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柳述和兰陵公主的爱情“你不离我于富贵,我不弃你于危难”

柳述和兰陵公主的爱情“你不离我于富贵,我不弃你于危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3/12/6 21:38:34

公元604年七月初十,岁月依旧静好。虽过了花期,仁寿宫的牡丹却开得正艳,仿佛要以它的高贵典雅充分映衬这个王朝初现的盛世之姿。宫女们在回廊中来回穿梭,繁忙的脚步令正在飞檐上的停留的画眉不安地扇动着翅膀。

这天下午,隋文帝杨坚的病情突然恶化,扰乱了所有人的心思,也打破了仁寿宫的宁静。三个月前,杨坚决定到仁寿宫养病,术士章仇太翼就曾劝阻他,说去了恐怕就回不来了。杨坚很生气,把章仇太翼打入天牢,择期问斩。现在看来,章仇的预言恐怕要变成现实了。

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里传出来,令兰陵公主杨阿五的心情很沉闷。她请自己的丈夫、兵部尚书柳述到仁寿宫了解父皇的病情,柳述则显得颇为不耐烦。因为皇帝昨天还召见了柳述,身体并未见有明显的问题。但是,公主所请,他又不得不去。

兰陵公主本是自己要进宫去的。在众多的皇子公主中,她是最受杨坚宠爱的。独孤皇后还没去世时,她就常住在宫里。独孤皇后去世后,宣华夫人、荣华夫人得宠,兰陵公主就不大进宫了。更何况此时长安城内的气氛很不寻常。太子杨广和司徒杨素悄悄调了重兵驻扎在长安城外,宫里的御林军头领也每天往东宫报送消息。废太子杨勇的旧部在私下串联,想要伺机而动。她如果现在匆匆忙忙进宫,很容易为人所疑、被人所用。

兰陵公主素来与杨广亲近,但是柳述却与杨勇的人来往更多。

柳述是兰陵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她的第一任丈夫叫作王奉孝,是北周重臣王谊的儿子。他们结婚时,杨坚还是北周的丞相,虽然掌握了朝廷大权,但是立足未稳。那时兰陵公主还是杨阿五,刚满10岁。在王谊大败司马消难的庆功会上,杨坚把阿五许配给了王奉孝。但是,没过多久,王奉孝病逝,兰陵公主尚未成年就开始守寡。

守孝那段时间,很平淡,也很灰暗。平常人家的女儿,十几岁时还在父母膝前嬉戏。兰陵公主却只能循规蹈矩,言行都受到极为严格的限制,渐渐变得沉默寡言。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虽然心疼,却也无计可施。

兰陵公主守孝三年后,王谊认为兰陵公主年纪尚小,就上奏杨坚,请求准许兰陵公主改嫁。这可能也是皇帝和皇后的意思。但是碍于当时的礼法,皇帝斥责了王谊,后来又因为王谊有不轨的言行,将他赐死。

恢复自由之身的兰陵公主,她的终身大事也成了朝廷的大事。晋王杨广有意将妹妹嫁给自己的妻弟萧玚,而太子杨勇则极力推荐自己的死党柳述。

兰陵公主选中了柳述。

柳述是个富贵公子,很聪明,也很能干。

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影响,隋朝世风也比较粗犷。贵族家的女儿嫁到夫家后,往往作风强悍。但是兰陵公主性格温婉,知书达理。到了柳家后,甚至亲自给长辈端茶倒水。

兰陵公主贤名远播,人人称颂,也更得皇帝和皇后的宠爱。这种宠爱很快就转化为对驸马柳述的提拔和支持。

柳述本来在尚书省工作,结婚后,拜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没多久,又擢升为吏部尚书。少年得志的柳述,一时风光无两,开始变得骄横霸道起来。他不仅屡屡责罚处置下属,即使对其他朝廷重臣也丝毫不让。

越国公杨素在杨坚受禅时立下大功,又是消灭陈国、平定江南的主将,当时位居仆射,掌管尚书省事务。作为下属的柳述,却常常顶撞杨素,还在朝堂上多次嘲笑羞辱杨素。有一次,杨素认为柳述处理公务不当,命他修改,柳述派人回复说:“你去告诉仆射,尚书不同意修改。”两人结怨颇深。

