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轲死后好友高渐离继续刺秦 因视觉差失败被杀

荆轲死后好友高渐离继续刺秦 因视觉差失败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77 更新时间:2024/1/25 17:41:41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幕壮剧,历来有赞有弹,比如说,陶渊明盛赞荆轲的侠义勇烈,柳宗元则批评荆轲的浅见寡谋。同样是《咏荆轲》,他们竟吟咏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味。陶渊明的《咏荆轲》能够成为千古名篇,不仅以诗艺取胜,以激情取胜,而且以历史观取胜。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滋,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要问什么古诗能使人读后荡气回肠,这就是一个现成的范例。一向只被人认定有清奇逸气的陶渊明,胸中竟然也有跌宕豪气,这岂不令人吃惊?他对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大加赞美,对荆轲功败垂成、身遭显戮的命运则深表同情,他的历史观彰显无遗:反抗暴君的义士永远值得纪念。不必说得太直白,这就足够了。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对荆轲之死则不存丝毫同情。“造端何其锐,临事何趑趄?长虹吐白日,仓促反受诛。”这等于责备荆轲有良好的开端,却无美妙的收场,简单以成败论英雄;接下去,他的非议更加升级,“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这等于指责荆轲为燕国灭亡的祸首。

但稍加分析,道理上全然站不住脚,韩、魏、赵、楚、齐五国都很乖态,并未派遣刺客去刺杀秦王,不也都相继亡国了吗?燕国灭亡(公元前222年)在六国之中只比最晚灭亡的齐国(公元前221年)早了一年,由此即可见出,荆轲刺秦王与燕国亡国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刺秦也亡,不刺秦也亡,燕国无法幸免于难。

柳宗元对荆轲不在第一时间刺死秦王,却要活捉他,也不以为然,“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荆轲确实想效仿曹沫劫持齐桓公的故事,劫持秦王嬴政,逼迫他签订归还诸侯领土的契约。这个想法确实有点天真。

说到“勇且愚”,韩、魏、赵、楚、齐五国中多的是“怯且智”的大臣,他们又做了什么丰功伟业?后来,晋朝更有一大批“怯且智”的清谈之士,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是眼看着就黄了吗?西汉第一谋士张良能够坐镇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总不能简单地归入勇且愚的行列吧?可他年轻时也同样带着勇士和大铁椎在博浪沙刺杀过秦始皇,可惜只砸中副车,功亏一篑,所幸的是他逃出了生天。英雄多半是荆轲和张良那样的勇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胜而为之,明知不可活而为之,若套用鲁迅先生的语式说,这样硬朗的傻子才是英雄,才是民族的脊梁。

荆轲牺牲了,燕国灭亡了,但天下义士对于暴君嬴政的仇恨并没有一笔勾销。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一度改名换姓,替人做苦工,后来忍不住技痒,重出江湖,以击筑而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和特赦(代价是用马粪熏瞎他的眼睛)。随着他与秦始皇的距离日渐靠近,高渐离想为老友荆轲报仇的心情也愈加迫切,他将铅水灌注在乐器中,找个近身的机会去扑击秦始皇,由于视觉不够灵敏,未能成功。秦始皇一怒之下,杀害高渐离,从此再也不敢接近六国之士。

标签: 荆轲高渐离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的真实的琴师高渐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琴师高渐离

    高渐离是战国末期燕国人,在击筑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和荆轲是很好的朋友,在西汉刘向所编定的《战国策》中可以从中得知高渐离的故事。荆轲前去刺杀秦王之时,高渐离在易水河畔为友人击筑送行。高渐离的击筑声悲凉慷慨,听者都留下了热泪,荆轲附和高渐离的击筑声,吟唱出千古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

  • 战国时期剑客荆轲与琴师高渐离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荆轲与高渐离

    这是一对好基友。因为在荆轲刺杀失败,众人为自保四散逃跑之后,只有高渐离一人还回来再次刺杀秦王,不管他是为荆轲报仇,还是为了国家大义。先来看看这两人是如何认识的。有时候你一时兴起交的朋友可能就是你以后一生的挚友,这话说得在理。这两人是无聊在集市上斗酒认识的。你总不能希望两个男人是因为逛街看上同一件衣服

