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 东突厥可汗始毕可汗简介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 东突厥可汗始毕可汗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34 更新时间:2023/12/25 19:45:43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 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

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咄吉世继位,号始毕可汗。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始毕可汗宠臣史蜀胡悉,始毕可汗因此怨恨隋炀帝,逐与隋朝断交。同年八月,始毕可汗趁隋炀帝北巡之机,亲率数十万大军在雁门郡包围隋炀帝。隋炀帝向始毕可汗之妻、隋朝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派人对始毕可汗说北方边境告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可汗于是解围而退。

当时由于隋炀帝实行暴政,致使各地爆发大规模反隋起义,中原地区避乱者大多逃入突厥。义宁元年(617年),始毕可汗派兵协助太原留守李渊平定长安。当时突厥势力强盛,拥兵百万,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都臣服于突厥,中原割据势力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等人亦皆向始毕可汗称臣。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始毕可汗自恃对唐有功,因而骄横,用兵威逼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始毕可汗与梁师都、刘武周谋袭太原,行至夏州时病逝。始毕可汗死后,其弟俟利弗设继位,号处罗可汗。

人物生平

续娶公主

始毕可汗,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

是东突厥启民可汗之子。隋朝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当时东突厥臣服于隋朝,隋炀帝杨广拥立咄吉世继任汗位,号始毕可汗。始毕可汗上表隋炀帝,请求续娶嫁给其父启民可汗的和亲公主义成公主,隋炀帝诏令遵从突厥的习俗,同意始毕可汗续娶义成公主。

与隋断交

大业十一年(615年),始毕可汗前往到隋朝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朝见隋炀帝。

当初,隋朝大臣裴矩认为始毕可汗部众逐渐强盛,就向隋炀帝献策分散始毕可汗的势力。隋炀帝打算以宗室女嫁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叱吉设不敢接受册封。始毕可汗知道此事后,就对隋朝逐渐产生怨恨。突厥的大臣史蜀胡悉善于谋略,受到始毕可汗的宠信。裴矩诈称与史蜀胡悉做买卖,将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将他杀害。然后派使者向始毕可汗宣布诏命说:“史蜀胡悉背叛可汗来投降,我已经帮您将他处死。”始毕可汗知道情况后,从此就不再到隋朝进贡朝见。

八月初八日,始毕可汗趁隋炀帝巡游北塞之机,亲自率领几十万名骑兵策划袭击隋炀帝的车驾。义成公主事先派遣使者将此情况报告给隋炀帝。八月十二日,隋炀帝的车驾迅速驰入雁门(今山西代县)城,隋炀帝次子齐王杨暕率领后军进驻崞县。八月十三日,突厥军队包围雁门郡,隋军上下惊惧恐怖,拆毁民房用作守卫城池的材料,城中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仅够供应二十天。雁门郡的四十一座城池,突厥军队已经攻破其中的三十九座,只有雁门、崞县没有攻下,突厥军队急攻雁门,箭都射到隋炀帝面前,隋炀帝大为恐惧,抱着小儿子赵王杨杲哭泣,眼睛都已哭肿。

八月二十四日,隋炀帝诏令各郡县发兵救驾。同时,隋炀帝暗中派使者向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派人告诉始毕可汗说:“北部边境告急。”这时隋朝洛阳和各郡的援军也都达到忻口。九月十五日,始毕可汗解围退走,隋炀帝派人出去侦察,山谷空无一人,没有突厥军队,才派出两千名骑兵在后面追踪突厥军队,隋军追到马邑,俘获突厥老弱两千人返回。

兵败而逃

当时,始毕可汗数次派兵侵犯隋朝的北部边境。大业十二年(616年),始毕可汗派兵侵犯马邑,隋炀帝下诏命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率领太原道军队与马邑太守王仁恭抗击突厥。当时突厥正处于强盛时期,太原道和马邑

郡两处隋军不满五千人,王仁恭忧虑兵少。李渊挑选善于骑射的士卒二千人,让这些隋军士兵饮食起居完全同突厥人一样,隋军骑兵与突厥人相遇时,就伺机袭击突厥人,这样前后屡次获胜,突厥人颇怕李渊。李渊派兵反击突厥,始毕可汗兵败而逃。

军阀依附

义宁元年(617年)二月,隋朝朔方郡鹰扬郎将梁师都、马邑郡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分别据郡反隋,联合并依附突厥。不久,隋朝雁门郡丞陈孝意与虎贲郎将王智辩共同讨伐刘武周,包围他所辖的桑干镇。二月二十一日,刘武周与突厥合兵攻击并杀死王智辩,陈孝意逃回雁门。三月十七日,刘武周袭击攻取楼烦郡,并夺取汾阳宫,俘获宫中的宫人,用她们去贿赂始毕可汗。始毕可汗以马回报刘武周,刘武周兵势越发强盛,继而攻陷定襄,始毕可汗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赠给他狼头旗。