在外骄横的柳述,在家里也慢慢变得傲慢起来。原本对兰陵公主恭敬有礼,后来逐渐冷漠,再后来变成经常呵斥。如果不是碍于兰陵公主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柳述可能会做出更出格的事情。

这一天,柳述受兰陵公主所托,到仁寿宫探望皇帝的病情。恰巧碰到宣华夫人在皇帝面前哭诉。原来,刚刚太子杨广进宫,撞见宣华夫人更衣,欲图不轨。经宣华夫人再三反抗,才未让太子得逞。

皇帝气得大骂杨广混蛋,说:“这个畜生,让我怎么放心把天下交付给他,独孤皇后误我啊!柳述,快快召我儿子来!”柳述转身正要去传召太子杨广,皇帝又说:“不是杨广,是叫杨勇来。”

柳述正在起草敕书时,消息已经传到杨素那里。杨素赶紧告知太子杨广,两人假传圣旨把柳述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理寺的监狱。同时,又安排人接管仁寿宫的防卫,禁止任何人进出。

不过两天,隋文帝杨坚驾崩。

隋炀帝即位,天下顿时腥风血雨。

废太子杨勇被活活勒死,其他与杨勇有关人等,被杀的杀,被抓的抓。柳述则被开除公职,流放龙川。

兰陵公主素来与杨广关系很好。很小的时候,杨广就是几位哥哥中最照顾杨阿五的。为王奉孝守孝那几年,也是杨广和晋王妃萧氏经常去看望宽慰兰陵公主。眼见当年那个谦恭和蔼的哥哥瞬间变成了另一张面孔,兰陵公主十分不解。

她到哥哥面前为废太子求情,为其他兄弟求情,为柳述求情。杨广都一一拒绝,还命令兰陵公主必须与柳述断绝关系。

炀帝说:“柳述平日待你刻薄,何必还要为他求情。天下好男儿多的是,你想找什么样的人我都可以成全你。”

兰陵公主说:“如果要逼我与柳家断绝关系,我就只有一死而已。”她还恳请炀帝废除她的公主封号,允许她随柳述一起流放。她说:“先帝既然把我嫁给了柳述,不管他怎样,我都要跟从。现在他犯罪被流放,我同样要与他一起承担。”

炀帝看着这个自己一直疼爱的妹妹,既不能像其他兄弟一样把他关起来杀掉,又不忍心真的让她到边疆去受苦。他很生气,说:“你哪都不能去。”

父亲死因不明,大哥被杀,四哥被幽禁,五哥在外起兵反抗三哥,丈夫被流放,朝中大臣纷纷倒下……瞬间发生的这一切,使生命中美好的假象一一撕去伪装,暴露了极其残酷的一面,兰陵公主难以接受,几近崩溃。

兰陵公主很快病倒了。她在临终前,给炀帝写信说:“古时候,共姜死后,他的妻子不再改嫁;息侯夫人被楚王俘获后,就不再说话。我虽然有罪,却也倾慕古人的风骨。我活着的时候不能与柳述一起分担流放之苦,死后希望能将我葬在柳家的祖坟中。”

炀帝看了,更加愤怒,狠心地将妹妹随意葬在长安城外的乱石岗上。

那一年,兰陵公主只有三十二岁。

在兰陵公主死后,她的故事很快就传遍了天下,朝野上下都为她伤感难过。唐朝人写的《隋书》,还专门为她立了传。为一个女人立传,这在史书中是少有的。

可惜现在人人都知道南北朝时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风流倜傥、能征善战,却不知道隋朝有一个兰陵公主杨阿五聪颖贤惠、坚韧刚强。

她的纯洁、她的纯朴、她的贞烈、她的爱情,在充满争斗、充满阴谋、充满血腥的历史中,渐渐模糊,渐渐消散了。

只有少数人,翻开史书,读到隋高祖文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在那一段刀光剑影的历史中,看到杨阿五这一小段往事时,才会长长一声叹息。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隋朝官员柳述生平简介,柳述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

