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青年杨素:再厉害的隋朝权臣也有一段灰暗的童年

青年杨素:再厉害的隋朝权臣也有一段灰暗的童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51 更新时间:2024/1/19 7:19:03

弘农杨氏,这是一个起于西汉,在东汉末年达到第一波顶峰,西晋年间再现辉煌的中原顶级家族,经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弘农杨氏陷入低谷。为了家族的生存,等到拓跋珪建立北魏,北朝境内开始出现安定迹象,弘农杨氏的成员们也纷纷进入官场。他们中最有名的,叫杨播,官拜安西将军,爵封华阴伯,而在杨播接受家族的荣耀时,同样来自杨氏的杨钧向他表示了祝贺,这个杨钧也不简单,出道进入官场后,先后担任长水校尉、中垒将军、洛阳令,辗转进入怀朔镇,最后担任抚军将军、七军尚书、北道行台。当然,之所以会特意提到杨钧,是因为他有一个很厉害的后辈,这个后辈的名字,叫杨素。

网络配图

杨钧死后,他的儿子杨暄二十岁进入官场,担任尚书右中兵郎中、辅国将军、谏议大夫,前面提到杨钧在怀朔镇当过镇将,既然出现了怀朔,不得不提的,就是六镇起义,事实上北魏之后的绝大部分军事行动,都脱离不了六镇这帮人。

杨钧的运气很好,他当镇将那会,六镇还算太平,后来就被调去当北道行台了,可是他的儿子就没这么幸运,没几年,破六韩拔陵带着一帮镇兵,冲击官军和衙役,之后,整个六镇都进入了一种沸腾的状态,此后葛荣接手一切武装,横扫北魏。

从六镇起义,到葛荣当上大BOSS,中间还有一段插曲,这涉及到一位皇族以及今天主角杨素的爷爷杨暄,也就是杨钧的儿子。

镇压六镇起义,是尔朱荣,正是他打败葛荣,将六镇部队,重新纳入政府的军队体系之中,历史往往只记住成功者,在尔朱荣之前,镇压叛乱最有名,也是争议最大的,是广阳王元深。

元深的本名叫元渊,记载他事迹的《北史》是唐代的史学家写的,名字中有“渊”,和唐高祖重名,于是元渊就被改成了元深。

不过,元渊的悲剧不仅于此,身为北魏皇族,父亲死后,就继承了广阳王的爵位,六镇起义那会,北魏政府先让临淮王元彧前去平叛,元彧VS破六韩拔陵,显然还差了一个档次,元彧完败。

后来北魏另一支部队李叔仁,和破六韩拔陵在白道决战,白道的位置大概在呼和浩特到武川的古路上,于是元渊临危受命,带着大部队,支援李叔仁,前后夹击,终于镇压了六镇起义,史书记载,投降的大概有二十万人。

这些降卒被分配的地点,位于河北的冀、定、瀛三州,然而因为吃饭问题没有解决,一年后,再次爆发河北起义,起义军刚开始由杜洛周领导,通过合并,老大成了鲜于修礼。

现在中央政府学聪明了,直接派元渊上场,讨伐鲜于修礼,两军在交津这个地方,隔水而阵。

对峙的夜,元渊却显得很兴奋,当然不是因为胡太后给他的谕旨,命令他尽快找鲜于修礼的主力,决战;元渊兴奋的原因,是他很快将拥有一支强大的,只属于自己的军队。这支军队就是,对面来自六镇的那帮人,而元渊在前线经营多年,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因为就在刚才,来自河对岸的内应,跟他确认了一起动手,里应外合,联手吞并六镇士兵的计谋。史书记载,这个隐藏在起义军中的内应,叫毛普贤,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毛普贤在行动前,身份被拆穿了,军中一片大乱。现在想起来,引起这场骚扰的,应该是一个阴谋,骚扰过后,鲜于修礼被杀,更强悍的葛荣取得了控制权,并将军队向北撤向瀛州,半路还趁夜突袭了元渊的部队,章武王元融被杀,元渊从猎人的身份,瞬间变成了猎物,向西退向定州。

网络配图

在这里渡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同行的,还有杨素的爷爷。

杨素的爷爷就是那个杨暄,陪着广阳王元渊进入定州,然而刺史杨津并没有向他们敞开大门,因为,怀疑元渊有不臣之心。

由于常年的统兵在外,元渊位高权重,和六镇将领来往也很密切。

更重要的是,章武王元融作为特使,被胡太后等决策层安排牵制元渊,现在仅特使战死,杨津显然也是个明白人。

而且,当时中央掌权的胡太后身边,有一位权臣,叫城阳王元徽,元徽和元渊是死对头,据路边社的消息,元渊由于能力出众,风光无限,于是就给城阳王戴了个绿帽子,调戏了元徽的老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元渊的不安分以及与葛荣作战的不顺利,再加上元徽的添油加醋,元渊有异志就变得顺理成章。

