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老子为何在《道德经》里说“国家昏乱,有功臣”

老子为何在《道德经》里说“国家昏乱,有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36 更新时间:2024/3/13 0:19:59

先来看看我们历史上的我们的几大忠臣出现的时间点:

第一: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

第二: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还有:比干(商末),文天祥(宋末)。

但是他们的出现有没有改变朝代的命运呢?

像一个企业要倒闭时,员工都要跳槽,有两个人坚决不跳槽,与企业共存亡,老板说,只有这两个员工对我最忠诚了。

可是这样又能改变得了企业的命运吗?咱们用脑袋想想顶多是多了两个炮灰而已。

其实好的国家和企业不需要忠臣,好的国家体系已经在问题还没有出现时把问题都解决了。

在体系内的改错机制就像一个人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能正视别人的意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上古时代讲“保家卫国”,而保家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想明代和满清打仗,满清占领了中国,然后出现了什么情况,60年内,还有人反抗,后面就没人反抗了,然后拍个连续剧《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一样,然后大家还觉得那些人很有手腕,很懂得计谋啊,好崇拜。

所以那些明末的忠臣们去哪里了呢?他们回头看是不是死的很不冤呢?

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主要不是看哪个打赢了哪个,哪个民族的繁衍生存能力强,哪个就会强大。满清人到现在能写满文的不剩10个不到了嘛。如果二战时日本占领了中国,说不定也是这个结局。

当年的蒙古族又去哪儿了呢?

当年租界的时候,租界里面平安喜乐,租界外战火纷飞,所以很多老百姓把租界的界碑往外移,希望自己家被划到租界里面。

现在的历史书写,那些殖民者偷偷把自己的范围扩大多少多少公里。其实很多都是老百姓们在做的。

所以说一切违背人性的,违背规律的,都是白搭。

周代的时候很注重家庭利益的保护,人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家。春秋之后,不断地把国的地位不断往上提,超过了家的意义。

所以看也是《终南山主人》书中的那个古公,为了减少民众的伤亡,他宁可自己搬家,让出君王的位置。这也让我联想到,二战时,直接投降的那些国君,不做任何抵抗,为了保住人民和城市。

标签: 老子道德经岳飞

更多文章

  • 古人乳名趣谈:“老子”或是乳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乳名,古人

    在中国古代,婴儿自呱呱落地之日起, 三个月内便是“成名”期,即在此期间父母要给孩子起个名字。据《周礼·地官·媒氏》载:“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这有似今日的出生证。“名焉”,其意思就是“小名”、“小字”或“乳名”。孩子的乳名,一般都是由父母起的。社会上的人,其乳名虽纷繁各异,但命名

  • 太上老君是老子吗?历朝都有分神下界授道的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上老君,老子

    太上老君,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老君”。道教天神,传说中的道教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无数,因其传

  • 三国历史当中十大父子英雄:老子英雄儿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历史,英雄

    TOP10 邓艾与邓忠邓艾是曹魏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他长期驻守西南与蜀军对垒,是阻止姜维北入中原、拱卫两京安全最重要的一道屏障。邓艾智勇双全,胆识过人,能够跳开兵法常规的束缚和桎梏,切换视角,另辟蹊径,想旁人之不敢想,行他人之不敢为,越过阴平小道奇袭西蜀腹地便正是邓艾平生的最大杰作,一战而灭蜀汉,

  • 函谷关:两千多年前老子被勒索写下《道德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子,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北15公里的王垛村,是秦国东边的门户,贾谊在《过秦论》中屡次提及。历史上,它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还是一个文化圣地。函谷关之所以成为文化圣地,还和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勒索”事件有关。周朝时,把守函谷关的长官是一个叫尹喜的人。一天,他在关楼上看见东边有紫色的祥云飘来,知道有贵人

  • 国学源流:《老子》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五大哲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老子,传承,哲理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 老子一气化三清是怎么回事?三清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老子,一气化三清,神话故事

    “一气化三清”最早出自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写的是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简称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说化身老子,后因出现“一气化三清”之说,由一尊神变为三尊神,以太上

  • 历史上的今天2月9日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2月9日

    前600年02月09日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在2615年前的今天,前600年2月9日 (农历三月十三),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聃(音dan第一声),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

  • 老聃、老莱、太史儋:哪位才是历史上的真老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老子,老聃

    真正的智者是寂寞的,那是因为他的思考,世上鲜有人能够理解。他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思考着这个世界,当他对这个世界绝望时,便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飘然而去,留下谜一般的五千真言——《道德经》,还有他谜一般的身世……这个人就是老子!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故又称老聃,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

  • 老子活了多久?老子真的是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老子

    老子活了多大?老子真的是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吗?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提及,老子能活到160多岁。也有的人

  • 元成宗是怎么继位的?子凭父贵沾了老子的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成宗,继位,元朝

    元成宗是怎么继位的?铁穆耳,中国元代皇帝,忽必烈次子真金第三子,名铁穆耳。至元三十年(1293),统军镇守漠北,受皇太子宝。次年,忽必烈去世,由于其母阔阔真可敦与权臣伯颜、玉昔帖木儿等的支持,铁穆耳继帝位,建元元贞,后改大德 。遂罢侵日本、侵安南之役,减免江南地区的一部分赋税,又令编辑整理律令。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