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三征高丽:杨广为何三次都拿不下高丽?

杨广三征高丽:杨广为何三次都拿不下高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73 更新时间:2024/1/7 5:00:58

杨广三征高丽是发生于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的一次历史事件,并且,这三次皆是杨广御驾亲征,前后投入三百万大军,可是,举全国之力竟然没打败高丽,这是为何?我们都知道杨广虽然残暴但也不昏庸。大隋也在开国没几年国家曾曾向上。怎么打败不了。如果大隋朝腐败不堪,也不可能让四周国家都臣服,唯独高丽······

下面,小编就杨广三征高丽一途,为大家揭晓为何杨广拿不下高丽。

网络配图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 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隋炀帝杨广,是一位统兵有方、能征善战的帅才,大隋再度一统南北的行军元帅便是年仅二十岁的杨广。令人费解的是,隋大业八年至十年,杨广曾三度兴盛师亲征其藩国高丽,却以惨败告终。

此事得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说起。是年杨广北游至内蒙古浏览草原风光,途中高丽国使臣晋见,杨广便吩咐使臣:朕四年后前往涿郡(今河北涿县)巡视,命高丽王高元届时亲自到涿郡朝见。

未料到,这高元居然不给大隋皇帝面子,杨广按预定时间浩浩荡荡地抵达涿郡,那小小高丽藩王高元竟敢无故不到。于是,杨广盛怒,当即决定兴师问罪,御驾亲征那胆敢不听招呼的高元小儿。

杨广第一次亲征高句丽

圣命如山倒,一时间全国有几百万壮丁被征集或入伍或服徭役,民间的舟车牛马被大批量征用。士卒集中涿郡,粮草屯于辽西郡。

沿途运兵运粮的民夫达百万之众,日夜川流不息,病死累死者相互枕着,路上到处散发尸臭,百姓怨声载道。又诏命富人买军马助军,每匹马价涨至十万钱。

在东莱海口造船的工匠,被严令昼夜赶工,在水中泡太久,腰部以下多生咀虫,“死者什三四”(《资治通鉴》)。为运送军粮,杨广征发小车夫六十余万,两个人推三石米,因路途遥远,三石米还不够车夫路上充饥,到达目的地往往无米可缴,只好畏罪逃亡。

网络配图

大业八年正月,杨广诏命发兵征讨高丽,每日发一军,连续发兵四十天,总兵力达到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兵马,号称二百万雄师,运送给养的人是军队的一倍。

各路军马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绵延千余里。《隋书》称之为“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杨广如此兴师动众征伐,却又严令诸将:任何军事行动均须奏报,不得擅自作主。

凡高丽请降,一律抚慰,不准进攻。结果兵行一路,狡猾的高丽守军不断用诈降来延缓战机,三番五次地戏弄隋军,但杨广仍然不思醒悟,视征战如儿戏。

辽东城高丽军几次与隋军交战失利,就闭城固守。隋军猛攻,辽东城垣塌陷,高丽守军眼看守不住了,便高悬白旗投降。攻城将领既不敢擅自受降,又不敢乘势攻下城池,只得飞马急报杨广,等到诏命回营,守军已把缺口修复,继续抵抗。如此再三,竟久攻不下。

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进入高丽,在距平壤六十里处大破高丽军,便挑选四万精锐甲士欲孤军直下平壤,不料中了高丽军的埋伏,士卒生还仅几千人。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三十五万大军过江征战,在高丽军不间断的诈败、诈降的“游击战”中,士卒疲惫不堪,在萨水遭高丽军四面八方合围,幸存者仅二千七百余人,数以万计的军用物资丢失殆尽。杨广的首次盛师亲征遭遇惨败。

杨广第二次亲征高句丽

大业九年正月,杨广第二次兴兵亲征高丽。他对侍臣言:“高丽这个小虏,竟敢侮慢我隋朝上国,如今朕拔海移山也能办到,何况这个小虏呢!”二征高丽,因高丽军的顽强抵抗,再加上“后园起火”:礼部尚书杨玄感兵变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迫使杨广鸣金收兵,无功而返。

网络配图

杨广第三次亲征高句丽

第二年春,杨广下诏再度征发全国军队,分百路并进第三次征伐高丽。来护儿大败高丽军,率军逼近平壤。高丽王高元恐惧,便故伎重演,派遣使者向杨广乞求投降,并把与杨玄感一同谋反后叛逃高丽国的斛斯政,用囚车押送给隋军。杨广大喜,便令前军班师回朝。

当时,来护儿欲抗命一举拿下平壤、活捉高元。他对部下说:“大军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丽,劳而无功,我感到耻辱。”而且,当时高丽军确实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隋军完全能一举荡平高丽。但皇命难违,来护儿为顾及左右随军将领的身家性命,只好受诏班师。

杨广实在太托大,视征战如游戏,三次亲征高丽,既未彻底征服高丽,又劳民伤财,激起民愤,引发国内风起云涌般的农民起义。仅仅四年后,杨广便与他的隋王朝一同走向毁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隋书》、《资治通鉴》所言“高丽”,实际上应该是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的“高句丽”之简称。而公元918年。

