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尉迟恭作为一名猛将 李世民为什么将他封杀雪藏了

尉迟恭作为一名猛将 李世民为什么将他封杀雪藏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60 更新时间:2024/2/2 18:20:56

尉迟恭被雪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尉迟恭,原名为尉迟敬德,早年效力刘武周,曾打得唐军落花流水,抓获了李孝基、独孤怀恩等多员大将。后来,李世民和秦琼合围尉迟恭,这才俘虏了他。尉迟恭顺应大势,归顺了李世民,助李世民平定战乱,立下汗马功劳,被评为大唐开国功臣一等功。

关于尉迟恭战场上的经典战例,大多都在李世民登基前,而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就把尉迟恭给“藏”起来了,很少让尉迟恭领兵作战。据记载,李世民上位后,尉迟恭只出征过两次大战。一次是李世民刚刚夺权,尉迟恭领军对抗侵犯边境的突厥;还有一次是在贞观十九年(645年),跟随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如此猛将,为何被李世民“封杀雪藏”了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尉迟恭剧照

首先最重要一点,尉迟恭是“勇夫”,不是良将。尉迟恭以勇猛为最大特点,说白了就是打架不要命,好逞匹夫之勇,有很多经典战例可以佐证这个观点。比如,尉迟恭刚刚归降李世民时,就在万人之中,救下了马上要被单雄信挑下马的李世民,而且尉迟恭竟然毫发未损!

还有一次,尉迟恭与齐王李元吉比武艺,他们俩都擅长马槊,李元吉从小舞枪弄棒,武艺精湛,论单打独斗,恐怕李世民也不是他对手。在玄武门政变时,李世民就曾被李元吉所迫。但是尉迟恭却能够在没有刀刃的情况下,夺下了李元吉带刀刃的马槊,这就说明尉迟恭的个人武艺已经炉火纯青了。

尉迟恭剧照

所以,尉迟恭最擅长的就是近身肉搏,而李世民也善于利用尉迟恭的优点。李世民谋略高,尉迟恭武艺超群,他和尉迟恭在战场上就是最佳拍档。武德四年(621年),尉迟恭随李世民在虎牢打窦建德,当时李世民点名只要尉迟恭跟着,带了几个士兵就大喇喇地跑到敌军阵营前挑事儿,大喊:我是秦王!随后二人引敌入瓮,旗开得胜,打赢了首次交锋战。

不难看出,尉迟恭就是一个猛,这种猛是没头脑的硬拼,常常置生死于不顾。但要是论起谋略,记载却很少。所以相比李靖、李勣这些军事家,尉迟恭顶多也就能称得上是第一武将。李世民上位后,常常需要将领出征。将在外,作战机动,需要强大的军事谋略和才干,而尉迟恭在这点上,十分欠缺。

尉迟恭剧照

其次,尉迟恭是李世民的御用武将,一般人用不了。正如前文所述,尉迟恭一直是李世民的贴身保镖,几次救他于危难之中,民间还有尉迟恭是门神的说法。李世民曾对尉迟恭说,只有你值夜宿,我才睡得安稳,这就是对尉迟恭保镖工作的最大褒奖。

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已经是右武侯大将军了,谁能使唤一个武官头头去打仗呢?他的地位这么高,还是第一功臣,恐怕也只能是李世民才指挥得动。但要是让尉迟恭领兵,他还没这个才能,所以你会发现,如果哪天尉迟恭出征了,那李世民肯定在。

门神画像

有人问,尉迟恭不是有一次领兵跟突厥打仗了吗?这一点就要夸赞李世民的英明了,因为他知道,这一杖尉迟恭必胜。为啥这么说呢?首先,突厥率军压境,不是真来打仗的。当时李世民刚刚夺权,突厥不过是来探虚实,趁乱讨个便宜罢了。而李世民最终也和他们签订了渭水之盟,花了大把的银子打发走了突厥。

其次,战略是李世民早就定下的。当时突厥的急行军行至泾阳,李世民让尉迟恭率轻骑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尉迟恭出击,单挑突厥,这就是尉迟恭的天下了。论武艺,谁能打得过不要命的尉迟恭?尉迟恭马到成功,当即把突厥的几名大将斩杀,而敌军不敢妄动。

还有一点,这场仗是发生在家门口,所以李世民能够及时对战况做出判断,及时调遣、纠正尉迟恭。要是这场仗发生在突厥,李世民绝不敢把尉迟恭派到遥远的战场上了,变数太大!所以,李世民不出征的话,尉迟恭也基本不会出征。

突厥人

除了上面两个因素,尉迟恭盛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能被李世民重用。尉迟恭盛气凌人,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尉迟恭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服管,他只听李世民的话,其他人都瞧不上。这就让尉迟恭在朝中的人缘非常不好。有的武将是不喜欢文人,而尉迟恭不但和宰相的关系不好,连武将也不好。

