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女中豪杰的大美人郑旦默默无闻为越国牺牲自我

女中豪杰的大美人郑旦默默无闻为越国牺牲自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16 更新时间:2023/12/27 21:06:17

《卧薪尝胆》是由侯咏执导,陈道明、胡军等主演的历史剧。卧薪尝胆指越勾践为复国,甘为吴国奴隶,被放逐后不忘雪耻,励精图治,最终灭掉吴国的励志故事。在后来演变为成语,比喻人刻苦自立,发愤图强,不图安逸之快。

该剧讲述了吴越两国之争,陈道明饰演的越王勾践在战败胡军饰演的吴王后,忍辱负重,入吴为奴,取得夫差的怜悯之心,没有灭越国。后越王受尽屈辱回国后,放弃安逸的生活,天天尝苦胆,献出西施郑旦给吴王,扰乱吴国内政。最终攻打吴国,灭掉吴国,夫差也自杀身亡。

在这部电视剧中,赵子惠饰演郑旦,她的戏份很少,但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如果戏份再多些,一定会获得不少粉丝。在剧中的郑旦很会说话,情商很高。一次夫差叫她比较自己和勾践。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一个是自己国家的君王,一个是自己的夫君,硬要说谁好谁不好都会得罪人。可聪慧的郑旦三言两语就完美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臣妾不懂国事,也不懂政事,只知道大王对臣妾好,臣妾要好好报答大王。”这样的回答就很容易的获得吴王的喜爱。可见郑旦的确聪明过人,也难怪在最开始就被越王选中。

可谁知女人很容易钟情,后来郑旦爱上了吴王,可吴王一心宠爱西施,忽视了郑旦,郑旦最终为情死在了吴国。

越国郑旦

郑旦,越国美女,美貌与西施不相上下,却默默无闻。性格刚烈,为越国牺牲自我,在大家都记得西施的时候,却很少人记得郑旦。

当时西施和郑旦同被献给吴王,可郑旦性格内,西施柔弱妩媚,吴王更偏爱西施的柔弱,因而更宠爱西施。西施和吴王的故事也就被记录的多,而郑旦因为早逝,再一个得到吴王的宠爱较少,所以郑旦和吴王的故事并不被人所熟知。

当年西施还不出名的时候,是郑旦一次又一次的夸赞西施,让西施克服自卑,成为众所周知的美女。两人便成为密不可分的闺蜜,在世人都记得西施的时候,却没人能记得郑旦的功劳。西施和郑旦是被越王选中用以报复吴王的美人。她们被施以礼教,学习舞艺,整整被训练了三年之久。然后献给吴王,得到吴王的欢心,将吴王变成一个荒诞、奢靡、沉迷酒色的昏君。然而女人都比较爱吃醋、小心眼,让两人同时伺候一个男人,时间一长必然产生矛盾。所以两人的关系也不再亲密,转而变成勾心斗角、尔我诈。后来郑旦为吴王生下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孩子不久便因病离世,这一悲痛彻底刺激到了郑旦,之后她和吴王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最后以郑旦死亡而告终。

公元前473年,越国攻打吴国,吴国灭亡。这样的结局离不开西施和郑旦的努力,她们为国家忍辱负重,数十年完成自己的使命,被后人称为女中豪杰。

郑旦与西施

西施的原名为夷光,是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人。西施出生在我们浙江省诸暨市的一个小小的苎萝村。西施天生长得好看,受人欢迎。后来,吴国攻占了越国,越王勾践被吴王奴隶了满三年,终于被释放回到了越国。

从此,越王卧薪尝胆,计划着自己的复国大计。国难当头,需要美人施展美人计,西施一个小小的弱女子,愿意把自己报效给了越国,她和郑旦美人一起被越王当作了求和的礼物奉给了吴王。

郑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和西施一起齐名,且她们两个是同样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巾帼英雄。郑旦这个美人喜好舞剑,性格十分刚烈。但是这么多年以来,西施是被人所熟知的古代四大美人之首位,但是郑旦,她却是默默无闻,很少被人知晓,名气也没有西施大。

大约在公元前490年的时候,越王勾践选中了郑旦和西施以及其他美人,教她们学习礼仪,熟练歌舞,想把她们这些美人进献给吴王夫差当作为妃,以此想要迷惑吴王夫差,还可以离间吴国君臣之间的关系。郑旦和西施这些美人们她们临危受命,可以说是忍辱负重,把自己的青春和身体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她们在当时其实是扮演了使者,更准确的说是间谍的角色。在公元前473年的时候,越国的军队一举攻占了吴国都城——姑苏,越王灭掉了吴国。从一定的程度上来看,越王的成功复国于西施和郑旦的牺牲自己奉献越国肯定是分不开的。

