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诗歌之侠客行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唐代诗歌之侠客行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3/12/24 9:43:04

侠客行【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

此诗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彤云密布。这“阴云”,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路未卜,为侠客的行侠描述出一个恶劣环境。同时,也隐约地渲染出侠客的义无反顾、知难而进的坚毅性格。这“阴云”,又是侠客心境的写照。世路艰辛,郁悒萦怀;世事不平,义愤填膺。心情自然是苦涩沉甸。这就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缘由。诗一开始便以阴云般浓厚的艺术气氛。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宝剑是侠客的武器,是侠客的伴侣,正可用它衬托侠客的形象。诗的上一句是用比喻说明剑的锋利。晚唐诗人沈彬《都门送行》中“一条灞水清如剑”,是以剑喻水,由剑的寒光来写水的清沏。而此诗却以水喻剑,由水的清沏来写剑的寒光。二诗异曲同工,均具神似之妙。相传春秋时,越允常聘用冶工欧冶子铸造五把名剑,一曰“纯钩”(一作“纯钧”)。其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湖,观其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于塘”(见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绝书》亦云:“太阿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许多诗人皆以水比剑。诗中侠客所持之剑,竟同“纯钩”“太阿”一般,寒光如水,锋芒逼人。诗的下一句是从剑身看剑的锋芒。侠客剑上沾染着的“微红”,正是仇敌的“馀血”。以此剑出手刃敌,干净利落、痛快淋漓。由此可见宝剑之锐不可挡。诗人正面写剑,却侧面显示了侠客行侠的结果。诗中不提侠客,只言宝剑。实际上,正是通过写宝剑的锋利,展现出仗剑游侠的英姿壮采。

结尾二句“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由侠客胯下的飞马来交代游侠的行迹。“白马金羁侠少年”(《古乐府》),马亦是侠客的伴侣,可用马来衬托侠客的形象。诗中的白马与黑夜形成了反差,飞奔的白马为漫漫的黑夜带来了一点亮色。而频频的马叫声,又打破了寒夜的寂静,使夜幕下的大地有了活力。诗人从视觉到听觉,描绘出清冷孤寂的环境,渲染出一股旅途萧瑟的气氛,反衬出侠客于天寒地冻之中英勇奋进的雄姿。侠客自洛阳出发,三更时分到达霸陵。诗以描写霸陵的雪夜风光作结,这既照应了开头阴云蔽城的天气,首尾相应,清楚交代出侠客的行踪。

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汉文帝为西汉时代“文景之治”的盛世明君。侠客由阴云遮天的洛京到达白雪铺地的霸陵,十分巧妙地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目的。诗人所寄寓的无限感叹和不尽之意自在言外。可以看出,温庭筠终身坎坷,不为世用,他在对可钦可敬的侠士精神的赞美中,自有一种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这首诗写得风骨遒劲,豪迈警奇,与温诗的秾艳纤细之作,大相径庭,正显示出诗人丰富的艺术个性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标签: 唐代侠客行

更多文章

  • 唐代诗歌之开圣寺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开圣寺

    开圣寺【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路分蹊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这是一首写景诗。开头两句写的是通往开圣寺的途中景象。诗人并没有设色描绘,而只是以白描的手法

  • 唐代诗歌之利州南渡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利州南渡

    利州南渡【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

  • 瑶瑟怨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温庭筠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代,瑶瑟怨

    瑶瑟怨,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

  • 唐诗送人东游如何赏析,温庭筠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诗,送人东游

    送人东游,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此诗写送别,“浩然离故关”一句确立了诗的基调,由于离人意气昂扬,就使得黄叶飘零、天涯孤棹等景色显得悲凉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动

  • 唐诗利州南渡如何鉴赏,温庭筠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诗,利州南渡

    利州南渡,唐代温庭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最牛的枪手?他自己为什么没有很好的前途?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温庭筠,唐朝

    温庭筠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古代有很多诗人,这些诗人往往会有自己的作品流传下来,给人们带去了不少的佳作,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诗人温庭筠,超级有才,成绩给8个人做过弊,结果自己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前途,着实令人看不懂。温庭筠,字飞卿,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

  • 古代才子都爱写闺怨诗?来品品温庭筠的这首闺怨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温庭筠,唐朝

    温庭筠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富有才华、思维敏捷、天资聪慧,这也使得年轻的温庭筠就得到了很高的成就。但是他放荡不羁、喜欢嘲讽一些权贵,这也导致了他屡次进士及第以失败告终,由于自身原因经常遭到贬谪,终生都不得志,如此悲惨的一生也造就了不一样的温庭筠。温庭筠和古代其他诗人一样,也曾经怀揣着强烈的功名之心

  • 新城公主怎么死的:唐太宗嫡女新城公主暴卒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新城公主,唐朝公主,李世民

    唐太宗爱女新城公主的一生:并非死于驸马的家庭暴力 1994年10月,随着唐昭陵新城长公主的墓葬挖掘工作的进行,考古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墓室壁画上侍女的头部全被人砍去了。有人根据史书记载进行推测,认为是心爱的胞妹一夕猝死让唐高宗极为悲愤,从而迁怒于公主身边的侍女,认为是她们没有照顾好自己的主人,所以下令将

  • 悲惨的公主新城公主:新城公主为何有四次婚礼?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新城公主,唐朝公主

    导读: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新城公主,一个生前受尽磨难,死后极尽殊荣的公主。她与第一任丈夫的情投意合,与第二任丈夫的貌合神离都让人对这位温柔婉约却郁郁而终的公主唏嘘不已。……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新城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的最小女儿,也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生于

  • 李世民幼女新城公主悲剧婚姻:新城公主为何暴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新城公主,唐朝公主

    长孙皇后的幼女新城公主,在长孙皇后去世时年仅1岁。这位不幸的公主从小与同母所生的小哥哥李治和小姐姐晋阳公主一起生活。三人耳鬓厮磨,非常亲密。太宗在去世之前为她选择了驸马:长孙诠。但新城公主的出嫁是在太宗去世之后。显庆四年,长孙无忌被逼自尽,长孙家族随即遭到了灭顶之灾。高宗念在兄妹之情(当时长孙皇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