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令人惋惜的颜回之死:和他的老师孔子不无关系

令人惋惜的颜回之死:和他的老师孔子不无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3/12/31 17:12:19

如果有人说,颜回纯是让他的老师孔子那老东西给害死的,大伙肯定会以为他在胡说八道。不过大家信也罢,不信也罢,颜回确实是死在孔子手里的,历史就是证据。

颜回,姓颜名回字渊,又称颜渊。春秋时鲁国人,家贫,聪明好学,志远大,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经夸奖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颜回居七十二人之首,曾被封为“复圣”。对老师的话,颜回理解得最快,落实得最好。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人物,仅仅31岁,便死在孔子的手里,这不能不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不然的话,我们现在不会只说孔孟之道,而要说孔颜孟之道了。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化悲痛为力量,其损失也是无法挽回的。

读者可能着急了,东拉西扯什么呀,孔子是怎样害的颜回,你倒快说呀!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用现在的标准来说,颜回是一个又听话,又懂事,学习又刻苦的好学生。对颜回来说,老师的话,就是他的行为准则,贯彻起来保证不走样。他不会让老师有半点失望,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克服学习中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孔子对身边有这样的学生非常骄傲,他激动地在全体学生大会上表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我们说,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大家还不信,颜回的生活就这样被孔子的这句话锁定了,定型了。你是颜回吗?好,是颜回就要喝凉水,居陋巷,饿肚皮,睡凉炕,还必须强颜欢笑,做快乐状,不改其乐。

说心里话,没有人愿意过那种贫困的“人不堪其忧”的生活,颜回也是人,他也同样不堪其忧,他也希望像人一样地生活,别的同学有电脑他也希望有,别的同学打手机,他也希望碰一碰,别的同学周末和女同学一起唱卡拉OK,他在图书馆里就坐得住?别的同学假期坐飞机去旅游,他就愿意一身臭汗去打工?别人一身名牌,有时耐克,有时阿迪达斯,他却光着脚没鞋穿,心里会很舒服?他没有这些条件,所以他努力学习,拼命读书,目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贫困。古人读书的目的非常简单,不像我们今天报效祖国呀,建设家乡呀,他们直截了当,就是要出人头地,就是要荣华富贵,就是要学成武艺,货与帝家。人们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道理是那样地浅显,颜回岂能不懂?

颜回属于学生当中的贫困生,孔子应该了解这一点。所以,他应该千方百计解决颜回的困难,或发动同学资助一下颜回,捐献一点爱心,或把学费减免一点,或在学校周围找点什么活,或做点家教,或打打工,补贴一下生活,或争取银行贷点款,毕业之后偿还。可是孔子没有那么做,而是不合时宜地把颜回树为居陋巷而不改其志的典型。一个人一旦成为典型,问题便会接踵而来,走入典型的怪圈不能自拔。有的同学本来很有钱,想资助一下也不能了,就是颜回自己也不敢要了,只能是老老实实地不改其乐,做一个过得硬的典型,不能让老师失望。饿得饥肠辘辘也乐,病得爬不起床也乐,结果就乐在其中地撒手人寰了。

可是孔子自己却不这样,《论语》中说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不食之矣。”如此多的讲究,如果拿出一点点给自己的学生,颜回也不至于饿死。

所以,像孔子这种人,实在可恨至极,要人家艰苦奋斗,自己却享尽人间富贵。自己吃得肥粗老胖,一直活到73岁,搞得先进典型们不食人间烟火,有皮夹克不敢穿,有英格表不敢戴,处了对象不敢露,有了烦恼不

颜回死了,孔子假惺惺地放声大哭,“天丧予!天丧予!”可是,任凭老先生如呼喊,颜回也是听不到了。

惜哉回也!你的死毫无价值,如同一个被立了牌坊的贞节烈妇一样,满足了孔子的需要,成全了孔子的名声,成为孔子教育成果的一个点缀,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孔子爬上圣人的高位做了一级结实的台阶。

回也惜哉!

