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最小的是 第十三位义子李存孝

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最小的是 第十三位义子李存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4/1/27 13:41:11

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最小的是,在历史的传记和排名中,我们都喜欢将众多的人物进行有效的排序,这里讲到的十三太保我们也可以将其一一排列出来吗,在李克用的手下的十三太保在历史上究竟是怎么样的,大家随小编来看看吧。

网络配图

最常用的排行方式自然是比年龄,谁年纪大谁就是大哥,其次老二、老三……直至老N。但这一比,问题就出现了。在这十三个人中,有七人的生年查不到,但如果用知道生年的另外六人排序,其排行如下:

1、康君立(十二太保)

2、李存贤(十太保)

3、李存信(四太保)、李存审(九太保),这两位生年相同,月份不祥姑且并立

4、李嗣源(大太保)

5、李存勖(三太保).

在常见的武侠小说中,一般先入师门者即为师兄,而不问其年龄大小。既然“十三太保”不能用年龄排序,那是否是用加入李克用麾下的先后顺序来排的呢?一试,错误明显:康君立(十二太保)的资格老的不能再老,排名却是倒数第二,史敬思(十一太保)战死那年,排名在他之前的李存贤(十太保)刚脱离黄巢,投降李克用还不到一个月,李存审(九太保)还不是李克用的部下,而李存勖(三太保)还没有出生。显然,用成为李克用部下的顺序来算,这个排名也不成立。

既然叫“十三太保”,那是否是以他们获得“太保”这个职称的先后顺序来排的呢?经在下一番查考,问题更大了:

在唐代,将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官职称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这三职称为“三师”,均为正一品,是六个有名无实的顶级虚衔,都没有实际工作,也没有下辖机构或属下官员,就是说,包括太保大人在内的三公三师,都是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秘书的“裸官”。这种“裸官”只用来给名望极大的退休重臣养老,或是追赠死去的重臣。按规定,这六个官职每个同时都只能有一人担任,更多的时候空缺,同时有十三位“太保”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过,在太保之外,唐宋五代又有另外一个常见官职:检校太保。检校,最初是检查核对的意思,相当于检察官。到了唐初又变成代理的意思,表示未得到正式任命,尚处于见习期的官员。到唐中期以后,检校官逐渐变一种荣誉加衔,并越用越滥,非常廉价地广泛授予朝廷想笼络或不敢得罪的藩镇军阀。

因此,检校太保大致可以翻译为“名誉太保”,跟今天的名誉教授、名誉市长差不多。因其不受名额限制,既可零售,亦可批发,所以同时有十三位“检校太保”还是可能的。

核对史籍,在这十三人中,曾获太保或检校太保衔者,只有以下八人:李嗣源(天佑十四年九月得授检校太保)、李嗣昭(任昭义节度使期间得授检校太保)、李嗣本(天佑六年得授检校太保)、李存进(天佑十六年得授检校太保)、李存璋(同光初年追授太保)、李存贤(同光二年三月得授检校太保)、康君立(景福二年得授检校太保)、李存审(天佑七年得授检校太保)。而其余的五人,包括李存勖、李存信、李嗣恩、史敬思,以及最最有名的李存孝,都无获得太保或检校太保衔的记录。

网络配图

原来,历史上真实的李存孝,是一个从未与“太保”沾过边的“十三太保”!这个结果非常地煞风景,但却是无奈的史实。

另外,“十三太保”词条中的解释:“李克用有义子十三人”,这一点也是错的,李克用的义子多达一百余人,但“十三太保”中的康君立、史敬思都非李克用义子,其中康君立的年纪比李克用还要大。当然了,谁也没有规定过干儿子的年纪一定要比干爹小,五代最有名的干儿子(石敬瑭),就比他的干爹(耶律德光)大十一岁,但那只是出卖国大业的需要,玩的政治游戏。李克用的义子可都是要改姓李的,人家不是义子你不能硬说是义子吧?

实际上,核对史实,在记述过五代的几部正史中,不论是薛居正、/">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或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从没有出现过“十三太保”这个词。当然,它也不是罗贯中创造的,“十三太保”的最早出处,似乎是宋人话本《五代史平话》,但这部书连野史都算不上,纯粹的小说家言而已。只是如今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历史爱好者,都把李克用的十三太保当了真,这就有点儿不应该了。

不难看出,这顺序都乱成什么样了,显而易见,用年龄排序是排不出这十三太保的。

网络配图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之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包括义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因皆被封为太保而得名,有时亦特指第十三位义子李存孝。

除三太保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人均为养子。因颇富盛名,中国历史后期许多人物组合、团体都以“十三太保”为号。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与西楚霸王项羽齐名,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500飞虎兵,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标签: 李克用

