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的母亲是谁?荣国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武则天的母亲是谁?荣国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3/12/13 15:51:1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她不是帝王,却拥有比之许多朝代帝王陵墓碑更“丰大之甚”的石碑。她乞愿“六尘不染”侍奉佛祖,却在天命之年后与人为续弦。公元670年,她死于唐代第一离宫“九成宫”。她就是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

荣国夫人

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出生在弘农仙掌的贵族家庭,是隋朝宗室女,笃信佛教而立誓愿意“六尘不染”、“拒缛礼于移天”。所以她错过了正常的婚期,一直到四十二岁才因为唐高祖的指配,而嫁给新贵武士彟做继室。武士彟的家庭比较复杂,原配相里氏生了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杨夫人后来生了三个女儿:长女武顺即后来的韩国夫人,仲女武则天,三女武氏。

贺兰敏之

《旧唐书》的《武士彟传》和《武承嗣传》都说贺兰敏之“烝于荣国”。因为有这个关系,贺兰敏之“挟所爱,佻横多过失”。烝,是指封建时代淫于母辈的一种乱伦行为,是无可解释的污名。荣国夫人就是武则天母亲杨氏夫人的封号。贺兰敏之因为自持有和外祖母的这种关系,而行为更骄横轻佻,无所畏惧。

韩国夫人

贺兰敏之是杨夫人长女、武则天姐姐与贺兰安石之子,是和杨夫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外孙。贺兰敏之曾经一度被姨母武则天指给外祖父武士彟为嗣,改姓为武,袭封爵位为周国公。这个贺兰敏之一身毛病。比如说《新唐书》记载:“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敏之于匿自用。”杨夫人死后,武则天出钱给母亲修佛寺。大概是派贺兰敏之这个差事,所以让他有机会染指钱财,而贺兰敏之的胆子大到把这个钱私吞了。从公说,这是皇后给荣国夫人建佛寺的,从私说一个是贺兰敏之的姨母,一个是他的外祖母。

荣国夫人死于咸亨元年,第二年咸亨二年就又出了大事。《旧唐书》所记:“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高宗及则天自选以为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准太子妃,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长子李弘的未婚妻,被贺兰敏之染指。这是对武则天和李唐皇室的莫大侮辱。

贺兰敏月

贺兰敏之为什么要这样?也许和他的母亲和姐姐有关系。关于贺兰敏之的母亲韩国夫人武顺和姐姐魏国夫人贺兰敏月,与高宗的不正当关系,以及她们最后的悲惨下场,可能贺兰敏之都不会那么轻易忘记。据《旧唐书》说,宫中有传言说武则天次子李贤,即“章怀太子”,就是韩国夫人和高宗之子。

《新唐书》记载:魏国夫人死后,贺兰敏之入宫吊唁,高宗大哭而诉,贺兰敏之却哭而不诉一句话没有。当时武则天就在他走后对高宗说:“儿疑我!”恶之。俄贬死。从以上看来,武则天和外甥贺兰敏之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渊源太深,仇恨亦深,不是一件事两件事,里面夹杂了太复杂的关系和太复杂的情绪。

太平公主

另外,《新唐书》所述,“太平公主往来外家,宫人从者悉逼乱之。”更有甚者说被逼乱的不只有宫人,还有太平公主本人。也就是说,贺兰敏之是个贪色到连伦理关系都不管的变态,如果不是无脑就是极端狂妄。

那么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呢?一九六四年出土了《大唐故贺兰府君墓志》,记载贺兰敏之于“咸亨二年八月六日终于韶州”。这份墓志上说贺兰敏之“不杂风尘”、“心水如镜”、“无辜获罪,命矣长嗟”,看来是为贺兰敏之叫屈的,是想为贺兰敏之雪耻。

顺陵

从唐代的道德观念来看,虽然是个开放的时代,但开放不代表放荡,对道德的要求也不会因为开放就降低。就算贺兰敏之做了许多贪财好色的不道德的事,但不代表因为他而被累及的外祖母杨夫人也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顺陵碑文的内容极度赞扬杨夫人的品格,写得声情并茂。试问,如果杨夫人生前和外孙贺兰敏之真的有过乱伦之举,而碑文还要大赞她的品德,这岂不是自己打脸吗?

