,夏江才得到了梁帝的信任与器重,多年来一直荣宠不减,朝野上下无人能及。

其实一开始,夏江也确实没有涉入党争,然而有一次,当他去面见梁帝的时候,却暗中听到祁王自己的父皇建议裁撤掉悬镜司,将他们并入到大理寺,虽然梁帝当时拒绝了,还将祁王大骂了一顿,但是夏江知道,按照祁王目前的威望,他是极有可能会登上大位的,而悬镜司在他登上大位之后,照样免不了被裁撤,正是这个原因,让夏江升起了除掉祁王的心思。当然,即便是到了那个时候,夏江仍然还是没有真正涉入党争。

其实整部《琅琊榜》讲述的就是赤焰冤案,讲述的就是林殊归来,为故人平反的故事,那么这么看来,这两个挑起冤案的人,似乎就应该是最大的反派了!不过似乎大家忘了,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梁帝!

想想谢玉,虽然当时的他还不是一品军候,还没有现在的显赫地位,但是却已经有了皇亲的身份,虽然对于林家很是嫉妒,但是若是没有人暗示和帮助,他怎么敢擅自动手?其实聪明如谢玉,早就已经看出了梁帝对林家的不满,对林家的不信任,对林家的忌惮,所以他才敢动手去算计林燮,去算计赤焰军。要不然,仅凭一封求救信,怎么就能让梁帝心甘情愿杀死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杀敌大梁战力最强的赤焰军?

再看看夏江,虽然夏江对祁王很不满,但是祁王毕竟是皇子,身份尊贵,加上当时祁王的声望很高,在朝中拥有很多的支持者,在民间更是声名显赫,他怎么就能说扳倒就扳倒,当然,这个原因也在于梁帝。是梁帝对自己的儿子产生了怀疑,是梁帝对自己的儿子太过忌惮,是梁帝老是担心自己的儿子会谋朝篡位,所以,才让夏江有了可趁之机!

所以说,这部剧最大的反派不是夏江,不是谢玉,而是一直躲藏在幕后的梁帝,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错了,不然他不会愿意让静妃为宸妃设立灵位,要不然,他不会朝着林殊跪下,只是他是一个注重面子的君王,也不愿意自己背负上杀害朝廷重臣,错杀皇子的罪名。

标签: 谢玉夏江

更多文章

  • 海宴小说《琅琊榜》角色之一谢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宁国候,侯爷,谢玉

    谢玉,海宴小说《琅琊榜》角色之一,前后反差最大的角色。原是低职阶位的臣子,后因娶皇帝的妹妹莅阳长公主以及赤焰军一事渐渐成为大梁国宁国侯。虽为莅阳长公主驸马,但因军功显赫可另辟侯府,府门有大梁皇帝亲题护国柱石。在太子与誉王的夺嫡之战中,名为保持中立,实则暗中支持太子。十多年前,因为个人私利而与夏江勾结

  • 琅琊榜:谢玉到底怎么死的?梅长苏必杀谢玉的三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玉,梅长苏

    誉王谋反,兵败九安山之后,皇帝从猎宫回到金陵,择定日期册立萧景琰为东宫太子。萧景琰还没正式册立成为太子之前,黎刚汇报梅长苏说,黥州那边飞鸽传来消息说,谢玉死了,官方说是发生了意外,他在采石场服苦役,坡上滑石,将他砸死了!连蒙大统领都说,这太巧了吧!没错,真是太巧了,谢玉早不死,晚不死,恰巧现在死了,

  • 琅琊榜:谢玉的实力有多恐怖?誉王直接点破谢玉的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琅琊榜,谢玉

    如果不是琅琊榜一开始,就出现了赤焰军被大肆屠杀的画面,我相信也很多人对于谢玉的印象,也都会是剧中最开始描写的样子。一品军侯的谢侯爷,不仅军功累累,而且和莅阳长公主夫妻情深。但是真实的谢玉,确实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的人,不仅是当年的赤焰之案的主谋,而且冒领赤焰军的军功。利用情丝绕胁迫莅阳长公主下嫁,

  • 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神人——司马子如 既是能臣又是贪官还是反贪斗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司马子如

    高欢治下的东魏王朝,邺城“四贵”中还有一“神人”,便是司马子如。说他是“神人”,首先在于他神秘莫测的身世。《北齐书•司马子如列传》载:“子如少机警,有口辩。”据司马子如自己说(其自序云尔),他的八世祖为西晋司空、南阳王司马模。西晋末年,司马模被杀,其世子司马保在混乱中出奔凉州,在那里安家,后又徙居于

  • 司马子如本是北魏尔朱荣的心腹 为何最后却叛变投奔的高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字遵业,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东魏权臣高欢的重要谋士,后仕东魏官至司空、太尉,封阳平郡公。后人论司马子如的行藏取舍,或者多着重于其与高欢自少年时代便“结托”为友,而且“分义甚深”,交情笃厚;或者着重于他个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变形记”,这些都有道理,但究其本质,还得从高欢本人的立场地位说起

  • 南北朝时期的司马子如是个什么样的人 东魏高欢的重要谋士司马子如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东魏权臣高欢的重要谋士。西晋宗室南阳王司马模的八世孙,北魏鲁阳太守司马兴龙之子,仕东魏官至司空、太尉,封阳平郡公,其孙女司马令姬后来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皇后。司马子如是一个才能出众,品行一般的人,在南北朝时期那个动荡的社会上,他的个人经历也是非常值得研究

  • 司马子如既然作为尔朱家族心腹 他为什么最后会投奔于高欢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字遵业,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东魏权臣高欢的重要谋士,后仕东魏官至司空、太尉,封阳平郡公。后人论司马子如的行藏取舍,或者多着重于其与高欢自少年时代便“结托”为友,而且“分义甚深”,交情笃厚;或者着重于他个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变形记”,这些都有道理,但究其本质,还得从高欢本人的立场地位说起

  • 北魏鲁阳太守司马兴龙之子 东魏权臣高欢的重要谋士司马子如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魏,北齐

    司马子如(490-553年),字遵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魏北齐时期大臣,东魏权臣高欢的重要谋士。西晋宗室南阳王司马模八世孙,北魏鲁阳太守司马兴龙之子。少机警,有口辩,好交游豪杰。初投尔朱荣,颇为礼遇,以为平北将军、上党太守。平定葛荣之乱和元颢叛乱,封平遥县侯、金紫光禄大夫。后来,辗转投奔高

  • 如何拯救华夏文明?带您走进最真实的冉闵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冉闵

    这篇文章,你会看到一个分析更为透彻深入的冉闵。正文:对于中国古代史,恐怕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会引起历史爱好者之间对立的争论,恐怕也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使草根的热情和官方的冷漠变得如此滑稽。一个生活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人物,以他短短三十年的生命,却如流星般闪耀十六国史的夜空,却也如流星般焚尽于十六

  • 揭秘:武悼天王冉闵挽救了汉族的存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胡乱华,冉闵,兰亭集序

    五胡乱华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之一。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族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由于胡人生性残暴其行为令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