首先失去斗志的,是元渊的士兵,当初只是混口饭吃,梦想挣个爵位光宗耀祖,现在变成了谋反,不仅自己身败名裂,更使家族蒙羞,这时候的元渊,已经无法控制军队了。

走投无路的广阳王,只能带着几个亲信,逃往河北境内博陵郡,被葛荣的游骑抓获,之后被杀,连同杨暄。

元渊死的不光彩,而且还是在有谋反嫌疑的前提下,所以这批人死后,都没有得到封赏,甚至元渊王府一家老小还被关押,直到河阴之变,胡太后被杀,元渊的儿子才恢复皇族的荣耀,而杨敷也继承了老爹杨暄的爵位,进入仕途,任员外羽林监。

公元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第一代皇帝是拓跋家族的元宝炬,宇文泰担任丞相,掌权大臣。

在这期间,杨敷多次获得重用,历任尚书士郎中、大丞相府墨曹参军,加抚军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到西魏最后一个皇帝,魏恭帝二年,也就是公元555年,杨敷已经担任廷尉少卿。杨敷是个清官,而且刚正不阿,史书上记载,杨敷重品行,讲信诺,这样的人,确实是全国司法部长的好人选,在廷尉少卿的任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一年,杨素11岁。到了公元557年前后,也就是宇文护成为大冢宰,扶植宇文觉成为皇帝的那一年,杨敷再次因为表现突出,从伯爵升到了侯爵。随着杨敷不断的得到信任,从文员开始进入军队,先是出使北豫州,迎接北齐降将司马消难,再进入蒙州,镇压少数民族的叛乱,由于政绩突出,杨敷再次得到提升,官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在这期间,杨素也从一个少年,长成了帅公子,不过和一般的官二代不同,杨素的童年过的并不幸福,小伙伴们都不愿意和他玩耍,或许这就是天才少年的悲哀,记得少年周瑜的好知己,也就孙策一人,杨素的好朋友,叫牛弘。

网络配图

两人一同学习,一起进步,后来杨坚得到天下,牛弘官拜礼部、吏部尚书。

牛弘在礼部尚书的任上,主持修撰过《五礼》,哪五礼呢?祭祀应该遵守的礼节叫吉礼,后面还有丧葬的凶礼,军旅的军礼,宾客的宾礼,冠婚的嘉礼,在史书上,经常看到一个词“礼崩乐坏”,就是没人遵守这五礼了。

小伙伴都这么厉害了,杨素也差不多哪去,摘录一段《隋书》对杨素的记载“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

读书用功,学问好,关键是长的帅,他最先被宇文护看重,和牛弘同为中外府记室,后来牛弘迁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记录皇帝言行去了,而杨素则被转到了礼曹,任大都督。

公元572年,也就是北周天和七年,宇文邕联合其他王族,诛杀宇文护,事后清缴内党,由于杨素在宇文护任期内,得到重用,也被认为同党,官降三级,被宇文邕排斥,更不幸的是,杨素的父亲,也死了,死在了北齐的监狱里。

前面提到,杨素的父亲被提拔到骠骑大将军,公元571年,杨敷出任汾州军区司令加行政长官,爵位也从侯爵上升到了公爵,但是和北齐的连年战争并没有结束,当时北齐将军段孝先带着五万军队,围攻汾州。

段孝先原名叫段韶(读

shao),是跟随高欢的老将,打败过尔朱兆,与北周连年征战,是镇守大本营晋阳的开国将领,公元571年,段韶和兰陵王高长恭带领部队,进攻战略据点柏谷城。

柏谷城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段韶先以重兵,把守要道,阻止北周援军,再用火箭攻城,柏谷城被拿下,同年,杨敷驻守的汾州城也被围攻,齐王宇文宪领兵两万前来救援,遭遇兰陵王和段韶的阻击,被拦在了半路。

汾州粮道被断,援军又指望不上,兵法上,有句话叫“围师必阙”,段韶是这方面的高手,打柏谷城是这样,结果活捉守将,打汾州也是这样,结果杨敷带着亲信突围,被段韶抓获,成为俘虏,被带到了北齐,最后客死异乡。

当时宇文邕正在全力抓捕宇文护同党,人人自危,在宇文护时期,得到重用的杨敷,也没能幸免,史书记载,这段经历以杨素的振臂高呼,以及北周武帝的尊重人才而结束,杨敷得到了烈士应有的安葬,杨素也重新进入中央。

