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韦皇后和武三思真的私通了吗?唐中宗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韦皇后和武三思真的私通了吗?唐中宗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47 更新时间:2024/1/28 15:50:52

大家好,说起韦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很悲情的人,韦后是一个强势霸道的人,而武三思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三个人碰到一起,似乎只有李显吃亏的份,那么事实是否真如此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登上皇位的人,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组建自己的政治集团,好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初次登基的唐中宗李显也不例外,683年,李治去世,太子李显继位,为了对抗母亲武则天,他选择扶持外戚势力,也就是韦后娘家人,但李显太过稚嫩,也太过心急,当时的辅政大臣裴炎和武则天都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联合起来废了李显,李显成了庐陵王,带着做了不到两个月皇后的韦后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活。而韦后的娘家也遭到了打压。

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14年的共患难生活,在他们被流放到房州的路上,韦后还生下了两人最小的一个孩子安乐公主李裹儿。挺着大肚子长途跋涉,可见韦后确实吃了很多苦,而且最重要的是,韦后一直是李显的精神支柱,不管是李贤、李显还是李旦、太平公主,对母亲武则天的野心都一清二楚,所以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害怕母亲。被贬的李显更是成了惊弓之鸟,每次听到有使者到来就吓个半死,生怕自己会遭了母亲的毒手,在这个时候,韦后便是李显的保护神,给他抚慰,给他力量,告诉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糟糕的情况不过赐死而已。

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李显许下承诺:“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

这句话历来被解读为后来李显继位后纵容韦后和武三思私通的原因,其实不足为信,先不说有没有这句话,就算真有,夫妻俩共患难,丈夫许下将来定不负妻子、一定好好对妻子的誓言,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人?更不要说这种“将来你做什么,我都不干涉”的鬼话,可能有人会说“君无戏言”,李显那时候已经不是君了,况且君王最是擅长戏言。

698年,经过武则天的反复思考和朝中大臣的劝谏,武则天最终决定将李显接回洛阳并立为太子,然而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却又被武则天晚年长期生病而二张出来干政打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袁恕己等联合李唐王室人员(太子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二张,然后逼武则天下台,太子李显继位。

再次登基的李显和第一次登基的时候并没有大的区别,依然没有自己的力量。张柬之等五位大臣虽然逼武则天下台又扶立了李显,但他们在那时只是忠于李唐王室而非李显,李显一继位,他们五人就成了位高权重把持朝政之人,这不是李显愿意看到的。

而李显的弟弟李旦也立下大功,成为安国相王,以宰相身份参与政事,李旦在朝中的势力远大于李显。再就是妹妹太平公主。这几方势力都很大,相对来说,李显就弱多了,他远离朝廷14年,根本没法和大臣们接触,更不用说培植自己的势力了,这也是当初武则天重立李显为太子的原因之一,让他没机会对武氏家族动手。神龙政变后武氏家族不仅没有被打压,反而权势更盛。

李显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韦氏外戚,还有就是武氏家族,李显的两个女儿都是武家媳妇,其中安乐公主嫁的就是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所以李显想依靠韦氏家族和武氏家族来对抗张柬之等五人,然后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显做上皇帝后,和武三思很是亲近,后来发展到武三思和韦后也很亲近,《旧唐书》、《新唐书》都对两人的私通言之凿凿。而且李显很明显是知道的,但并没有反对。很多人说这是因为李显性格懦弱,管不了韦后,反而还要依靠韦后,又早先说过“不相禁忌”的话,所以对两人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姑娘却觉得并非如此,关于韦后和武三思私通一事,很难说就是一种事实,史料都说是上官婉儿把武三思介绍给韦后的,但关于上官婉儿的一些事,史料记载和出土的墓志是有出入的,而且这种差别很大。

姑且认为韦后和武三思之间确有私通一事,并且李显是知道的,那么,很可能李显和韦后之间是有沟通的,两人之间就是相互扶持的利益共同体,所以韦后出面笼络武三思,将武氏家族拉到李显的阵营之中。后面,武三思和李显就把张柬之等人收拾的差不多了,但武三思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让儿子武崇训不停地在安乐公主面前说太子李重俊的坏话,怂恿安乐公主自请封为皇太女。这也就导致了707年李重俊发动政变,诛杀了武三思和武崇训父子,李显起兵镇压,李重俊兵败被杀,自此太子之位就是空的。

李显虽然性格懦弱,纵容韦后和安乐公主干政,但并非没有底线,安乐公主自请封为皇太女被拒就是一个例子,太子之位即便空着,也断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太女。那么,他又怎么会容许自己的皇后主动给自己戴绿帽子?

