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体育讲究君子之争 天子通过射礼选诸侯

古代体育讲究君子之争 天子通过射礼选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1/24 5:51:12

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人是怎么进行体育运动的?中国古人的体育精神如何?11月24日,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张吟午做客关山月美术馆,从古代物中选取体育竞技的场面,和现场观众分享了她在文物研究中认识的中国古代体育。

此次讲座是由本报参与主办的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第80期。讲座围绕2012年四方沙龙的主题“艺术中的生活”,以《其争也君子——从文物看中国古代体育》为题,展现了中国古人君子之争的体育精神。

从文物看中国古代体育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明确的体育概念,“体育”这个词汇是19世纪末从国外引进的。中国古代体育是循着生产技能、练武、养生、娱乐这几条线索发展的。比如射箭一直是获取生活资料和军事行动的手段,蹴鞠在汉唐是练兵的项目,到宋朝才成为单纯的娱乐,而捶丸和围棋则始终是娱乐活动。

张吟午从射箭、投壶、骑马、长跑、举重、冰嬉、棋弈等13个项目,全面介绍了古代体育的面貌。从画像砖、丝织物、青铜器、唐三彩、岩画、漆画等不同文物上截取体育画面,带领观众回到古代体育运动的现场。

古人擅长花样滑冰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起源于西方的体育盛会,近代的很多运动也是从西方传入,但事实上,很多运动在中国古代早已产生,比如长跑。张吟午介绍,在古代军中,走和跑是重要的训练项目。早在战国时期,军队中就有在车马前面徒步跑的“伍伯”。到了宋代,政府设置了 “急角递”,用于急行传送书信或探送情报,有金字牌急脚递日行五百余里。元代禁卫军开创了一种叫“贵由赤”的定期长跑比赛,在元大都和上都分别举行,距离为90公里。

再比如滑冰,中国古人不仅滑冰,而且还是花样滑冰。在现存的《冰嬉图》中,可以看到各种姿势的滑冰竞技。清室祖先世居长白山,除了狩猎和骑术,还特别擅长滑雪。后来清王室入主中原,滑雪仍是一个军事训练科目。

在古代体育中,还有不少和现代运动相似。在汉画像石砖中保存着很多“百戏”图案,其中有不少体操动作,比如单手倒立、翻筋斗。另外,曾在唐代风行一时的“蹴鞠”,被视为中国式的足球运动。而古代的“捶丸”则和现代的高尔夫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宋代瓷枕上的《童子捶丸图》中可以看出。

射箭场上的君子之争

最早的体育运动射箭起源于狩猎,早在石器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狩猎中开始射箭,这也是延续至今最古老的体育运动。谈到射箭,张吟午特别提到诸侯的“侯”字。在甲骨文中,“侯”的字形上面像张开的一块布,下面是朝上的矢(箭头),表现了中靶的瞬间,这个字的本意是箭靶。在古代天子举行大射,称作“射侯”,“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所以,善射者备受尊崇,这就是诸侯之“侯”的来历。张吟午向观众展示了战国宴乐战纹铜壶上的嵌入图案,左侧堂上有五人正序列持弓待射。

“射”被孔子列入君子六艺之中。古人把射箭和礼仪联系起来,认为礼射立德正己。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呼!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儒家认为,射手在赛场的进退必须符合礼规,内志要端正,外体须挺直,握持弓箭稳定牢固,然后才能射中目标,这一过程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所以,古时候天子通过射礼选拔诸侯。儒家认为,射礼中蕴含着仁厚之道,所以要通过礼乐来提升射事的品质。

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中国古代体育竞技不仅讲究礼仪,而且强调公平竞争。由原始摔跤演变而来的相扑运动曾在宋代风靡一时,宋代称相扑比赛的规则叫“社条”,称裁判为“部署”,赛前双方要立下生死文书,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暗算。所以,不论中国古代相扑还是现代日本相扑,比赛前都要张臂抬腿,以示没有携带暗器。

另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是围棋,围棋是用智慧娱人生的棋弈。中国人对围棋是很推崇的,东晋开始就把围棋叫做“手谈”,它有智、明道、怡情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智慧的体现。围棋的规则很简单,但是变化繁复,强调掌握全局的能力,所谓“推弈可以尽达生之旨”。

