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矩:隋唐时期著名外交家,一生历经了七个皇帝

裴矩:隋唐时期著名外交家,一生历经了七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3/12/16 7:40:01

裴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裴矩(548-627年),本名裴世矩,字弘大,今山西闻喜人。隋唐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裴矩的主要工作经历。

一、北齐时期

北齐建立后,裴矩父亲裴讷之官至太子舍人,后受同僚诬陷被免官的打击,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裴矩被自己的叔叔裴让之抚养长大,勤奋好学,成了文艺青年,后来接受叔叔的建议,转向仕途功名。到了出仕的年龄后,裴矩先后担任北齐北平王和高平王的幕僚,但好景不长,北齐在577年灭亡,三十而立的裴矩下岗回家。

二、北周时期

下岗待业的裴矩遇上了贵人,北周定州总管杨坚将裴矩召为幕府,再度进入仕途的裴矩又遇到母亲突然去世,按规矩必须辞职回家守丧三年。但杨坚慧眼识才,两人相处时间不长,但对裴矩印象深刻。到了580年,杨坚官升至丞相,执掌北周实权后,迅速派人召裴矩入京,裴矩正好也守丧期满,于是为杨坚效力。

三、隋朝时期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后,裴矩以杨坚亲信的身份,在官场平步青云。七年后,杨坚以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大举讨伐南陈,让裴矩协助杨广工作任元帅记室。南陈很快被灭,境内发生叛乱,裴矩自告奋勇,率领三千士兵深入敌境,勇猛作战,一举平定岭南,巩固了隋朝对南方的统治。裴矩的文武全才得到了全面展示,后来又随名将史万岁出塞,大破突厥。

602年,独孤皇后去世后,裴矩和牛弘依照礼仪制定了独孤皇后的丧礼,深得杨坚的赞许。604年,隋文帝杨坚去世后,隋炀帝杨广营建东都洛阳,重任交给裴矩,年近六十的裴矩精力不减,只用90天便完成了任务。

隋炀帝恶名昭彰,其实是坏的一面被夸大了,遮蔽了不少优点。隋炀帝是一个有雄心而积极进取的皇帝,他开疆拓土、效仿汉武帝经营西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裴矩也是老当益壮,看透了杨广的心思,贴船下篙子,就是贴得有点失去了理智和原则。但裴矩在杨广经营西域中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隋炀帝加官至右光禄大夫。611年,隋炀帝讨伐高句丽,战争开支耗尽国力,因此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被视为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件事跟裴矩也有很大的关系。

三、唐朝时期

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隋炀帝的宠臣虞世基、裴蕴等全部被杀,只有裴矩幸免于难。此后,裴矩先后担任许帝宇文化及和夏王窦建德的宰相,深得两位乱世枭雄的敬重。621年,秦王李世民在虎牢关大败夏军,生擒窦建德后,裴矩接受魏征等人的建议,举山东之地投降唐朝,加快了唐朝统一天下的进程。

唐朝建立,李渊在位时期,裴矩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和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起编撰《吉凶书仪》,他凭借丰富的经历将结合伦理与人情融合发展,使礼仪更加符合人性,深得人心。626年,玄武门之变时,裴矩受秦王李世民之命劝降李建成党羽成功,裴矩官升吏部尚书,他更是精神饱满的积极工作,赢得了上至唐太宗、下至朝中同僚的尊敬。627年,裴矩去世,唐太宗赠绛州刺史,赐谥敬。

裴矩是隋唐时期最为传奇的人物,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官场“不倒翁”。在历史上,他成功地演绎了“忠”与“奸”的转换,让人搞不清是裴矩在变,还是主子在变,历来争议不定。与裴矩同朝为官的魏征就直言裴矩,赞扬他“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同时又批评他“承望风旨”,造成了“关右骚然”,以至于隋朝走向灭亡。北宋司马光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允,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裴矩官场“不倒翁”,按照儒家思想评价是“隋奸唐忠”,用当下的话说就是一个能干事、会办事、做成事的人,往好处讲是灵活,向坏处说是滑头。这种遇清则清、遇浊则浊的做法很管用,是优是劣就要看上下左右前后了。单从职场的角度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像裴矩这种既身怀大才,又懂得权变的人到处存在着,这就要看领导的素质和水平了。裴矩的领导很多,从北平王、高平王、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唐高祖、唐太宗等大领导,功过是非与领导同行,闪光点是在遇到唐太宗,裴矩方才茁壮起来。裴矩是一面镜子,要照的更应该是领导。你说呢!

