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重俊学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结果悲剧了

李重俊学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结果悲剧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94 更新时间:2024/1/14 17:08:46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李重俊的故事。

谈到大唐帝都长安的玄武门,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在这里,一代英主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而后成为了伟大的天可汗。然而玄武门前,发动政变想要夺取政权的皇子绝不止秦王一位,其结果也并不总是和天策上将一样如人所愿。

太宗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八十年,牝鸡司晨的武瞾终于去见了她的前夫兼公公,李显复位,他的儿子李重俊也就成了太子。而这位太子活的实在是够憋屈,是个人都想欺负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李重俊并非韦皇后亲生,庶出的他自然不会受到多少皇后的喜爱。而他的异母妹妹、韦后的掌上明珠安乐公主更是从没把这个哥哥放在眼里,甚至和皇帝要求把自己封为皇太女。而妹夫武崇训不仅一再唆使公主肆意欺侮李重俊,还当面叫他奴才,甚至暗地里让其父武三思(也是韦后的姘头)要求废黜太子!

更加可悲的是,当爹的李显不但没有回护这个自幼丧母、处处受欺的太子,反而一味地和稀泥、打圆场,并且相当明显地偏袒安乐公主。如果任由形势这么发展下去,别说太子的位子不保,李重俊的项上人头说不好都得搬家。

在神龙三年的七月,再一次被侮辱的体无完肤的李重俊终于忍无可忍。穷则思变的他想到了自己的曾祖父李世民。当年李世民不也是被李建成李元吉逼得走投无路么?李世民是怎么解决这个危机的?是靠枪杆子!那么他李重俊为什么就不行呢?

想到这一点,李重俊拍案而起。他找到了负责守卫宫城的堂叔成王李千里,又把自己在羽林军的几个心腹将军叫上,稍加谋划就准备动手,目标是武三思父子、韦后母女还有上官婉儿。一场政变,就这样在热血上涌的太子和几个武将的几句私语中拉开帷幕。

太子伪造了皇帝的诏书,调动羽林军来参加政变。大兵们第一站就直奔武府,二话不说就直接剁掉了武崇训的脑袋。武三思还没回过神,就和他的儿子一起见了阎王,结束了他荒诞而淫乱的一生。

此时李千里已经把宫城控制住了,李重俊马上带兵从肃章门杀进,守门卫兵想要阻拦,直接被他一刀砍掉脑袋。而此时才慌忙被人叫醒的皇帝和皇后只能匆匆纠集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约二千人,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一起,惶惶地登上了玄武门。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李重俊穿着血染的战袍,威风凛凛地朝玄武门上大喊:“父皇请把韦后、安乐公主跟上官婉儿交出来吧!儿臣这次只是为了诛杀这几个妖女而来,绝无伤害父皇之意!”话是这么说,但玄武门下的将士们都已经剑拔弩张,大有不交人就动手的意思。

然而窝囊了大半辈子的李显这次却不窝囊了,保护老婆闺女的万丈豪情涌入了他的心头。他并没搭理儿子,而是对着羽林军喊道:“你们都是朕的亲兵,怎么帮着这个家伙造反?能把他脑袋砍下来的朕有重赏!”

这一句话起到的效果估计连李显自己都没想到。这些羽林军本来以为自己是来奉天子之命清君侧的,结果没想到是被太子当了枪耍,自然也就无心再跟着起哄。主将李多祚想要阻拦,结果被左右干掉,拿着他的脑袋找皇帝请赏去也。

形势就在电光火石间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刚刚还趾高气扬的太子一下子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孤家寡人。深知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的李重俊只能带着几个心腹跑往终南山躲藏,准备改头换面投奔突厥人。然而他想当流亡太子,手下人却不愿跟着他去喂马。于是趁着李重俊坐在地上休息的时候,几个手下砍下了他的脑袋,拿回长安献给皇帝了。

收到儿子首级的李显大喜过望,立刻拿去告祭太庙,还去武三思父子的灵前结结实实地祭奠了一把,表示这个混账东西已经伏法啦,都是祖宗在天上保佑得好啊,你们武家爷俩也该安息啦......

