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把折磨人当爱好的酷吏燕荣,最终咎由自取

把折磨人当爱好的酷吏燕荣,最终咎由自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3/12/6 13:42:53

今天要为大家带来一个隋朝酷吏的故事。这位酷吏凭借自己的狠辣手段,维护当地良好的秩序,得到皇上重用,但是凡事要有个限度,如果把折磨人当成自己的爱好,那么最终就容易遭到报应了。

故事发生在隋帝执政期间。大家都知道,隋朝的法治以严酷著称,鼓励官员严格对待下属百姓,而当时的青州刺史燕荣,就是在这种制度下得以“大显身手”的。但是燕荣的手段已经远远超出了刑罚规定的尺度,甚至可以用“变态”来形容。正是由于他的这种作风,使得在他管辖下的青州治安状况异的好,成了当时隋朝最安宁的地方。隋文帝对燕荣的“成果”很满意,召燕荣入京大加赏赐,把他树成了“榜样”。其实隋文帝日理万机,也并没有时间细细了解燕荣治理的手段,当其他刺史燕荣学习经验时,燕荣才向他们“赐教”了一些方法。原来燕荣刚一到青州,就招募了一匹五大三粗的糙汉子,命他们四处巡查,一旦发现有鸡鸣狗盗、作奸犯科之徒,无论所犯事,一律抓住一顿暴打,打到皮开肉绽露出白骨为止。没过几天,青州的治安状况就变好了。

如果说燕荣用这种严酷的手段对付罪犯,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时间久了,燕荣居然把折磨人慢慢变成了自己的一种爱好。后来隋文帝把燕荣派到了治安最差的幽州任职。来到幽州,燕荣“发明”出了更多折磨人的方法。有一次,燕荣带着几个随从出门巡查。走在路上看见路边长着几根带刺的荆条。燕荣眼睛一亮,命随从去拔一根荆条过来,口中还自己念叨着,如果把这个荆条当成打人的刑具,应该效果不错。待随从把荆条采了过来,燕荣微笑着说:“今天就先用你的屁股试试这荆条的威力吧!”这名随从听完吓了个半死,颤颤巍巍地说:“小人并没有犯错啊。”燕荣慢慢舞动着荆条,说道:“没关系的,这次你挨了打先给你记着,下次犯了错就不用挨打了!”之后不由分说,让那名随从挨了几鞭子,直打的屁股上血肉模糊。后来,那名随从果真犯了错误,燕荣刚要动手,那命随从连忙小心翼翼地说:“小人这里上次还存着老爷几鞭子。”谁知燕荣笑道:“上次你没犯错尚且还挨打,这次犯了错更不能饶了你。”说罢又是一顿暴打。

燕荣的严酷行为很快就人尽皆知了。隋文帝派田弘嗣担任幽州长史,辅佐燕荣。田弘嗣深知燕荣的为人,死活不去上任。隋文帝没办法,亲自给燕荣下了一道圣旨,以后凡是要打田弘嗣10板以上,都要奏请皇上批准。燕荣表面上不敢违抗圣旨,实际上已经对田弘嗣怀恨在心。越是不让他打,他就越要想办法整治田弘嗣。果然田弘嗣来了没多久,燕荣就派他去看管粮仓,只要粮食中找到一点杂物,燕荣就要找借口打田弘嗣一顿。虽然每次都只是打上几板子,但是每天至少要打田弘嗣两三次。田弘嗣忍气吞声,苦不堪言。就这样过了两年多,燕荣还是不解气,故意栽赃陷害把田弘嗣关进了监狱。燕荣这次也不打他,就是每天不给他吃饭,不给他喝水。田弘嗣被燕荣折磨的奄奄一息,甚至用自己棉衣里的棉絮充饥。田弘嗣的妻子一看,再过几天田弘嗣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只好冒死进京告御状。隋文帝听罢大怒,燕荣如此折磨田弘嗣,不就是不给皇上面子吗?再加上燕荣这些年间的所作所为早已陆续传入隋文帝耳中,隋文帝下定决心,把燕荣召入京城,命其在家中自尽。

一代酷吏燕荣最终落得个咎由自取的下场。传说得知燕荣被赐死的消息,百姓欢呼雀跃,家家户户灯结彩庆祝。看来在百姓的心中早已容不下这个酷吏了,燕荣之死,对百姓来说简直是一种解脱了。

