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读玄奘和唐僧有什么关系

解读玄奘和唐僧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4/1/31 18:24:55

说起唐玄奘,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游记》。《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一部伟大文学巨著,这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孙悟空等人保护师父唐僧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共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有阅读过这部小说,而真正了解到唐僧师徒四人之间的故事,就要从86年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说起。该剧是根据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改编的,剧中唐僧是如来的徒弟转世,出家之后一心求佛,为求大道,踏上了去往西天求经的道路。一路上遭遇艰难险阻,重重困难,幸好收服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保他西行,最终度过八十一难,求得真经,得成大道,回到大唐。

我们所说的玄奘即是剧中唐僧的人物原型。玄奘在大唐是真实存在的,此人出家前名叫陈祎,因从小受佛法熏陶故而出家,机缘巧合下得知印度乃有真经高僧,便不顾艰难险阻踏上了去西域求佛的道路。历经艰辛之后终于取得真经,习得佛法,带回了大量的佛舍利、经书以及佛像。玄奘的存在和取经经历是由史实记载的真实的故事,所以吴承恩正是在民间传说以及话本、喜剧的基础之上,整合了故事情节,再加以创造,完成了这部巨大的长篇小说,所以电视剧中的情节也都和玄奘历经千难万险取得西经的故事很像,只不过剧中的情节带有神话色彩。只不过真实的玄奘是在会大唐的途中才收的三个徒弟,而剧情中是在取西经开始便收了三个徒弟。

所以,唐僧正是根据真实存在的玄奘这一人物原型所刻画出来的,唐僧就是现实人物玄奘在小说和剧中的映射,鲜活地再现了玄奘这位高僧的生平事迹。

玄奘名言有哪些

玄奘自幼父母双亡,从小便跟着已经出家的兄长诵习佛经,熟识佛家经典。他一生专心于研究佛法,颂扬佛家典籍,翻译了无数佛家经书,成了唐代有名的高僧和翻译家。

公元614年,玄奘刚12岁。那年正值隋炀帝选拔人才出家为僧,在考试那天,主考官郑善果看到了年纪尚小还未出家的玄奘,便上前问他为何想要出家。玄奘说出了久存心底的话:“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先前就很欣赏其容貌,此语一出,更让他钦佩其豪言壮语。而玄奘也是凭此被破例准许参加考试,最终也被破格录取。

玄奘从印度僧人口中得知纳兰陀寺戒贤极深的的佛学造诣,所以他决心去印度向这位高僧求法。公元627年,玄奘好几次向唐太宗申请通关文牒以便于西行,但都被拒绝,虽然如此,他还是下了决心:“宁可西去而死,绝不东回而生”。在他27岁时,终于有了机会,让他踏上了西行的道路。从此便开始了他十多年的西行游历求法的生涯。

玄奘一生钻研佛法,也从中悟出了很多佛家道理,比如“万法唯识”论,他认为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是由人们内心的意识而幻化出的影像,在实质上都是虚假的,不存在的。玄奘翻译的佛法经典中还有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话告诉我们,色即是世间万象,而空就是不实际,即是佛祖要我们放下对世间万象的执念,无欲无求,万象皆空,方能成佛。

玄奘袈裟是什么样的

在《西游记》中,唐玄奘作为一个正直的出家人,身边是没有什么财物的;但有几件宝贝惹得许多妖怪争抢,那就是出发前观音菩萨送他的禅杖、紫金钵盂以及锦斓袈裟。那么玄奘的袈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呢?

据说玄奘这个袈裟真真时间价值连城的宝贝,这袈裟穿着轻盈如沙,但可以避免大鹏吞噬这样的大灾难,穿着它修行可以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打坐的时候,会有万佛朝见礼拜的景象,一举一动都有七佛护身。玄奘这个袈裟是并蚕丝抽丝花费很大功夫才造成的,造袈裟的巧匠以翻腾为线,让仙女织成的。上面一团团锦绣簇花,香气袭人,穿上它满身红色云雾围绕,脱下时就像一片彩云在飞翔。在袈裟四个角上各镶嵌了一颗夜明珠,袈裟最顶端是一颗珍贵的祖母绿宝石,这样的袈裟自然是非常珍贵的,加上它是佛祖赐给的,自然不同寻常了,所以才会有观音院主和黑熊怪等众人的抢夺。

玄奘穿着这件袈裟,平时豺狼虎豹自然是不敢靠近,就连一些法力不高的妖怪也是不能近身的。所以说“玄奘一穷二白,但他也富得流油”这种民间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玄奘虽然是个僧人,吃饭都是问别人化来的,但他却有着锦斓袈裟这样价值连城的宝贝,自然也算是很富有了。

玄奘袈裟历来都被人们视为珍宝,就连现代有一部电视剧的名字就叫做《玄奘袈裟》,这部剧说的就是玄奘的锦斓袈裟出现在敦煌莫高窟,引的许多人抢夺的故事。

大唐玄奘生平简介

说起《西游记》,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吴承恩所著的一部汉族长篇神魔小说。剧中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一路斩妖除魔、克服困难,保护他们的师父唐僧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剧中唐僧的人物原型就是我们所说的唐玄奘。

