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书·令狐熙传】原文翻译,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

【隋书·令狐熙传】原文翻译,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69 更新时间:2023/12/7 0:07:13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尊重;办事严肃认真)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饭粥。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出来,担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几乎不能忍受失去母亲的悲伤。他父亲劝诫他说:“最大的孝道在于让父母心里安慰,在道义上不让家族断绝了后代。怎么能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委顿呢,让我忧心啊!”令狐熙从此才慢慢地吃饭了。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他先后担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时人的赞誉。

高祖即位时,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不久他被授为司徒左长史,晋爵为河南郡公爵。当时吐谷浑侵犯边塞,他以行军长史的身份随元帅元谐讨伐敌人,凭借功劳升任上开府知府,后来接任沧州刺史。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来登记入册。令狐熙就晓谕百姓,让他们各自回乡,当时回乡的就有一万户。他在任几年,风尚教化遍及沧州。开皇四年(584年),皇上来到洛阳,令狐熙前往朝见,沧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悲痛饮泣。到令狐熙又返回沧州时,百姓出境迎接,欢呼叫喊声充满整条道路。

皇上祭祀泰山回京,临时在汴州停留,对当地因商贸富庶繁盛,不法之徒众多的社会风气很厌恶,于是任命令狐熙担任汴州刺史。令狐熙一到汴州就严禁百姓游手好闲、不劳而食,抑制手工业商业,百姓有向街开门经商的,就禁止他们,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们聚居到村落里,在外乡居住的百姓,都赶他们回乡务农,有积压或拖延未审结的案子,都审判发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称为良政。皇上听说后嘉奖他,回头看着侍臣们说:“邺城,是天下难治理的地方。”这年令狐熙来京朝见皇上,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皇上赐给他布帛三百匹,并颁告天下。

皇上因为岭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乱,就调令狐熙去总管桂州等十七州的军事,同意他随机行事,刺史以下官员,他可以按制度补授。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讲究信誉,那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领互相交流说:“以前的总管,总是以武力来威胁我们,如今的总管有事却是亲笔写信相告,我们怎能违背他呢?”于是一起归附朝廷。在此之前,州县行政出现障碍,朝廷任命的官员大多不去付任,却把政务放在总管府里来办。令狐熙全部遣散了他们,并为当地修建城邑,开设学校,各族百姓感激敬佩,对社会风气极为称赞。

标签: 令狐熙传

更多文章

  • 令狐熙是什么人?令狐熙隋朝官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

    令狐熙,名门望族之后,北周封疆大吏令狐整的儿子。令狐熙生性严谨,有雅量,虽在家里,也终日很严肃。不随便与宾客交结,凡是交结的,必定是一时的名士。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善骑马射箭,颇知音乐。开始因通晓经典而任吏部上士,不久授他帅都督、辅国将军,转任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之名。因遭母丧而离职,几

  • 刘仁恩是一个军事奇才,击败陈国,历史事迹却几乎没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

    在古代是征战中,会出现很多有名的将军他们在战争中为了保护国家保护保护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刘仁恩的故事,在史书上对于让他的记载并不多,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刺死,后来北周皇帝宇文赞因病去世!在新皇帝登基以后年幼不懂事,当时丞相杨坚掌管了朝廷的权利,后来尉氏对于杨坚独自掌管这些

  • 隋朝大将刘仁恩生平简介,《隋书·刘仁恩列传》中如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刘仁恩

    刘仁恩,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隋朝大将。在当时颇有名气,治绩号称天下第一,深得重用,但之后却杳无讯息,绝迹于史书。只有在《隋书·刘仁恩列传》中稍有提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刘仁恩倜傥有文武干用。初为毛州刺史,治绩号天下第一,擢拜刑部尚书。又以行军总管从

  • 隋朝大臣韦圆成生平简介,韦圆成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

    韦圆成(一说为韦国成)隋朝大臣,字天保,京兆杜陵人,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唐太宗妃子韦贵妃父。北周太傅韦孝宽之孙,骠骑大将军韦总长子。隋朝建立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陈沈二州刺史,袭爵郧国公。女儿韦珪嫁给唐太宗,追赠徐州都督。韦圆成,字天保,京兆杜陵人,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唐太宗妃子韦贵妃父,韦孝宽之孙

  • 杨瓒为什么会在杨坚建立隋朝后死掉?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瓒,隋朝

    杨坚的弟弟娶了宇文邕的妹妹,杨坚建立隋朝后,离奇死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北魏六镇起义的时候,年少的杨忠流落到了山东泰山一带,遇到了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便私定终身。这个女子名叫吕苦桃,她和杨忠生有三子两女,三个儿子由大到小分别是杨坚、杨整、杨瓒。西魏到北周时

  • 杨坚的弟弟杨瓒,一心想篡位后来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瓒,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瓒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南北朝末期,北周武帝宇文邕虽然雄才大略,不仅铲除了权臣宇文护,还灭亡了北齐政权。可惜却英年早逝,而他的继任者北周宇文赟,只知道贪图享乐,很快国家大权就到宇文赟的岳父杨坚的手中。而宇文赟死后,他的儿子更是年幼,到了公元581年二

  • 杨瓒曾多次谋害杨坚,杨坚为何还封他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瓒,隋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XXX,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杨坚与独孤皇后的长女杨丽华,早前嫁给还是北周太子的宇文赟,宇文赟即位后,杨丽华就成为皇后。后来宇文赟去世,杨坚就在刘昉、郑译等人的帮助下,伪造了遗诏,开始以外戚身份辅政。杨坚想夺位的心思昭然若揭,引发了北周朝臣的激烈反

  • 司马德戡一向受杨广信任 最后却斩了自己老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德戡,杨广

    杨广越消沉,江都越是乌烟瘴气,粮食快完了,人心就涣散了。很多思念家乡的关中将士,见杨广不返长安就罢了,还要继续南迁,军心动摇了。此时,值日军官发现,他们在巡营点名时,总会发现各军营少了几个人,尽管武器装备还在。原来他们正往长安的路上逃呢。刚开始时,还是几个,后来逐渐发展到整个军营一起出逃,甚至一些高

  • 司马德戡是怎么死的?隋朝将领司马德戡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

    司马德戡的父亲是司马元谦,在北周为都督。司马德戡幼年孤弱,以杀猪谋生。有个和尚释粲,与司马德戡母和氏私通,遂抚养教育他,通过如此解书计。开皇年间,司马德戡为侍官,渐迁至大都督。跟随杨素出讨汉王杨谅,充当内营左右,司马德戡俊辩多奸计,杨素很喜欢他。以勋授仪同三司。大业三年(607年),为鹰扬郎将。从隋

  • 隋朝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三兄弟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

    隋朝许国公宇文述有三个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其中老大宇文化及是著名的叛军首领,弑杀隋炀帝杨广,但宇文化及本人却愚蠢怯懦,成不了大事;老二宇文智及凶狠跋扈,撺掇宇文化及起兵造反,最后和宇文化及一起被窦建德所杀;老三宇文士及最是狡猾聪明,与两个哥哥年龄相差很大,性情也相差很大。他不仅没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