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张耳与陈余如何成为仇人?

历史上张耳与陈余如何成为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75 更新时间:2023/12/22 12:38:54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怨无爱的恨。历史上有很多机缘巧合的事情,有些人因为某些事而相互仰慕,而又因为某些事分崩离析。比如张耳陈余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后来又因为相互指责和埋怨疏远了对方,最后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故事是这样的。当时张耳是魏国公子无忆的宾客,曾经一贫如洗,可是一位土豪却发现张耳很有才干,便把女儿嫁给了他,借助岳父深厚的家底,张耳结交了很多名流。同郡的陈余也是个有才干的人,对张耳的故事耳熟能详,前去拜谒,果然是个不俗的汉子,于是就把张耳当作自己的兄长侍奉,就这样二人的关系非常好。

当时正是秦朝末年,反对秦国暴政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那时候,陈胜吴广是反秦的总指挥,二人便在陈胜吴广手下效力,后来发现陈胜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就追随陈胜的大将武臣北征,攻取赵国,他们奉武臣为赵王,陈余作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他们想着一旦武臣做了天下,这天下不就是自己的了吗,也算是同享富贵。

可惜历史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很多不可言说的故事,这时候武臣因为做事不周密,被手下大将李良杀死。陈余闻听,非常恼火,于是带兵讨伐李良,李良投降了秦将章邯。张耳陈余趁机拥立赵国贵族赵歇为赵王,当然大权仍是二人把持。

如果一直如此,张耳陈余似乎能一直友好下去。可惜的是考验二人的机会来了,这时候秦国章邯率军来了,大军直逼巨鹿郡,那章邯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曾经带兵击溃了定陶,杀死了楚国大将项梁,各地前来解救的义军都作壁上观,包括陈余的几万士兵。张耳的儿子张敖就在巨鹿城下,他多么希望有人站出来替自己出头,可惜没有结果。张耳知道陈余和自己最为贴心,于是派兵求救,可陈余不为所动,说自己前去肯定是无谓的牺牲。张耳打发的人回去了,立刻又派人前去,说我们是生死与共的弟兄,难道你见死不救?陈余说:靠我这一点兵力,想和章邯抗衡,肯定是凶多吉少,但因为张耳再三邀请,于是便派了5000人前去解救,当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陈余的5000人全军覆没。张耳继续派人请陈余出兵,陈余自然不敢再带兵,就这样二人反目成仇。

巧的是项羽杀死了宋义,然后带兵破釜沉舟,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章邯,当然也解了赵国的围。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是张耳陈余还在一味的埋怨对方,张耳还说陈余不该见死不救,陈余却说自己率兵徒劳无功5000人不都是为了做了牺牲吗?双方争执不下,陈余气坏了,于是带一百个人出外散步,可张耳却趁火打劫,趁机收编陈余的队伍。

是可忍孰不可忍,陈余决定与张耳决一死战,再去寻找张耳,已经找不到了,张耳投靠了刘邦;而陈余拥立了赵歇,最后成为河北最大的军阀割据势力。后来,刘邦与项羽决战,请陈余参战,陈余的理由就是杀了张耳。

标签: 张耳

更多文章

  • 项羽的常山王张耳为何要投靠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耳

    “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为其奏请了刘邦将张耳封为了赵王,后来张耳助刘邦打败了项羽,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大功臣!从张耳在两主之间的经历和封号,地位应该都不小,但是为何他要叛逃项羽易主刘邦呢

  • 张耳是怎么死的 历史该怎么评价张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耳,汉代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刘邦灭秦。此时项羽军破函谷关,进屯新丰、鸿门(均在今陕西临潼北)。刘邦至鸿门与项羽相会,险遭杀害。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迁都江南彬地。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同时封王共18个,因张耳亦同各路诸侯入关,项羽也素闻张耳之才名,又念其扶赵抗秦之功,乃分赵地北部,立张

  • 申阳简介 秦末赵国张耳的宠臣河南王申阳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申阳,秦朝,秦朝诸侯

    申阳是楚汉时期瑕丘人,本来是赵国张耳的宠臣也,项羽率领联军进攻秦朝的时候,首先攻下河南地区(洛阳一带),在黄河迎接项羽南下。项羽入关分封诸侯时,因此立申阳为河南王,把洛阳作为他的首都。后来,刘邦与项羽开战之后,投降刘邦。

  • 张耳简介 汉高祖刘邦时期赵景王张耳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耳,汉朝,汉朝将领

    张耳(公元前264年-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秦末汉初人物,曾参加秦末农民起义军,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后归汉成为刘邦部属,被加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习称赵景王。司马迁评价:“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张耳、

  • 南越王赵佗是谁,南越国王赵佗墓地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佗

    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赵佗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赵佗归汉”,岭南也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所谓第一人就是十五前列,可见这赵佗所做的贡献不仅仅是扩展了汉朝的版图,也有利了现代的中国,正所谓先人种树,后人乘凉,赵佗这位先人就是做了件创世纪的大事件。都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

  • 赵佗墓下落成谜 人们寻找两千年却一无所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佗墓

    中国古人本着“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帝王在生前要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寝,死后还要陪葬大量奇珍异宝。但往往这些金银财宝被人盯上,从而产生盗墓贼,这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从史料,考古资料来看,大多数帝王陵墓,均遭劫难,甚至有十墓九空之说。但在广州,却又一座两千多年的帝王陵,收藏的财富绝对惊人,但却没人发现

  • 赵佗如何从秦国大将化身成为南越首任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佗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原来是秦朝的将领,攻打平定了岭南百越。后来赵佗在那里建立南越国,号“南越武王”,在位共六十几年去世。秦朝平定南越后,在番禹(今广州)设南海郡,由任嚣管理,而赵佗任下辖最重要的龙川县的县令。之后,秦始皇去世,中原战乱四起。病重的任嚣嘱咐赵佗,让他拥兵自立来抵挡

  • 在越南称帝的第一个中国人是最长寿帝王赵佗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最长寿帝王赵佗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鸡犬相闻,它世代受汉文化的浸润,历史上,曾长期受中国朝廷的辖属或保护。第一个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远在秦汉时代,此人堪称世界范围内最长寿的帝王——他就是赵佗。赵佗在岭南可是大有名头,不客气地说,他曾是两广及越南一带的“拓荒者”,同时,也是第一代“南越王”。王,和皇帝当然不一样。皇帝

  • 赵佗他是第一个敢在越南称皇帝的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佗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鸡犬相闻,它世代受汉文化的浸润,历史上,曾长期受中国朝廷的辖属或保护。第一个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远在秦汉时代,此人堪称世界范围内最长寿的帝王--他就是赵佗。平定岭南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赵佗19岁获赐护驾御

  •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南越王赵佗的寿命有多长?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寿命超过七十岁的都算是古稀之年了。而寿命过八十岁的皇帝更是寥寥无几。诸如吴越王、宋高宗、武则天、梁武帝,乾隆都是活过八十岁的皇帝。而寿命最长的当属乾隆的八十九岁高龄。人们已经习惯的认为乾隆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了,然而事实上还有一个皇帝的寿命不止超过了八十岁,甚至他的寿命比乾隆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