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宣太后为何和义渠王私通三十年后才动杀心?

宣太后为何和义渠王私通三十年后才动杀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86 更新时间:2024/1/20 14:49:50

宣太后为啥和义渠王私通三十年后才动杀心?如果只是为了“公关”,堕落义渠王之志,何须三十年那么久呢?

情夫匈奴义渠王

义渠国指在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从远古起就活动着许多名称各异的游牧民族。据《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这些众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时期,尚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常以游牧为生。

西周以后,建国于渭水流域的秦国也悄然崛起,长期和邻邦的戎、狄不断发生战争。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救助和护驾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赐地岐山,并赋予征讨西方戎、狄之全权。到了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等将相,打败了晋国,被中原诸国一直视为戎、狄的秦国声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采用从戎人那里招来的大臣由余的计策,攻伐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野心勃发,时刻想“问鼎中原”,但当时晋国的势力也很雄厚,象座大山一样阻挡着秦国东进的道路。于是,秦国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便把进攻矛头转向义渠。公元前444年,秦伐义渠,“执其君以归”。义渠战败后,吸取教训,厉兵秣马,通过14年时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倾全力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20万平方公里。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此后数十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

公元前331年,秦趁义渠国发生内乱之机,秦惠王遣庶长操兵平定,义渠臣服于秦。但是,义渠国仍然明服暗不服,经常偷袭秦国。公元前327年,秦又伐义渠,将其郁郅城(今庆城)夺去,义渠失败,再次向秦称臣。

公元前318年,义渠趁中原诸国混战,背叛秦国,朝贡于魏。魏公孙衍动员赵、韩、燕、楚四国与魏联合攻秦。大战当前,秦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拉拢义渠,义渠拒之,并趁势起兵伐秦,“大败秦人李帛之下。”这一重创,减缓了秦国东进的步伐,不得不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义渠国。

公元前314年,秦调集重兵从东、西、南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25座城池,使义渠国疆域大大缩小,实力锐减。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昭王母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义渠国大败后,也想与秦重修旧好,以休养生息。义渠王就利用昭王刚即位的机会,亲自到秦国去朝拜。但义渠王一到咸阳,就被早已盘算好的宣太后久留于秦,并长期与其淫乱。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灭了义渠,在该旧地置北地、陇西、上郡。北地郡治义渠县。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史料的在记载这事情当中,多是说宣太后拿身体笼络义渠王三十年,然后和秦昭襄王和谋杀之,然后攻打义渠,一举拿下。

宣太后为什么杀义渠王?

简单计算一下。虽然宣太后的出生年代并无确切记录,但从已有的记录来看,宣太后芈八子的老公也就是秦惠文王生于公元前354,死于前311年,享寿43岁。而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生于前325年。那么,就算宣太后生孩子时14岁的话,宣太后的出生日期应该在前330左右。

宣太后和义渠王私通是从前307年开始,这一年,秦昭襄王18岁,宣太后32岁左右;宣太后杀掉义渠王是在前272年,这一年秦昭襄王53岁,宣太后67岁左右。宣太后死于265年,这一年,她大约74岁左右。秦昭襄王死于前251年,享年74岁。

宣太后既然壮年守寡,现在又把持朝政,肯定就不会独守空闱。虽然做为太后她不可能正式下嫁于人,于是她就有了许多的情人。

其实说起来,宣太后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情人来头不小,而且宣太后与之情好,也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

此人就是秦国外境戎狄——匈奴之义渠王。当初惠文王在世时,义渠是归附服从了秦国的,但是秦昭王继位,年幼无知,前来朝贺的义渠王年轻力壮,性情骜不驯,对新秦王心生蔑视,分分钟都有可能重新反叛。

在这样的情形下,宣太后以一国太后身份向义渠王暗通款曲,使他成了自己的情夫,自然戾气大减,叛乱的心思也就少了。

戎狄所处位置,在秦国的长城外,乃是秦国举足轻重的大后方。正因为宣太后牺牲色相,笼络住了义渠王长达三十年之久,使得秦国能够毫无后顾之忧,腾出手来增强国势,并且在诸侯国间征战不休,屡有斩获。

