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文侯执政期间,在政治方面有何主张?

韩文侯执政期间,在政治方面有何主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9 更新时间:2024/1/3 11:48:59

韩文侯名猷,韩烈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在位共10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文侯二年(前385年),进攻郑国,占领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又进攻宋国,打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俘虏宋国国君。七年,进攻齐国,打到桑丘(山东济南)。十年,韩文侯去世,子哀侯即位。

政治主张

韩文侯时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韩文侯实行改革。继续使用严遂提倡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所讲的“术”,主要是指国君任用、监督和考核臣下的方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君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国君委任官吏,要考察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并根据考察的结果进行赏罚,提拔重用忠诚可靠之臣,贬除狡诈奸滑之人。最好采取隐密的权术,表面上不露声色,装作不听、不看、不知,使臣下捉摸不透国君的真实意图,实际上却可以听到一切、看到一切、知道一切,这样就可以做到“独视”、“独听”,从而“独断”。

韩文侯时期,严遂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需要指出的是,申不害的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效果远不如魏、秦等国。

韩文侯时期的韩国在现在的河南一带,《史记》上有这样的记载:“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也就是说,韩国祖先最初是被封于“韩原”这个地方的。致韩厥之时,列为晋国六卿之一,即“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子之子宣子徙居州。宣子子贞子徙居平阳。至于“郑”这个地方,最初不是韩的领土,而是另外一个诸侯国——郑国。 《史记》记载“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我们知道,春秋与战国分野的标志就是韩、魏、赵的三家分晋。所以,说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应该是郑。《史记》记载韩文侯时期韩的疆域范围:“九年,秦虏王安(韩最后一个王),尽入其地,为颍川郡。”以上资料说明,韩的领土范围大致应是黄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颖水之滨,故在河南界内,郑州、洛阳之间,西北与山西接壤,南不过淮河一线(当时是楚地)。

标签: 韩文侯韩国

更多文章

  • 韩文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文侯,韩国

    韩文侯名猷,韩烈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在位共10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文侯二年(前385年),进攻郑国,占领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又进攻宋国,打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俘虏宋国国君。七年,进攻齐国,打到桑丘(山东济南)。十年,韩文侯去世,子哀

  • 韩烈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他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烈侯,韩国

    韩烈侯,姬姓,韩氏,名取,韩景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在位共13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烈侯在位时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于是实行改革。韩烈侯在位初期,叔父侠累任相国,大臣严遂(字仲子)与侠累争权结怨。公元前397年

  • 韩景侯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司马贞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景侯,韩国

    韩景侯,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在位共9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408年,攻打郑国 (韩灭郑之战),夺取雍丘。公元前407年,韩军在负黍遭郑军击败。公元前403年,与赵氏、魏氏一同受封诸侯,正式建立韩国。公元前400年

  • 韩景侯执政期间,在政治与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景侯,韩国

    韩景侯,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在位共9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408年,攻打郑国 (韩灭郑之战),夺取雍丘。公元前407年,韩军在负黍遭郑军击败。公元前403年,与赵氏、魏氏一同受封诸侯,正式建立韩国。公元前400年

  • 韩景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景侯,韩国

    韩景侯,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在位共9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408年,攻打郑国 (韩灭郑之战),夺取雍丘。公元前407年,韩军在负黍遭郑军击败。公元前403年,与赵氏、魏氏一同受封诸侯,正式建立韩国。公元前400年

  • 智伯索地,韩康子为何加倍奉送?害怕智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智伯,晋国,韩康子

    在春秋末年,晋国国君已经没落,朝政大权掌握在晋国的四个大夫手上,也就是韩、赵、魏、智四家手中。当时,智伯的土地最多,实力最强,韩赵魏三家不得不听命于智伯。可是,就算智伯再怎么强大,也不过是和韩赵魏三家一样,是大夫身份。大家彼此平等,并没有统属关系。可是,任何一个时代,道义大多屈服于强权。面对强大的智

  • 荆轲为何要去刺秦王:荆轲刺秦王燕王喜知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荆轲,秦王,荆轲刺秦王

    荆轲是由燕太子丹派遣前去刺杀秦王的,事情不但没有成功,荆轲被杀死在秦宫大殿,还引来了秦国大军,一定要将燕国先灭掉。秦始皇二十年(前227),秦王嬴政诏令攻击赵国的军队攻燕,带兵将领是大将王翦。燕国、代国发兵抵抗秦军,燕军在易水西被秦军击溃。第二年,秦王继续向王翦部增兵,终于打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国

  • 燕惠王即位后,为什么田单的火牛阵轻易攻破了燕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燕惠王,战国

    你们知道乐毅才能出众,为何燕惠王即位后,燕国被田单的火牛阵轻易攻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战国时期,燕国有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乐毅,燕昭王在位之时,协助昭王使燕国迅速强大。哪怕有人挑拨离间,燕昭王对乐毅深信不疑。可是这种信任并没有延续到燕昭王的儿子燕惠王的身上,导致燕国被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

  • 燕惠王为什么要黄金台换将?是因为猜忌乐毅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燕惠王,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燕惠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燕国是西周时期的开国诸侯,国家的统治者为姬姓,是西周的国姓,因此,在燕国人民的骨子里就有一种身为贵族的自豪和骄傲,这让他们在许多年的发展当中故步自封,不愿意改变祖宗留下来的规则和发展形势。所以,燕国一直都是战国时期比较

  • 用人不疑:燕国大将乐毅为何被燕惠王逼迫出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乐毅,燕惠王

    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只有莒城和即墨没有攻下,乐毅认为单靠武力征服,即使将这两座城攻下也不能征服民众的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因此,他便改变了策略,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想从根本上瓦解齐国。这样过了三年,这两座城还在齐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