唐玄奘,原名陈祎,乳名叫江流儿,出家后法名玄奘,唐朝高僧,他精通于经、律、论三藏,故世称唐三藏。玄奘于公元602年出生于河南偃师县,父亲是县官,母亲也是官家之女,但他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困顿,便跟随兄长诵习经典,学习佛教典籍。公元614年,隋炀帝要通过考试选择27个人出家为僧,当时的大理寺卿郑善果看到陈祎长相俊美,而且从言语间看到他的浩壮志气,便让他破例参加考试,并破格录取,从此陈祎出家为僧。

玄奘从印度僧人口中了解到天竺藏有万卷真经,便决心西行求法,但因各种原因被阻拦,直到他27岁(公元629年)时,他终于踏上了西行之路。

玄奘一路西行,千辛万苦,历经十万余里,终于到达天竺纳兰陀寺。在这里,玄奘用了五年时间学习听讼儒家佛学经典。之后,玄奘返抵大唐长安,开始讲译佛经。在回长安的途中,他收了一个西域神童为徒弟,此子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之后又收取了第二个徒弟,出自将门的窥基;最后收了三徒弟圆测大师。

唐玄奘一生致力于研究佛家经典,不但将梵文经书译成汉语,还将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他被印度学者评为“中国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玄奘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这个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虽然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人,但就他自身而言却是有诸多缺点的,他没有什么大的本领,为人迂腐,人妖不分,多次害的孙悟空受了冤枉罪。那么作为唐僧原型的唐代大师玄奘是否也是他这样呢?关于玄奘又有什么故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玄奘的故事吧。

故事是发生在玄奘离开都城长安去往西域的途中,他来到了一个荒漠雪山中,遇到一个本领高强的猎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石磐陀。他得知玄奘是有名高僧,要不远万里去印度求取真经的时候,心里对玄奘的敬佩油然而生,便要求做玄奘的徒弟和他一起去印度。玄奘当然也就收下了他。经过半个月下来,石磐陀知道了事情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便起了歹心,想要杀死玄奘自己逃跑。终于,机会来了,有一次玄奘正在打坐,石磐陀就拔出腰刀向玄奘走去。当然玄奘知道他想要杀自己,他想,如果揭穿石磐陀并斥责他或者是求饶,只能死路一条。于是玄奘依然静静闭目打坐,什么也没说。石磐陀看到这一幕便不敢动手了,等到他把刀收回去了之后,玄奘说道:你还是回家去吧,我没有你这样的徒弟。石磐陀此时愧疚不已,泱泱离去。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玄奘并不是《西游记》中唐僧那样迂腐不堪,而是很有智慧的,他不但信念坚定,而且临危不乱。当然这个故事也和《西游记》中孙悟空想要杀唐僧的那一段情节很相似,我们也似乎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悟空想要杀师的故事或许就是来源于此。

大唐玄奘怎么死的

高僧玄奘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翻译佛经典籍无数,成为中国佛教历史上有名的翻译家,他的重要著作《大唐西域记》为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交通、经济交流等奉献了宝贵的资料。

玄奘西行求经回到大唐之后,一直致力于翻译佛家典籍,开坛讲法,普度众生。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求法、译经、弘扬佛法的事业中,成为了一代高僧,也成了我国佛学界的第一人。

玄奘自公元645年从西域归来之后边一志在翻译佛家经典。公元659年,玄奘为了翻译《大般若经》,便搬离了长安,来到了玉华寺,这部经书近乎耗尽了玄奘的所有精力。公元664年正月的一个晚上,玄奘在屋后跨越水渠之时,不小心跌倒,从此玄奘躺下便再没有起来。玄奘告诉他的弟子和其他僧人,“虚幻形体无法长存,我在65岁时必定会死,谁有问题可速来相问。”他还嘱托寺中僧人在他死后,将他的尸体安葬在僻静之处。玄奘听僧人们翻译的佛经名称,很是欣慰,然后召集全寺门人前来相见,并在大殿的香木上挂上菩提的像,向它拜礼,还写给皇帝一份表奏。到了二月初四,玄奘支头侧卧,岿然不动。到了初五半夜,他的弟子问他和尚是否一定能生弥勒天,玄奘说一定能,之后他便断了气,圆寂归天了。

玄奘圆寂两个月之后,他的尸体神色也一如往常。4月14日,在长安举行玄奘的葬礼,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唐皇帝按照玄奘生前的嘱托把他葬在了白鹿原上。后来又下旨将他改葬到攀川,此时他的尸体仍旧形色如常,让众人都为之叹异。