三十年后,秦国已隐然成为诸侯国间的老大,国势大强,已经不用畏惧戎狄的威胁了。于是宣太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将情夫诱到甘泉宫去“度假”,然后就在温柔乡中突然发难,将义渠王杀掉,并立刻派兵灭掉了戎狄,将甘肃宁夏一带原属义渠王的领地全部收入囊中。——从此,秦国不再有西部边陲的后顾之忧,进而为宣太后的玄孙赢政能够放手一搏,成为始皇帝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太史公司马迁说,宣太后在与义渠王来往的三十年中,还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后来如何却不见下文。若是被以宣太后为首的秦国杀死了的话,一定会见于史籍,以此进一步证明“秦乃虎狼之国”。而竟不见记载,可能这两个孩子早在父母来往的三十年间就已经夭折了,鉴于当时的医疗生活条件,这个可能性更大——而儿子死了,当然也是进一步促使宣太后对情夫痛下杀手的因素之一。

为什么说宣太后和义渠王的儿子(假如真有过的话)早死,是促使宣太后最终向义渠王下手的?

我只是觉得,假如宣太后不想生孩子的话,完全可以不用孕满生产,而她居然生了,她的本意,猜想就要利用秦太后与义渠王之子,继承戎狄的王位,从而免除秦国的隐患,兵不血刃就将戎狄收归秦有的。

而两个儿子居然都没能养成,自己也不可能再生育,以血缘怀柔的政策失败,她才终于向义渠王下了杀手。

总之,宣太后充分利用了她身为女性的一切优势,并把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达到了千军万马也达不到的目的。义渠王不幸,把这个娇滴滴的女人等同弱者,就只能有如此下场。

标签: 宣太后秦朝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国开放民风:秦宣太后竟和戎王偷情生两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民风,秦宣太后,偷情

    导读:秦人在西陲住了老久,尽管一直在抵抗犬戎等异族,但他们的生活却是一直处于和西戎杂居的状态。当时秦周围的戎狄部落,被司马迁记录下来的,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包括西戎、犬戎、荡社、亳、芮、彭戏、冀、小虢、茅津、大荔、义渠、绵诸等。秦靠游牧讨生活,与这些所谓的“夷狄”杂居,说穿了,他本身就是夷狄。所以《春

  • 千古太后第一人:秦宣太后芈月曾把持朝政近40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宣太后,芈月

    芈八子也称宣太后,相传芈八子城府极深,雄才大略,在秦国把持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中国历史上,太后这个称谓始见于她,太后专权亦自她而始,实为千古太后第一人。秦始皇兵马俑是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这本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最近却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兵马俑是为秦宣太后陪葬的——秦始皇兵马俑于1974年被

  • 宣太后芈八子传奇人生:为子夺位成后妃掌政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太后,秦始皇

    宣太后是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的妾,秦昭襄王的母亲。秦昭襄王刚即位时,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其死后葬在芷阳骊山。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个“弱质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视女人的眼光来看她,必将自尝苦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

  • 秦宣太后芈八子生平简介 芈八子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宣太后

    宣太后(?-前265年),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出身楚国,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驱逐宣太后的异父弟魏冉及其党,被范雎废去王太后之位,次年(前265年)十月,宣太后逝世,葬于芷阳郦山,谥号

  • 宣太后芈八子有几个儿子?宣太后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宣太后,儿子

    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芈八子有三个儿子?三十岁上下的她当上了秦国太后,称“宣太后”。为了巩固幼子嬴则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

  • 宣太后芈八子何时称后并执掌朝政?如何掌政?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宣太后,芈八子

    宣太后(?―前265年),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始称太后太后称谓,始见于她。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

  • 秦国宣太后芈八子:为子夺位成为后妃掌政的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宣太后,芈八子

    导读: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秦国宣太后是历史上的一奇女子,曾经是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下面就和趣闻解密小编一起来看看秦国宣太后为子夺位。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

  • 揭秘:秦国宣太后为子夺位 成为后妃掌政的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宣太后,为子夺位

    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个“弱质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视女人的眼光来看她,必将自尝苦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武王因为举鼎送命的这年,正是公元前三零七年。这时,在燕国为质的赢稷被燕赵两国严密保护送回了秦国——可别以为燕赵两国

  • 大秦宣太后简介:秦宣太后芈八子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芈八子,秦国

    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芈八子有三个儿子?三十岁上下的她当上了秦国太后,称“宣太后”。为了巩固幼子嬴则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

  • 秦宣太后芈八子:中国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宣太后,秦朝人物,秦朝

    导读: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四十二年,大概七十多岁的宣太后病倒了,这离她离开政治舞台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她躺在病床上,自知时日无多,想着心爱的小情郎魏丑夫,于是宣太后传下命令:“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战国策》)历史人物往往分为这么几种,层次比较低的是那种跑龙套的角色,这些人的作用就是当符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