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终其一生都在笼络人心的李世民,为何对单雄信如此冷酷无情?

终其一生都在笼络人心的李世民,为何对单雄信如此冷酷无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91 更新时间:2024/1/23 2:18:14

李世民为何要处死单雄信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瓦岗军五哥单雄信,无疑是最讲义气的一位好汉,他出身草莽,善于使用马槊,一个万人难敌的好汉,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最让人唏嘘。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兵围洛阳城,城中兵少粮少,人心涣散,王世充自知无力控制局面,主动开城投降,李世民一如以往使用怀柔政策,不许士兵烧杀抢掠,开放国库,将财物平分给手下将士。

但单雄信没能逃过这一劫,李世民执意要出处死单雄信。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要处死单雄信的时候。瓦岗的众兄弟只一人上前求救,而原来一班瓦岗老兄弟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皆无动于衷,冷眼旁观,一副此人死有余辜的架势,与小说《隋唐演义》中兄弟情深挥、泪送别的局面相去甚远。

当时徐懋功力劝李世民,单雄信“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希望李世民能收降他为他所用,甚至愿意用自己的钱财和爵位赎单雄信的一条命。(也就是小说里的徐茂公,为了方便后文都称为徐茂公)。

而是李世民终究没有采纳徐茂功的建议,一代英雄单雄信从此落幕。

在单雄信押赴刑场的时候,徐茂公并没有忘了当初同上瓦岗投靠翟让的交情,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让他吃下,并承诺你以后的妻儿就由我照顾。徐茂公也说到做到,不仅照顾了他的家小,在他的举荐下,单雄信的子孙皆在唐朝做官,也算衣食无忧。

李世民一生征战,对待降将,一向很宽容。比如他平定了薛氏政权后,仍然让薛举的部下统领自己的旧部。平定宋金刚、刘武周之后取也采取了怀柔政策,终其一生李世民都在笼络人心。为何独独对单雄信如此冷酷无情呢?

单雄信绝非主动投唐,忠诚性十分可疑

公元613年,由于隋炀帝无道,单雄信与徐茂公,一起投靠了聚众造反的翟让,在瓦岗山举起了义旗,也算是瓦岗寨的元老。单雄信深受翟让的器重,由于他骁勇善战,勇武过人,在瓦岗也算头号将军,有着“飞将”之称。

大业十三年(617年),翟让在王伯当与徐茂公的建议上将瓦岗之主的位置让给李密,李密自称魏公,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茂公为右武候大将军。

但随着战争的进行,翟让威胁到了李密的利益,双方矛盾越来越尖锐,李密摆下鸿门宴,打算除掉翟让和他的亲信,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单雄信。

酒宴上李密的手下趁翟让不注意,直接一刀撂倒了翟让,徐茂公见状不妙,当即就逃了,而单雄信却磕头如捣蒜,向李密去求饶。

房彦藻认为单雄信轻易屈服,这种人死不足惜,让李密杀了他,但李密爱惜人才不仅没有听,反而非常器重他,还任命他为骑兵四大将之一。

在李密的经营下,瓦岗猛将如云,单雄信、罗士信、秦琼、程咬金,皆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带着残兵败将逃往洛口仓,又被自己的手下邴元真出卖,最后李密和徐茂公,王伯当等人投靠了唐朝。而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等人则被迫降了王世充。

在李世民看来,程咬金、秦琼,罗士信等人都是被迫投降王世充,而在王世充大败之前主动归降了唐,算是弃暗投明。

而单雄信是主动投降王世充,这种人就属于墙头草,当旧主翟让遇害后,他主动投降了李密,李密大败之后,他又主动投降了王世充,这种人的忠诚度非常可疑。

单雄信曾经差点杀死自己,李世民心有余悸

武德三年,李世民带全国之兵,征讨洛阳王世充。

李世民作为将领总是身先士卒,经常亲自去查探敌情。在洛阳城外,李世民带着小部队去侦察敌情,结果迎头遇上了猛将单雄信。

双方展开激战,唐军寡不敌众,李世民且战且退,最终才得以逃脱。

除此之外,有一次李世民带500骑兵爬上北魏宣武帝景陵的制高点去瞭望敌情,再次被单雄信带兵围攻。当时单雄信一马当先,持枪直取李世民。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从侧斜的方向杀出救了他一命。

徐茂公突然怒喝道:“此秦王也。”,单雄信见老友为李世民出头,也卖了个面子,竟然放了李世民。

单雄信虽然放过了李世民,但薄凉的李世民并不会因此而放过他,在李世民看来,在关键时刻放过敌军主帅,虽说勇猛过人,但却是一个不忠而又糊涂的将领,这样的人即使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处。

除此之外,李世民虽然对徐茂功充分信任,但终其一生,李世民对徐茂功也是又拉又打,并没有真正信任,而且徐茂公为人狡猾,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因此李世民也很难将他看作自己人。若单雄信归降唐朝,他必定和徐茂公结为死党,以后会更难制约。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是久经沙场,有做主天下的意识,自然是亲贤臣而远小人。对于单雄信这种不忠的人,李世民没有留他的必要,再加上徐茂功的左右逢源,所以此时徐茂公的舍爵续命,反而是一把在单雄信脖子上的快刀。