张吟午认为,中国古代体育中所表现出的君子之争、和谐共存,也符合今天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赛场上的“君子之争”是一种由规则掌控和道德指引的有序竞争,中国古代体育提倡的精神和规则,今天仍然可以继承。

标签: 古代体育君子之争诸侯

更多文章

  • 燕国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燕昭王与“千金买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燕昭王,黄金台,千金买骨

    《千金买骨》,出自《战国策·燕策一》,说的是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 ,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故事流

  • “燕王哙行禅让”的具体情节是怎么样的?“燕王哙行禅让”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战国,燕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燕王哙行禅让”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燕王哙行禅让是燕国史上一件比较著名的故事,在外人看来燕王哙的行为或许有些匪夷所思,君王给相国禅位,实在让人看不懂。子之的确是一位能人,并且深受燕王哙的赏识和重用,不过禅位给一个外人,势必会让太子等人心生不满。所以燕国不久后

  • 燕王哙为什么会选择禅让呢 只因为耳根子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燕国,禅让

    还不知道:燕王为什么会选择禅让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战国群雄争霸的年代中,大家都想着如何壮大实力,所以产生了法家、兵家的大流行。此时,最不爱诸侯待见的是讲仁义道德的那一套。像商鞅初入秦国,与秦公交谈时,第一天讲黄老之术,第二天讲尧舜之道,第三天讲变法图强

  • 揭秘:孟子为什么无法接受“燕王哙行禅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孟子,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孟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孟子在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治国理念与王道的理想。通俗地说,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把人民放在心里,对人民好一点,通过减少税负、减少战争等手段,发展生产,富裕百姓,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从这个逻辑出发,孟

  • 苏秦与燕易王母亲私通 苏秦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秦怎么死的,苏秦

    苏秦相六国的说法由来已久,据《史记》所述,苏秦联盟诸侯,并佩六国相印,但后世亦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苏秦与燕易王母亲私通前无古人的六国丞相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代东周洛阳人,为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一生,表面上摇摆不定,实际上一直忠于燕国,因为燕国是第一个接受他、愿意任用他的国家。苏秦为了燕国利益

  • 苏秦为何要去齐国做卧底?与燕易王母亲私通暴露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秦,齐国,卧底

    导读: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代东周洛阳人,为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一生,表面上摇摆不定,实际上一直忠于燕国,因为燕国是第一个接受他、愿意任用他的国家。苏秦为了燕国利益考虑的合纵抗秦政策,对燕、赵、韩、魏、齐、楚六国都有好处。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才华,挂上六国相印,让秦国军队十五年不敢跨出函谷关。东周时代

  • 燕庄公:春秋时期燕国国君,司马贞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燕庄公,燕国

    燕庄公,姬姓,名不详,燕桓侯之子,是春秋时期燕国君主,在位共33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691年,燕桓侯去世,燕庄公继位。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庄公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率军救燕,击败山戎。燕庄公为表感谢,亲送齐桓公到齐国境内。当时只有天子

  • 燕国第一位国君:揭秘燕侯克的流浪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燕侯克,春秋

    《礼记》载:“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周武王还没有正式即位就匆忙分封蓟国,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周武王非常重视蓟国所在,还有就是殷商旧族所逃亡的方向正是蓟国所在。后来周人分封燕国,周天子亲族力量也在这个地区建立国家,但一个地区内是不可能允许两个强国存在的。因此燕侯克刚刚开始建设燕国之时

  • 姬奭是谁?他为什么会被尊为西周法官中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姬奭,周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姬奭的故事。法官在人们心中,一向是一种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处理案件的人物,是非常公正的形象。那么在古代社会,这样的人物大家也能说出几个,比如最出名的公正人物包拯。如果时间再往前数,到西周时期,也

  • 昌平君从秦相到楚王都经历了什么?最后为何反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昌平君,昌平君反秦

    昌平君从秦相到楚王不是没有原因的,昌平君非常懂得进退,另外昌平君是知道轻重厉害,甚至可以说昌平君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那么昌平君从秦相到楚王都经历了什么故事呢?昌平君本来是楚国中的饱读诗书的翩翩公子,可以说是本来便是前途无可限量的一个人,但是因为是出生在帝王之家,所以昌平君早年便被秦国当做人质困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