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下扬州那么简单吗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下扬州那么简单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4/2/16 8:20:24

隋炀帝开运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但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持有异议,明末袁于令在《隋史遗文》中称其“为流连之乐耳”

其中以唐王泠然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其《汴堤柳》中称:“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晚唐秦韬玉也认为,隋炀帝“种柳开河为胜游”。明末袁于令在《隋史遗文》中的评价更为直白:“秦政之筑长城,为防胡计,非为游娱也。开河之役,诚有功于后人,若论杨广,则只为流连之乐耳,未可与秦皇并也。”

从古人这些观点来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始动机不过是为了个人“游幸”的需要,即所谓“出于君王游幸之私意”。在大运河尚未全线贯通前,即在南运河通济渠与邗沟刚开通时,隋炀帝便乘龙舟,率领着皇后妃嫔、文武百官、僧尼道士和大批兵士,大张旗鼓,大讲排场,前往其最早封地江都(今江苏扬州)巡游去了。隋炀帝先后巡游了三次,最后就死在扬州。

所以,历代诗人都有隋炀帝“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如杜牧《汴河怀古》:“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王许浑的《汴河亭》:“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汪遵的《汴河》:“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昆仑水别流。”

但是如果用正常人的思维简单的分析一下,这些观点站得住脚吗?如果隋炀帝只是贪图享乐,大可以用花在大运河上的钱财,人力物力,直接享乐不就好了吗?何苦搞如此大阵仗,害自己留下千古骂名?

其实我觉得出于什么目的真的不可考证,即使隋炀帝活着,你直接问隋炀帝,也未必是实情。看历史还是看事实的好。我觉得站得住的分析,开凿大运河应该是如下几点目的。

1、控制南方,漕运带动军事动员能力和物流能力。

2、利用南方的粮草准备北伐高丽。

3、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运输量。

古代交通极为不便,即使到了现代,不也有“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吗?路不通,经商、贸易、粮草运输,一切无从谈起。所以说,听一个人怎么说不重要,关键是看一个人怎么做。大唐盛世,如果没有南北大运河的铺垫估计是实现不了的。其实一直到现代,南北大运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样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我是天津人,天津就是水旱的码头,如果没有南北大运河,是不可能有天津卫这几百年的繁华的。

其实每个兴盛的朝代,都是在享受前朝大量基础建设的红利。比如汉朝的兴盛就是,战国时修的都江堰,秦朝所修的郑国渠,为汉朝创造了万亩良田,正是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帮汉朝抵御了北方匈奴,汉朝才得以发展。正式明朝所修的连通大江南北的驿路网络。才有了清朝空前繁荣的通商贸易。

所以隋炀帝所修的南北大运河,是功是过,后人应该更能有发言权吧?唐朝人怎样黑隋炀帝,我觉得也是合情合理,如果不说隋炀帝是荒淫无道的昏君。那唐朝岂不成了叛军。

标签: 隋炀帝大运河

更多文章

  • 无恶不作的隋炀帝,为何说他是历史贡献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朝,杨广

    隋炀帝一个人做了几代人的事情,开大运河、开科举,算千古一帝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杨坚和独孤伽罗一共生了10个仔,5男5女,果真是十全十美。杨广在里面排行老二,所以一般都叫他杨老二。杨老二和媳妇儿萧丫头通过欺骗的手段,博得了独孤伽罗的欢心。独孤伽罗枕边风一吹,杨坚马不停蹄地就

  • 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没有拿下的高句丽 李治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治,高句丽

    对李治攻打高句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宗李治是第三任皇帝,在李渊、李世民死后接过了大唐王朝这个担子,他这一生争议很大,被后人称为唐朝最软弱的皇帝,实际上李治一开始也没得到李世民喜欢,是没资格当上皇帝的,直到太子李承乾造反,才有了李治的出头之日,不过这家伙

  •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隋炀帝,是如何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隋炀帝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见过很多上一代君王创造的太平盛世,下一代继续将其发扬光大的先例。比如汉惠帝继承汉高祖刘邦时的“萧规曹随”,后来的文景之治、永徽之治、仁宣之治都是很好的典范。但有的人却偏偏喜欢作,最终不光让自己身败名裂不说

  • 隋炀帝出巡河西,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

    历史上唯一巡幸河西的中原王朝皇帝是谁?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最爱出巡,大隋皇帝杨广绝对是最有名气的一个,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巡幸河西的中原王朝皇帝,隋炀帝出巡河西,比康熙、乾隆下江南更壮观,更有历史意义。一、隋炀帝的《临渭源》公元609

  • 隋炀帝御驾亲征高句丽,三个月为何连一座城池都没攻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高句丽,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皇帝,但是在历史上风评不是很好,比如说有人说他在位之后就打死修建宫殿,进行选美,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最终才导致了隋朝的破灭。但是大隋当时国库充盈,虽然杨广浪费了一部分不过说伤及根本却还远远

  • 弑杀隋炀帝霸占萧皇后,宇文化及最后死得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化及,隋朝

    在历史长河中,宇文化及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这个隋朝第一奸臣,就是臭名昭著的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原本不是姓宇文,他原姓破野头,祖上是鲜卑人,因为祖上侍奉鲜卑人宇文部落首领有功,被宇文部落首领赐姓宇文,所以他跟北周皇族宇文家族是没有亲缘关系的。隋文帝

  • 在国家危难之际,隋炀帝南下江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隋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隋炀帝作为历史上最能折腾的皇帝之一,在国家内部处处爆发起义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逃避。当时隋炀帝力排众议,放弃了长安与洛阳,选择南下到了江都,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这里。隋炀帝的南下,也给江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的

  • 隋炀帝弑父篡位的事情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杨坚

    对隋炀帝弑父的事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两任皇帝交替之时,总会有腥风血雨的事情发生,这也让许多皇帝的死带有了神秘色彩,隋文帝杨坚也不例外。他的死无非是两种说法,一是自然死亡,二是非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隋书》中说杨坚刚到仁寿宫就发病了,此前术士章仇太

  • 隋炀帝为什么要三征高句丽跟三下江南?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为什么要三征高句丽跟三下江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隋炀帝在位十四年期间,营造东都洛阳城,开凿京杭大运河,三次征伐高句丽,三次游巡江南,耗费了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隋炀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修建了南北贯通的命脉,畅通

  •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把太子杨勇拉下水自己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广,隋朝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把太子杨勇拉下水自己上位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实施的一夫一妻制,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但因为独孤皇后的坚毅和卓越,隋文帝对皇后也非常敬重,就这样他们在皇宫里相互陪伴与扶持。之后,他们一共生了五个儿子。长子杨勇加冕为太子,而最终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