而在整场戏中,除了徐茂公以外,原来的那一帮老兄弟也都没有为他求情。在瓦岗的时候,单雄信与秦琼、程咬金等人本就不是一个阵营,再加上洛阳王世充投降事件,单雄信在原来这一帮草莽兄弟的眼中,早就已经成了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所以在生死存亡时刻,不为他求情也是情理之中。

在单雄信这个问题上,李世民的做法看似很无情,而实际上则体现了他为君主的睿智。同时也为天下归降于唐的人树立了忠义的榜样,单雄信即忘了旧主,又没有弃暗投明,这种人当然很难入秦王帐下。

标签: 唐朝单雄信

更多文章

  • 正史和演义是有所不同的 李世民杀单雄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单雄信,李世民

    很多人都不了解单雄信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单雄信都是以一个猛将的形象存在。历史上的单雄信因为武艺高强,并且在瓦岗寨时统领过一支非常强大的骑兵,因此被当时的瓦岗之主李密称为“飞将”,而小说《隋唐演义》中的单雄信更是勇猛过人,凭着自己

  • 李世民擒住单雄信后为什么直接斩杀了他而不是劝降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单雄信,唐朝

    单雄信,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公元621年,对于大唐来言,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李世民一举干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大强悍的竞争对手。“隋失其鹿,群雄并逐”的格局,在这一年变成了唐朝的独执牛耳。隋末,农民起义风云四起,单雄信与同郡好友徐世绩投奔瓦岗军翟让;李密代翟让为瓦岗之主后

  • 李世民为何非要处死单雄信?背后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世民的故事。隋朝末年,天下难逃大乱定律,各地有雄心壮志之人纷纷自组山头,成立义军,互相争抢地盘。而李渊、李世民父子得天独厚,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给大唐盛世奠基。后来,李世民不念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先发制人杀自己的大哥,夺得了

  • 单雄信最后为什么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他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单雄信,隋朝

    单雄信,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单雄信是出了名的任侠仗义、眼光独到,他的二贤庄基金尽管盘子大、项目多,但真正打响名头的还是“秦琼投资”项目。当年,秦琼的反隋项目刚具雏形,在潞州发展时遇到了资金危机,不得不卖马抵债。单雄信一见之下,果断拍板投下纹银30两,并很快追加第二轮投资。

  • 单雄信最后为什么会以悲剧收场?最后为什么没人帮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单雄信,隋朝

    单雄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单雄信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已经开始记不清楚了,很多年以前隋唐的话题讨论还是很多,现在已经不太行了,但是单雄信这个人,论武力和义气还是蛮强的,招兵买马之类的活都干了,但是最后还是只能当一员猛将。单雄信是出了名的任侠仗义

  • 杨素是怎么死的?与隋炀帝杨广有着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素,隋炀帝,杨广,隋朝

    隋炀帝留下很多嫉贤妒能的故事,这无疑是值得记取的教训。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所以,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连药都不

  • 大嫁风尚第20集剧情介绍 杨素珍遇到故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大嫁风尚,夏燃,金志豪,杨紫,乔振宇,聂璇,电视剧,聂璇,宁丹琳

    杨素珍听到高亚萍准备的是西班牙海鲜炒饭,杨素珍根本不屑一顾。比赛正式开始,场景紧张而热闹。杨素珍胸有成竹看着丁一和高亚萍手忙脚乱的准备着菜肴。品菜环节,众评委从色香味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中,丁一发现杨素珍紧张地哭了起来,悄悄地靠近她进行安慰。杨素珍看到丁一,表明自己在做汤方面还是有自信的。结果终于出来,

  • 萧摩诃13岁成南北朝第一猛将 可最终被杨素刺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萧摩诃,陈霸先

    萧摩诃自幼随父亲在始兴郡生活,后被姑夫蔡路养抚养长大。侯景之乱后,追随侯安都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巴山太守。此后,萧摩诃跟随吴明彻,屡破北齐军,升任武毅将军、谯州刺史。后来,吴明彻在与北周争夺吕梁的战役中被俘虏,萧摩诃则率兵突围,逃到淮南,回朝任右卫将军。萧摩诃年幼时父亲即去世,自己被姑丈――也就是

  • 杨素与红拂女在历史上真的只有主仆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红拂女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是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权臣。他深受隋文帝杨坚的器重,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不仅自己权倾朝野,连家人都各个官居高位,就显贵而言,南北朝的所有臣子里没有人能超过杨素。网络配图杨素出自大家族弘农杨氏,小时候生活穷苦但不改大志,一直勤奋好学。当时还是北周,杨

  • 杰出军事家越国公杨素生平最高官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越国公杨素

    越国公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封给杨素的爵位,到了炀帝杨广时被改为了楚国公。越国公虽然已经是极高的爵位,但远远不能完全体现出当时杨素的显贵地位。只要是和杨素有关的人都会得到一官半职,他的亲戚族人更是官居高位,位列公卿的都有好几个。杨素的身份和地位,是他自己带兵打仗的战功赢来的。杨素是个十分杰出的军事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