标签: 郑旦

更多文章

  • 揭秘美貌与西施不相上下的郑旦为何少有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施,郑旦

    郑旦,越国美女,美貌与西施不相上下,却默默无闻。性格刚烈,为越国牺牲自我,在大家都记得西施的时候,却很少人记得郑旦。当时西施和郑旦同被献给吴王,可郑旦性格内向,西施柔弱妩媚,吴王更偏爱西施的柔弱,因而更宠爱西施。西施和吴王的故事也就被记录的多,而郑旦因为早逝,再一个得到吴王的宠爱较少,所以郑旦和吴王

  • 赵氏孤儿案第2集剧情:程婴夫妇被抓 救与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氏孤儿案,赵氏孤儿案第2集剧情

    赵氏孤儿案分集剧情介绍第2集回去的路上程婴还要劝公孙杵臼不用回去帮他,程婴了知道公孙杵臼实乃忠义之人。三人到了楚国境内的高盂镇,公孙杵臼看到这个镇子不大觉得这次赢救的机会很大。公孙杵臼的夫人双槐用计主动进了女牢,女牢内只有一个女人而且程婴和双槐还说了宋香的长像。这个小镇的牢记可关不住双槐很轻易的就能

  • 程婴是谁?历史上真实的程婴 程婴救孤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婴是谁,程婴救孤李树建,程婴救孤,程婴老婆

    程婴救孤故事简介:历史上的程婴是谁,程婴救孤故事,围绕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孤儿的生死存亡,程婴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与屠岩贾展开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历史上的程婴:程婴(?—约前583)春秋时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相传他是古少梁邑(今陕西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晋

  • 德才兼备的公仪休拒鱼给了后世怎样的为政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公仪休拒鱼

    公仪休向来以德才兼备闻名,遂以厚才为鲁国宰相,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博士,而也因为人谦厚为官廉洁得到众人的敬仰,其中以公仪休拒收礼物较为出名,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其中典故吧。且说公仪休的弟子子明前去公仪休家中拜访,时逢公仪休用完午餐,公仪休便和子明谈起午餐吃了什么,公仪休是一个十分爱吃鱼的人,当时午餐吃了

  • 春秋时期的鲁国宰相公仪休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鲁国宰相公仪休

    仪休为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官至鲁国宰相,才学丰厚,德行高尚,深知官场为官之道,也明白为人品性端正,因为律己守法而闻名于世,其所教导的学生均很出名。公仪休别名为公仪子,是鲁国有名的才子,是为博士,博朗群书,德才兼备,甚是有名,也正因如此,其才学优异方能为鲁国宰相。为官后,公仪休十分懂得官场礼制,也十分恪

  • 公仪休拒鱼的故事 公仪休为何拒收礼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仪休,春秋战国

    出处《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人,官至鲁国宰相,因为廉政,不收礼物,守法而被流传后世,教导的学生都很有名。公仪休在鲁国为相,这个公仪休在饮食方面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鱼。一日,就有人投其所好给他献上了一条鱼。按咱们今人的“理解”,一个堂堂相国,收人一条鱼算什么,让人直接拎到厨房去得了。可是,出

  • 曹刿抗击齐军:曹刿论战机智退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刿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齐桓公即位后

  • 曹刿是春秋时期哪国人?曹刿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刿,鲁国

    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当时齐国攻打鲁国,曹刿为其出谋划策,作战指挥。其中“一鼓作气”的典故就来自于他。历史上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及死亡的日期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或许就是指挥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在前684年,由于齐桓公不顾政治大夫管

  • 曹刿论战疑云:曹刿到底是不是鲁国的老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刿,论战,鲁国,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一点,从曹刿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曹刿何许人也?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名普通百姓。一次,齐国要来攻打鲁国,曹刿听说后,便前来见鲁庄公,要教他如何才能战胜齐国。曹刿的朋友劝他“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有那些吃肉的人谋划,你一个平头百姓跟着掺和什么?曹刿不

  • 秦孝公赢虔梁与商鞅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孝公,赢虔梁,商鞅变法

    商鞅,本是卫国庶出公子,好刑名之学,先在魏相公孙痤家做家臣。后痤病危,向惠王荐之,惠王弃之不用,于是西入秦。孝公用之,秦国富强。后经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终灭六国,一统天下。如果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么秦孝公就是千古明主,没有他创立的基业就不会有后来的统一六国。商鞅变法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