这场被称为“景龙政变”的政变最终以李重俊人头落地落幕。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大多数人们都对李重俊抱有极大的同情。不仅是因为他是政变的失败者,更因为他生前的凄怆遭遇以及死后父亲对其极其冷血的处置。

李显的皇位最终也没传给安乐公主,而其弟弟睿宗李旦一继位,就迅速为李重俊平反,更是明白无误地表达了新皇帝对这次政变的态度。更加讽刺的是,李重俊要杀而李显拼命保护的韦后和安乐公主,最后为了圆一把女皇梦毒死了李显。不知李显地下如果看到儿子,会是怎样的心态?

标签: 李重俊唐朝

更多文章

  • 李重俊:唐朝历史上最可怜的太子,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重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重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中国历史上的那些皇太子,估计很多人都难掩羡慕的情绪:在家锦衣玉食,出门前呼后拥的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以后可以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而且由于自己的身份已然确定,再没有必要因为上位的问题而担惊受怕。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历史证明很多的

  • 皇太子李重俊为什么会被韦氏猜忌?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重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重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中宗有个三儿子叫李重俊,曾有幸被立为皇太子,然而他却无福消受皇帝宝座的福利,最终没等坐上皇帝位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的生母是谁,想必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女人,那为什么会轮到他来当太子呢?这是因为他的大哥李重

  • 唐朝著名文学大家杜审言的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审言

    杜审言是今天的河南巩义人,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然而杜审言简介中他为人非常高傲,常常看不起周围的人。杜审言图有一次,杜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他得意地走出来,然后对周围人说:“苏味道一定被气死。”听到此话的人感到很奇怪,不知道这是什

  • 杜审言为什么会害死自己的儿子?还把武则天都“惊动”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审言,唐朝

    杜甫的爷爷有多狂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反过来(命运决定性格)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诗圣”杜甫,就是命运决定性格的典型,虽然身怀盖世才学,但因屡屡官场失意,生活始终穷困潦倒,作品生前也默默无闻,所以为人也很低调。命不好,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吧。命不好,想高

  • 张若虚被叫唐代“最懒”诗人?只传下两首诗却都成千古绝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张若虚

    张若虚被叫唐代“最懒”诗人?只传下两首诗却都成千古绝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唐朝是历史上少有的繁华大一统王朝,也是诗歌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无论是诗人数量还是诗歌数量,堪称历代王朝之最,根据《全唐诗》不算特别完备的统计,唐朝有名有姓的诗人一共有两千多名,诗作数量达到了近五万首,

  • 《春江花月夜》是谁写的?张若虚凭此奠定诗坛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张若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春江花月夜》的解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诗人,他和陈子昂一样,同为武则天之后才登上诗坛而崭露头角的诗人,对唐诗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关于他的记录很少,只大概能推演出他活动的时期,却连生卒年都不详,《旧唐书·贺知章传》中

  • 张若虚:唐朝最懒诗人,一生写了2首诗都成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若虚,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若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有这么一首诗和一个诗人被人誉为“孤篇盖全唐”,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这个诗人就是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唐朝诗人张若虚。除了《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留下来的诗还有一首,那就是《代答闺梦还》。虽然张若虚只有两首诗传世,但是这两首诗都

  • 怀素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怀素的书法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怀素,王羲之,书法,唐朝

    怀素10岁的时候选择出家为僧,后来成长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主要以狂草最为著名,被人们称作草圣。但是在最开始出家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并没有钱买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开始的时候他还在寺院的墙壁上或者地上练习写字。当时在寺院的后院有万株芭蕉树,于是怀素便每次练字的时候都去把芭蕉叶摘下来,然后在上面临帖写字。他非

  • 唐代书法名家草圣怀素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怀素

    怀素10岁的时候选择出家为僧,后来成长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主要以狂草最为著名,被人们称作草圣。怀素画像但是在最开始出家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并没有钱买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开始的时候他还在寺院的墙壁上或者地上练习写字。当时在寺院的后院有万株芭蕉树,于是怀素便每次练字的时候都去把芭蕉叶摘下来,然后在上面临帖写

  • 唐朝怀素和尚是如何成为一代草书大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怀素和尚

    怀素和尚,一手狂草闻名天下,唐朝时期时著名的书法家,和张旭齐名,被称为“颠张狂素”,代表作主要包括《论书帖》《苦笋帖》《圣母帖》《小草千文》《自叙帖》。于唐朝时期贞元十五年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宝园寺去世。怀素和尚一生追求书法,他的学习精神和执着追求是世人学习的楷模。怀素和尚画像怀素确实是个和尚,而且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