应该说,虽然杨素两代人都是客死异乡,甚至名声都不好,死后还得不到很好的安葬,但是杨素依然是一个有才华、有热情,对时事非常有洞察力的有志青年。

但是随着进入官场的时间越久,社会这个大染缸,原本的一张白纸,也会慢慢的变了颜色,杨素事业的高峰出现在杨坚时期,而那时的杨素,是主动投诚。

标签: 杨素

更多文章

  • 杨素最后的岁月是在官场的落寞中渡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素

    杨素的爷爷、父亲战死沙场,却没有得到烈士应有的待遇,而本人呢,少年老成,爱读书、爱算卦、不爱交朋友,在杨素的青少年时期,唯一得到他承认的朋友,只有一个叫牛弘的人。因为杨素的优秀,先后得到宇文护、宇文邕以及杨坚的赏识,在职场上,杨素展露了过人的天赋,平定北齐的时候,只是一名合格的战士,到统一南北的战场

  • 隋朝重臣杨素为何将三个心爱女人先后送给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素

    很多电视剧里面都把杨素描写的是个奸恶之人,其实这这是小说影视的虚构情节,不能当真,历史上的杨素是隋朝重臣,是一个文武双全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帮助隋朝灭陈、打败突厥、剿灭叛军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绝对的大隋开国功勋,同时还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可惜关于他的文集已经散落不在了,只有一些诗歌流传于世。同时,杨素

  • 助隋炀帝登上帝位的权臣杨素到底魔鬼还是天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素

    大唐证圣三年,一代女皇武则天下了一道很严厉的诏书,宣布前代的隋朝权臣杨素包括他兄弟的子孙后代,都不得留在长安担任京官及充当侍卫。诏书一下,杨素一门后辈侄孙如杨元禧、杨元亨、杨元帏等一股脑被贬出京城,发配到边远荒凉之地担任地方小官。网络配图 事情的缘由是曾担任武则天御医的杨元禧得罪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

  • 杨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忠奸难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素

    越国公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封给杨素的爵位,到了炀帝杨广时被改为了楚国公。越国公虽然已经是极高的爵位,但远远不能完全体现出当时杨素的显贵地位。只要是和杨素有关的人都会得到一官半职,他的亲戚族人更是官居高位,位列公卿的都有好几个。杨素的身份和地位,是他自己带兵打仗的战功赢来的。杨素是个十分杰出的军事家,一

  • 大隋名将杨素成全的三段爱情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素

    杨素许多不喜欢历史的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其实他就是《隋唐演义》、《说唐》小说里被秦琼秦叔宝认为义父的杀父仇人靠山王杨林的原形。小说当不得真,历史上的杨素也不是小说演义里的杨林。杨素有隋朝第一名将之称,史载杨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征战无数,每战有功,未尝败绩。“

  • 隋朝越国公杨素与红拂女真实关系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素与红拂女真实关系是什么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是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权臣。他深受隋文帝杨坚的器重,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不仅自己权倾朝野,连家人都各个官居高位,就显贵而言,南北朝的所有臣子里没有人能超过杨素。杨素出自大家族弘农杨氏,小时候生活穷苦但不改大志,一直勤奋好学。当时还是北周,杨素因为收

  • 越国公杨素为何忍心将三个心爱女人先后送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素

    很多电视剧里面都把杨素描写的是个奸恶之人,其实这这是小说影视的虚构情节,不能当真,历史上的杨素是隋朝重臣,是一个文武双全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帮助隋朝灭陈、打败突厥、剿灭叛军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绝对的大隋开国功勋,同时还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可惜关于他的文集已经散落不在了,只有一些诗歌流传于世。同时,杨素

  • 杨素才是大隋的靠山!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素,杨坚

    在隋朝短暂的38年的历史中,却涌现出许多英武豪迈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寻味,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曾平定陈国、大破突厥,从莺歌燕舞的江南到朔风凛冽的大漠,人们无不称赞他为一代名将;但他还因帮助隋炀帝杨广即位、陷害功臣同僚,又被后世冠以奸臣的称号;此外他还能奖掖后进,提拔人才,同时还宽以待

  • 杨素是跟随杨坚建立天下的人,是否是隋朝皇室贵族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素,杨坚

    杨素是杨坚身边的得力助手,帮助他建国稳定江山,杨坚晚年在几位威高权重的功臣中单单没有杀杨素,即使是一向深得其信任的高颎都被除掉了。此后的杨素不但没有失宠,反而不断晋升,成为当时隋朝的第一权臣。杨坚如此看重杨素,两人又都姓杨,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杨素和杨坚什么关系杨素和杨坚同为弘农华阴人,杨坚是汉太

  • 一代军神杨素,军政全能,智勇兼备,却成祸国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素

    如果看过《大唐双龙传》的朋友,自然知道小说和电视剧中那个“得之可得天下”的杨公宝库,正是杨素为谋夺天下所建;如果熟悉“风尘三侠”的故事,自然也会知道,李靖正是从越国公府,拐带走了杨素的侍女红拂女;“破镜重圆”“成人之美”这两个极常用成语,它们的故事源头,同样是不同的两位男主角,分别得到了杨素的两个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