    柳述出身世家,明慧机敏,有才干智略,对文学艺术都颇有涉猎。少年时就因为父亲的功德而任太子亲卫。当时隋文帝的小女儿兰陵公主刚刚守寡,在萧瑒、柳述二人中权衡之后,隋文帝选柳述为婿,拜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因为萧瑒本是晋王妃萧氏之弟,此前隋文帝已经答应将兰陵公主许配给萧瑒,后又变卦,柳述于是与晋王杨广交

  • 苏孝慈文言文原文翻译,苏孝慈,扶风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苏孝慈,扶风人也

    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兗州刺史。孝慈少沉谨,有器干,美容仪。周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齐,以奉使称旨,迁大都督。其年又聘于齐,还授宣纳上士。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高祖受禅,进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于时王业初基,百度伊始,征天

  • 苏孝慈是什么人?西魏、北周、隋三朝的将军苏孝慈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

    苏孝慈(538—602)原名慈,字孝慈,祖籍扶风武功(今陕西武功县),后迁同州莲勺县崇德乐邑里(今蒲城县苏坊乡崇德村),是一位历事西魏、北周、隋三朝的将军,著名军事家。苏孝慈早年为西魏右侍中士、旷野将军。公元五五六年西魏禅位于北周,北周授孝慈中侍上士,右侍上士。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授都督,出使

  • 隋朝《苏孝慈墓志》简介,原石现存于今天的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苏孝慈墓志》

    《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刻于隋仁寿三年(六〇三)。墓志正方形,边长八十三厘米,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夏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原石

  • 韦云起是什么人?隋朝将领韦云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韦云起,隋朝

    韦云起,京兆万年人,出身韦氏东眷阆公房,新城公主驸马韦正矩的堂兄。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孤身一人前往突厥借兵两万并运用计谋击溃契丹人,堪称有勇有谋。这样的将领与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公元605年(大业元年),因契丹人侵扰营州。隋炀帝诏令通事谒者韦云起监领突厥兵去讨伐契丹。突厥

  • 隋朝大臣韦云起生平简介 韦云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韦云起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韦云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韦云起(?~626年),字庆立,京兆万年(今陕西万年县)人。隋唐时期大臣,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阆公房,师从太学博士王颇。开皇年间,举明经进士,补任符玺直长。得到兵部尚书柳述举荐,迁通事舍人。大业初年,迁谒者仆射,孤身前往突

  • 隋唐时期大臣韦云起生平简介,韦云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唐,韦云起

    韦云起(?~626年),字庆立,京兆万年(今陕西万年县)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唐时期大臣,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阆公房,师从太学博士王颇。开皇年间,举明经进士,补任符玺直长。得到兵部尚书柳述举荐,迁通事舍人。大业初年,迁谒者仆射,孤身前往突厥,向启民可汗借用二万

  • 隋末反王张金称:被杨善会击败后割肉分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金称,反王,杨善会,

    张金称(?-617)隋末清河鄃县(今山东省夏津县,位高唐县西北)人。隋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后被镇压。体貌壮伟、勇猛任侠。611年(炀帝杨广大业七年)山东歉收,百姓生活极苦。10月,张金称揭竿而起,百姓应者云集,义军声势渐大。隋炀帝派段达讨伐,被义军击败。金称又会合渤海农民军孙宣雅共破黎阳,声势大振。

  • 杨善会文言文原文翻译,杨善会,字敬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

    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父初,官至毗陵太守。善会大业中为鄃令,以清正闻。俄而山东饥馑,百姓相聚为盗,善会以左右数百人逐捕之,皆克捷。其后贼帅张金称众数万,屯于县界,屠城剽邑,郡县莫能御。善会率励所领,与贼搏战,或日有数合,每挫其锋。炀帝遣将军段达来讨金称,善会进计达,达不能用,军竟败焉。达深谢

  • 杨善会最后是怎么死的?隋朝官员杨善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善会

    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父初,官至毗陵太守。善会大业中为鄃令,以清正闻。俄而山东饥馑,百姓相聚为盗,善会以左右数百人逐捕之,往皆克捷。人物简介其后贼帅张金称众数万,屯于县界,屠城剽邑,郡县莫能御。善会率励所领,与贼搏战,或日有数合,每挫其锋。炀帝遣将军段达来讨金称,善会进计于达,达不能用,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