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渊明妻子 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陶渊明妻子 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00 更新时间:2024/1/7 23:21:27

陶渊明先后娶过三位妻子。前两位妻子红颜薄命,早早地就因病去世了,只有第三任妻子翟氏一直陪伴着他走到了最后。翟氏也是陶渊明这三位妻子最引人注目的,在文献《南史·隐逸传》中记载着她生平的事迹。

陶渊明

前376年,陶渊明25岁与第一位妻子成亲,成婚后陶渊明搬到浔阳教书,尔后多地奔走。知道妻子怀孕的消息后就归家探望。可是妻子在临盆时遭遇难产,孩子与大人都双双毙命。

前385年,陶渊明34岁时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下了四个孩子,陶渊明十分欢喜。可是天妒红颜,第二任妻子因劳累过度患了痨病,最终离开了人世,又留下陶渊明孤身一人。陶渊明每天在外奔波,无暇顾及四个孩子。于是,陶渊明又提了一门亲事。

第三位夫人翟氏比陶渊明小十二岁,贤惠能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把家里打理的非常得体。婚后两年,还给陶渊明生了一个儿子,一直陪着陶渊明走向终老。

据文献中记录:“其妻翟氏……能安苦节”。翟氏与陶渊明性情相投,都是安贫守节的人。

对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心愿,翟氏非常支持。可是,陶渊明笔下的翟氏却是“恨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跟文献记录的不一样。陶渊明抱怨妻子不通情达理,不懂得体贴他。

人的思想是会变的,再相爱的两个人没有了物质基础,怎么生活的下去?翟氏看着家徒四壁的住所,怎能不心生烦躁。虽然起初的体贴知性已被贫困的生活打磨,但是翟氏还是对陶渊明不离不弃,终守一生。

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陶渊明与谢灵运同时东晋杰出的诗人,同样向往追求隐居、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成就虽不分伯仲,但二人选取的诗歌题材、风格等还是有所差异的。陶渊明是田园诗歌的创始者,而谢灵运是山水诗歌的创始者。

陶渊明与谢灵运

陶渊明擅长写田园生活类的诗歌。陶渊明的诗歌源泉来自于他闲适的生活,描写了“一个农民”耕耘闲余生活所经历的一切。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后,每日晨兴而起日落而归,勤奋的耕耘自己的几亩良田。闲暇之时,三杯两盏淡酒,伴着落日余晖细赏菊花海,如此生活好不惬意。谢灵运擅长写山水类的诗歌。谢灵运热爱大自然风光,经常游历各地欣赏山河之美,所以谢灵运的诗歌都是描写他在游历中所看到湖光山色,山河美景。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朴质简洁、直率单纯,描写的诗歌贴近生活;描写诗歌的语言朴素,情感自然亲切。陶渊明的诗歌能带给人悠闲自在、平凡美好的感觉,让你迷恋它的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乐事。谢灵运诗歌的风格清新明丽、精雕细刻,描写山水景色的语言辞藻华丽、大气。阅读谢灵运的诗歌,就好像把人带入了一个又一个美不胜收的景象当中,让人震撼、流连忘返。

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题材选取、风格虽然不同,但都是描写自己的所感所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生活经历寄情于笔、抒发于诗。

陶渊明责子诗词欣赏

《责子》是陶渊明在五十多岁左右著作的一首诗,描写的是他那五个不成气候的孩子。陶渊明虽然放弃了仕途生涯,过着归隐田园的生活,但是仍他挂虑和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有所作为。

陶渊明《责子》

《责子》原诗:“白发被两鬓……且尽杯中物”。诗中叙述的大意如下。

《责子》诗中开篇,陶渊明感慨自己上了年纪,两鬓斑白,皮肤失去了往日的丰满开始变得松弛,恐怕命不久矣。自己命不久矣不要紧,他现在最担忧的就是五个儿子的前程。可是这五个儿子都是不求上进、整日碌碌无为,让陶渊明十分失望。

大儿子陶舒俨年方二十八岁,为人非常的懒散,好吃懒做,没有求学的上进心,一生碌碌无为。这“懒惰”被陶渊明用夸张手法描写,说是世上无人能及,已经到达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境界。二儿子陶宣俟年将十五岁,是个致力于学习的年纪。可是他到了年龄也不认真学习,不喜欢写文章,不学无术,对考试功名没有任何兴趣。