更多文章

  • 李克用的晋王是什么级别的 与十三太保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克用的晋王是什么级别的

    李克用的晋王是什么级别的,了解历史上的李克用的朋友们都知道其有不少的绰号“独眼龙”,"飞虎子”等,这些都是他在当晋王时所得的,那么他骁勇善战,手下还有十三太保,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晋王李克用是唐末一位名将,沙陀族人,早期别称“李鸦儿”,后来因一目失明被称为“独眼龙

  • 解析唐代名将李克用与十三太保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代名将李克用与十三太保有什么关系

    李克用,人称“独眼龙”,唐末将领,其性勇猛但过于急躁,但是其战绩不朽,为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被追为后唐太祖。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李克用的简介和李克用与十三太保的介绍。李克用祖先是沙陀人,本是朱邪矢,他的父亲,在山西担任刺史,后因战功被赐名为李国昌,于是李克用也随着父亲姓李。李克用的

  • 唐末名将晋王李克用的儿子都骁勇善战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克用的儿子都骁勇善战之人吗

    晋王李克用是唐末一位名将,沙陀族人,早期别称“李鸦儿”,后来因一目失明被称为“独眼龙”。晋王李克用的父亲名叫李国昌,早年跟随父亲出战,常常冲锋在前,大家都称他为“飞虎子”。李克用少年的时候就很勇猛,并且善于射箭,有人指着空中两只雕说,你能一箭射下双雕吗?当时李克用举起弯弓,一箭射中了双雕,旁边的人都

  • 晋王李克用儿子是谁?李克用与李存瑁李存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王

    晋王李克用是唐末一位名将,沙陀族人,早期别称“李鸦儿”,后来因一目失明被称为“独眼龙”。晋王李克用的父亲名叫李国昌,早年跟随父亲出战,常常冲锋在前,大家都称他为“飞虎子”。李克用少年的时候就很勇猛,并且善于射箭,有人指着空中两只雕说,你能一箭射下双雕吗?当时李克用举起弯弓,一箭射中了双雕,旁边的人都

  • 李克用和李存勖都是唐末名将,他们有着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克用,李存勖

    李克用 李存勖李克用和李存勖都是唐末名将,李克用是李存勖的父亲,李存勖是后唐的建立者。虽然他们两个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父子,但是两人却有很多不同之处。李克用生于公元856年,卒于公元908年,享年52岁,李存勖生于公元885年,卒于公元926年,享年41岁。从出生时间来看,李克用李存勖相差整整29岁,

  • 后梁势力远远大于李克用的晋国 李存勖是怎么将后梁灭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存勖,后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存勖灭后梁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可谓是乱世出英雄,各路军阀争雄而起,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李克用则割据河东,早在唐朝末期朱温和李克用就矛盾不断,朱温利用朝中的势力打压 李克用,并且趁李克用与 李茂贞等人抗

  • 李克用临死前为什么要交给李存勖三把箭?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克用,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克用临死前为什么要交给李存勖三把箭?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古以来就是乱世出英雄,五代十国时期又是我国一个乱世,在这个乱世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李存勖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李存勖英勇善战,善于用兵成功建立了南唐,自己做了开国皇帝。可是李存勖

  • 五代十国乱世李克用占据山西 李克用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代十国,李克用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五代李克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五代十国是历史上的大乱世时期,这一时期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政权。李克用就是其中之一。李克用是后唐献祖李国昌的第三子,本姓朱邪氏,母亲为秦氏。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有意思的是,除了后梁是由他

  • 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和妻子杨玉环为何没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寿王李瑁和妻子杨玉环

    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儿子,其排位为18位,他的母亲是唐玄宗曾经非常宠爱的武惠妃。他出生在开元7年,在他之前,他的母亲已经生育了三个孩子,但是这三个孩子最终都早年夭折。因此当他出生的时候,皇家很是重视这件事情,不敢将其交给母亲武惠妃来抚养,只能将其交给唐玄宗的大哥大嫂来抚养。直到李瑁7岁的时候,他才被接

  • 揭秘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是否为情所困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玄宗的儿子李瑁

    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儿子,其排位为18位,他的母亲是唐玄宗曾经非常宠爱的武惠妃。他出生在开元7年,在他之前,他的母亲已经生育了三个孩子,但是这三个孩子最终都早年夭折。因此当他出生的时候,皇家很是重视这件事情,不敢将其交给母亲武惠妃来抚养,只能将其交给唐玄宗的大哥大嫂来抚养。直到李瑁7岁的时候,他才被接