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宗为什么没有拒绝鱼朝恩为十岁幼儿求三品大官的要求?

唐代宗为什么没有拒绝鱼朝恩为十岁幼儿求三品大官的要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41 更新时间:2023/12/17 6:53:0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宦官鱼朝恩为十岁幼儿求三品大官,唐代宗却为何无法力拒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

虽然是皇太子,但是他的继位也充满凶险。公元762年四月,唐肃宗病重,张皇后无子,图谋废太子另立。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图谋后,于是发兵到凌霄门,

囚禁张皇后,迎太子在先皇柩前继位。

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以立帝有功,恃此骄横,竟然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

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后来实在忍无可忍,派人刺杀了李辅国,由程元振引领宦官首辅。

重用程元振后,按理说皇上这回应该就此安心了吧。

由于讨伐安史叛军,西部的军队大部被撤回,吐蕃乘虚深入内地,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凤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公元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代宗逃到陕州避难。这个责任主要是程元振知情不报所致。

唐代宗一行鼠窜到目的地后,

立即下诏调发各路兵,要求立即前来勤王,但拥有重兵的李光弼等将领,因恨程元振专权害人,拒不前来,眼看皇帝就成了光杆司令!

在这危难时刻,倒是驻守陕州的观军容使鱼朝恩,带领少数精兵急忙赶来救驾,代宗李豫顿时百感交集。由此在心中形成一种误判——危难时刻,文臣靠不住,武将也靠不住,还是宦官最贴心啊!

收复长安城后,朝臣和各路将领都揪住程元振不放,唐代宗没办法,只好追究他知情不报的责任,但也仅仅解除了他的职务而已,并没有深究。

程元振走了,唐代宗又重用了在弃都逃往陕州时,前来救驾的鱼朝恩。就这样,去掉一个宦官,又来一个宦官。

谁成想这个鱼朝恩,比程元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独掌了禁军大权,更加骄狂不可一世。

国子监修复完毕,在国子监行释奠礼。鱼朝恩手执《易经》,坐于高座,宣讲《易经》中所说的:“鼎折一足,鼎中美食就会倾覆,”以此来讽刺在座的几位宰相。王缙听后十分气愤,而元载和颜悦色,十分坦然。鱼朝恩跟别人说:“发怒是常情,而微笑则是不可揣测的。”

不光是朝中大臣不在鱼朝恩的眼中,就是功勋卓著的战将也没有放在眼里。郭子仪在前方和吐蕃打仗,鱼朝恩却指使人在背后挖掘其父坟墓,此事传开后,大臣都担心他举兵造反。

在郭子仪入朝后,皇上曾为此事特意安抚他,他流泪说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

这里头光是表现郭子仪的大度吗?非也。因为郭子仪知道,自己既然以忠诚度而著称,那么,打狗还要看主人,看在皇上的面子上,才放过他这条爱犬的。

朝中大大小小的政务,只要事先没有知会他、没有让他参与决策的,鱼朝恩必疯狂叫嚣:“天下事有不由我者邪?”(《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后来渐渐地连皇上也不放在眼里了。满朝文武向天子奏事,可与不可都要凭天子决断,唯独鱼朝恩把奏章递上去之前,就已经料定事情必成了。换句话说,别人的奏章是在请求天子批准,他的奏章则仿佛是在通知天子执行。

鱼朝恩虽是宦官,但养了一大群儿子,最小的养子叫鱼令徽,年方十余岁,在宫中担任内给使,穿绿衣(六、七品官服)。有一天,鱼令徽不知何故与同僚吵了一架,回来就向鱼朝恩告状。第二天一早,鱼朝恩就怒气冲冲地拉着儿子入宫,在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代宗说:“我儿子官职太低,经常受人欺负,请皇上赐他紫衣(三品以上官服)。”

这里还没等皇上发话呢,那头就有溜须的赶上来了,忙不迭地捧出了一袭紫袍。鱼朝恩当场命儿子穿上,然后向皇上拜谢。

唐代宗见此,心说,你们眼里头还有我这个皇上吗?但此时还不能发火,只好勉强露出笑容,在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此儿穿上紫袍,还是挺合适的嘛。”

皇上这种表情,大部分人没有注意,但是一个人注意到了。他就是元载。

几天后,他找了个机会向代宗密奏——“朝恩专恣不轨,请除之。”(《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当时,鱼朝恩手握着禁军的兵权,还有不少的亲信,做事不密,有可能引起动乱。所以唐代宗没办法才一忍再忍的,现在有了宰相的支持,事情就好办了,于是授意元载策划行动。

元载随即拿出重金,往周皓和皇甫温身上狠砸,果然一下子就把他们砸了过来。此后,鱼朝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都落入了元载和代宗的眼中,而鱼朝恩却对此毫无察觉。

公元770年,元载奏明皇帝,内调皇甫温为凤翔节度使,以借助其兵力,并将兴平、武功四县改隶神策军,以麻痹鱼朝恩。不久,元载与皇甫温、周皓制定了诛杀鱼朝恩的详细计划。并禀报唐代宗。

