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昭子:晋国魏氏第三位宗主,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

魏昭子:晋国魏氏第三位宗主,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43 更新时间:2023/12/30 10:45:18

魏绛,即魏昭子,姬姓,魏氏,名绛,谥庄,史称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魏绛在执法上严毅方正,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并实施“戎”之策,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

魏绛,即魏庄子,也称魏昭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卿。他的活动主要在晋悼公时期(前572年至前559年)。

据《春秋左氏传》,晋悼公元年(前573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

晋悼公3年(前570年),大会诸侯,悼公借此夸耀他的地位和实力,而他的弟弟干却扰乱随从仪卫军队的行列。魏绛为忠于晋国,冒死戮杨干之仆。此举震动当时,魏绛名声远扬。事后晋侯非恼怒,认为魏绛戳辱杨干,就是污辱自己,破坏自己的声望,故一定要杀魏绛。

魏绛执法时已预见到后果的严重性,但为了整肃军纪,将自身利害置之度外。执法完毕,上书陈述行刑的理由,说“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出了杨干这样的事,说明军纪松弛,自己身为司马,应负责任。尤其在诸侯会盟这样的重要场合,如不执行军法,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杨干之仆行刑,确实是迫不得已。自己一未能尽职尽责,愿以一死谢过。呈书以后,魏绛即要自杀,为人阻挡。

晋悼公阅书后大受感动,匆忙间赤足出外,向魏绛道歉。后又专门设宴与魏绛欢叙,并擢升其为新军将佐,以重任。

标签: 魏昭子魏国

更多文章

  • 结草衔环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与魏武子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武子,魏国

    魏犨,即魏武子,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又称魏武子。晋国魏地(今山西芮城,毕万封邑)人,毕万之子。(《世本》载其为毕万之孙,芒季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与狐偃、赵衰等人合称晋国“五贤士”。魏犨追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封其为大夫,袭魏邑。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魏武子的一生有哪些轶事典故?他是如何独制貘兽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武子,魏国

    魏犨,即魏武子,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又称魏武子。晋国魏地(今山西芮城,毕万封邑)人,毕万之子。(《世本》载其为毕万之孙,芒季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与狐偃、赵衰等人合称晋国“五贤士”。魏犨追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封其为大夫,袭魏邑。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魏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为魏氏在晋国奠定了更深厚的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武子,魏国

    魏犨,即魏武子,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又称魏武子。晋国魏地(今山西芮城,毕万封邑)人,毕万之子。(《世本》载其为毕万之孙,芒季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与狐偃、赵衰等人合称晋国“五贤士”。魏犨追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封其为大夫,袭魏邑。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颇有能力的赵悼襄王,却因一个女人毁了前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悼襄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悼襄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在诸国之间,赵国的国力曾经丝毫不逊色于秦国。赵悼襄王上位之初,也曾励精图治,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他本有希望可以先秦始皇一步成为天下霸主,但是却因为爱上一个妓女,把赵国彻底给毁了。赵悼襄王是一个情

  • 赵悼襄王为什么会封倡女为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悼襄王,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悼襄王的王后是谁?他为何要封倡女为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国赵孝成王的儿子,也是赵国的倒数第二任君主。赵悼襄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赵国本来是十分强大的,到了赵悼襄王手里怎么就到哪里就都受欺负呢?赵悼襄王娶了什

  • 赵孝成王执政时期的赵国是什么样的?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孝成王,战国

    军事上不弱的赵国为何迅速败亡?看赵孝成王统治下的吏治就知道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战国末期,秦国最强,诸侯方弱,混乱的纷争时局已经逐渐清晰。强秦东出的最大绊脚石,非赵国莫属,这是因为它在战国中后期实现了中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极大的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天下一统,已

  • 赵肃侯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肃侯,赵国

    赵肃侯赵语,嬴姓赵氏,名语。战国时期赵国第五代君主,赵成侯赵种之子,赵武灵王赵雍之父。在位共24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肃侯赵语十七年(前333年)对魏、齐两国联合互尊为王一事不满,包围魏国北部(河南内黄西),不克,被迫撤军。在南、北边境、漳水和滏水

  • 赵肃侯:赵国第五任君主,继位后有采取了哪些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肃侯,赵国

    赵肃侯赵语,嬴姓赵氏,名语。战国时期赵国第五代君主,赵成侯赵种之子,赵武灵王赵雍之父。在位共24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肃侯赵语十七年(前333年)对魏、齐两国联合互尊为王一事不满,包围魏国北部(河南内黄西),不克,被迫撤军。在南、北边境、漳水和滏水

  • 赵成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被迫接受魏惠王的屈辱条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成侯,赵国

    赵成侯,嬴姓,赵氏,名种,赵敬侯之子,战国时期赵国君主。前372年,赵成侯在邢地浆水镇附近(今邢台县)高筑檀台,以朝诸侯。因在邢地建檀台,故名邢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353年,魏国派大将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围赵都城邯郸。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 赵敬侯继位后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敬侯,赵国

    赵敬侯,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在位共12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386年,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鹤壁)迁到邯郸,规划成两大区域,宫城区(行政中心)与大北城(商业中心),邯郸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