三四子陶雍份与陶端佚是双生子。这两个双胞胎智力先天愚钝,学习困难。到了十三岁还不认识阿拉伯十位数字,数字六加七之和也傻傻算不出。小儿子陶通佟已经九岁了,还是年幼无知、个头蠢笨的样子。整天只知道在外头玩耍,爬树摘果子,到头来只会念“梨”、“栗”,一点学习的热情和心性都没有。

面对这些不上进的孩子,陶渊明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

陶渊明《责子》一诗便是在如此心境下,借酒挥洒而出。

陶渊明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在陶渊明任职期间,做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官职,因为人正直接受不了官场上的黑暗,屡次被贬辞官归家。陶渊明最后一次担任官职彭泽县令时,不满督邮刘云的贪贿收污之风,最终被贬回家中,不再出仕。

陶渊明被贬

陶渊明为人正直有气节,受外祖父的影响,自小有着救济苍生的宏伟之志。从二十岁开始,陶渊明就开始了他的宦官生涯,走向救济苍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陶渊明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和彭泽县令等官职,为了生活计谋更是担任过许多小官小职。这条道路且长且踞,挫折一路不断,功名成就终能成否?

陶渊明对灰暗的官场失望之极,不堪重任屡次被贬归家。直至义熙元年,在朋友的劝说下,陶渊明最后一次回归仕途。在职三个月期间,正巧正巧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到陶渊明任职的地方检察公务。派遣的督邮刘云是个十分凶神恶煞之人,其贪婪可恶之名方圆百里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美曰其名是检察公务,实际上是过来接受贿赂贪污的。如果不贿赂他,他就栽赃陷害。陶渊明看不惯此作风,在迎接督邮刘云时没有奉承贿赂,守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气节毅然离去。刘云为此怀恨在心,就栽赃陷害陶渊明,陶渊明因此被贬。

陶渊明虽然被冤枉,但他并不在意,他最失望的莫过于心死了。陶渊明被贬之后,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的追求抱负不过是一场空,还不如归隐田园生活过得潇洒自在。

陶渊明爱菊古诗欣赏

陶渊一生非常喜爱菊花,常常与菊花为伴,被人称为“菊友”,是个名副其实的菊花迷,因为他非常了解关于菊花的高雅情趣,曾被世人奉为“九月花神”。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真的相当喜欢菊花。

陶渊明采菊图

陶渊明此人相非常正直,对于功名利禄这些看得非常淡,也相当自尊自爱,不为五斗米折腰,因此他曾在做官十余年后辞官归隐田园。归隐后,陶渊明就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种菊也成为了他隐退后最大的爱好。每天从田地里回来后,他就会到他的菊园给那些种植着的菊花浇水、松土、除虫,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非常珍视他的菊花。

在南宋梁昭明太子萧统所著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的内容记载:某一年的重阳节,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坐在菊花丛中,手上拿满了菊花。之后江州刺史王弘突然送酒来,他立马就开封喝上了,直到喝醉后才回到房间。陶渊明种植菊花不仅仅只是用来观赏,也会经常用于食用。每到秋季,菊花盛开后,很多乡里乡亲以及远方的朋友都会来他家观赏菊花。那个时候,陶渊明会泡制菊花茶给客人享用,在客人走的时候还会采些菊花送给他们。因此,愿意前往陶渊明家赏菊的人非常多。陶渊明也时常会这样想,如果能够让菊花在一天之内就开放,那就会有一天的客人前往,那该多好。

总而言之,陶渊明对于菊花极为喜爱。

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作品

“金刚怒目”是对陶渊明一部分诗歌作品的称谓,形容陶渊明的诗歌风气面目就像四大金刚一样的勇猛无比,让人产生敬畏之情。陶渊明诗歌中具有“金刚怒目”风格的是五言诗《咏荆轲》。

陶渊明“金刚怒目”《咏荆轲》

“金刚怒目”式诗歌是陶渊明的另一面,其风格与朴质的田园诗截然不同。“金刚怒目”式诗歌风格豪放不羁,充满了反抗精神。《咏荆轲》就是如此。诗中描写荆轲受燕国太子丹所托,进入秦国刺杀秦王的过程。

