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枭雄赵雍,为何最后会落到活活饿死的下场?

一代枭雄赵雍,为何最后会落到活活饿死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83 更新时间:2023/12/21 11:17:0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赵雍,史称赵武灵王。他威名赫赫,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在历史中首次提出改革服装,骑兵打仗应当穿更有利于骑兵的胡服,他力排众议,大胆改革,最终造就了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巅峰时刻。可他的儿子赵章被赵国贵族杀死,赵雍也被囚禁在宫中三个月之久,由于没有粮食,只能上树掏雏雀充饥,最后被活活饿死,一代枭雄赵雍究竟是如何落得这般下场?

公元前325年,赵肃侯去世。赵肃侯年仅15岁的儿子赵雍即位。赵雍即位就面临赵国危亡系于一发的时刻。原来赵肃侯去世,魏惠王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一万,意图攻伐赵国。这时候的赵雍表现出无比的勇气和果断,在托孤大臣肥义的帮助下,制造出宁鱼死网破的局面,四国联军被吓退,对赵国新君赵雍刮目相看。

赵武灵王根据赵国的国情,大胆提出了胡服骑射的主张。实行这一主张,就要改变传统习俗,因而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反对,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但武灵王对旧的习惯势力毫不妥协,他力排众议,接连与贵族及大臣进行激烈的论辩,终于使反对者理屈辞穷,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张。

据《史记》载,赵国进行胡服骑射之后,“二十年,三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二十一年,攻中山。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攻中山。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终于,在赵雍雷厉风行的处事之下,中山国这块心腹大患被除去,这时候的赵雍尚且年轻力壮,更应该把握好机会带领赵国一飞冲天,但他却做了一件亘古未闻的事。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武灵王自号为主父。”大概意思是赵雍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不是嫡长子),而他自己自称为主父,位于王之上,偶尔垂帘听政。他此举是有目的存在的,他是为了自己更大的野心,可他忽略了现实因素。

赵雍更大的野心是秦国,他想以赵国实力对抗秦国,与秦国一决雌雄!《史书》载:“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西北略胡地,云中、九原直南袭秦,这是多么宏伟的梦想与野心啊!这样一来就能理解他为什么自立主父了,他可能认为每天混在朝堂之上束缚了自己的双脚与野心。

还是那句话,他忽略了现实因素与人心的复杂。赵雍自称主父后,立肥义为相国,辅佐新王,可新王只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赵雍带兵“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去了,对他的嫡长子来说可谓是一个天高皇帝远,图谋王位的好机会。况且这位嫡长子赵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

怎么会没有私心呢?谁会眼睁睁地看着本属于自己的王位从手中溜走?况且这个人党羽众多、势力强大。赵章要动手了,刚要拿起剑,主父赵雍却从秦国回来了。赵章只得偃旗息鼓。可赵雍又一次的错误决定不仅让自己损失了嫡长子,也将赵国推向万丈深渊!

“主父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见其长子章傫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未决而辍。”意思是主父回去后垂帘听政,看到他的长子赵章颓丧的样子,反倒向北称臣,屈身在弟弟面前,心里很怜悯他,那时就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做代国之王,但这个打算没有决定就终止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把江山一分为二交给两个儿子分别管理这种想法估计只有“理想主义者”才能提出来。正是因为这个想法太过于理想化,所以压根不可能实现,因为这中间有人心的复杂在作祟。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成为了赵章密谋反叛的导火索。赵章假借主父口谕,传赵惠文王进宫。肥义等新王派大臣猜出了阴谋,但不得不去。关键时刻肥义挺身而出,替赵惠文王吃了一剑。于是高信与赵惠文王一同作战,另一个公子成也率军镇压叛乱,赵章不敌,逃到了主父的宫室。大军就将主父的宫室围了个水泄不通。

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大意是若他们解除了围困的大军,他们的族人将会面临灭顶之灾。于是,冲进宫去杀死赵章,围困赵雍长达三个月之久,三个月后饿死在沙丘宫。

一代枭雄,一代野心家、政治家,理想主义者,就以这种喜剧般的方式潦草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是可怜的,可怜在天真,他是可悲的,可悲在理想,他是罪有应得的,因为他私心太重。

《史记》说的好:“主父起初是把长子赵章立为太子,后来得到吴娃,非常宠爱她,为此不出吴娃之宫好几年,生下儿子赵何后,便废了太子章而立赵何为王。吴娃死后,对赵何的爱也随之松弛,重又怜惜原来的太子,想让两个儿子并立为王,犹豫不决,所以变乱发生,以至父子一同死去,被天下人嘲笑,怎不令人痛惜呢!”