标签: 裴矩隋唐

更多文章

  • 隋唐名将史万岁之死:被冤杀于朝堂的隋末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史万岁,隋朝

    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隋初,因大将军尔朱勣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今甘肃敦

  • 隋朝史万岁单挑破敌 突厥听到他大名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史万岁,突厥

    说起隋朝名将,有名的就是韩擒虎、贺若弼、杨素等人,但有一人也不差,他就是开国四名将中的史万岁。名字就霸气,但行军打仗他更霸气。史万岁这个人,15岁就跟着父亲从军,熟读兵书,懂占卜之术,箭术精妙,马上功夫也好。他随军去打尉迟迥的时候,路上看到一群大雁飞过,史万岁对上司说:“看我射第三只雁。”语毕,拈弓

  • 隋文帝为什么要杀史万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文帝,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文帝为什么要杀史万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史万岁,陕西西安人,北周常州刺史史静之子。这人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但却是隋朝开国四大名将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杨素、韩擒虎、贺若弼,被称为隋朝第一猛人。据《隋书》,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

  • 史万岁为什么会死在朝堂上?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万岁,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史万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56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派大司马尉迟迥、齐国公宇文宪等人率10万大军攻打北齐洛阳,北齐落雕大都督斛律光赶忙率军迎战,拥有10万大军的北周,怎么看都不可能战败,但在未开战之前,北周军中一名叫史万岁的15岁小兵在观察过

  • 隋朝名将史万岁一生建功立业,最终隋文帝为何会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万岁,隋朝

    对史万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乱世格局,在历史上,隋朝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隋朝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隋文帝杨坚能够建立隋朝,与很多因素有关。最为主要的就是隋文帝是关陇集团成员,这对隋文帝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关陇集团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关陇集团

  • 做人不低调的危险:隋朝大将贺若弼的英雄末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贺若弼

    综观历史上君主与功臣名将间关系多以矛盾对抗始,以你死我活残杀终,上演永无终止的“兔死狗烹”或“鸠占鹊巢”式的悲剧,其中固然有君主集权专制、猜忌残忍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功臣宿将这一面说,也有其放纵自己、肆意妄为、咎由自取的个人因素。他们或居功自傲,率性胡为,造成骄纵不可制约,危害国家与君主利益的严重后

  • 做人不低调的危险:隋朝名将贺若弼的英雄末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名将,贺若弼

    中国古代最有智慧的思想家老子对人生进退得失有透彻的参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告诫人们要懂得“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凡事要有分寸,要明白认清和高明把握适当的“度”,既

  • 计灭南陈:大隋名将贺若弼如何瞒天过海渡长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名将,贺若弼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消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伟业。这一年是陈祯明二年,在位的皇帝是大家熟悉的陈后主陈叔宝。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出师伐陈,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太庙祭祖后,隋军在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的率领下,兵分多路,直取江南。大敌当前,荒淫骄侈的陈叔宝没有

  • 贺若弼是哪个朝代的 贺若弼用兵真假难分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贺若弼

    贺若弼,复姓贺若,河南洛阳人。那么贺若弼是哪个朝代的呢?据史书记载,贺若弼是隋朝的一位著名将领。其父亲贺敦曾用锥子将他的舌头刺出血,来告诫他以后一定要慎言,不要祸从口出。贺若弼在早些年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但是随着时间增长,贺若弼渐渐地忘记了这个忠告。最后还是因为自己的嘴巴害死了自己。在周武帝宇文邕当

  • 贺若弼功成名就 但坏就坏在他的一片舌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贺若弼

    贺若弼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敦,以勇武英烈著名,曾经做过北周的金州总管。宇文护十分嫉恨贺敦,利用机会将他逮捕下狱,且处以死刑。贺敦在临刑之前,对他的儿子贺若弼说:“我一直有一个心愿,想要平定江南,统一全中国。可惜这辈子没法完成这个愿望了,你要设法继承父志。我被处死刑,主要是因为我这片舌头太爱说话,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