标签: 颜回孔子儒家

更多文章

  • 颜回是怎么死的?孔子爱徒颜回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回,孔子

    颜回怎么死的?在电影《孔子》中,是这样讲述颜回之死的:孔子一行决定结束周游列国的行程,急急忙忙赶回鲁国;寒冬腊月,冰天雪地,他们赶着马车驶过一条冰封的大河,不料冰面开裂,载着满是书籍简册的大车倾覆,简册落入水中;颜回一见,毫不犹豫跳入水中,一次次潜入水底,捞出了一捆捆简册,他也因为冰冻和劳累而牺牲了

  • 揭秘:孔门高徒之一子贡为何说不了解师傅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子贡,春秋

    孔子一生号称有弟子三千人,成名之士有七十二,而在所有贤人当中,子贡是寥寥可数的几位常年追随孔子,并且深得孔子信赖的弟子之一。按照道理来说,子贡不但应该了解孔子,而且必须是孔子的知音,超级粉丝才对。可是,在子贡和齐景公的对话中,子贡却说不了解孔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一天,齐

  • 史记中记录的土豪:子贡的眼光可以当炒股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子贡,史记,土豪,

    英国人胡润在中国搞富豪榜,引起很多热闹也给不少人惹下麻烦。其实这玩意咱们中国古已有之,就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文中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 代众多的豪民巨富,述其创业经过,致富之术,财产规模,十分耀眼。重视经济活动、民生日用,这表现了司马迁卓绝的见识,但列述富豪事迹,应该也有契合大众 好奇心理

  • 中国历史第一钻石男:孔子手下的优秀学生子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子贡,孔子,颜回,

    孔子的学生子贡(前520—?)如果放在今天,一定是炙手可热,令无数女性心向往之的钻石男,他符合现在几乎所有的择偶要求:出身名门——卫国贵族之后,几世先祖都是士大夫;自己的外祖父还是卫国的大臣;父亲是个富足的商人,家里很有钱。慷慨多金——除了家里有前,他自己也非常会赚钱。追随孔子之后,孔子一行都靠他资

  • 孔子学生的实战技巧:子贡巧言联合三国灭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子贡,夫差,勾践

    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吴王夫差是被越王勾践弄死的,怎么扯到子贡、孔子身上去了呢?这么说是有根有据的,《史记》的孔子诸弟子列传里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孔子号称有弟子三千,里面有七十二个贤人,子贡就是这些贤人中的一个。子贡的全名叫端木赐,端木是一个复姓,近代人写武侠小说,就喜欢给侠客们取名字时用复姓

  • 儒门财富传奇:孔子学生子贡如何登上富豪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子,财富,富豪榜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当一个文化人走红时,我们会想到这背后会有一个团队,从资金、宣传、包装等方面进行运作,从而吸引社会的眼球,让这些眼球看见文化,看见阐述文化的文化人,对,文化就是要看见。孔子讲究内涵,并不屑于炒作,孔老师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兴焉。”老天爷说过一句话吗?可四季照常运转

  • 史上第一钻石男子贡:遗憾不知帅不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钻石,子贡

    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如果放在今天,一定是炙手可热、无数女人心向往之的钻石男,他符合现在几乎所有的择偶要求:出身名门卫国贵族之后,几世先祖都是士大夫,自己的外祖父还是卫国的大臣。父亲是个商人,家里很有钱。慷慨多金除了家里有钱,他自己也非常会赚钱,追随孔子后,不仅孔子一行都靠他资助,自己还在后来的岁

  • 卜商事什么人?孔子的得意门生,长寿于一百多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卜商,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卜商事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位历史伟人。提到他时,很多人都会想到其门下有着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位尤其优秀,被并称为“孔门七十二贤”。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可谓十分先

  • 七十二贤孔门十哲之一:孔子高徒卜商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七十二贤,卜商,生平

    导读: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以文学著名,与孔子论《诗》,独阐精微,孔子赞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之辈恪守孔子之道,而是颇具独创精神和异端倾向。孔子教诲他道:“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夏任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 史上的最强内奸郭开:成功帮助秦国灭亡了赵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史郭开,秦国,赵国

    战国时代,七雄征战不已,名将名臣如星河闪烁。郭开,一个在历史上毫无政绩、毫无霸气的赵国朝臣,却能因为他的存在,使得赵国加速了被秦国灭亡的步伐。郭开那个年代的秦国,已经是一条两眼发青光的鲨鱼,只要有一点血的味道,立即就会张着血盆大口瞬间而至。其他六国就像可怜的鱼儿,有病也不敢咳嗽,生怕咳出些血丝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