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韩信?怎样看待韩信之死?

如何客观评价韩信?怎样看待韩信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61 更新时间:2023/12/9 11:38:14

如何评价韩信?

韩信是少有的军事奇才, 也是刘邦集团里唯一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在刘邦和项羽在荥阳的正面战场打得焦头烂额的时候, 韩信开辟北方战场, 并最终形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大包围之势, 所以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毋庸怀疑的。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但人无完人,韩信在政治上犯有严重的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后人评价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实无虚言。

由于韩信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以至当时军中兵器均刻上“不杀韩信”四字。韩信也自恃功高,刘邦不敢杀他。但刘邦得天下后,恐韩信造反,无人能敌,又见韩信十分狂傲,终于动了杀机。

最后韩信被好友萧何诱至宫中,死于吕后的菜刀之下。临死前,韩信才大悟,后悔当初没听蒯彻之言。

如何看待韩信之死?

韩信是楚汉之争中叱嚓风云的人物。汉军得到天下其功不可没。他是当时首先提出了统一天下的重大决策人。他助刘邦经营汉中,平定关中地区;分兵往北扩张擒获魏王,夺取代地;击败赵国;向东进占领齐地;向南挺进骇下灭项羽……可惜的是如此一个战功显赫的汉开国元勋却落个被荑三族的可悲下场,成了主子刘邦的刀下鬼。史书记载韩信被诛的原因是挑动和勾结陈豨谋反。但这一说法很颇让人怀疑。不少人猜测这是刘邦和吕后一手造成的大冤案。是他们枉杀韩信的一个借口。

早在韩信平齐败楚杀广田等将时,项羽曾派人游水韩信煽动他背叛刘邦,以“三分天下取其一”做诱饵遭到拒绝。齐人归通多次暗示韩信,若背叛刘邦则“大贵”,他毫不动心。辩士蒯彻在游水韩信脱离刘邦时曾给过韩信一次有力的忠告,提出“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死死的追随刘邦不是件好事。韩信虽然内心犹豫却偏偏念着刘邦对他解衣推食的恩惠,以致”汉王待我甚厚”“不忍背汉”,还自以为功高“汉终不亏我齐”。最终拒绝蒯彻的建议。由此可见韩信在有势力有机会自己成就大业时没有想过背叛刘邦,更何况在刘邦建汉以后。再说如果韩信有谋反的真凭实据 为什么当初韩信被捕后不经过大堂审问?还要采取近似暗杀的手段,斩韩信于长乐宫的钟室之内。

就刘邦来说,多有负于韩信,且待韩信一直假意惺惺,时时提防。有人认为韩信自请为代理齐王有不轨之心。这样看未必武断。从当时战略考虑出发,齐为新地远在东境,面临强楚确实需要一个定身份的人压阵。再说一个功臣要些封赏无可厚非,(刘邦因一个邻居关系就封过人家燕王,和韩信要求的比起来似乎不为过。)毕竟人都有名利的愿望。只是韩信不懂得在主子面前收敛自己。不懂得在适当的时机索取自己应得的那份酬劳。杰出军事才能的韩信却是一个笨拙的政治家。司马光评价韩信“以市井之利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其人”。韩信以商人的心里乘机为自己谋利,以君子的心里要求刘邦报恩,在当时的那种要求以主子为马首是瞻的社会环境未免太难。由此可见,韩信的死已经是一种必然。无论其后来谋反事实与否。

在刘邦称帝之后。韩信更是狂妄自大自持功高庇护刘邦憎恶的项羽部将,不听差遣,羞与绎侯周勃将军灌婴同等地位,笑自己后半身与樊哙为伍。不难想象种种迹象已经让刘邦生厌。难怪刘邦对他削兵权,减爵位,最终将这位如锋芒在背危险分子引到洛阳成功杀掉。剔除了自己眼中钉。这正印证了韩信自己喊的话,“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在乱世刘邦的大业需要韩信,但天下太平后他就是帝王权威的绊脚石了。

韩信的死造成其人格悲剧,他过于张扬自我,不注意收敛,过于高功自居,目空一切。在以家天下的封建帝王时代,这种臣将犯了君主大忌。这一切限制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韩信清醒的认识时务,让他变成了一个不识时务的英雄。徒劳的成了刘邦在夺取天下后一只被舍弃的棋子。

韩信的死是必然,是当时社会的必然!须不知自古“帝王多寡恩,功臣多负屈”!