所以,韦后和武三思倘若真有私通的事实存在,李显并非那么无辜。

标签: 唐朝李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武三思史什么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三思,唐朝

    说到史上的武三思是怎么死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武三思,生年不详,卒于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朝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庆之子,即为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小人,为了利禄什么都干得出来,仗着自己姑妈武则天大行其道。最终,没有死于大风大浪,没有死

  • 历史上真实的武三思是什么样?唐朝时最名不副实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三思,唐朝

    对武三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例子,唐朝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要算一个典型。想当年这小厮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也着实费了一番苦心,给他起个好名字,以盼望能长大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武三思的父亲武

  •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什么没有得到皇位?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三思,唐朝

    你们知道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什么没有得到皇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人们对武则天这位人物的印象还是很深的。她在历史上展现出来的功绩很大,是一位极有手段的女性。在普通的后宫之争当中,她基本上都能够获得胜利,使得自己的权位逐渐得到提升。直到最后唐高宗病重,让她抓住了这样的机会,逐渐掌控了国家大

  • 唐朝宰相上官仪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官仪

    唐朝上官仪说到上官仪可能不少人不太清楚,但是说到上官婉儿,大概是没有多少人不知道的,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他是隋唐时期人,早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在江都生活,但是在大业十四年的时候,隋炀帝身死,他的父亲也遇难,因此上官仪为了避祸转而出家为僧。上官仪影视形象虽说是自行剃度了,但是上官仪算不上一个真和尚,

  • 唐朝上官仪 解析上官仪和武则天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官仪,武则天

    说到上官仪可能不少人不太清楚,但是说到上官婉儿,大概是没有多少人不知道的,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他是隋唐时期人,早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在江都生活,但是在大业十四年的时候,隋炀帝身死,他的父亲也遇难,因此上官仪为了避祸转而出家为僧。上官仪影视形象虽说是自行剃度了,但是上官仪算不上一个真和尚,除了学习佛

  • 唐朝上官仪最后以谋反的罪名被人诬告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官仪,诬告

    说到上官仪可能不少人不太清楚,但是说到上官婉儿,大概是没有多少人不知道的,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他是隋唐时期人,早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在江都生活,但是在大业十四年的时候,隋炀帝身死,他的父亲也遇难,因此上官仪为了避祸转而出家为僧。虽说是自行剃度了,但是上官仪算不上一个真和尚,除了学习佛家经典之外,上

  •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是武则天亲手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定公主

    安定公主,唐高宗与武则天的长女,对于比较了解武则天的人都听说过,武则天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女,究竟真的是武则天亲手所谓吗?宋代成书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详细记载,称武昭仪藏匿起身形,等王皇后逗弄完小公主后悄悄地扼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佯装欢笑地迎接高宗,发现死婴后由宫人指证惟有王皇后探视过小公

  • 揭秘:武则天的安定公主是否真的没有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定公主

    武则天的一生辉煌而传奇,在历史的长河中,她大放异彩。但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别人的血肉之上的,在那样一个年代要想有那样的作为这是必要的代价。我们都知道史上有传她为了上位,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安定公主,但也有人传安定公主并没有死。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武媚娘从感业寺回到皇宫后,被封为昭仪,一直

  • 安定公主之死的谜团:难道真的是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定公主

    安定公主(654年一654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长女。但是她的死亡后世也有很多的怀疑,最多的怀疑就是对她母亲武则天的怀疑,历史上有许多人都怀疑安定公主是武则天杀死的,但是事实真相又是如何?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探索真相。网络配图对于安定公主的事情,史书上有许多的记载,例如《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

  • 揭秘安定公主之死:真是亲妈武则天所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

    导读:宋代成书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详细记载,称武昭仪藏匿起身形,等王皇后逗弄完小公主后悄悄地扼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佯装欢笑地迎接高宗,发现死婴后由宫人指证惟有王皇后探视过小公主,从而点燃了高宗的怒火。但《旧唐书》并未记载此事,加之虎毒不食子,故近人颇有不相信者,认为当时婴儿死亡率很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