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孝敬皇帝李弘的死 竟是因为得了这病

揭秘唐孝敬皇帝李弘的死 竟是因为得了这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4/2/16 17:07:50

弘其人,从记载上来看是个很不错的接班人。他早年就熟习政务,有主见,能“持正谏诤”(敢说真话),且体恤民情。咸亨三年(672年)冬,因夏季旱灾引起饥荒,关中百姓多有饿死。李弘看见兵卒的粮食里掺杂着榆树皮和草籽,大为怜悯,马上吩咐把自己仓库里的粮食发给士兵们吃。同时上奏父皇,请将近畿闲地分给饥民耕种,以渡过难关。这在皇权时代,可以说是一位够资格当明君的好苗子了。

就连太子李弘的名字,也是大有来历的。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过于剧烈,令世人普遍有浮生若梦之感,民间一直流传着“终世之说”,即末日来临说,风一直延续到初唐。道教民众中则有“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是说太上老君将转世为人主,化名李弘,拯救众生。草莽中假借李弘之名起事造反的事,也屡有发生。

网络配图

高宗和武后把头胎儿子取名为李弘,毫无疑问是“应谶意”,对这个孩子寄托甚厚。但是据《新唐书》记载,上元二年(675年),李弘在合璧宫被鸩杀,时年二十四岁,“天下莫不痛之”。而且,在两处地方明明白白写着,是天后怒而毒死李弘。这就是扑朔迷离的“合璧宫命案”。那么,太子李弘到底是怎么死的?想要搞清楚,也不难。他是得肺结核死的!白纸黑字,记载无误,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旧唐书·孝敬皇帝传》里载有一篇高宗皇帝的悼念,明明白白说太子李弘“自琰圭在手,沉瘵婴身”。

这是什么意思?“琰圭”是古代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自琰圭在手”,是指李弘当太子。“沉瘵婴身”是说他得了一种“瘵”病。瘵,痨病也,就是肺结核。直至距今六七十年前,青霉素尚未普及的时候,这还是一种很难治的传染病。巴金的小说《寒夜》、费穆的电影《小城之春》中的男主人公,都是肺结核缠身的病秧子。相信看过这两部作品的人,印象都会很深。李弘深受高宗喜爱,四岁就当了太子,看来这病在他童年时就已染上。他爸爸高宗,因为在爷爷太宗死的时候,操劳过度,也染有“风瘵”。父子俩都有这病,并不奇怪。

网络配图

到太子弘十九岁的时候,据他自己讲“比日以来,风虚更积”(《旧唐书·邢文伟传》),也就是病情更加严重了。古人不懂现代科学,面对太子弘的病况,谁都束手无策。高宗和武后便想让他结婚,以新婚来“冲喜”——这种愚昧的习俗,直到民国时期都还很普遍。这才有前面提到过的,选中了司卫少卿思俭之女为太子妃。这女子杨氏,在辈分上实际比李弘大一辈,是武后的表妹。

哪知道,咸亨二年(671年)揭出了此女被武敏之给玷污过,于是大婚泡了汤。婚事拖了两年,父母又为李弘物色到了左金吾卫将军裴居道之女。这年李弘恰是二十二岁。裴氏女出身于河东名门,彬彬有礼。高宗甚为喜欢,对近侍说道“东宫内政,吾无忧矣!”(《旧唐书·高宗纪》)咸亨四年(673年)十月,太子李弘终于成婚。可是迷信治不了病。小日子过了一年多,到上元二年(675年),李弘来到东都,住在合璧宫,病情猛然开始恶化。四月二十五日,死在倚云殿。

高宗对此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从而使李弘成为唐代第一位死后谥为皇帝的太子。在高宗发布的悼念诏书《皇太子谥孝敬皇帝制》中,有一个细节,是高宗在探望李弘病情时,曾明确告诉儿子“庶其痊复,以禅鸿名。及腠理微和,将逊于位。”也就是等李弘病稍好,就要禅位于他,高宗自己要去当太上皇了。

而李弘由于“天资仁厚,孝心纯确”,听了这消息的反应是,“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因为思想压力过大,想得太多,结果病情加剧,一命呜呼。当然,这仅仅是官方的说法。但李弘自幼多病,长大了之后更严重,这是有他自述为凭的。而说他被武后鸩杀,凭据在?没有。道听途说而已。

网络配图

比较可信的《旧唐书》上只是说“上元二年,太子从幸合璧宫,寻薨,年二十四。”这只是一个陈述。“寻薨”,也就是很快就死了,没说什么“鸩杀”。《旧唐书》成书时,大唐早已往事如烟,著者没有必要为武后忌讳什么。在一般情况下,没说,就是没发生过。所以总的来说,李弘是因为得了肺结核,没有其他的原因了。

