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是如何纪念柳宗元的?收藏《龙城石刻》拓片往来于旅途

后世是如何纪念柳宗元的?收藏《龙城石刻》拓片往来于旅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30 更新时间:2024/1/4 1:07:48

唐宪宗元和1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至元和14年(公元819年)11月8日,病逝于柳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他在柳州的时间虽然仅有4年,但却为柳州黎民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如重修孔庙、兴办学堂书院、破除巫神迷信、开凿饮用水井、释放抵债奴婶、植树造林等,促进了柳州地方明的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柳州的百姓非怀念他,给他立祠,千百年来一直祭祀他。有关他的传说广为流传。

福民驱鬼的《龙城石刻》

柳州的柳侯祠,现在《龙城石刻》(“剑铭碑”)复制品,是一块长一尺多、高六寸的残缺石碣,上面刻有“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相传这块《龙城石刻》从土里挖出来时,旁边还有一把短剑,所以又称“剑铭碑”。

这是柳宗元逝世前两年,在一次其部下魏忠、谢宁、欧阳翼等人交代后事时,写下的一篇铭文。当他挥毫时,在场的围观者都认为笔法苍劲、雄健,内容也是表达他爱护百姓,诅咒邪恶势力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大家提出为了使它传之后世,不如镌刻在石块上,经柳宗元同意,叫来石匠,将这篇铭文镌刻成碑,连同他佩戴的一把短剑一起埋入土中。历经千年人世沦桑后,被一位百姓无意挖掘到,可惜不久即失落,只留下拓片。

由于这是一件被认为埋入土中可以镇宅,携带身上可以护身的神物,所以清代南方赴京应考的士子和长年经商在外的商贾,多有随身收藏《龙城石刻》拓片往来于旅途,以求逢凶化吉的。

标签: 纪念柳宗元

更多文章

  • 什么是荔子碑?柳宗元和荔子碑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柳宗元,荔子碑

    柳宗元和荔子碑有什么故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失而复得的“荔子碑”“荔子碑”是过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时用的祭歌,摘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柳州罗池庙碑》中的《享神体》,此碑是公元1217年(宋代嘉定10年)刻的,因开头有“荔子”二字,所以叫做“荔子碑”。由于碑文

  • 柳宗元的早年生活是怎样的?12岁就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柳宗元,早年生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柳宗元的早年生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早年生活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

  •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为何要抛弃薛涛和刘采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为何要抛弃薛涛和刘采春?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著名的诗句,千百年来引得无数痴男怨女心悲、心碎和心冀!这著名的诗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元稹(779—831)的杰作。元稹对他发

  • 刘采春和元稹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元稹写了一首《赠刘采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刘采春

    刘采春和元稹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元稹写了一首《赠刘采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元稹,原本是众多人眼中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才子,但是后来却有人发现,这个才子居然是古代著名的渣男,他写下过不少描写感情的有名的诗词,但是结果却是,他非常的不忠诚,堪称是渣男的典范。而元稹与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才女刘

  • 刘采春: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兼歌唱家,她为何会投河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采春,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采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因《望夫歌》而闻名原本家境贫寒的女伶刘采春生平不详,经考证,她出生于中唐时期的越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自小就爱唱歌的刘采春,风姿妙曼,且天生有一副夜莺般的嗓子,其"歌声彻云",时人评曰:"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

  • 唐代王之涣之登鹳雀楼赏析,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代,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

  • 唐诗凉州词二首·其一如何理解,王之涣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诗,凉州词二首·其一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

  • 王之涣:历史上著名的边塞诗人,赏析其经典作《凉州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之涣,唐朝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我国历朝历代中最为繁荣昌盛的朝代,文人墨客更是层出不穷,这其中也并不缺乏"李杜"这样的伟大诗人,并且像这样富有天赋的诗人在唐朝还有很多,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边塞诗人----王之涣,以及他的著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隋末梁王萧铣简介:梁皇室后裔兵败降唐后被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铣,西梁,隋末,

    萧铣(583年-621年),西梁宣帝萧詧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西梁靖帝萧琮堂侄,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隋大业元年(605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隋炀帝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于是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在罗县起兵,自称梁公。十月,自称梁王。唐武德元年(

  • 唐初名臣李孝恭:率军消灭了西梁萧铣的割据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孝恭,唐朝,西梁,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高祖李渊从侄,曾祖父李虎(第三子李昞即高祖之父,第七子李蔚即李孝恭祖父),北周八柱国之一;父亲李安,隋领军大将军。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连下三十余州。随后进击朱粲。大破其阵,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