陶渊明“金刚怒目”式的《咏荆轲》生动的体现了荆轲的刚毅、果敢。荆轲明知秦国是个强盛的国家,就算刺杀成功秦王倒台,还是会有另一个霸主出来统治天下,仍然会有战争和无止境的纷乱,这是一条不归路。但为了兄弟义气和天下太平,荆轲毅然前往。陶渊明这首《咏荆轲》的新意在于写出了荆轲的“忠勇与愚智”,明明知道后果但也能勇敢的反抗、尝试,最终铤而走险丢失了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历史的警钟。

陶渊明对当时昏暗的社会政治充满愤慨之情,特意借助具有强烈斗争和反抗精神的就是荆轲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和抗议。这首诗的写作手法隐喻深藏,写作的风格和情调都与其他诗歌反差较大。但是始终仍然保持了陶渊明托人物言志、简单干练、理趣合一的特点,豪放之中隐现愤慨反抗之心,具有“金刚怒目”的霸气。

更多文章

  • 南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所写的山水诗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山水诗特点

    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山水诗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山水诗,中国的诗歌文化会暗淡不少,而提到山水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谢灵运。谢灵运的画像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的后人,在东晋的时候就被世袭了祖上康乐公的爵位,后来先后担任过诸

  • 揭秘谢灵运死因:因淡薄名利且纵情山水而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灵运

    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山水诗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山水诗,中国的诗歌文化会暗淡不少,而提到山水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谢灵运。谢灵运的画像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的后人,在东晋的时候就被世袭了祖上康乐公的爵位,后来先后担任过诸

  • 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灵运

    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山水诗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山水诗,中国的诗歌文化会暗淡不少,而提到山水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谢灵运。谢灵运的画像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的后人,在东晋的时候就被世袭了祖上康乐公的爵位,后来先后担任过诸

  • 古代文人官场多失意: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灵运,官场

    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山水诗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山水诗,中国的诗歌文化会暗淡不少,而提到山水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谢灵运。谢灵运的画像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的后人,在东晋的时候就被世袭了祖上康乐公的爵位,后来先后担任过诸

  •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清丽脱俗且纯粹自然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灵运山水诗,谢灵运

    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山水诗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山水诗,中国的诗歌文化会暗淡不少,而提到山水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谢灵运。谢灵运的画像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的后人,在东晋的时候就被世袭了祖上康乐公的爵位,后来先后担任过诸

  • 山水诗鼻祖南朝谢灵运,为何官场频频失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北朝,谢灵运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一代伟人毛泽东非常喜欢他的诗,并对他本人有过深入研究和评价:“此人一辈子矛盾着。想做大官而不能,‘进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之中。”伟人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把谢灵运矛盾纠结的一生,分析得非常透彻,也让人们更有兴趣去探究一下这位山水诗

  • 谢灵运的《斋中读书》写了什么?为何能被李白推崇备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灵运,南北朝

    谢灵运《斋中读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5岁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被人夸为“文章之美,江左莫及”;这位才子还诗书画皆佳,甚至还喜欢钻研佛老庄禅。郁郁不得志时,便寄情山水,谁知不经意中,又成了山水田园诗的鼻祖。曾经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喜欢奢华,乘驾艳丽,衣着也

  • 谢灵运:出身东晋贵族的大才子,他究竟是怎么作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灵运,东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谢灵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在此期间出现过许多“奇葩”人物,在现代网络社会中,流行一个词语叫“作死”,意思就是说自己故意找死;这样的“奇葩”行径,在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定然不缺,这次我们要讲的就是南北朝“作死小能手”

  • 古代没有计算机的时代 祖冲之是如何算出圆周率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祖冲之,圆周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祖冲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祖冲之,提起这个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圆周率,因为,圆周率是祖冲之的代表性成果。祖冲之在数学上最重要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的小数位史无前例地计算到第七位,这个精度在随后的800年里一直是世界第一。那时是公元480年,一切都要依靠手工计算

  • 祖冲之是怎么算出圆周率的?圆周率在当时有什么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祖冲之,圆周率

    历史上祖冲之是怎么算出圆周率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接触过圆周率的学习,自然也就知道我国古代一位数学家祖冲之,他可是能够在没有任何现代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将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圆周率推算到小数后七位,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但是我们也知道,用小数点的方式表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