标签: 赵雍赵国

更多文章

  • 本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赵雍,结局为何是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雍,赵国

    你们知道赵雍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赵雍:即赵国赵武灵王,嬴姓,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被后世誉为唯一可能阻挡秦国统一天下之人。战国时期,赵肃侯一死,赵雍即位,年仅十五岁。魏国一看有便宜可以占,立刻纠集了楚、秦、燕、齐,各自派出了一万人,说是要来给赵肃侯吊唁。对一个刚继位的十五岁少年

  • 为明朝立下战功无数的赵雍,最后结局却很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雍,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平民皇帝。辛苦努力打下的天下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也许,正是自己得来的这一切非常的艰辛。所以,也造成了他很偏执的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特别重。而且,对他身边的人心狠手辣。稍微看不顺眼就无

  • 朱元璋摔倒,赵雍去搀扶,事后为何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元璋作为明朝的传奇开国皇帝,只有刘邦跟他有着差不多的开国历史,不过他当年的身份跟刘邦当年的身份相比,还是要差一截,毕竟刘邦还是个亭长,而朱元璋是一个和尚乞丐,也许正是因为朱元璋为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和耻辱,随着他的年龄的不断增长,他

  • 赵雍就因为扶了一下朱元璋丢了性命?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雍,明朝

    朱元璋摔倒群臣视而不见,只有他急忙搀扶,反而丢了性命!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们都说在古代待在皇帝身边,就像是站在老虎身边,因为皇帝的权力非常的大,很有可能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让你丢掉性命,所以说在皇帝身边的时候都要是十分的小心。我们都知道现在有一个热议的话题

  • 简述赵雍生平励精图治,因儿子发动叛变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雍

    赵武灵王,又名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乃是一代明君,曾被后世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唯一可能阻挡秦国统一天下之人”。在其继位初期,赵国国力衰弱,常常受到其他大国的欺凌,就连游牧民族也时常骚扰赵国。但在赵武灵王的励精图治下,赵国渐渐强盛了起来。赵武灵王的父亲乃是赵肃侯,在魏惠王后期,赵肃侯曾

  • 赵武灵王赵雍:让位后但却被儿子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军队最初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为盔甲装备。赵国的“胡服”,衣短袖窄,与游牧民族的服装相似,这也同时减弱了华夏民族对胡人的敌视心理同时有利于促进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顺。在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于日益衰败的形势中,常年打败战,就连小国都想要来骚扰它,可见当时赵国卑贱的地

  • 赵武灵王赵雍:让位后却被儿子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军队最初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为盔甲装备。赵国的“胡服”,衣短袖窄,与游牧民族的服装相似,这也同时减弱了华夏民族对胡人的敌视心理同时有利于促进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顺。在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于日益衰败的形势中,常年打败战,就连小国都想要来骚扰它,可见当时赵国卑贱的地

  • 赵雍全身充满矛盾的人 最终成为时代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雍

    赵雍在历史上的名声一向不错,但是他也是一个全身充满矛盾的人。他是胆识过人的明君,也是爱妻顾子的慈父;他是征战四方的铮铮铁汉,又是柔情似水的温暖男子。赵雍的性格很复杂,这是他受到人喜爱的原因,也导致他最终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网络配图公元前326年秋,赵武灵王之父赵肃候逝世。赵雍受命于危难之际,赵国的处

  • 赵武灵王赵雍:让位后被儿子活活饿死的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军队最初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为盔甲装备。赵国的“胡服”,衣短袖窄,与游牧民族的服装相似,这也同时减弱了华夏民族对胡人的敌视心理同时有利于促进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顺。赵武灵王像在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于日益衰败的形势中,常年打败战,就连小国都想要来骚

  • 赵雍说逆子在历史上是怎么回事 赵雍为什么要说逆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雍

    赵雍在历史上的名声一向不错,但是他也是一个全身充满矛盾的人。他是胆识过人的明君,也是爱妻顾子的慈父;他是征战四方的铮铮铁汉,又是柔情似水的温暖男子。赵雍的性格很复杂,这是他受到人喜爱的原因,也导致他最终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公元前326年秋,赵武灵王之父赵肃候逝世。赵雍受命于危难之际,赵国的处境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