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古代最早美人计:妖艳西施如何迷惑吴王夫差

揭秘古代最早美人计:妖艳西施如何迷惑吴王夫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51 更新时间:2024/1/24 16:11:38

导读:“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3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

如果说施妹喜和苏妲己是迫不得已作为“美人计”的牺牲品,那么施夷光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政府机构培养的“美人计”人物,她是越王勾践专门培养出来奉献给敌国的礼物。女人一旦沾上政治的边,就成了权术的中介,那么在中国男人的历史社会中,这样的女人必定不会被淹没,必定会被书写,被载入史籍,甚至成为民间口口相传的人物。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诗中的“西子”就是西施,西施本是一个山野浣纱女,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为越国战胜吴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西施,名夷光,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苎萝村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平时经常在溪边浣纱,西施的美貌远近闻名,但西施的身子却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她都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人们管这姿势叫“西施捧心”,可见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这事让东村的一丑女知道了,于是便也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但走起来十分难看,比她平时的样子还要丑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于是别人把这个丑女叫作东施,“东施效颦”就出自于此。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称雄,吴国和越国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国国王勾践向吴王夫差乞降。吴王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奸臣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勾践君臣含垢忍辱,装得非常恭顺,吴王夫差以为他们已真心臣服,3年后就把他们放回越国。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10年生聚,10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一心要打败吴国,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敌吴国。勾践在训练军队、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吴王夫差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

“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3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

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觅美女。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美丽过人,而且要胆量过人,机智过人。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定了西施和郑旦。当时范蠡和西施一见面,西施的美貌与纯真便打动了范蠡,而西施的心里对这位年少英雄、气度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倾心。范蠡向西施说明了选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爱国热情感染,表示愿意担此重任。

勾践亲自接见西施和郑旦,并让人教她们习歌舞和宫廷礼仪,让人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勾践还亲自给西施面授机宜。勾践把神圣的政治任务交给她们,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吴王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怂恿吴王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离间吴王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

过了3年,范蠡将熟知宫中礼仪的西施送往吴国,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备尝爱的滋味,由于难分难舍,范蠡有意拖延,送亲竟然送了一年多。据说等他们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的时候,西施生的儿子已经能牙牙学语了,后人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语儿亭”,用来纪念西施与范蠡的爱情结晶。唐陆广微《吴地记》里有记载,并谓此地“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是西施入吴之前与儿子说话的地方。

本身好色成性的吴王见了西施,自然十分欢喜。西施聪明、伶俐,时刻牢记自己来到吴国的政治使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吴王夫差果然对她宠幸有加。

大臣伍子胥认为这是“美人计”,苦心劝谏,吴王夫差却充耳不闻,立刻将西施纳入后宫。

吴王夫差命人在灵岩山为西施建了馆娃宫,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还修了响屐廊,就是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木屐在上面跳舞,咚咚有声,所以叫响屐廊。

到了春天,吴王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径、玩花池游玩;到了夏天,吴王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湾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调”。南湾有十多里长,两面环山,吴王将此处取名为“消暑湾”,并令人在附近凿了一个方圆八丈的白石池子,引来清泉,让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为“香水溪”;秋天两人一起攀登灵岩山,看灵石,赏秋叶;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吴王夫差与西施披着狐皮大衣,令十多个嫔妃拉车寻梅,全然不顾嫔妃们汗流浃背,每次都要尽兴后方才返回。

如此挖空心思地玩乐,可见吴王夫差已不顾朝政社稷,一门心思全放在西施身上。

吴王夫差对西施是越来越喜爱,西施也时刻想着怎样让吴王高兴,怎样让吴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让吴王能成无道之君,荒废国事。西施还用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伯嚭。伯嚭是吴国的大夫,深得吴王夫差宠信,为人奸诈贪婪。越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经常给他送些金银珠宝和美女,因而他对越国也是死心塌地,常常与西施两个一道向吴王说越国的好话。

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已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嚭大夫巧言阻挠。

不久齐国与吴国关系恶化,吴王夫差想要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嚭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结果吴王夫差侥幸胜利,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嚭就乘机挑拨吴王夫差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吴王夫差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嚭为相国。

伍子胥一死,越王认为可以攻打吴国了,公元前482年夏,越国伐吴,吴国溃败,正如后人所说:“吴之亡,应由昏君夫差、奸佞伯嚭大夫负责。”

