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究竟是怎样争夺储位的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究竟是怎样争夺储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63 更新时间:2024/2/27 12:12:44

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先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但因为世民不是嫡长子,按照传统习惯,皇位应由嫡长子继承,所以,唐高祖即位后,便立建成为皇太子。

而由于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领导人,武德四年,唐高祖特任命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还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

李世民自恃才能和显功,在府中开置文学馆,延揽四方文学之士,礼遇甚隆,这些人都成了世民的谋臣策士。

此外,世民南征北讨,逐渐在天策府中网罗了不少勇将猛士,拥有了如此众多的谋士与勇将,秦王世民的周围自然形成了当时政坛上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未来皇位的继承,就联合因同样有政治野心而对世民不满的齐王李元吉,采取曲意联络唐高祖的妃嫔以为内助、加强自己的军力、收买世民的部下等策略来强化自己并削弱世民的势力,甚至发展到在召世民饮酒时在酒中下毒的地步。

到了武德九年,李建成、李元吉和后官妃嫔更是常常在高祖耳边说李世民的坏话,使高祖渐渐对李世民产生了猜疑,局势对李世民十分不利。

秦王和僚属忧惧万分,遂定计发动政变,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经玄武门入皇宫,埋伏在临湖殿附近,突然射杀了准备入朝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声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并派亲信“宿卫”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实。

三天后,高祖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诏令军国庶事一切委太子处决,八月,高祖传位于太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这就是史称的“玄武门之变”。

第一次玄武门之变,表面上看是四个参与者,高祖、太子、秦王和齐王,但实际上背后的矛盾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君之争。

而作为皇帝和父亲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前后都持消极态度,齐王李元吉则站在太子一边,由于矛盾只有一条线,所以当李世民闪电般的同时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这个矛盾就解开了,李唐王朝未来的继承者注定是李世民。

除非想要推翻李唐建立新的政权,否则继续与李世民为敌已经毫无利益可言了,不仅是原先的太子成员,就是一心忠于李渊的人,也没必要得罪未来的主子。

说起来也好笑,玄武门之变中,伤亡最惨重的,既不是秦王府,也不是东宫和齐王府,而是驻守玄武门的屯营。

太子和齐王遇袭身亡后,冯立和谢叔方分别率领东宫和齐王府护兵赶往玄武门营救,结果执掌屯营兵的云麾将军敬君弘与中郎将吕世衡在兵力尚未集结的情况下仓促出战,被打得一败涂地,等大队屯营兵赶来时,发现敬、吕二位主将已双双战死。

最令人奇怪的是,时至今日,后人也没有搞清敬、吕二人为何参战,有人猜测他们早已为秦王所收买,不过如果他们事先得到消息的话,又怎会仓促出战以至兵败身死?敬、吕二人死后,形势一度危急,此时尉迟恭割下太子和齐王的首级示众,东宫和齐王府的卫士们见状散去,企图进攻秦王府的薛万彻部在接到李渊圣旨后也完全溃散。

李世民趁势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各五子全部杀死,彻底消灭了竞争对手。

至此,李世民已然是万众归心,从第二天开始,原先太子身边的有识之士相继归降,武将中,在玄武门之变中率领东宫和齐王府卫士奋战的冯立、谢叔方和薛万彻等人,兵败后一度逃亡,不久陆续回来请罪,李世民一一赦免,并封以高官厚禄。

除了薛万彻晚节不保,因为谋反被高宗所杀外,其余二人后来都被视为忠义之楷模,文官中,太子近臣魏征投降,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耿直之臣。

魏征早年投奔瓦岗军,兵败后归唐,后被窦建德俘虏,又降了窦建德,窦建德兵败后重新归唐,成为李建成的近臣,李建成死后又归了李世民,算起来,他已经换第五个主人了,按说魏征不是怕死的人,所以他转投李世民应该很说明问题,类似他这样识时务的人很多。

总之,转眼间太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就不需要李世民清洗了。

参战人数,其实讨论这个意义不大,因为无论怎么算,秦王府的军事实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李世民肯定是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不过究竟收买的是谁,目前还无定论,并且收买的原因是为了他的特种小分队能够顺利潜入进行埋伏,而不是利用玄武门的守军与东宫和太子的将士战斗。