在朝鲜半岛出现的另一个“高丽”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学界称为“王氏高丽”。尽管王氏高丽袭用了高句丽的称号,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也就是说,当年的那场战争与今天的韩国人毫无联系,那所画题图亦系自作多情之作。

标签: 杨广

更多文章

  • 揭秘隋炀帝杨广如何两面三刀谋夺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广

    隋文帝的次子晋王杨广与开皇五年率军灭陈,养成了很大的势力。杨广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一心想取太子的地位而代之。杨广非常善于伪装,他做出种种姿态,竭力讨隋文帝和独孤后的欢心。那么杨广是如何两面三刀,谋夺太子之位的?当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时,隋文帝杨坚便经常让杨勇参决军政大事,对于杨勇提出的建议,文帝常

  • 残暴君王杨广和李世民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广和李世民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残暴的君王,他最为人所知的特点就是好色,李世民也是一代君王,但是李世民和杨广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李世民是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明君,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非常大的。杨广和李世民两个人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但是两个人之间却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那么杨广和李世民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

  • 隋炀帝杨广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历数杨广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广

    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与好色君王,尤其是登基为帝后镇日沉迷女色,后宫中搜罗的美女环肥燕瘦各具特色,各种群芳争奇斗艳,风流猎艳的韵事在正史野史乃至民间传说里都是数不胜数,那么杨广究竟有哪些宠妃呢?《隋书》《南史》等史书中明确记载杨广喜欢过的女人至少有5个:萧后、崔氏女、陈婤、

  • 琼花公主是虚拟人物吗?被杨广推入水中溺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琼花公主

    我国古代历史上,公主就是皇帝和后宫老婆们生的女孩子,按照古代法律公主是不可以参政的。隋唐演义琼花公主也不例外,只可惜的是,与世无争的琼花公主却被争权夺利的哥哥给害死了。隋唐演义琼花公主是虚拟人物网络配图琼花公主是在古典小说《说唐演义全传》和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在剧中由刘萌萌饰演。琼花

  •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一定要杀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隋唐演义》中的一个片段,那就是隋炀帝杨广要置唐国公李渊于死地。李渊是隋朝的大将封号唐国公,他的官职是世袭而来,可见他的祖辈对隋朝的天下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了隋文帝杨坚执政时,李渊也是隋文帝最信任的朝中大将。就是这样一位在朝野中声名赫赫的重臣,那么历史上为什么杨广非得要杀李渊呢?

  • 隋炀帝杨广为何要置唐国公李渊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李渊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隋唐演义》中的一个片段,那就是隋炀帝杨广要置唐国公李渊于死地。李渊是隋朝的大将封号唐国公,他的官职是世袭而来,可见他的祖辈对隋朝的天下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到了隋文帝杨坚执政时,李渊也是隋文帝最信任的朝中大将。就是这样一位在朝野中声名赫赫的重臣,那么历史上为什么杨广非得要杀李渊呢

  • 解说隋炀帝的艳史:杨广究竟宠爱过多少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艳史中说杨广喜欢过的女人至少有5个:萧后、崔氏女、陈婤、宣华夫人、容华夫人。其中对萧后是“宠敬”,对崔氏女是“爱幸”,对陈婤是“绝爱幸”,对姿貌无双但早逝的宣华夫人更是“深悼之”。当然,杨广对萧后的宠敬在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母亲独孤后的需要,以及出于对正妻这个身份的尊重。地球人都知道,独孤后的悍

  • 揭杨广之女杨淑妃的结局:究竟是怎么逝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淑妃

    杨淑妃,隋末唐初人,她是隋炀帝的女儿,在唐初时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杨淑妃是李恪和李愔的亲生母亲。在史书上对杨淑妃这个人物的描写非常的少,只记载了她的儿子吴王李恪的立传之上,但也仅有寥寥数字而已。对于杨淑妃逝世于何年也不清楚。网络配图杨淑妃的生母,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有很多种可能姓,但没有

  • 大有作为和奢靡败家的混为一体的矛盾皇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炀帝杨广

    杨广因为总是出现在一些电视剧里,所以看过关于他的电视剧的人对他都比较了解,除此之外历史上关于他的资料也有很多,所以人们要了解他并不难。据史料记载杨广其实是隋朝的一个皇帝,除了这个历史上关于他的资料还有很多,那么杨广有着怎样的简介呢?他在历史在位的时间是多久呢?杨广,字阿摐,小名英,故称杨英,杨阿摐。

  • 杨广明明做了所有的正确决定 为何成了千古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广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两个二世为王的大一统王朝,一个是大秦帝国,还有一个就是隋朝。虽说这两个朝代非常短暂,但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非常重要的印记。秦朝和隋朝在历史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秦二世和隋二世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突破了帝国的下限,一个突破了帝国的上限,但最后却将自己父亲奋斗一生的帝国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