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当初为什么会立李建成作为太子 两兄弟最后为何落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李渊当初为什么会立李建成作为太子 两兄弟最后为何落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53 更新时间:2024/4/8 17:16:54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渊接班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立李建成为接班人,对李渊而言其实是合情合理的选择;而最终导致这个选择变得“不合理”的,则是李世民太过于优秀,以至于到了兄弟俩的关系走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地步。

李渊力李建成为世子/太子,是在李世民立下战功之前

早在公元616年的时候,李渊被隋炀帝杨广任命为太原留守,负责防御突厥人、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按照千百年来的规矩,这种镇守一方的大员,必须得在朝廷手里留下足够多的家眷作为人质。因此,当时陪着他的,是年仅18岁的二儿子李世民;27岁的老大李建成,则带着四儿子李元吉以及其他家属待在河东,处在隋朝官员的监控之下。

公元617年,在李渊决定起兵后,李建成带着李元吉逃到太原,被任命为左领军大都督,而鼓动造反的李世民则担任右领军大都督。注意:与其他大部分时期不同,隋唐以左为尊。

其后李元吉留守太原,李元带着俩儿子往西杀向关中,并于11月占领了长安。其后,他立隋朝代王杨侑为帝,自己则由唐公升级为唐王,老大李建成,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世子;而此时的李世民被封秦公。其后兄弟俩还联合带兵攻打了一次东都洛阳。

第二年五月,得知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后,李渊再也不用客气了:直接登基称帝、建立大唐,而世子李建成随之升为太子、秦公李世民升为秦王。

按照规定,太子身为储君,个人安危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况且还得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熟悉将来的主要业务,因此领军打仗的重任就落到了李世民身上(此时的李元吉仍在留守李家的老巢太原)。

所以说,李建成成为太子,是一件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且没有任何人有异议的事情。

李世民功劳过大,且野心勃勃,已经影响到太子的地位

接下来,豁出性命打江山的李世民逐渐体现出了自己的过人能力,平定西秦薛举父子,连续干掉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强敌,打下了唐王朝的半壁江山。

而太子也没闲着,除了在长安处理政事外,还兼职打了一次仗。

公元621年,北方的稽胡首领刘屳成率领数万人危害北疆,李渊派李建成亲自率军讨伐。咱们的大唐太子此时体现出了他的狠劲:在俘虏数千胡人后,他释放了其中的大小头领,并且授以官爵,声称所有胡人若投降大唐,都会得到优待。

当时的胡人脑子还是比较淳朴的,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一下子全信了,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甚至包括刘屳成在内。

但李建成阴险着呢,为了斩草除根,他对外宣称要修建城邑,命令20岁以上的胡人全部来干活、领工钱;而当6000余名青壮年胡人按命令聚集后,则被早已埋伏好的唐军围而杀之,场面那叫一个惨烈。

当然,这回李建成只是小试牛刀,体现出他也具备相当高的军事水平。不过他的主要业务还是在长安。

到了公元621年十月,李渊考虑到二儿子功劳太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但这时李世民干了一件事,体现出了他的野心:

世民以海内浸平,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

眼见天下太平了,本来一直招揽武将、四处征战的他,开始大规模招揽文人了。

这是啥意思?治国不是太子的事吗?这简直是“秦王之心、路人皆知”;再加上他早已“功高震主”,从这个时候起,他与李建成的矛盾越来越公开化。

手心手背都是肉,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情况来看,李渊本人还是偏向于维持现状的。虽然史书称,他曾考虑让李世民去洛阳发展,不过这显然是人为制造国家分裂,多半是后世杜撰的。他之所以支持李建成,也并非毫无道理。

若无意外情况,历代帝王都会立长子为后,况且李建成政治觉悟极其成熟

汉代以来,若没有出现特别的变故,太子之位一般都是长子继承;废长立幼,甚至会引起政权的动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初曹操立嗣时,与谋士贾诩的经典对话: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乃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当立谁?”贾诩不答,操问其故,诩曰:“正百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操曰:“何思”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若论聪敏,曹丕当然是比不过曹植的,但若废长立幼,可能会由此引发两派的剧烈内斗,曹氏可能会步入袁绍刘表两大家族的后尘。

李渊当然也不想这样。除此之外,还有个因素影响了他的决定:李建成更会来事儿。

当初西进长安途中,李渊曾因困难重重考虑撤回太原,并命令军队马上动身。不过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都不认同这个意见,但他两人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李建成乖乖听话起身,自己则留下来跟着弟弟一起劝父亲回心转意;李世民则违抗命令,按兵不动“右军严而未发”,自己蹲在父亲账外日夜劝说。

最终,李渊确实回心转意,两兄弟立即起身把左军追了回来。但这一事件体现出,与年轻气盛的李世民相比,年长的李建成确实更为老道:既尊重了父亲的权威,又没有耽误d大事,一个字:精。