有一次,李世民请大家吃饭,尉迟恭见自己的座次在他人之下,当众抱怨。这时候,皇弟李道宗站出来,缓解下尴尬气氛,没想到却被尉迟恭打了一通,眼睛差点儿打瞎,这场宴席最终也不欢而散了。这次事件后,尉迟恭就收敛了许多,因为他被李世民给批了。不过,他的臭脾气还是改不了,所以,他干脆就闭关不出,回家求仙问道去了。

尉迟恭雕塑

尉迟恭晚年迷信鬼神,经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闭门炼丹。当别人都锋芒毕露时,他却选择了避世,这似乎也为他躲过了一场劫难。所以,李治登基后,许多贞观旧臣都得不到善终,比如武将薛万彻,还和谋反连上了关系,被当众斩杀。而尉迟恭却因晚年不出门见客,没人能诬陷到他身上,逃过了一劫。这或许是尉迟恭的智慧,也或许因为他福星高照,是个福将吧!

参考资料:《旧唐书》

标签: 尉迟恭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曾经贴在百姓门口的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俩人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秦琼,尉迟恭

    尉迟恭和秦琼都是唐朝名将,两个人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一同出现,在民间传说中,他们还是一对门神,一左一右,守护百姓平安。在《隋唐演义》(不是评书)中,两个人开始是各为其主,尉迟恭保刘武周,秦琼保李世民,两个人多次交手,但都势均力敌。在李世民攻打柏壁关时,两个人又打了起来,打了四五阵,都不分胜负。最后尉迟

  • 秦琼和尉迟恭同为传统门神,俩人都有哪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朝,秦琼

    秦琼(571~638)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同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秦琼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江山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秦琼体壮如牛,为何天下一统后却“病了”?看尉迟恭的下场就明白。首先来说一下秦琼,他的名气大一些。秦琼

  • 尉迟恭面对唐太宗的试探与猜忌,他是如何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尉迟恭,唐朝

    你真的了解尉迟恭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是比较自由和民主的,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会随着一步一步的发展而变得更好,更加优秀。那么在我们古代,就没有这么太平了,一个朝代的衰败就意味着另一个朝代的兴起,战争中的流血流泪也是很常见的。有

  • 李世民为什么想要把女儿嫁给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唐王朝是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王朝,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这种开明君主,不仅仅体现在其开创了大唐盛世之局面,更重要的是其有包容的心胸,善于纳谏,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同时也能善待功臣,处理好与

  • 秦琼和尉迟恭为何会成为门神?开始只有皇帝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秦琼

    秦琼和尉迟恭敬德正气勇猛,受人瞻仰,是我们喜迎新春、驱魔镇宅的门神。这二位门神曾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大将,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但唐太宗李世民的臣下,他们二人的选择却不尽相同。尉迟恭后半生的言行,被秦琼引以为鉴,他选择了急流勇退。一、 皆为开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

  • 秦琼和尉迟恭两人功劳相当,为何俩人的待遇却完全不同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秦琼

    隋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农民王薄,高唱着慷慨激昂的《无向辽东浪死歌》,揭竿而起,掀起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时势造英雄,在金戈铁马的隋末农民战争中,也出现了很多威震一时的猛将,他们凭借过人的勇武和胆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奇迹,尉迟恭和秦叔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尉迟恭,字敬德,山西朔州人。生

  • 算得上唐朝头号猛将的人是谁?是李元霸还是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元霸,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元霸的故事。隋唐时期,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英雄人物。我们很多现代人在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时候,往往并非是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的方式,反倒是更青睐于通过观看电视剧或者阅读小说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了解。如此一来,

  • 关于秦琼和尉迟恭有什么神话传说?他们为什么是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琼,尉迟恭

    秦琼和尉迟恭,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可能现在很多人不知道门神是什么东西,不过在以前,门神可是每家每户过年时候都要贴的,而其中最火爆的两位,就是秦琼和尉迟恭,当然,这两个人物同时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门神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传说

  • 隋朝第三位皇帝:隋恭帝杨侑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恭帝杨侑,隋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隋恭帝杨侑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世人通常认为,隋朝只有过两个皇帝,即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这种观点虽然没毛病,却不算太全面,因为忽略了隋恭帝杨侑。杨侑的父亲叫杨昭,即隋炀帝的嫡长子,杨昭“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且有武力,能引强弩。性谦冲,言色恂恂,未尝忿怒

  • 隋朝皇帝杨侑生平简介,《隋书》中是如何评价杨侑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杨侑

    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字仁辅,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皇帝(617年—618年在位),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为韦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业元年(605年),杨侑生于东京洛阳皇宫紫微城。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后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