标签: 李弘

更多文章

  • 如果没有武则天的话,李弘会能成为一代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李弘,唐朝,李世民,

    没有母亲哪里来儿子这种生物悖论,我们暂时放在一边,如果没有武则天,太子李弘真的能成为一代明君,甚至能和唐太宗比肩吗?史书对李弘的评价大多数都很高大上,仁孝、忠厚、谦虚、谨慎、才学过人等等,这样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太子的死历来让人感到惋惜,不过就算他能顺利登基,没有武则天的阻力,他也未必能成为大有作为的皇

  • 如果没有武则天的话,那太子李弘能成为一代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弘

    如果没有武则天,太子李弘真的能成为一代明君,甚至能和唐太宗比肩吗?史书对李弘的评价大多数都很高大上,仁孝、忠厚、谦虚、谨慎、才学过人等等,这样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太子的死历来让人感到惋惜,不过就算他能顺利登基,没有武则天的阻力,他也未必能成为大有作为的皇帝。身体状况不允许皇帝这个职业是实打实超负荷体力和

  • 武则天长子李弘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竟是被亲娘鸩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武则天

    李弘(652年—675年) ,字宣慈,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嫡长子,永徽三年(652年)出生,六年晋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父皇、母后游幸洛阳合璧宫时,猝死于绮云殿,年仅23岁,死后被追封为孝敬皇帝。李弘的死因一说因病死亡,一说被武则天鸩杀。《新唐书》

  • 李吉甫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李吉甫,字弘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吉甫

    李吉甫,字弘宪,世为赵人。贞元初,为太常博士,年尚少,明练典故。昭德皇后崩,自天宝后中宫虚,恤礼废缺。吉甫草具其仪,德宗称善。李泌、窦参器其才,厚遇之。陆贽疑有党,出为明州长史。贽之贬忠州,宰相欲害之,起吉甫为忠州刺史,使甘心焉。既至,置怨,与结欢,人益重其量。改郴、饶二州。会前刺史继死,咸言牙城有

  • 李弘是怎么死的?真是他亲妈武则天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弘,唐朝

    李弘真是他亲妈武则天杀死的吗?其实有史料记载他是因为这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上元二年,太子李弘随唐高宗和武则天前往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时年23岁。高宗对爱子的死悲痛欲绝,下诏追谥太子李弘为“孝敬皇帝”,丧葬“制度一准天子之礼”,太子被追认为皇帝,这

  • 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身世是什么?他是李治的亲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弘,唐朝

    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李弘身世之谜,到底是不是李治的亲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弘是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很多人对李弘的身世众说纷纭,因为武则天早之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他的四儿子李治继承皇位,也就是说按辈分武则天是李治的庶母,但早在太宗在位时,李治

  • 薛怀义之死:武则天首任“二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怀义,武则天

    事情还要先从唐高宗说起。唐高宗死后,武则天称帝就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在高宗死后的几年时间里,武则天先后废黜了她的三儿子中宗李显(当时叫李哲),软禁了四儿子睿宗李旦,镇压了徐敬业领导的扬州叛乱,又通过所谓的裴炎谋反案,肃清了军政系统的反对派。她紧锣密鼓,一步一步,离皇帝的宝座越来越近。但是,中国古代王朝

  • 揭秘薛怀义之死:武则天首任“二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怀义,武则天

    核心提示: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原本是江湖小混混出身。当年为了抬高他的身份,武则天曾给他改名为薛怀义,还让太平公主的前夫薛绍认他做叔叔。可是,冯小宝得宠时间一长,就渐渐恃宠而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为了跟武则天撒娇赌气,他甚至放火烧了武则天得天命的象征——明堂。网络配图事情还要先从唐高宗说起

  • 薛怀义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薛怀义是被谁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怀义,武则天

    薛怀义本是街头卖货郎却被命运捉弄变成了唐朝的大将军,先是主持修建了明堂,后又被武皇指派带兵攻打突厥,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才让薛怀义如此飞黄腾达,这其中和武则天又有什么关系?而薛怀义正值壮年却不幸毙命又是什么原因?他的死究竟是人为还是天灾呢?薛怀义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薛怀义是本名冯小宝,是洛阳街头卖野生草

  • 揭秘武则天为何要杀男宠薛怀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文记载的女皇帝,提到武则天,除了那让世人不知如何评说的无字碑之外,最多的就是其与男宠薛怀义了。薛怀义是谁应该不陌生吧,这可是武则天的首席男宠。同时也是武则天第一个男宠,对于第一这个字眼,人们或多或说都会有些像雏鸟一样的情怀,可武则天是不能用一般人来看待的,这不,对于薛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