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姜女哭长城”流传千古的传说是真是假

“孟姜女哭长城”流传千古的传说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21 更新时间:2024/1/11 6:52:16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流传千古的古代民间传说,可谓妇儒皆知。为了纪念那位万里寻夫的孟姜女,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姜女庙,登临庙宇的游人,无不动容。但有人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

网络配图

因为被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的山海关所有的长城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历史上有过哭倒城墙的记载,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比秦统一六国要早得多,因此秦始皇根本没有关系。

唐末有一首《杞梁妻》,诗中说杞梁妻为秦国人,她去长城哭吊筑长城而死的丈夫,“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到了代广为流传的杞梁开始有了姓,但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说姓范,有说姓万,还有叫杞郎或喜良的。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看来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而故事最后大致形成于北宋年间。

故事、传说毕竟代替不了历史事实,实际上并没有孟姜女哭长城这件事。但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生动性与悲剧色彩,成了各朝各代人们借题发挥的素材。有种观点就认为,根据历代时势和风俗的不断变化,孟姜女哭长城也在不断变更。战国时齐都中哭吊盛行,杞梁战死而妻哭吊便是悲剧的材料。

网络配图

西汉时,天人感应之说盛行,杞妻的哭夫便成了崩城和坏山的感应。到了六朝、隋唐间,乐府中出现送衣之曲,于是送寒衣的内容增加了。可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顺应了化演变的潮流,随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并在民众的情感和想像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

但也有人根本否定孟姜女即《左传》中的“杞梁之妻”,认为在封建社会,民不聊生,哭夫的题材并不少见,《左传》中也有记载,因此单凭哭夫就作出了论断,不能令人信服。还有的说,好端端的长城,竟然城墙被一位妇女哭塌了,过于荒诞。再说,齐国的孟姜女被捏造成秦国的孟姜女,攻打莒城被改为修筑长城,这是故意往秦始皇身上栽赃。

网络配图

2000多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以故事、歌谣、戏曲等多种形式流传于我国广大地区。其故事的真实程度早已被撇到一边,人们欣赏的是孟姜女身上那种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对统治者的坚定的反抗精神,真是“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标签: 孟姜女哭长城

更多文章

  • 解析秦朝的孟姜女为什么会哭倒长城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孟姜女

    这个流传于民间千百年的爱情故事发生在秦朝,它还被编成民间小调,曲名为《孟姜女哭长城》。相传在秦朝,有两户邻居,分别为孟家和姜家,他们两家均无子嗣,日子过的异常平静。一日孟家在院内种下一棵葫芦籽,悉心浇灌,藤蔓顺着墙生长到了姜家院内。姜家老汉见它已成熟,拿刀劈开葫芦,发现里面有一白白净净的女娃,于是两

  • 悲亡夫斥暴政:孟姜女最终哭倒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孟姜女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流传千古的古代民间传说,可谓妇儒皆知。为了纪念那位万里寻夫的孟姜女,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姜女庙,登临庙宇的游人,无不动容。但有人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被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的山海关所有的长城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

  • 神话故事之孟姜女 孟姜女哭长城的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姜女哭长城,神话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

  •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历史上孟姜女是杞人的媳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孟姜女,长城

    “杞人忧天”是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这个词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是庸人自扰和无谓担心的代名词。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家喻户晓,然而在杞国故城当地却流传着另一个说法:孟姜

  • 揭秘:“孟姜女哭长城”是世人栽赃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孟姜女

    由于两汉对秦已下恶评,随着时代的发展,秦的骂名便滚滚而来。发展至唐宋,就有了孟姜女对始皇暴政的血泪控诉。这个故事说始皇时,有一个叫范杞梁(或写作范喜良)的人,结婚刚三天就被征发到北方去修长城。他的妻子孟姜女因对他思念不已,遂跋山涉水,前往修长城的地方寻找他。然而当她历尽艰辛终于来到长城时,却得知范杞

  • 吕蒙武力讨伐取荆州:但荆州官员为何不战而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蒙武力讨伐取荆州

    吕蒙率领两万精兵开向荆州南部,在攻打之前,先派人传书,希望能够主动投降。在刘备治下六年的长沙郡、桂阳郡竟然望风而降,吕蒙完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拿下了两个郡。荆州一共七郡(在刘表手上曾经把南郡在分化出襄阳郡和章陵郡,于是也有荆襄九郡之说),孙权几番思量,把目标锁定在荆南的长沙、桂阳、零陵三个郡上。江陵

  • 吕蒙武力讨伐取荆州 但荆州官员为何不战而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吕蒙,荆州

    吕蒙率领两万精兵开向荆州南部,在攻打之前,先派人传书,希望能够主动投降。在刘备治下六年的长沙郡、桂阳郡竟然望风而降,吕蒙完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拿下了两个郡。荆州一共七郡(在刘表手上曾经把南郡在分化出襄阳郡和章陵郡,于是也有荆襄九郡之说),孙权几番思量,把目标锁定在荆南的长沙、桂阳、零陵三个郡上。江陵

  • 吕蒙武力讨取荆州:刘备在荆州为何却不战而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吕蒙,荆州

    荆州一共七郡(在刘表手上曾经把南郡在分化出襄阳郡和章陵郡,于是也有荆襄九郡之说),孙权几番思量,把目标锁定在荆南的长沙、桂阳、零陵三个郡上。江陵地区有关羽重兵把守,很难夺取;而武陵地区蛮夷势力强劲,刘备对武陵也不过是采取安抚、羁縻的策略,东吴一方即便攻占也很难获得什么好处。江东名将吕蒙闪亮登场。吕蒙

  • 司马卬简介 楚霸王项羽册封之殷王司马卬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卬,秦朝,秦朝诸侯

    司马卬(?―前204),原为赵将,平定河内,屡立战功。被项羽封为殷王,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自临晋渡黄河,攻下河内地,俘虏殷王司马卬,置其地为河内郡。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楚汉大战彭城,汉军大败,诸侯见汉败,皆亡去。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降楚,殷王司马卬身

  • 为什么项羽杀了宋义,就能“威震楚国,闻名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项羽,宋义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太史公司马迁撰写的传世史学名著《史记》的《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