事实证明,屯营兵根本不堪一击,另外,从“俟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这句话来看,敬君弘和吕世衡事先根本没有准备,连兵马还没有集结起来就仓促出击了。

最终瓦解太子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以及随后来到的李渊的圣旨,而这些都应主要归功于特种小分队的斩首行动。

标签: 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的太子妃

    唐朝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谁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位太子,同时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废太子”。通常在过去的历史书以及评书杂史中,常常称李建成、李元吉为“奸王”,是处心积虑想要谋害李世民的反面人物。这也是在唐太宗即位以后,李建成的形象就被丑化了。总之,胜者王侯败者寇,李建成作为废太子的历史地位已无法改动。关于

  • 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什么关系 太子李建成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李建成墓,李建成和李元吉关系

    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什么关系追溯到历史上李建成的人物关系,再到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看得出来李元吉可以算得上是李建成的忠实党分子,一直从始至终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着李建成。但据说历史上的李元吉实在是其丑无比,丑到连他的亲生父母都不愿意搭理他。每当在无数个夜晚,当野兽的叫声在山林中响起的时候,李建成成了他坚

  • 揭秘李君羡真的是李建成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君羡,李建成的儿子

    李君羡和武媚娘电视剧《至尊红颜》是一部拍摄于2003年的古装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大唐将领李君羡两情相悦,最终武媚娘进入皇宫,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之后,最终成长为执掌全天下的皇帝的故事。这部电视剧播出以来,就以扣人心弦的故事、精致华丽的场景道具和强大的演员阵容而引发了一阵追剧热潮,观

  •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李建成隐是什么意思

    李建成隐是什么意思他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在隋大业十三年,准备起兵反隋,于是密召他与其弟李元吉来到太原进行援助。当时,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侑为恭帝,改元义宁。恭帝封李渊为唐王,封建成为唐王世子,开府置官属。在义宁二年,有他的父亲李渊即位,立他的嫡长子建成为皇太子。身为太子的他终归所望,他的才华深受父皇的

  • 李建成死后他的儿子女儿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建成儿子女儿下场,李建成之女

    李建成简介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曾在起兵之初,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后来李建成来到太原协助李渊起兵,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在李渊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在武德九年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杀死,当时年龄是三十八岁,而他的五个儿子也一并遇害。李建成直率、宽简、仁

  • 李渊长子李建成是李世民亲手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长子李建成,李建成是李世民亲手杀的吗

    李建成简介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曾在起兵之初,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后来李建成来到太原协助李渊起兵,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在李渊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在武德九年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杀死,当时年龄是三十八岁,而他的五个儿子也一并遇害。李建成直率、宽简、仁

  • 谜一般的太子李建成: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曾在起兵之初,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后来李建成来到太原协助李渊起兵,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在李渊称帝后被立为皇太子。李建成剧照在武德九年时期,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杀死,当时年龄是三十八岁,而他的五个儿子也一并遇害。李建成直率、宽简、仁

  • 李建成:被历史严重歪曲的大唐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身系嫡长子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他继承皇位,无可争议。史学者何木风说:“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在唐帝国未成时所立功勋是卓著的。可以这样讲,如果李渊没有建成,就很难成为唐高祖。也就是说,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后来的唐帝国。大唐创业之初,他立下

  • 最悲催的太子:被李世民抹黑的太子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建成

    在许多小说甚至不严谨的史书中,李建成都被描绘成一个残害贤良、贪生怕死、乱伦好色之辈,究其原因,在于李世民。其实,有一人就足以证明李建成的为人,魏征。以魏征的为人,若李建成真是无耻小人,他怎么会死心塌地跟着他?说到底,还是因为李建成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应该说,真实历史上的李建成,称为名将都不为过。李渊在

  • 李世民为何没在玄武门杀太子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一场政变在长安城的宫殿里蓄势待发,在这一天大唐帝国未来的主人将最终确定花落谁家。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那场血雨腥风的午门事变。为了审问太子和秦王,李渊及众大臣来到了太极宫西北,对于两位皇子涉及政变的大案,李渊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对天象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是不是在搞阴谋诡计要谋权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