标签: 燕荣

更多文章

  • 燕荣是什么人?隋朝将军燕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

    燕荣,字贵公,涿郡昌平人。父亲燕偘,是北周的大将军。燕荣性刚强严厉,有武艺在北周做官做到内侍上士。跟从北周武帝征伐北齐,由于建有功劳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封为高邑县公。隋文帝接受禅让称帝,进升燕荣为大将军,封为落丛郡公,任命为晋州刺史。跟随河间王杨弘攻打突厥,由于建有功劳被任命为上柱国,迁为青州总管

  • 苏夔最后是怎么死的?隋朝大臣苏夔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夔,隋朝

    苏夔,字伯尼,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隋朝大臣,邳国公苏威之子。自幼聪敏,很有口才,八岁能诵诗书,擅长骑射。十三岁时,随父苏威至尚书省,与安德王杨雄比赛驰射,赌得杨雄骏马。十四岁,与众儒辩论,口齿伶俐,深得赞赏。成年后,博览群书,尤精钟律。杨素对他的才华十分赏识。隋炀帝即位,以为太子洗马,转司朝

  • 李袭誉躬耕亲织、勤奋读书,以身作则教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袭誉

    李袭誉,字茂实,祖籍陇西,后五世祖迁居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县),遂为安康人。其兄李袭志,初为隋朝官吏,入唐后,官至上柱国(官职名)。又任桂州都督,先后在桂州二十八年,政令清省,政绩显著,是隋末唐初的有名人物。李袭誉由隋入唐后,唐高祖任他为太府少卿。后李袭誉又升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南道巡察大使。扬州当

  • 李袭誉最后是怎么死的?隋唐李袭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袭誉

    李袭誉,字茂实,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李袭志的弟弟。机敏而有见识。出仕隋朝任冠军府司兵。阴世师辅佐代王杨侑守卫京城,三辅盗贼像蚂蚁一般聚集,李袭誉请求派兵占据永丰仓,散发粟米赈济贫穷,拿出仓库中的物品赏赐战士,快马传发檄文给各郡县,共同追捕盗贼。阴世师不同意。于是请求出去招募山南军队,到达汉中,

  • 杨贵妃的曾祖父杨汪是王世充政权重要人物,后为什么被李世民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贵妃

    武德四年(621年),唐军统帅秦王李世民在洛阳、虎牢之战中大破窦建德,窦建德本人被俘,随后洛阳的王世充开门归降。一战消灭王世充、窦建德两个割据政权,李唐王朝基本奠定了平定天下的大局。进入洛阳后,李世民在洛水边杀了王世充政权的一批骨干人物,包括段达、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

  • 杨汪文言文原文翻译,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汪

    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父琛,仪同三司,及汪贵,追赠平乡县公。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每曰:“杨侍读德业优深,孤之穆生也。”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

  • 杨汪是怎么死的?隋朝大臣杨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汪

    杨汪,字元度,祖籍弘农华阴,出身名门望族,一说隋皇宗室,杨玉环曾祖父,官至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忠肝义胆,后为李世民所杀。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父琛,仪同三司,及汪贵,追赠平乡县公。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

  • 杨汪:他是杨玉环的高祖父,也是文武全才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汪,隋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杨汪的故事。此人名叫杨汪,弘农华阴人,出身隋唐时期世家大族“弘农杨氏”。在南北朝后期和隋唐初期,“弘农杨氏”中人才辈出,先后在北齐、北周、隋朝担任朝廷大臣。隋朝两代皇帝杨坚与杨广,都与杨汪家族沾亲带故,都是“弘农杨氏”走出的佼

  • 李世民斩了一个武将名叫杨汪,却没想到百年后带来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汪,隋唐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杨汪的故事。这个武将名叫杨汪,弘农华阴人,出身于隋唐时期世家大族“弘农杨氏”,在南北朝时期时代为官。杨汪的父亲杨琛,担任过北周仪同三司,封爵平乡县公。杨汪在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长大,年轻时走过一段歪路,喜欢饮酒作乐,结交江湖好汉,动辄

  • 【隋书•韦世康传】原文翻译,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韦世康传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幼而沉敏,有器度。世康小时即沉稳敏捷,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自典祠下大夫历沔、硖二州刺史。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岁馀,入为民部中大夫,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