  • 著名剑客荆轲与琴师高渐离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剑客荆轲,琴师高渐离

    汉代初期的时候,楚元王来到彭城做藩王,他实行兴文息武,崇尚儒道思想,广招天下文人贤士。有一个名叫左伯桃的人,自幼失去双亲,有治国治民的学识,然而当时朝政一直没有对文人重视,直到五十多岁了,也没有外出求官。左伯桃听到楚元王遍寻贤才的消息后,决定前往楚国。他独自一人戴着一卷书籍上路,时值寒冬,天上又下起

  • 高渐离是谁 高渐离的生平简介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高渐离

    历史上的荆轲刺秦转瞬就过了几千年,当我们再回头回顾这件事的时候,除了能够看到当年在风萧萧、水啸啸边,高歌着:“壮士一去夕不复返。”的荆轲,我们还能记住另一个悲壮的身影,他就站在荆轲的身边,他坚定的眼神里,满含深情的热泪。《史记·刺客列传》文字记载:秦有荆轲之事。一句话引出来了一场巨大的刺杀阴谋,太史

  • 高渐离为什么要刺秦 高渐离刺秦的时间是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渐离

    高渐离其实是荆轲刺秦的延续,荆轲作为一个刺秦的先导,很多事情都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比如自己的性命,而很多事情又由自己操纵,比如自己的抉择,他可以选择临阵脱逃,也可以选择归隐,但是他觉得在他的身上背负了太多,他不能卸下的责任,他必须要担负的责任,于是,他临走的那一刻,他才显得如此地从容和决绝。荆轲刺秦

  • 秦时明月剧情介绍第9集 高渐离欲重建七杀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时明月,历史剧

    当年,小高从火海中救出了盖聂,却又被嬴政派来的杀手围攻,右腿受到重伤。此时正好墨家弟子赶到,将二人救出,送到了鬼谷子的隐居处。盖聂本名姬大仁,父亲姬明夷与鬼谷子是好友。鬼谷子向大仁道出七杀门被灭的背后主使就是嬴政,为了保护大仁,安慰老友的在天之灵,鬼谷子决定让大仁改换身份,收为自己的关门弟子。小高将

  • 秦时明月剧情介绍第8集 高渐离刺杀雁春君未遂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时明月,历史剧

    当年荆轲为报燕国太子丹与鞠玄公子的知遇之恩,舍弃了自己隐居山林的心愿,只身刺杀秦王。在行刺前,盖聂答应荆轲必当全力相助。荆轲刺杀失败,为了让盖聂博取秦王的信任,主动死在盖聂剑下,含笑而去。少羽从雪女那里得到了可以在妃雪阁内畅行无阻的飞雪兰香佩,带着月儿和天明在妃雪阁内四处参观游玩。雪女最近打算开办一

  • 刺杀行动前荆轲在等谁 是高渐离还是另有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荆轲,高渐离,

    荆轲在等谁荆轲成年后,和卫元君说他的剑术并没有得到卫元君任用,经过榆次,见盖聂,和他讨论剑术,盖聂不同意荆轲的说法,对荆轲瞪眼,荆轲离去,到了邯郸和鲁勾践比划,两个人有不一样的看法,鲁勾践生气大声骂荆轲,荆轲没有争辩,默默的逃走了。荆轲到了燕国,认识了一个宰狗的屠夫又认识了好友高渐离,三人常常喜欢一

  • 高渐离与栎阳公主的故事 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渐离,栎阳公主,

    高渐离与栎阳公主秦始皇吞并六国后,统一了天下自称为“始皇帝”,他将荆轲等燕国人士全部处死,对太子丹进行了流放。高渐离身为秦国的俘虏,他的头上被秦王烙上“囚”字,得知高渐离在声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秦始皇下令让高渐离为自己谱写一曲“秦颂”。高渐离誓死不从,以绝食和秦王抗争。栎阳公主得知高渐离这一行为后,

  • 白凤和高渐离是什么关系 他们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凤,高渐离,

    白凤和高渐离白凤和高渐离都是武侠动漫《秦时明月》中的人物,俩人在武功上平分秋色,实力都不可小觑。在《秦时明月》第三部《诸子百家》中,白凤和高渐离有过招,分别在第十三集凤舞水寒、第十四集高山、第十五集流水中有提到白凤和高渐离。卫庄曾经评价过白凤的速度,他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追上白凤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