寒食节到了,唐代宗以庆贺节日的名义,在宫中设宴,主谋元载则留守在中书省,负责外围的联络。

宴席结束后,皇上下诏,鱼朝恩进殿面圣。鱼朝恩一听,心花怒放,以为皇上还要对自己进行厚赏呢。

刚刚走进内殿,代宗就一改平日的和颜悦色,厉声斥责他恃宠而骄、心怀异图。鱼朝恩虽然察觉势头不妙,但还是坚信皇上不敢拿他怎么样,所以仍旧一脸倨傲,极力抗辩,并口出悖逆之言。

代宗李豫盯着鱼朝恩看了很长时间,最后冷然一笑,轻轻地挥了一个手势。

周皓随即带着一帮禁军冲了进来。然后,一条绳索就死死勒住了鱼朝恩的脖颈……

鱼朝恩被缢杀后,唐代宗就此改弦易辙——这次他要改用朝臣了。

元载因为诛凶有功,后来被任命为宰相。

元载能合格吗?我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标签: 唐代宗唐朝

更多文章

  • 鱼朝恩为什么要挖郭子仪的祖坟?他们之间什么仇什么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还不知道鱼朝恩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要去挖郭子仪的祖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鱼朝恩,唐朝时期的第一大宦官,那个时候鱼朝恩已经专横到连皇帝都管不住了,无论什么大事小情鱼朝恩都会第一时间知道,这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权力执行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鱼朝恩会被皇帝下令勒杀

  • 鱼朝恩的权利到底有多大?皇帝宰相强强联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皇帝宰相强强联手,全力捕杀擅权宦官,为何难度如此之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官员,他们或清正廉洁,或私欲深重,各有着各的特色,在官场上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今天我们所要提到就是让皇帝和宰相都没有办法的大宦官鱼朝恩,关于捕杀他的过程,可谓

  • 唐肃宗李亨为什么让太监鱼朝恩领兵六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肃宗李亨,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肃宗李亨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肃宗李亨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也是大唐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的青少年时期生活在繁荣而富庶的开元盛世中,无忧无虑。开元二十六年(738)被立为太子后,李亨的安乐日子算了到了头,整日与李林甫、杨国忠这些奸相勾心斗角,还好他保持低调

  • 鱼朝恩为何要挖郭子仪的祖坟?揭秘背后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鱼朝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郭子仪是唐朝的名将,政治家、军事家。由于其有真实记载的卓越功勋,所以他的名字很多人都听说过。而鱼朝恩在历史上却并不出名。那么鱼朝恩是干什么的呢?他是一名太监,借着安史之乱的契机爬到了保卫唐王的神策军的首领位子。也因为他得到了此职,

  • 鱼朝恩坑了郭子仪之后,又是怎么把李光弼也害了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鱼朝恩

    同样的是有功绩的大将,李光弼因为河阳大战就成了一个大忙人,到处去征战抵御史思明的进攻。但郭子仪因为皇上的忌惮以及太监鱼朝恩的谗言,就从此成了个闲人。郭子仪虽然成了个闲人,但是害了他的鱼朝恩可是闲不下来的。因为一天到晚在皇上身边,所以他对皇上的心思把握的真是太准确,他现在只负责让李亨开心,所以当他发现

  • 权倾朝野的宦官鱼朝恩挖郭子仪祖坟,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鱼朝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郭子仪是千古一将,唐朝中后期最有名的将领,四朝元老,对唐朝有再造之功,但郭子仪功高而不自傲,处处谨慎自律,最终安享晚年至85岁,子孙后人也是唐朝重臣,这样完美的家族在历史中是极其罕见的。然而就是这样的重将,也

  • 鱼朝恩身为宦官,为什么能进入凌烟阁?在皇帝面前为所欲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鱼朝恩,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鱼朝恩身为宦官,为什么能进入凌烟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这个进入凌烟阁的宦官,可算是石破天惊了,一个宦官到底如何进入凌烟阁,与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相提并论了呢?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里绝对有唐朝一份,且最严重的就是唐朝,鱼朝恩的出现绝非偶然,他是唐中后期宦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元载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本是一代能臣为何变成了唐朝版的“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元载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元载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本是一代能臣为何变成了唐朝版的“和珅”?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近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剧中有一位小角色让人非常厌恶,他就是大理评事元载,然而在历史上,元载可是一位响当当大人物!他原本是一代能臣,辅佐皇帝治理天下,颇有政绩,可

  • 元载因贪污64吨胡椒粉被灭门,在当时是多少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载,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元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新唐书》记载,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人。唐朝中期唐代宗执政时任宰相。元载草根出身,家境寒微,自幼父母双亡,却勤奋好学,嗜好读书。史书说他性格敏慧,能举一反三,尤其精通道学,善诗文。天宝初年,元载“策入高第”,得中进

  • 元载本是一代能臣,却沦为贪官结果满门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载,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元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最近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剧中有一位小角色让人非常厌恶,他就是大理评事元载,然而在历史上,元载可是一位响当当大人物!他原本是一代能臣,辅佐皇帝治理天下,颇有政绩,可是却沦为贪官,堪称是唐朝版的“和珅”,最终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