标签: 玄奘和唐僧关系玄奘

更多文章

  • 师徒如何撕得不难看:唐僧都不曾赶猪八戒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猪八戒

    孔子七十二徒,彼此间的言行,可能是最早的师生关系描述,既有“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和融,也有“小子可鸣鼓而攻之”的训诫,都算是关系模式的范本。师与徒,虽然不在“五伦”当中,但因了“天地君亲师”的地位,又因了“亦师亦友”的交往实践,故大致可类“父子”,而稍及“朋友”之伦。儒家给这两伦定出的基本

  • 西游记:唐僧复仇是八十一难中的一难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僧

    关于唐僧的身世之谜,前面已经推出了以下3个结论:网络配图1. 唐僧不是陈光蕊的儿子。2. 唐僧是那个水贼刘洪的儿子。3. 唐僧报仇,是由这一事件的总策划者观音菩萨安排的。只有这样理解,逻辑上才是清晰完整的。否则,若只按表面文字,就必然漏洞百出,完全说不通。以上的结论,虽然在逻辑推理上是通顺的,但有的

  • 《荒原》第二季小男孩是否就是“唐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美国AMC电视网近日宣布将旗下冒险动作剧《荒原》续订至第二季。该剧集由华人影星吴彦祖领衔主演,以优美的格斗场面赢得了北美观众的喜爱。去年首播之后,创造出美国有线台历史上新剧开播收视率第三高的傲人战绩。 《荒原》的故事灵感来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但剧集故事与原著相去甚远,只保留了大致框架。主

  • 西游记中唐僧九九八十一难中第一难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游记

    《西游记》中记载唐僧受观音点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雷音寺取得《大乘真经》,回到大唐传播佛法。对于九九八十一难,很多人对唐僧第一难充满困惑。多数人都是认为双叉岭遇三精是第一难。当时唐僧带着唐太宗所赠的两个侍卫,一匹白马行至双叉岭,却误入虎精洞穴。可怜两个侍卫,在精怪面前毫无抵抗之力。最后被三个精怪合

  • 西游新解:妖怪为何永远吃不到唐僧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僧肉

    妖怪抓到唐僧为何总是不吃?或许我们可以从黄风怪那里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妖怪们抓到了唐僧以后,害怕孙悟空等人来找麻烦,所以要等到把孙悟空等人干掉或者等到孙悟空等人放弃营救唐僧之后才敢放心吃。比如说黄风怪的虎先锋抓到唐僧之后,说要献给黄风怪尝尝鲜,黄风怪却说:“且莫吃他着。”虎先锋不解地问:“大王,见食

  • 西游记中唐僧的身世之谜 竟然是妖孽所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僧

    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出世前,父亲被船夫推入水中,母亲哀痛欲绝,一对才子佳人惨遭厄运。令人惋惜。后来细看小说,却发现这一段故事扑朔迷离,离奇诡异,吓出一身冷汗来。网络配图一、殷温娇是个母性与妖性并存的女人。西游记第九回:唐僧的父亲陈光蕊是新科状元,被宰相之女殷温娇抛中绣球,双喜临门回乡接了老母一同江

  • 唐僧肉长生不老:这个流言到底是谁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僧

    唐僧肉长生不老,这个流言是谁说的?空穴不来风,西游记一书中,所有的妖怪都想要吃唐僧的肉,不过谁也没得逞,所以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说法,一直没有得到印证,到底吃唐僧的肉能不能长生不老?究竟是流言,还是真事?西游记一书中,除了西天取经的主线之外,还有一条隐藏副线,那就是吃货妖精们对体美肉嫩的唐长老无限垂

  • 唐僧为什么会在河里看到自己的尸体?他是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僧,唐朝

    所谓人死如灯灭,即使在西游记中,人死了也会进入地府重新转世投胎。所以,人几乎是不可能看到自己的死亡的,也就是说,人不会看到自己的尸体。因为人一死,就阴阳两隔,看不到阳间的一切了。但是在西游记中,却有一个人在没有死的情况下看到了自己的尸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能看到自己尸体的人就是唐僧,大家知道

  • 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心了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僧,唐朝

    唐僧不仅被女王的美惊艳到,还处处表现出了真爱。比如,唐僧起初不敢看女王;看了女王之后后,眼神中充满爱;最后离开女儿国时,唐僧回望女王,又加速而去。剧中甚至出现,女王和唐僧化身新郎新娘的镜头,看起来直如贾宝玉林黛玉一般。再加上一首动听的插曲《女儿情》,更是让很多人相信,唐僧爱女王。以至于出现了“世间安

  • 唐僧真的死在了凌云渡上了吗怪无底船他不敢上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僧,唐朝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唐僧其实并没有到西天,在凌云渡他就被杀死了,真正到西天,或者说回到西天的,是金蝉子。或许有人说,唐僧就是金蝉子的转身真身,唐僧就是金蝉子,金蝉子就是唐僧。初一听,好像没毛病,但细一想,就差太远了。首先,唐僧是个肉体凡胎,他也曾杀死了害他父母的水贼刘洪,他取经的目的主要是听从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