不久,梁师都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称帝建国。始毕可汗赠以狼头大旗,并赐给大度毗伽可汗的称号。梁师都与突厥占据河南之地,攻克盐川郡。当时左翊卫将军郭子和亦起兵反隋,自称永乐王,依附于突厥,并送儿子到突厥作为人质以巩固自己的势力。始毕可汗封刘武周为定杨天子,梁师都为解事天子,郭子和为平杨天子,郭子和再三辞谢,不敢接受,于是始毕可汗改封他为屋利设。

辅助李渊

此后,始毕可汗多次派兵攻打李渊。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在太原(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六月,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劝说李渊与突厥联合,请突厥资助兵马以壮大兵势,李渊听从他的意见。于是亲笔写信,言辞卑屈,送给始毕可汗的礼物十分丰厚,信中说:“我想大举义兵,远迎隋主,重新与突厥和亲,就象开皇年间那样。您要是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侵扰强暴百姓。假若您只想和亲,您就坐受财物吧。这些方案请您自己选择。”

始毕可汗得到李渊的信,对他的大臣说:“隋朝皇帝的为人我很了解,若是把他迎接回来,必定会加害唐公而且向我进攻,这是毫无疑问。如果唐公自称天子,我应当不避盛署,以兵马去帮助他。”始毕可汗立即命令将这个意思写成回信。使者七天后返回,见信,李渊的将领僚佐们都很高兴,请李渊听从突厥人的话,李渊认为不可。裴寂、刘文静都说:“如今义兵虽然召集前来,但是军马还极为缺乏,胡兵并不是所需的,但胡人的马匹不可失去,如果再拖延而不回信,恐怕对方反悔。”李渊说:“大家最好再想想别的办法。”裴寂等人就请李渊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以安定隋王室;传布檄文到各郡县;改换旗帜,用红、白掺杂的颜色,以此向突厥示意不完全与隋室相同。李渊说:“这可以说是‘掩耳盗钟’,但这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啊。”于是就同意这样做,派刘文静将这个决定通知突厥。

始毕可汗派特勒康稍利等人押送一千匹马(一作二千匹)到李渊处进行交易,并答应发兵送李渊入关,人数的多少随李渊定。六月十八日,李渊在绛郡会见康鞘利等人,接受始毕可汗的书信,礼仪容止都极为恭敬,赠送给康鞘利等人的礼物也很丰厚。六月己巳日,康鞘利返回突厥。李渊命令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发兵,他私下对刘文静说:“胡骑进入中国,是黎民百姓的大害。我所以要突厥人发兵,是怕刘武周勾结突厥一起成为边境上的祸患。另外,胡马是放牧饲养的,不用耗费草料,我只是要借突厥人的兵马以壮声势,几百人就足够,没有别的用途。”

义宁元年(617年)七月,刘文静到达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辅助李渊,并与始毕可汗约定,“要是进入长安,百姓、土地归唐公,金玉绫罗归突厥。”始毕可汗很高兴,便派大臣级失特勒先往李渊的军营,通知他突厥军已经上路。八月,始毕可汗派康鞘利率领五百骑兵,两千马匹随刘文静来到李渊处,李渊非常高兴。九月,这些突厥兵跟随李渊平定长安(今陕西西安)。

恃功傲慢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受禅登基,建立唐朝政权,是为唐高祖。唐高祖因为起事初期曾借助于突厥兵马,所以前前后后赠送给突厥的东西,无法计算。始毕可汗以及突厥部众自恃对唐有功,日益傲慢无礼,每次突厥使者到长安来,大多都胡作非为,蛮不讲理。唐高祖因为中原尚未平定,所以每次都优待、宽容他们。

五月二十七日,始毕可汗派遣骨咄禄特勒出使唐朝,唐高祖在太极殿宴请他,演奏宴乐、清商、西凉等九部乐。

因病去世

武德二年(619年)二月,始毕可汗率军渡过黄河到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与梁师都军队会合,谋划攻打唐朝。始毕可汗将五百骑兵授予刘武周,准备从句注入侵太原。恰逢此时始毕可汗病逝。唐高祖在长乐门为之发哀,诏令群臣向其使者致哀,派使者送去奠仪帛三万段。始毕可汗死后,因其子什钵苾年幼,不能继任汗位,所以突厥群臣们拥立始毕可汗的弟弟俟利弗设为可汗,号处罗可汗。处罗可汗任命什钵苾为泥步设(一作尼步设),把他安置在突厥的东部,正当幽州的北面。

为政举措

始毕可汗在位时期,正值隋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四起,中原避乱的人大多逃入突厥。当时突厥势力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边包括吐谷浑、高昌,各国都臣服于突厥;中原割据势力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虽然都拥兵割据、自尊帝王,但都向始毕可汗称臣,接受可汗的称号。始毕可汗拥有精兵近百万(一说一百多万),戎狄之强盛实属空前。