吴国败后,西施也不知去向,对于西施的结局,现在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她感觉已为国尽忠,但吴王夫差对她百般疼爱确实出自真心,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西施越来越感觉他的好,到完成任务的时候,她发觉自己已真正地爱上了吴王夫差,而战争又让她失去了吴王夫差,她也无颜见范蠡,同时深感对不起吴王夫差,于是投湖自尽;二是范蠡找到了西施,两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对神仙眷侣。在《吴地记》中记述有关范蠡与西施在越国破吴后破镜重圆、泛湖而去的说法。

相传范蠡、西施曾寓居宜兴,今天的蠡墅就是他们当年居住过的地方。

标签: 西施吴王夫差美人计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今天6月5日 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6月5日

    前482年06月05日 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在2496年前的今天,前482年6月5日(农历六月廿五),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公元前482年6月5日,鲁国国主鲁哀公,晋国国主晋定公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约会夫差,举行会盟大典。夫差异常兴奋,因为鲁国与晋国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在诸侯国中颇有

  • 国语:鲁语·季文子论妾马 全文及翻译注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语,鲁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

  • 卫国第一夫人南子私召孔子入宫的幕后秘闻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国夫人,孔子,入宫,秘闻

    导读:人人都称孔子为圣人,使他在至尊至圣的呼声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当孔子大步走向不近女色、出尘脱俗的圣人神坛的时候,他却在悄悄地打造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风流佳话,竟然拜倒在一位著名荡妇的石榴裙下,可谓是“圣人难过美人关”!这位荡妇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是当时上流社会腐朽糜烂生活

  • 惊奇:道貌岸然的孔子与美妇南子的疑似绯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子,南子,绯闻

    孔子的另一面自打读了那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远之则逊,近之则怨”,笑得满地打滚儿之后,孔子在我心底就和我一大学老教授的身影重合了,且再难翻身。那教授平日潇洒张扬,但每次看到他和夫人在一起,都亦步亦趋,神态恭敬。跟老外尼采不一样,尼采一生失了无数次恋,很是伤自尊,导致最后有些变态了,神智不清地咆哮

  • 苏轼《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苏轼

    古诗《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年代:唐作者:苏轼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

  • 卫国君主卫灵公天寒凿池的故事 卫灵公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灵公,天寒凿池

    卫灵公天寒凿池历史上的卫灵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曾经帮助自己的夫人和别的男子私会,也曾经宠爱过一个叫弥子瑕的男人,以至于被世人笑话。但是,私生活有点乱的卫灵公似乎又不是一个糊涂昏君,从史书记载的卫灵公天寒凿池的故事来看,卫灵公在国事上颇有明君的风范。话说在一个很冷的冬天,卫灵公突然想“凿池”,也就

  • 圣人孔子也会报复热:孔子为什么要诋毁卫灵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卫灵公,诋毁,

    孔子曾对人说卫灵公是无道昏君,康子听到后反问他:“既然如此,卫国为什么没有败亡?”孔子解释说:“卫国有仲叔圉负责外交,祝鮀负责祭祀。王孙贾掌控军队,因为这个,怎么会败亡!”这个回答已不攻自破,能是用贤臣就不是无道昏君,无道昏君必然不能使用贤臣。(对话见之于《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

  • 卫灵公喜欢男人行为荒唐 安排老婆与情人聚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卫灵公

    其实南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太史公没有专门记述,只是后人略有评价而已。《十三经注疏》中有引用汉代孔安国的注,说“南子者,卫灵公夫人,淫乱”。话虽不多,却给定了性,就像歌词中唱的,是个坏、坏、坏女人。其实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南子这个人。她是不是就是后人所说的淫乱女人,是不是已经淫荡到了不可救药的地

  • 弥子瑕怎么读 弥子瑕生平简介 弥子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弥子瑕,春秋时期,将军

    弥(mí)子瑕(xiá),卫之嬖大夫也。姓弥,他的名是瑕,现在俗称“弥子瑕”。韩非所作《韩非子·说难篇》有提及。弥子瑕怎么读弥(mí)子瑕(xiá)弥子瑕生平简介弥子瑕,晋士也,曾仕卫为将军,名牟,子瑕为其字。其祖为晋灵公之弟,封于弥,遂以为姓。(鲁)昭公二十三年弥牟为景伯(伯,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

  • 战国时期昌文君生平简介 昌文君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昌文君,战国时期

    一,战国时期昌文君(?-前224年),中国战国时期末期出身楚国的秦国高官。前238年,嫪毐谋反,秦王政派昌平君和昌文君一起镇压。尔后,因此次平叛有功而拜爵。前224年,昌文君去世。昌文君(?-前224年),中国战国时期末期出身楚国的秦国高官。他是楚国人,熊氏当时是秦国的外戚,所以在秦国得到重用,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