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介书生黄巢,为何最后成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杀神?

一介书生黄巢,为何最后成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杀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5 更新时间:2024/3/9 5:41:19

黄巢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黄巢和仙芝原来都是贩卖私盐的走私贩,各自手下有一个走私贩集团。自汉代以来,由于盐的利润太大,因而一直是国家公营的物资,严禁私人贩卖,朝廷对走私贩的处罚也很严厉。但正由于盐的利润太大,再严厉的处罚也挡不住贪心的人铤而走险。当时的走私贩(取贩卖之意)其实和今天的走私犯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都比较聪明,有勇有谋,心肠够狠,善于抓住机会狠捞一笔,往往能从绝境中找到求生的机会。

绝地求生是他们最大的特点,黄巢起义后多次发挥这种特点,几次从绝境中起死回生。王仙芝也具备这些条件,但黄巢与王仙芝的不同就在于,黄巢还不单纯是一个没化的走私贩,他原来上过学,读过书,还参加过科举,也算是半个知识分子,但却是一个有匪气的知识分子。

黄巢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意反抗朝廷的,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试图通过正常途径跻身政治精英之列,然而因个人学艺不精,几次都没考中。连续的考场失利,使黄巢开始怨天尤人,把因考试失败的愤恨和不满都归因于国家、社会,却从不埋怨自己水平不行。再加上当时皇室连出昏君,朝内宦官横行,部分官员腐败,地方藩镇跋扈,水旱蝗灾不断,天下的形势非常糟糕。科举不中,生活无着,灾荒连绵,生存都成了问题,黄巢一怒之下也举起义旗,招揽人马,聚集起事,在凑够了上千人马之后加人了已先行起义的王仙芝的队伍。

起义军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没有作战经验,经常打败仗。不过不用担心,实践出真知,很快他们就积累起经验来。公元875年底,王仙芝、黄巢起义军进攻沂州,被平卢节度使宋威击破于沂州城下,义军损失不小,但王仙芝、黄巢等主要人物都平安逃脱。这个消息宋威不知道,他以为王仙芝已死在乱军中,就朝廷报告王仙芝已死,义军溃散,朝廷的军队可各回防地。

朝廷接到报告后,非常高兴,便下令让参与作战的各地人马返回本镇,休养生息。士兵当然不愿意打仗送死,现在不用打仗了,也都很高兴,各自踏上了返镇的路程。但问题是宋威的情报错误,王仙芝、黄巢并没有被打死,而官军却自行归镇,这就使得王仙芝、黄巢得以抓住机会重振旗鼓。

义军重新聚集后,势力更大了,很快又集结兵力先后攻陷数城,并进逼当时的军事要地汝州。汝州离东都洛阳很近,离长安也不算远。朝廷急忙发兵增守陕州、潼关等地。不久,王仙芝、黄巢等攻破汝州,俘虏了汝州刺史王镣,王镣家族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其兄王铎是当朝宰相。义军漓获王镣后,王仙芝为了留下后手,对王镣以礼相待,一是希望他在关键时刻当人质,二是或许还能为义军说几句好话。也正是因为抓住了王镣,义军声威大振,使朝廷不得不严肃看待王仙芝一派的实力。由于王镣在义军手中,朝廷为尽早息事宁人,便发布诏令赦王仙芝等人无罪。

到了876年年底,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导致义军分裂。义军准备进攻蕲州,蕲州刺史裴偓与王镣关系很好。王镣是个很有政治经验的官员,他被义军俘虏以后,通过与王仙芝的接触,发现王仙芝能够被说动,便抓住机会多次劝说他想想叛乱的后果,到底能不能成功?看看历史上又有几次叛乱最终是成功了的?叛乱必然导致战乱,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为天下百姓着想,也应平息兵戈,塑身归朝。

王仙芝也很清楚,虽然总能有一支义军推翻朝廷,但通常这支义军是最后成功的那一支,之前大多数起义军的结局都是被朝廷平定,许多起义军头领的结局是人头落地。谁能担保自己的义军就是最后成功的那一支?现在有这样的中间人主动来做说客,王仙芝也乐得顺水推舟,所以当义军进抵蕲州城下时,王镣就替王仙芝写了一封信给刺史裴偓,说义军有请和之意。裴偓见信大喜,立即回复义军同意休战,并由裴偓代为向朝廷请求赐给王仙芝一个官位。

由于王镣的居中斡旋,王仙芝同意暂时停战。

既然双方都有意讲和,不用再动刀兵,可免蕲州百姓于战火,唐军士兵不用再送死,义军士兵也不用再冒死求生,都可以回家与家人团圆了,各方皆大欢喜。于是经过双方反复几次接触,裴偓确信王仙芝确实是要归顺朝廷,便打开城门,请王仙芝、尚君长、黄巢等义军重要将领数十人人城,设宴款待,保证向朝廷为其求得官位。

朝廷对于是否授予王仙芝宫位,意见并不统一,有的大臣主张给,有的反对。经过一番争论,最终答应了裴偓和王镣的请求,派使节前住蕲州授予王仙芝以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职位。这时的王仙芝义军势力并不是特别大,朝廷为了平衡朝中不同的意见,只重点照顾了王仙芝,没有提到黄巢,这点后来被历史证明对唐朝来说是一个重大失误。

朝廷派来的使节很快到了蕲州刺史官署,把王镣、裴偓、王仙芝、黄巢等人召集到一起,正式举行仪式,严肃地宣布了朝廷的任命。

诏书宣读结束,王仙芝就等于成了朝廷的人了,只要不出什么变故,他就可以去京城赴任了。眼看这一地区的战乱就要结束,百姓能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作为中间人的王镶非常高兴,与裴恒等一起向王仙芝表示道贺。王仙芝也很高兴,一一还礼。

但有一个人却不高兴了,他就是黄巢。因为诏书没有提到授予他一个官职,甚至根本没有提到黄巢的名字,似乎义军中就没有这个人一样。黄巢是个内心极其自负的人,朝廷竟然忽略了他,使他的自尊心大受伤害。更重要的是,这次没有官职授予他,以后就更不会有了,王仙芝倒是享福了,可黄巢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从哪里来?