标签: 荣国夫人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荣国夫人是什么人?历史上的传奇女子,四十多岁才嫁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荣国夫人,唐朝

    你们知道荣国夫人是什么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十四岁的时候就被李世民选中,进宫后被封为了才人,赐名武媚。后来的她凭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的走上了皇帝的位置,她的一生是传奇的,虽为女子,但是她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但是说起她的母亲,了解的

  • 唐代宗极为信任的大奸臣,程元振是怎么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程元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程元振是唐代宗时期的宦官,权重一时。按传统史书的说法,程元振一再倒行逆施,让皇帝对军队的指挥权失灵,并弄得皇帝丢失帝国都城,还差点因此丢失皇位。但是皇帝渡过这个坎后,依然把程元振当成最亲近的人看。事实上,类似关系的皇帝

  • 程元振:一个小小的宦官是如何成为骠骑大将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也出了不少“名气大”的宦官,比如这位——程元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您讲述程元振的故事。程元振是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小时候就入宫当太监了,最高做到飞龙厩副使,这个飞龙厩副使就是唐代养马之所飞龙厩的长官,有点类似于“弼马温”吧,哈哈。那么程元振是怎么在皇帝跟

  • 揭秘:权重一时的宦官程元振是怎么被扳倒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元振,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程元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程元振是唐代宗时期的宦官,权重一时。按传统史书的说法,程元振一再倒行逆施,让皇帝对军队的指挥权失灵,并弄得皇帝丢失帝国都城,还差点因此丢失皇位。但是皇帝渡过这个坎后,依然把程元振当成最亲近的人看。事实上,类似

  • 【为李密檄洛州文】作者祖君彦,原文注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祖君彦

    为李密[1]檄洛州文自元气肇辟,厥初生人,树之帝王,以为司牧,是以羲农轩顼[2]之后,尧舜禹汤之君,靡不祗畏上元,爱育黔首,干干终日[3],翼翼小心,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惧。故一物失所,若纳隍[4]而愧之;一夫有罪,遂下车而泣之[5]。谦德轸于责躬,忧劳切于罪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蟠木距于流沙

  • 祖君彦不受重用,一纸檄文,让隋炀帝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军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横空出世,列举了隋炀帝弑父篡位、荒淫乱伦、荒废政事、营建宫殿、苛捐杂税、巡幸无度、穷兵黩武、拒谏戮忠、卖官鬻爵、背信弃义十大罪状,同时宣扬瓦岗军声威,敦促隋军将士投降,这篇流传千古的檄文,将隋炀帝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亡国暴君的典型。

  • 祖君彦怎么死的?提亚悠唐朝官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提亚悠,唐朝

    祖君彦(公元?年至六一八年),字不详,范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容貌短小,言辞讷涩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官至东平郡书佐郡陷于翟让,为李密所得。密甚敬礼他,署为记室。军书羽檄,皆出他手。及密败,为王世充所杀。据《新唐书》记载,祖君彦死后,还被戮尸示众。人物生平《新唐书 李密列传》有

  • 【旧唐书·孙逖传】原文翻译,孙逖,潞州涉县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逖传

    孙逖,潞州涉县人。曾祖仲将,寿张丞。祖希庄,韩王府典签。父嘉之,天册年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授蜀州新津主簿。历曲周、襄邑二县令,以宋州司马致仕,卒,年八十三。逖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始年十五,谒雍州长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为《土火炉赋》。逖握翰即成,词理典赡。日用览之骇然,遂为忘年之交,以是价誉益重

  • 孙逖唐朝大臣生平简介,孙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孙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学家,唐朝博州武水(今聊城今东昌府区沙镇)人【另有说其为潞州涉县人(《旧唐书》)、河南巩人(《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后证两地为其客居之地】。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

  • 王翦要60万才肯出兵为何李信敢20万去灭楚?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秦始皇,李信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信是谁?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秦始皇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非常的厉害的,毕竟是中华第一帝王了,说到李信也挺厉害的,但是这个李信话说有一次带了20万兵力去灭楚国,最后却失败了,那么当时的秦始皇是怎么对待这个李信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李信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