标签: 评价韩信

更多文章

  • 历数中国古代被冤杀的十大名将:韩信岳飞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将军,古代名将,月岳飞

    盘点中国古代被冤杀的10大名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厉害,你辉煌,可是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盯着你,想方设法弄死你。他们跟你没有什么仇,仅仅是因为嫉妒,他们不明刀明枪的跟你动手,常常是借助一个拥有权利的蠢货去干这事儿。看到这样的冤案我们常常会无明火起,拍案痛骂。这也是历史的另一种魅

  • 韩信被冤杀:刘邦为何制造西汉史上第一大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韩信这位旷世名将,最终因“谋反”之罪横

  • 楚汉传奇第72集剧情 韩信受封齐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汉传奇,楚汉传奇第72集剧情

    楚汉传奇第72集剧情韩信思虑良久,决定在封号上加一个“假”字,修书刘邦讨要齐假王封号。刘邦接到修书破口大骂,自己在这里被围等待救援,韩信却要齐假王称号。一旁的张良赶紧用脚点醒刘邦。刘邦马上转变口风对来使说,不能给齐假王,应该给真的齐王称号,遂命人拟旨册封。项羽收到龙且的尸体,难过不已,手下纷纷请求领

  • 楚汉传奇第75集剧情 韩信举棋未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汉传奇,楚汉传奇第75集剧情

    楚汉传奇第75集剧情深夜,韩信、曹参、灌婴一起在河边喝酒畅谈。曹参问韩信为何迟迟不肯发兵广武,帮助汉王与项王决战。韩信说如果此仗能稳胜,我一定发兵,我是将帅就要对战争负责,对于没有把握的仗,我不能草率行事。刘邦去信彭越,让其发兵禹县,彭越无动于衷。田横问他原因,他说我们要抬高自己的身价,不能刘邦一封

  • 汉代第一阴谋家陈平:玩弄韩信于股掌之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阴谋家,陈平,韩信

    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很有建树,这里还不能忘了一个专业,那就是专门玩“阴谋权术”的,有时这种“专家” 的功劳恐

  • 韩信早年生活之迷:胯下之辱是忍耐还是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胯下之辱,无奈

    韩信在最有可能反叛成功的时候拒绝背叛刘邦,因为刘邦“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感恩重义的人,也是因为他曾历尽坎坷。作为一个破落的低级贵族,韩信早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有一些怎样的遭遇?这些遭遇对于他的性格和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最终也遇到了一个伯乐,

  • 韩信是怎样死的 刘邦手下大将韩信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韩信怎么死的,刘邦

    韩信(?~前196),秦汉之际名将。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二世二年(前208)投奔项梁,参加反秦斗争。项梁阵亡后归属项羽,任郎中,曾多次献策,都未被采纳。刘邦受封为汉王后,韩信即由楚归汉。初任连敖,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仍未得到重用;一度亡去,丞相萧何亲自追还,并极力

  • 韩信被杀之谜团:历史上的韩信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信,韩信之死,韩信简介,汉朝

    韩信是如何死的?从告密现象这一角度而言,秦帝国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帝国。相比后来的唐武后、明太祖、康雍时代,秦帝国写进法律的告密因为无人呼应而成了小儿科。秦灭后,刘邦建立汉朝,已经几乎被六国百姓扼制的告密文化才算苏醒过来。开国功臣韩信则成了第一个受害者。韩信是个军事天才,但他在识人处世上的智慧几乎等于白

  • 桓楚生平简介 桓楚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桓楚,项羽

    桓楚,秦末、楚汉相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部下将领。一生随西楚霸王项羽征战。桓楚生平简介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起义反秦。九月会稽守殷通,想要发兵反秦响应陈涉,使桓楚和项梁为将。不过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只有自己的侄子项羽知道桓楚在哪里,请殷通召见项羽。趁机让项羽杀了殷通,自己主持起兵。次年巨鹿之战

  • 封神榜里的姜桓楚是谁?他最终被封为什么神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封神榜,姜桓楚,东伯侯,

    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为人正直、刚强。是商纣天下八百镇诸侯之首,被封为东伯侯,是纣王之原配夫人姜王后的父亲,总镇东鲁二百路诸侯。姜桓楚的历史原型是商纣王大臣鬼侯(一作九侯),他与鄂侯(南伯侯鄂崇禹的原型)、西伯昌同为商朝三公。商纣王暴虐无道,因强言直谏被杀。当时鬼侯的女儿献给纣王,因其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