趣闻轶事

武德元年(618年),始毕可汗所居住的牙帐无故自己破裂,唐高祖向内史令萧瑀询问吉凶,萧瑀说:“从前魏文帝到许都时,城门无故倒塌,这一年魏文帝驾崩,可能是同类之事。”第二年,始毕可汗果然病逝。

历史评价

刘昫等《旧唐书》:“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

史籍记载

《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九》

《北史·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至一百八十五

家庭成员

父亲

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

弟弟

处罗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

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

阿史那·步利设

阿史那·叱吉设

妻子

义成公主杨氏

儿子

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

阿史那·结社率

标签: 可汗唐朝

更多文章

  • 西游记:算命先生袁守诚靠什么赢了泾河龙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算命先生

    奉旨找寻取经人的观音菩萨,带领惠岸行者一直东来,不一日就到了长安大唐国。师徒变作两个游僧,入长安城里,早不觉天晚。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径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胆战,知是菩萨,叩头接入。那土地又急跑报与城隍、社令,及满长安各庙神祗,都知是菩萨,参见告道:“菩萨,恕众神接迟之罪。”菩萨道

  • 袁守诚为什么要渔人每天送一尾金色鲤鱼?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守诚,唐朝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是一个仅次于菩提祖师、乌巢禅师的神秘人物。对取经工程来讲,他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人物。是他设局,把泾河龙王弄去砍头,并把李世民拉下水,在经历了地狱惊魂三日游之后,才下定决心召开水陆大会,安排唐僧西天取经。袁守诚神秘在哪里呢?书中说他是天文台袁天罡的叔父,但在历史书上有袁天罡,

  • 袁守诚能知前后,善断阴阳!西游记中他泄露天机为什么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上古

    袁守诚能知前后,善断阴阳!西游记中他泄露天机为什么安然无恙?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守诚,西游记中的人物,唐代著名的术士,袁天罡的叔叔,西游记中描述袁守诚生得“相貌稀奇,仪容秀丽,”他能知前后,善断阴阳。说起西游记里面的凡人,究竟谁最厉害,有的人说是金池长老,因为他以凡人之躯就

  • 铁腕将军渊盖苏文在高丽历史上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铁腕将军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是谁?渊盖苏文姓渊,又叫做渊盖金,是我国唐朝高句丽东部的独裁铁腕将军。据记载:他的形体高大魁梧,面容秀美,气势磅礴;平日对自己的衣着非常的讲究,而且每次都要佩戴金饰和五把刀;旁人很害怕他,在路上看到他都会绕道,不敢正视他。渊氏家族是高句丽族里的顺奴部,渊盖苏文的父亲名为渊太祚,在高句丽东部位

  • 崔莺莺原型是谁?颜值和气度均为女中之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莺莺,唐朝

    初恋总是最美好的回忆,然而初恋又常常是青涩的,没有结果的。唐代就有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名唤双文,也经历了这样一段让世人叹息不已的初恋。她的情人,就是唐代第一才子——元稹。而双文自己,实际上就是后世家喻户晓的《西厢记》女主崔莺莺的真实原型。所不同的是,最早把双文记在日记里的,不是王实甫,而恰是她的初恋

  • 历史上第一个自由恋爱的人?崔莺莺同她相比,简直弱爆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

    历史上第一个自由恋爱的人?崔莺莺同她相比,简直弱爆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这样的一段历史。据《资治通鉴·周纪四》记载,在公元前283年,齐国的宰相淖齿叛乱杀掉了齐湣王,历史将此次事件称之为“淖齿之乱”。祸乱中,太子法章逃过一劫,他逃出王宫,改名换姓

  •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爱情故事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芳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书生张生碰巧遇到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

  • 史上唯一跟父亲争权的皇帝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安乐公主,古代公主,唐朝公主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女儿。韦后所生,小名裹儿。先嫁武崇训(武三思子),后嫁武延秀(武承嗣子)。中宗时,开府设官,略卖官爵,宰相以下,多出其门。曾自请为皇太女。强占民田、民房,大兴工役,生活奢侈。景云元年(710年),与韦后等人毒死中宗,不久在李隆基(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中被杀。其实,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

  • 李裹儿的生平简介 唐朝李裹儿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裹儿

    李裹儿是唐朝著名的安乐公主,她为人骄纵霸道,生活上奢华无度,更是对于权势非常重视,手掌大权了还不满足,为了登上更高的位置竟然想要效法武则天把自己的父亲给毒害了,可见李裹儿的心狠手辣。李裹儿的生平简介李裹儿是唐朝时期知名的美女,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当时的第一美人,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她比杨玉环更加美丽,是

  • 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李裹儿:一生性格飞扬跋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安乐公主李裹儿

    安乐公主李裹儿,公元685年出生,公元710年7月死于宫廷政变,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她的母亲是韦氏,被称为是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李裹儿在上历史上的名声不是特别好,她先后嫁给两个男人,后面的男人更是在她丈夫在世的时候就和她生活在一起了,由此可见李裹儿是不遵守礼教的人。李裹儿出生的时候,正好处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