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别韦参军:唐代诗人高适所写,这首诗该如何赏析?

别韦参军:唐代诗人高适所写,这首诗该如何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83 更新时间:2023/12/7 14:07:29

别韦参军【唐代】高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此诗前十二句,写诗人闯荡京师、客游梁宋、落拓失意的真实经历。那时他年纪轻轻,自负才武略,以为取得卿相是指日可待的事。三言两语,写出了诗人聪明、天真、自负的性格特征。但现实遭遇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他理想中的君主,沉醉在“太平盛世”的安乐窝里。“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说国家风教鼎盛,超过了三皇五帝,朝廷礼乐遍及四海之内。这两句,貌似颂扬,实含讽意;下两句“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就是似褒实贬的注脚。干谒“明主”不成,只好离开京师。但不能回家,因为“归来洛阳无负郭”,家中根本没有多少产业。故诗人不得不带全家到河南商丘一带谋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汉代梁孝曾在商丘一带筑兔苑,开雁池,作为歌舞游冶之所,诗中借古迹代地名,是说自己在这里种田捕鱼,生计艰难。不说“捕鱼”而说“垂钓”,暗用姜太公“渭水垂钓”故事,说明自己苦闷地等待着朝廷的任用。

后十句是写与韦参军的离别,生动地描写了他们之间的深挚友谊和难舍之情。“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这两句,看似寻,其中暗含了作者的辛酸遭遇和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说他们的友谊经过长期考验,韦参军经常接济自己,从未以“家贫”为辞借口推却过。“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白日晚”见其日夕相处:“杨柳春”见其既游且歌。这样的友情,的确舍不得分开。“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惊心神”三字,写出了与朋友相别时的痛楚之状。但为事业、前程计,又不得不别,因而劝慰朋友:“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这首诗写得肝胆刻露,字字情真。一般写诗要求语忌直出,脉忌外露。但这绝不是否定率直的抒情。“忌直”是为了“深化”感情,率直是为了将实情写得更“真”,二者似迥异而实相通。高适此作直吐深情,写苦不见颓靡之态,惜别仍发豪放之情,快人快语,肝胆相照,表现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能以情动人,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此诗基本上采取了长篇独白的方式,“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诗中又多用偶句和对比,讲究音韵,读来音情顿挫,雄浑奔放,具有流美婉转的韵致。

标签: 唐代别韦参军

更多文章

  • 唐诗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如何鉴赏,高适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代高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一诗

  • 唐诗赏析之燕歌行并序,高适在诗中表达了什么隐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诗,燕歌行并序

    燕歌行并序,唐代高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王君可 武艺在五路瓢把子中排行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君可

    《兴唐传》:王轩(王君可)善使一把青龙刀,胯下一匹枣红马,瓦岗山五虎上将,为人仗义疏财,曾经收留过罗士信,并且与秦琼交情深厚,而且由于相貌堂堂,为绿林英雄树立了形象,多次博得对手的敬佩,就连心高气傲的罗成也一见面就和他套近乎。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论年龄,王轩(王君可)在四十六友中排名第六,所以别人都

  • 裴思谦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裴思谦

    裴思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字自牧。生卒年不详。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戊午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四十人。考官:礼部侍郎高锴。试题为《太学创置石经诗》等。裴思谦与朝廷权臣观军容使仇士良勾结,以仇士良荐举信威逼高锴,高无奈,只得取裴思谦为状元。裴中状元后,周游狎妓,赋诗自夸,气盛一时。入仕后于大中

  • 裴思谦是怎么考上状元的?厚着脸皮巴结大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裴思谦

    科举制度从唐代正是建立开始,到清朝结束,有据可靠的状元共有六百多位。虽不能说每一位状元都不掺水分,但大多数的人都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取的功名。所谓“水分”,就是说那些本没有能力考中状元,却通过买通监考官、出题官等手段,考上的人。但由于古代对科举作弊有着严厉的惩罚制度,采用这种非法手段的人还是非常谨

  • 陆贽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上最清廉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贽,唐朝

    宰相陆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古代我们都知道除了皇帝在整个国家中的权力非常大,还有许多的官位他们也有很大的权力,就像是古代的宰相一样。既然宰相权力那么大,那么他们的权力这么大,肯定生活也很好。但是我们这次要说的这位宰相却不是这样的,他十分的清廉,那么本次

  • 他是古代第一清官,揭秘陆贽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贽,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陆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古代最大的贪官,大多数人首先会联想到清朝的和珅。公元1799年,在查抄和珅家的时候,负责此事的官员从他家中抄出了八亿两白银。这样一笔巨款可是清廷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可以说古代第一贪官的称号,和珅是实至名归。但大多

  • 陆贽:唐朝历史上最清廉的宰相,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贽,唐朝

    在古代我们都知道除了皇帝在整个国家中的权力非常大,还有许多的官位他们也有很大的权力,就像是古代的宰相一样。既然宰相权力那么大,那么他们的权力这么大,肯定生活也很好。但是我们这次要说的这位宰相却不是这样的,他十分的清廉,那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大家去看看到底是哪个宰相!陆贽其实家里原来很富裕的,但是

  • 中唐清廉贤相陆贽,他的一生经历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贽,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陆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官场上,贪官都是最让百姓瞧不起的,而且贪官的下场大都很惨烈,后世的名声也不好。但是,在欲望和诱惑面前,能忍住不贪的人是少之又少。可是在唐朝,就有这么一位官员,他无论是做地方官,还是到中央做宰相,都丝毫不贪,从没有主动

  • 陆贽有多清廉?皇帝亲自下密旨让他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陆贽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清官,大家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人估计就是包拯。包拯为官数十载,从未有过贪污舞弊的行为。一方面是因为包拯洁身自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宋朝官员的俸禄真的很高,包拯真的犯不着去贪污。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清官,清廉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亲自下密旨对他说:“你多少贪点。”此人是谁呢?他就是中唐名相陆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