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立木的故事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商鞅立木的故事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86 更新时间:2024/1/8 11:47:29

导读: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标签: 商鞅成语故事人物故事

更多文章

  • 秦惠文王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秦惠文王杀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惠文王,嬴驷,商鞅,春秋战国,

    公元前339年,即秦惠文王元年,主导秦国改革变法的商鞅因谋反罪被政府军击杀,尸体被车裂。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进行了两次大的变法改革。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与其他各国变法相

  • 商鞅简介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但终被车裂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秦国,秦朝

    导读: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东周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公孙鞅,不叫姬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 春秋战国名医扁鹊的名言有哪些 扁鹊投石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名医扁鹊,扁鹊投石是怎么回事

    扁鹊是中国众人皆知的一代名医、神医,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流传,尤其是医活了虢国太子的故事,让世人觉得他是个能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凭借其精湛的医术,取得的名声自不用说,他说过的一些话也能看出此人是个怎样的人。青年学医的扁鹊在巩固了自己的医学基础后,开始为患者治病。先是在自己的国家中,后来开始了四处行医,

  • 扁鹊见蔡桓公的成语有什么 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扁鹊见蔡桓公,讳疾忌医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名医,其实扁鹊的原名并不是这个,但当时的百姓因为感激扁鹊所作出的贡献,于是就将上古时期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这个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扁鹊有着极其高超的医术,是一代神医。扁鹊曾在公元前357年时被蔡桓公召见,就因为这件事,还留下了一个讳疾忌医的成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当

  • 扁鹊投石是怎么回事 名医扁鹊纪念馆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扁鹊投石,名医扁鹊纪念馆

    被誉为一代神医的扁鹊,师从长桑君,精通医术,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扁鹊出生于公元前407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扁鹊在民间的声望非常的高,到现在都还有关于他的传说典故。其中,扁鹊投石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扁鹊投石这个典故出自于《战国策》一书中,是一个关于扁鹊与秦武王的故事。当时秦国的国君秦武王生病

  • 扁鹊医术了得的两哥哥为何名气没有他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扁鹊,扁鹊生平

    扁鹊约公元前407年出生,于公元前310年被人谋害身亡,本姓姬,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别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人。扁鹊之所以称自己为卢医,是因为他是当时的卢国人。由于卢国过小,在史书上很少见于记载,所以世人大多不知。现今卢国都城遗址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一处。少时的扁鹊曾在一家客馆做过帮手,也正是

  • 扁鹊见秦武王发生了什么 秦武王嬴荡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扁鹊见秦武王,秦武王嬴荡的母亲

    扁鹊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神医,他原本姓姬,秦氏,名缓,子越人,因为他的医术在当时可谓冠绝天下,于是人们就用上古黄帝时的神医“扁鹊”来称呼他。他是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的奠定者,著有医学典籍《难经》。扁鹊曾经给当时的很多位君王看过病,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典故,比如说他见秦武王时发生的故事。有一天,扁鹊去

  • 扁鹊怎么死的:扁鹊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扁鹊

    扁鹊是哪里人神医扁鹊出生于公元前407年,根据时间的推算,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扁鹊原姓姬,名缓,字越人,而扁鹊本是上古时期的神医的姓名,由于当时的世人感谢他所做出的贡献,于是就用扁鹊来尊称他。那么,扁鹊到底是哪里人呢?扁鹊画像根据《史记》中的记载,扁鹊是渤海郡郑人。扁鹊年轻的时候并不是一名医生,而

  • 扁鹊见齐桓公是怎样一个故事 齐桓公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扁鹊见齐桓公,齐桓公叫什么名字

    扁鹊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医生,历史书上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其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但是在史记中的记载他见的确实齐桓公,那么扁鹊见的到底是齐桓公还是蔡桓公呢?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呢?首先必须肯定的是,“扁鹊见蔡桓公”的记载是在《东周列国志》上面的,这是一本小说,自然有着虚构的成分,蔡国早

  • 扁鹊简介 历史上有几个扁鹊他写了什么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扁鹊

    春秋战国,除了活跃在政坛上的谋士外,还有一些人,他们默默抚平着战争带给人的伤痛,甘居幕后尽自己努力为时人减轻苦痛。他们是医者,是乱世真正的救世主。扁鹊(前407—前310),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渤海莫(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应该说是确有其人 ,他就是《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