后来,李世民在打下洛阳后,李渊曾写了张条子替自己爱妃的父亲要地,却遭到了拒绝,因此被气得吹胡子瞪眼;而李建成则特会拍后宫的马屁

建成与元吉曲意事诸妃嫔,谄谀赂遗,无所不至,以求媚于上。

古语说:谄谀易合、正直难亲,与为人正直、刚烈、恪守规则的李世民相比,年纪大了九岁、常年混迹于官场的李建成圆滑的太多了,况且搞政治确实需要这样的厚脸皮;再加上他天天在父亲面前晃悠,更受青睐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当时的现实问题已经无法回避了,从李建成的立场来看,以李世民的能力、野心与威望,他的存在,将是未来唐王朝政权稳定的最大威胁;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魏征,也多次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以这么说,李建成与李世民两兄弟之间,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结果如何,就看谁更狠、更有手段了。

标签: 李世民李渊

更多文章

  • 身为李建成老师的李纲,他是如何躲过一劫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纲

    隋末名臣李纲素以正直闻名,见到不合规矩的事,马上站出来口诛笔伐,毫不留情。大家都觉得他难缠,李渊却认为这才是忠贞之人,因此入主长安后到处寻他为自己打工。李渊登基后马上重用李纲,让他做了礼部尚书。一次,李渊在朝堂上夸奖李纲,“今我有公,遂使刑罚不滥。”不久,李渊又命他担任太子詹事,以助太子日有所进。李

  • 李建成曾给李世民下过毒,为何李世民没被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玄武门之变,唐朝,李世民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唐朝的“法定”皇位继承人李建成。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成为唐朝第二任皇帝,即唐太宗。按照史料的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李世民多次遭到大哥的陷害,

  • 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元凶是谁 究竟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6年,李世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在玄武门截杀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再逼宫李渊,坐上了那张梦寐以求的位子。赌徒心态是兵家大忌,李世民向来用兵谨慎,他原先不想去赌的,毕竟李建成的太子党实力,比秦王党,大多了。那为什

  • 魏征曾是李建成的部下,为什么还能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征,唐朝

    对魏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王朝,唐朝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唐朝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唐朝也将封建王朝带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更是达到了巅峰,唐太宗也称得上是一位千古明君。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也离不开李

  • 中国史上四大预言家 推背图李淳风仅排第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淳风

    数年前,关于玛雅人的末日预言闹得风生水起,最后不了了之,而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哪些预言家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预言吧!网络配图在中国预言中,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没有别的预言那么出名,但它却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预言朝代兴衰的大预言,全文770字,预知其生后一万年之事,可谓神奇之作。姜子牙《乾坤万年歌》,

  • 历史上最有名的神算 不是袁天罡李淳风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璞

    说起预卜先知,人们就会说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说得神乎其神。但《推背图》在唐朝没人明白,到今天人们只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历史臆想,袁天罡、李淳风是不是真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载,谁也不知道。要说神算,那得当场验证,立竿见影,几千年以后让后人验证,必然会有忽悠之嫌。在唐代以前有一位高人,算出来的事情立

  • 揭秘李淳风为什么规劝唐太宗不可大开杀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淳风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太白星几次出现在白天,颇为异常。当时太史的占断是:女主昌。表示将会出现一位女性的天子。太白星频频出现异常的同时,民间开始流传一份《秘记》,主要的内容是:“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一类说法传到唐太宗李世民那里,让他满腹狐疑,非常憎恶。唐太宗曾经私下里询问李淳

  • 揭秘最有名的神算!不是李淳风袁天罡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璞

    说起预卜先知,人们就会说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说得神乎其神。但《推背图》在唐朝没人明白,到今天人们只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历史臆想,袁天罡、李淳风是不是真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载,谁也不知道。要说神算,那得当场验证,立竿见影,几千年以后让后人验证,必然会有忽悠之嫌。在唐代以前有一位高人,算出来的事情立

  • 预言武则天能当皇帝的第一人 不是李淳风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当皇帝之前,早已有很多谣言流传,大家最熟悉的是唐太宗晚年李淳风的预言。李淳风是大唐第一术士,又是太史令,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他的言论容易被记入史书,从而受到大家关注。但在李淳风之前,当武则天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时,早已有另一位大唐著名术士预言过武则天能当皇帝,他就是袁天罡。袁天罡,或作袁天纲

  • 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 预言家李淳风道出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太宗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十四岁被选入宫中,曾有唐朝预言大师李淳风向唐太宗李世民推算武则天四十年后会成为皇帝,那么李世民知道此情后,为何不杀武则天呢?网络配图 原来是李淳风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使武则天存活下来。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罡被唐太宗召见,在前往京城的路上,经过利州,武则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