此次机会若失,不会再来。黄巢明白,若只自己反对,势孤力单,不可能成功,必须鼓动其他将领一起反对。一想到此,黄巢计上心来,抓住其他将领也都没有被封宫这个要害,当场就跳了起来,冲着王仙芝大吼道:“我们兄弟当初不是说好了,一起横行天下吗?如今只有你自己去做官了,让我们这几千兄弟们怎么办?”

只要局面不可收拾,黄巢才有机会翻盘。

为了使局面更不可收拾,黄巢冲到王仙芝面前,挥拳就打。大厅上的诸人没料到这个场面,黄巢动作突然,王仙芝根本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满脸开花。义军其他将领本来就因朝廷没有对自己有个交代不满,正不知如何是好,一见黄巢如此,大家于是都被点醒了一般,立即表现得都很愤怒。这正是黄巢要的效果。本来一团和气的刺史大堂立刻要变成土匪斗殴的场所。

王仙芝一看黄巢如此凶霸,且似乎言之有理,自己的将领们又面带怒气,不得已只好拒绝朝廷的任命,当场翻脸,立即率众占领蕲州。裴偓一看情形不对,立即在唐军的护卫下及时逃出城去。王镣依然被义军扣留。

虽然义军占领了薪州,但经此一事,王仙芝和黄巢两派之间已经发生了严重分歧,而且黄巢作为一个后来入伙者,不讲究先来后到,还把主将给打了,两人无论如何是不能再在一起共事了。但大家也要好离好散,经过商议,将义军分为两个部分,三千人马跟随王仙芝,两千人马跟随黄巢,分道而去。唐廷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被忽视的这个不起眼的半个读书人黄巢,会席卷半个中国,摧毁本已十分脆弱的唐王朝统治。

标签: 唐朝黄巢

更多文章

  • 黄巢起义是怎么爆发的 黄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起义,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巢起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黄巢起义,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这是唐朝末年期间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起义的发起人也就是黄巢本人了。黄巢曾率领义军转战了大半个唐朝江山,且一度攻破了长安,那么,这次农民起义是如何爆

  • 历史上的黄巢到底有多疯狂 看看他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唐末

    你真的了解唐末黄巢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朝末年,国家衰败,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有一场农民起义被称为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最甚时期起义军队占据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相信大家对于这场起义都有所了解,而

  • 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流传了一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黄巢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表面上看,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建立梁朝后,唐朝就终结了。实际上,毁掉唐朝的,应该算是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就是他引领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烽烟四起,沉重打击了唐帝国,这才让中央朝廷再也无法控制诸侯,这才让唐朝走到了它的终点。其

  • 黄巢战死虎狼谷后,他的妻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巢,唐朝

    每当一提起黄巢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884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战死于虎狼谷,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黄巢虽然是农民领袖,但其出身却并非农民,而是一个私盐贩子。凭借贩卖非法的私盐,黄家积累了大量财富。由于家境殷实,黄巢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因此自幼年以来,黄巢便饱

  • 黄巢当初为什么会放弃功名去造反 正所谓新仇加旧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巢起义,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黄巢起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引言唐代留下的5万多首诗歌,有一首显得非常别具一格。这首诗就是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刹,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严重,贫富极其不均。饿死、冻死的贫民百姓不计其数。即使天灾,官府

  • 起义军领袖被黑成吃人恶魔,黄巢真的吃过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巢,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黄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虽然很多,但要么被政府的正规军所灭,要么就是带头大哥经受不住政府的诱惑被政府招安,能成功打垮政府军的寥寥无几。被招安的带头大哥下场或许还算好些,但被灭的带头大哥就会被黑的体无完肤。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带

  • 黄巢鼎盛时期达到五十万大军 黄巢最后为什么还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黄巢

    很多人都不了解黄巢起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末年,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黄巢王仙芝起义是声势最大的一支起义部队,鼎盛时期,总人数多达五十万大军。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黄巢的造反,完全属于那种“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类型。他们从起兵到败死

  • 黄巢有十几位妻妾 起义失败之后她们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巢,唐朝

    对黄巢妻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因为在那个时期,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大唐帝国经过几代昏庸皇帝的统治之后却逐渐步入暮年,而安史之乱成为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事件。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朝皇帝的权力已经大不如前,名义上

  • 家境富裕且有势力的黄巢,为什么要发动农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巢,唐朝

    大家好,说起黄巢起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到黄巢,他和那些贫苦农民还是不同的,因为他们家是卖私盐的非常富裕,大家都知道每个朝代都对于盐和铁看得很重,而凡是能够触碰到这两块的人都是很厉害的,所以黄巢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且有势力的家庭中。据史书记载,黄巢五岁便能吟诗,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黄巢

  • 黄巢起义当初声势浩大 黄巢为什么没有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巢起义,唐朝

    还不知道:黄巢起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曾经愤慨之中写下的一首诗,黄巢起义声势浩大,而当时唐王朝已经步入下坡路,为什么黄巢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王朝呢?我们可以从黄巢起义的过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